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291

发布时间:2022-09-01 17:11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正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以接受间接知识为内容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学习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正式学习的是:

A:公司为了新员工能顺利上岗,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经验交流渠道供员工自由选择学习

B:小王给儿子播放了《动物世界》等节目,无形中儿子学习到了很多生物、地理知识

C:小宝对学校课堂学习提不起兴趣,后来被父母送到少林寺武校学习武术

D:保安小牛利用免费网络公开课,系统学习了法律知识并通过了司法考试,如愿成为一名律师

正确答案:C

解析:正式学习的定义要点有:①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的学习活动。
A项,公司只是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经验交流渠道供员工自由选择学习,没有安排教师,也没有制定学习计划,不符合要点①②。
B项,儿子是在观看《动物世界》时,无形学习到了很多生物、地理知识,不符合要点①②。
C项,小宝被送到武术学校去学习武术,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在学校也肯定会有老师的组织和引导,符合定义。
D项,保安小牛利用免费网络公开课,系统学习后成为了一名律师,没有涉及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

2、【判断推理】网络暴力是行为主体的网络行为对当事人造成实质性伤害的网络失范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网络暴力的是:

A:某非法传销团伙借助网络发展下线

B:某足球俱乐部球迷建立网站,要求主教练下课

C:某艺人喜欢在微博上爆料,提高自己微博的访问量

D:某选秀选手隐私在网上被曝光后,宣布放弃晋级机会

正确答案:D

解析:网络暴力定义的关键信息:行为主体的网络行为对当事人造成实质性伤害。
A项,非法传销行为只是通过网络发展下线,并非该网络行为对当事人造成伤害,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要求主教练下课,但无法得知主教练是否真的下课,也就无法得知是否对当事人造成实质性伤害,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未涉及到当事人,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在网上曝光他人隐私属于行为主体的网络行为,选手宣布放弃晋级机会,表明对当事人造成实质性伤害,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91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0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3、【判断推理】健谈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开支

A:沉默 收入 B.诽谤 谎言 C.说话 奢侈 D.性格 透支

B:无

C:无

D:无

正确答案:A

解析:健谈与沉默互为反义词,收入与开支也是反义词。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一位身穿警服的人从某公安局走出来。根据这一陈述,可做出的断定是:

A:这个人一定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B:这个人可能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C:这个人一定不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D:这个人是来该公安局办事的警察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这个人也可能是其他公安局来此交流工作的警察,该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B项,无法仅从题干信息判定此人是否为该公安局的警察,所以只能得出可能性结论,即“这个人可能是该公安局的警察”,可以推出。
C项,这个人可能是该公安局的警察,该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D项,这个人可能是该公安局的警察,该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5、【判断推理】身体意象失调,又称负面身体自我,是个体对身体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调控,它包含对体重、体形和食物等信息的刻板化、情绪化和过分强调的评价。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身体意象失调的是:

A:张贵每天出门前都在镜子前感叹半天,为什么就不长肉呢

B:侯震觉着自己身材健壮,在健身房里特别爱展示自己的胸肌

C:李静因为自己太胖,节食了一段时间之后被诊断出厌食症

D:赵敏整日担心自己身体发福会被丈夫抛弃

正确答案:B

解析:身体意象失调定义的关键信息:个体对身体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调控。
A项,张贵每天出门前感叹自己不长肉,是张贵对自身体重的消极情感体验,符合定义。
B项,侯震觉得自己身材健壮,爱展示自己的胸肌,是侯震对自己身材的积极认知,不符合定义。
C项,李静觉得自己太胖,是李静对自身体重的消极认知,符合定义。
D项,赵敏担心自己身体发福会被丈夫抛弃,是赵敏对自身体重、体形的消极情感体验,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

6、【判断推理】有研究表明,植物叶片边缘部位导水功能和气体交换功能不及叶片中间部位。以某种露天生长的热带植物海芋为例,其叶片直径可达1米,晴天下午其叶片边缘附近比叶片中部温度高8.8摄氏度,导致一些叶片边缘出现高温灼伤而“干枯”。因此,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限制了叶片面积的继续扩大,自然界中巨叶植物当然就比较少。
由此可以推出:

A:寒带植物叶片不如热带植物叶片大

B:在温室长大的海芋叶片比热带露天生长的大

C:植物叶片导水和气体交换功能减低会抑制散热

D:热带地区冬季下雨时植物的叶片会比不下雨时小一些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题干只是以海芋这一热带植物为例来证明结论,并未涉及寒带植物的情况,该项无法推出。
B项,题干只说了露天生长的海芋的情况,并未涉及在温室长大的海芋的情况,该项无法推出。
C项,由题干可知,因植物叶片边缘部位导水功能和气体交换功能不及叶片中间部位,而造成叶片边缘附近比叶片中部温度高,可知因叶片导水和气体交换功能弱导致温度较高,即会抑制散热,该项能够推出。
D项,题干并未涉及热带地区冬季下雨和不下雨时植物叶片的情况,该项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求同法也叫契合法,是探求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方法之一。其基本内容是,在被研究现象a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只有一个先行情况是相同的,那么,这个相同的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a的原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求同法的是:

A: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例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

B:一些社区居民牙齿非常健康,他们也注重保护牙齿。经调查研究发现,这些社区的水源中都含有天然氟化物,可见,水源中含有氟化物是这些社区居民牙齿健康的原因

C:某人连续三个夜晚失眠,第一晚,他看了两小时书,喝了几杯浓茶;第二晚,他看了两小时书,抽了很多烟;第三晚,他看了两小时书,喝了两杯咖啡。可见喝浓茶、抽烟、喝咖啡是失眠的原因

D:一对双胞胎去饭店就餐,所吃其他食物相同,一个吃了冰激凌,出现腹泻,另一个没吃冰激凌,没出现腹泻,因此,吃冰激凌是腹泻的原因

正确答案:A

解析:求同法定义的关键信息:被研究现象a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只有一个先行情况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的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a的原因。
A项,指出很多要求离婚的案例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即被研究现象“要求离婚”只有“感情破裂”这一先行情况是相同的;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即这个相同的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符合定义。
B项,指出一些社区居民牙齿非常健康,一方面是居民注重保护牙齿,另一方面是这些社区的水源中都含有天然氟化物,即被研究现象“牙齿非常健康”有“居民注重保护牙齿”和“水源中都含有天然氟化物”两种先行情况是相同的,不符合定义。
C项,指出某人连续三个夜晚失眠,其中只有一个共同的先行情况“看了两小时书”,结论是“喝浓茶、抽烟、喝咖啡是失眠的原因”,但“喝浓茶、抽烟、喝咖啡”并非共同的先行情况,不符合定义。
D项,指出一对双胞胎去饭店就餐,一个出现腹泻,另一个没出现腹泻。即被研究现象“腹泻”只发生在双胞胎中一人的身上,并非出现在若干场合中。所吃其他食物相同,而一人吃了冰激凌,另外一人没吃,说明只有一个先行情况是不同的,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8题

8、【判断推理】火力投射密度是指军事行动中军事部门在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弹药发射量,它是现代军事学中衡量作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通过增大火力投射密度来加强部队战斗力的是:

A:某步兵师在普通士兵中选拔特等射手编入狙击班,进而能够更有效地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B:某国将其部队列装的半自动步枪全部更换为全自动步枪,增加了子弹的发射频率

C:某炮兵部队将原计划两小时的炮火掩护时间延长为三小时,更有效地杀伤了掩体中的敌人

D:某军事科研单位研制出更先进的炮火定位系统,能够将火力打击的误差由半径200米缩小到50米

正确答案:B

解析:火力投射密度定义的关键信息: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弹药发射量。
A项,选拔特等射手编入狙击班,并未体现通过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弹药发射量来加强部队战斗力,不符合定义。
B项,通过更换装备增加了子弹的发射频率,则能在相同时间内发射出更多的子弹,属于通过增大火力投射密度来加强部队战斗力,符合定义。
C项,延长掩护时间,并非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弹药发射量,不符合定义。
D项,缩小误差范围,并非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弹药发射量,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88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3题

9、【判断推理】在温室气体的作用下,全球平均温度越来越高,并伴随有绝对湿度的全球性增加。大部分热带和中纬度地区可能经历极热天气和极高湿度,在过去50年内,人的劳动力量下降到90%,到2050年,这一数值估计将下降到80%,到2200年,劳动量将下降到40%以下。因此得出结论,人类的劳动量将在未来的湿热环境中下降。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湿热天气对户外人员的劳动影响较大,不太影响室内人员

B:随着劳动保护和机械能力的提升,环境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小

C:气候湿度增高比温度升高更能对人类劳动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D:气候问题主要限制了热带和中低纬度地区的人类活动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点:人类的劳动量将在未来的湿热环境中下降。论据:在温室气体的作用下,全球平均温度越来越高,并伴随有绝对湿度的全球性增加。大部分热带和中纬度地区可能经历极热天气和极高湿度,在过去50年内,人的劳动力量下降到90%,到2050年,这一数值估计将下降到80%,到2200年,劳动量将下降到40%以下。
A项,湿热天气虽然对室内人员影响不大,但对户外人员还是有影响的,从而影响人类总的劳动量,具有加强作用。
B项,环境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小,说明湿热天气不会使人类劳动量下降,具有削弱作用。
C项,湿度增高比温度升高更能对人类劳动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还是在说明湿热环境对人类的劳动量产生影响,具有加强作用。
D项,限制了部分地区的人类活动,从而影响人类总的劳动量,具有加强作用。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10、【判断推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首次将法治与善治联系起来,其依据的正是法治与善治的内在必然关系:法治是善治的基础,善治必须建立在法治之上,没有法治就没有善治,法治本身也是构成善治的基本要素。
由此可以推出:

A:有善治就有法治

B:没有善治就没有法治

C:有法治就有善治

D:有善治不一定有法治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没有法治就没有善治”,可知其推理关系为:没有法治→没有善治。
A项,通过否定后件推出否定的前件,是正确的推理,能够由题干推出。
B项,通过肯定后件推出肯定的前件,是无效推理,不能由题干推出。
C项,通过否定前件推出否定的后件,是无效推理,不能由题干推出。
D项,“有善治”否定了上述推理的后件,能够推出否定的前件,即“有法治”,因此有善治一定有法治,该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9月)第73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4月)第7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