1、【言语理解】作为一个单纯的图书设计者,设计师需要尊重书籍本身而适度地“________”自己,即不能“过度设计”而使形式僭越了书籍内容。但是,作为一个创意表达者,设计师一旦参与了图书的创作,就使书籍成为表达自己独特创意的________,此时设计师已不仅仅干预了图书的形式,而是直接参与了内容的创作。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压抑 工具
B:贬低 渠道
C:遗忘 符号
D:隐藏 媒介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不能‘过度设计’而使形式僭越了书籍内容”可知,句中强调的是图书设计者要为图书内容服务,不可过于彰显自己的风格,避免喧宾夺主。“贬低”指故意对人或事物给以较低的评价。据词义排除B。“压抑”指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不适用于设计师对自己风格的收敛,排除A。
第二空,“书籍”是设计师表达自己创意的载体和形式。“符号”指记号、标记,“媒介”有介质和方式的意思,“媒介”填入更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结构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B: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C: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D: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意为事物的出现必然有其开端。B项是指一个人的荣辱、祸福都与其思想品德的好坏有着密切联系。C项是说肉腐烂了,所以生虫;鱼干枯了,也会生虫。D项说的是当一个人懈怠懒散,疏忽忘记了做人的根本准则,就会招致灾祸。A、B、D三项分句间为顺承关系,C项分句间为并列关系。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题
3、【言语理解】与经济的影响相比,现在的中国在对外方面缺乏有力的文化表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不久前说:“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赤字。”他举例说,在图书出版方面,中国近年来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是1比10。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4068种,出口只有14种。从日本引进694种,出口22种。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最近也在一本书中说:“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作者举撒切尔夫人的话是为了说明( )。
A: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赤字
B:中国近年来在图书出版方面逆差严重
C: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中国的文化发展速度
D:中国对外方面的文化表现远远落后于经济方面的影响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为中心句,指出“与经济的影响相比,现在的中国在对外方面缺乏有力的文化表现”,接下来引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以及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话都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故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41题
4、【言语理解】早期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并不清晰,质量管理专家给出的质量定义也不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质量是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这是从生产角度来定义的质量,即强调产品要达到规定要求或标准。20世纪6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提出,质量是产品的适应性,强调产品要适合用户的使用需要,任何产品如果不能满足顾客需要,不管它多么符合产品标准,也不是好的质量,这是人们首次从用户的角度认识和定义质量。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质量观的一次重大转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满足生产需求转变到供给需求
B:从对产品的保量要求转变到保质要求
C:从强调产品转变到强调服务
D:从关注生产方转变到关注需求方
正确答案:D
解析:尾句“这是质量观的一次重大转变”中的代词“这”提示,横线处句子讲的是前文所述的质量观的变化。文段首先指出早期人们对质量的定义是从生产角度进行,接着说明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从顾客需要即用户的角度来定义质量。由此可知,质量观的转变对应的是从生产角度到用户角度,D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错误,文段是说质量观从关注生产转变为关注消费者需求,而不是说从“满足生产需求”转变为“满足供给需求”,排除。
B项错误,“保量要求”文段未提及,且“保质要求”对应“即强调产品要达到规定要求或标准”,应是早期质量观,排除。
C项错误,文段是说“满足顾客需要”,而不是“强调服务”,偷换概念,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生回忆版第26题
5、【言语理解】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组合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无边的青色草浪,在风中起伏。草是竹节草和黑麦草,簇拥着翻卷。
①这里是初夏的香油洲——鄱阳湖最大的草洲,有近200平方公里。
②我站在草浪中间远眺,不远的地平线下,是茫茫的湖水。
③远处的岛屿,像隐现在烟雨之中的帆船。
④晌午后的微雨,也是青黛色。
再过两个月,这里将一片汪洋,草洲消失,被日渐上涨的湖水完全浸吞。水下的草甸将成为鱼类觅食的殿堂、欢快的庆典。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通读题干所给的句子,发现④中出现了“也是青黛色”,由此可知其上一句应提到青黛色,①、②、③三居中均未出现有关颜色的描写,只有题干给出的开头出现了“青色草浪”,据此判断④应该紧跟在题干给出的开头之后,位于选项的首句,排除A、D。
“这里是”提示①描写的是近景,②描写“我站在草浪中间远眺”,③描写远处的岛屿,因为④描写的也是近景,可判断文段的描写顺序是由近及远,①、②、③三句的顺序是①②③,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9题
6、【言语理解】所有企业和用人单位都要强化社会责任, 和 农民工的劳动和创造,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损害农民工权益。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保护 爱护
B:珍惜 爱护
C:鼓励 保护
D:重视 保护
正确答案:B
解析:“保护”、“珍惜”、“鼓励”、“重视”四个词语中,和“农民工的劳动”搭配,“珍惜”最恰当。“农民工的劳动”不是需要“重视”的,不是需要“鼓励”的,是需要“尊重”和“珍惜”的,只有先“珍惜”了才能“保护”。“爱护”是爱惜、保护。所以后一空填“爱护”更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周代独特的文明组织方式从文化上看是不区分宗教与道德,不严格区分礼俗与法律,而是以一种包容性很大的礼,达到一种弥散性的文化目标。从政治管理到日常生活,并不被认为是不同质的社会领域,周人并不认为这些领域应遵循不同的法则,而是认为都可以由礼来整合规范。在此意义上,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甚至不必深究周代的政治制度了
B:研究礼的形式和各种仪制就尤为重要
C:礼可以说是一种政教德法合一的体系
D:可以说华夏文明从一开始就很重礼法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分别从文明组织方式、政治管理和日常生活两方面论述了周代的礼是包含道德和法律两方面的。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讲了周代礼的包容性和整合性,C项的“政教德法合一”对此概括恰当,当选,
文段围绕周代独特的文明组织方式“礼”展开,横线处所填句子为总结句,不应脱离这一主题,排除A。B项内容文段没有涉及。D项的“华夏文明”范围过大,文段只讲了周代的情况,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8、【言语理解】关于兰州拉面用“食用胶”使面条筋道的报道,再一次________了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敏感的神经。“吃一碗面等于吃掉一只塑料袋”的恐吓,成功地煽起了公众的________——这再次凸显,我们的记者急需提升基本的科学素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震动 惊慌
B:触动 慌乱
C:拨动 恐慌
D:惊动 恐惧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再一次________了……神经”,填入的动词修饰“神经”。“神经”是线性的,对于线性的东西,一般不用“震动”“惊动”。排除A、D。
第二空,慌乱”侧重于“乱”,“恐慌”更侧重于恐惧,程度比“慌乱”重。与前文的“恐吓”相对应,填“恐慌”更合适。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9、【言语理解】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异常火爆,大多数人看重的并非艺术品的文化价值,而是它的经济价值。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说明国民文化素质________。这更多只是表明艺术品的________价值而非文化价值受到了一些有钱人的重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日俱增 投资
B:突飞猛进 市场
C:水涨船高 商业
D:相形见绌 收藏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前文指出大多数人只看重艺术品的经济价值,由此可推知艺术品拍卖市场异常火爆不能说明国民文化素质在快速提升。“与日俱增”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不断地增长。文段只是说艺术品拍卖市场火爆并不能体现国民文化素质提高,“随着时间推移”文段未体现,排除A。“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文段并未将国民文化素质和其他事物比较,排除D。第二空,由“而非”可知,所填词语应与“文化价值”相对。“市场价值”指生产部门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的商品的社会价值,多用于商品的生产范畴。“商业价值”指事物在生产、消费、交易中的经济价值。对应艺术品拍卖的语境,用“商业价值”更恰当,排除B。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10、【言语理解】打动我们的,除了信中流淌的那些________而充满情怀的表达,还有写信这种方式。说它________,是因它在社交媒介如此发达、信息传播如此迅捷的时代显得格外传统。说它________,是因它需要坐下来细细体味、静静琢磨,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走近人的心灵深处去对话交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实 老旧 死板
B:真诚 老旧 死板
C:真实 古老 笨拙
D:真诚 古老 笨拙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与“充满情怀”并列,此处强调的是信中的表达是出自本心,是心灵之间的诚恳交流。“真实”与虚假相对,强调与客观事实相符;“真诚”与虚伪相对,强调坦诚,诚恳。“真诚”填入更恰当,排除A、C。第三空,由“细细体味、静静琢磨”“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可知,此处说的是写信这种方式需要下慢功夫,没有捷径可走。“死板”与活泼、生动相对,“笨拙”与聪明、灵巧相对。“笨拙”更能体现出写信的特点,排除B。验证第二空,“古老”填入也能与“传统”呼应。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题,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