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214

发布时间:2022-08-16 13:13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质检部门对A、B、C、D、E五种不同品牌的32寸平板电视机进行检测,发现:A的耗电量低于B,B的耗电量不比C高,D的耗电量不比E低,E的耗电量不比B低,其中两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是相同的。
以下论述肯定与以上事实不符的一项是:

A:B和C的耗电量相同

B:A和C的耗电量相同

C:A的耗电量低于D

D:E的耗电量不比C高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各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关系如下:A A项,B与C的耗电量有可能相同,该项可能为真,排除。
B项,A的耗电量一定小于C,该项肯定与题干不符,当选。
C项,根据公式可得A D项,由于B≤C,B≤E,则无法判断C与E的耗电量高低,该项可能为真,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据报道,国际上有不少科学家声称,在新西兰周围发现了一块名为“西兰洲”的新大陆,它符合大洲认定标准的全部要求,是世界第八大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国的地理课本将会被改写。
得出“各国的地理课本将会被改写”的结论必须基于的前提是:

A:各国地理课本会因为“大陆”“大洲”等相关知识内容变化而改写

B:认定大洲的标准具有权威性,并且在课本发行前不会改变

C:各国地理课本目前没有关于“世界第八大洲”的任何内容

D:各国地理课本本身都有关于“大陆”“大洲”等的内容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不少科学家声称发现了名为“西兰洲”的新大陆,得出不久的将来,各国的地理课本将会被改写。
题干缺少发现新大陆和改写地理课本之间的联系,只需要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即可,即发现新大陆或者新大洲就会改写地理课本,A项为得出题干结论的前提。
B项,认定标准是否改变并不是论证所必须的前提。
C项,目前是否有内容也不是必需的前提。
D项,与论证无关,显然也不是论证必须的前提。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

3、【判断推理】“鱼缸法则”是指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要使人成长得更快,就一定要给他活动的自由,而不是将他拘泥在一个小小的鱼缸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鱼缸法则”的是:

A:为吸引优秀人才,河北省持续实施“英才入冀”计划

B:国际贸易专业的小邓为拓展知识面,经常旁听汉语言文学的课程

C:某市委组织部选派一批85后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常务副县长,让他们勇挑重担

D:小欧本可以留在上海,但父母以需要陪伴为名,让小欧回到县城工作

正确答案:C

解析:“鱼缸法则”定义的关键信息:要使他人成长得更快,就一定要给他活动的自由,不要将他拘泥在小空间里。
A项,“英才入冀”计划目的是吸引人才使河北省得到更好的发展,并未涉及活动的自由,不符合定义。
B项,小邓为拓展知识面,经常旁听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不涉及活动的自由,不符合定义。
C项,市委组织部选派一批85后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常务副县长,是给年轻干部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更快地成长,符合定义。
D项,父母以需要陪伴为名,让小欧回到县城工作,是将小欧拘泥在小空间里,限制了其发展,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4、【判断推理】滨海市政府决定上马一项园林绿化工程,政府有关部门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就特色树种的选择问题形成如下几项决定:
(1)樟树、柳树至少选择一样;
(2)如果不种桂树,那么就要种雪松;
(3)如果种柳树,那么就要种桃树;
(4)桃树、雪松至少要舍弃一样。
据此,可以推出该市应选择的特色树种是:

A:柳树或者桃树

B:樟树或者桂树

C:雪松或者柳树

D:雪松或者樟树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给出了以下四项决定:(1)种樟树或种柳树;(2)不种桂树→种雪松;(3)种柳树→种桃树;(4)不种桃树或不种雪松。
(2)、(3)和(4)构成一个二难推理,可推出“种桂树或不种柳树”,又由(1),不种柳树→种樟树,故可知,种桂树或种樟树。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5题

5、【判断推理】小张比小李成绩更好,但是,因为小明比小红成绩更好,所以小张比小红成绩更好。
以下除哪项外,都可以作为以上说法成立的一个必要前提?

A:小张和小明成绩同样好

B:小李比小红成绩更好

C:小张比小明成绩更好

D:小明比小张成绩更好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前提为“小张>小李”和“小明>小红”,结论为“小张>小红”。
A项,增加“小张=小明”,可得:小张=小明>小红,可使题干说法成立。
B项,增加“小李>小红”,可得:小张>小李>小红,可使题干说法成立。
C项,增加“小张>小明”,可得:小张>小明>小红,可使题干说法成立。
D项,增加“小明>小张”,推不出小张和小红谁的成绩更好,不能使题干说法成立。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5题

6、【判断推理】

调查:求真

A:

晨练:健身


B:

施肥:收割


C:

记忆:怀念


D:

备份:复制


正确答案:A

解析:

调查的目的是求真。

A项,晨练的目的是健身,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施肥的目的是增产,而非收割,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记忆指记住、想起或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怀念指思念,二者没有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可以将文件复制出来,进行备份,即通过复制进行备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66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67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66题

7、【判断推理】(       ) 对于 美丽 相当于 春风满面 对于 (       )

A:笑靥如花 兴奋

B:楚楚动人 愉快

C:心地善良 滋润

D:眉开眼笑 高兴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笑靥如花形容人美丽,笑起来像花一样漂亮;春风满面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其与兴奋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楚楚动人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可以用来形容美丽;春风满面可以用来形容愉快的心情。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心地善良与美丽并无必然联系,春风满面与滋润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眉开眼笑形容人高兴愉快的样子,与美丽并无必然联系;春风满面可以用来形容高兴的心情。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5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34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5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30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4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0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8、【判断推理】人们普遍认为,保持乐观心态会促进健康。但一项对7万名50岁左右的女性进行的长达1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长期保持乐观心态的被试与悲观被试在死亡率上并没有差异,研究者据此认为,心态乐观与否与健康没有关系。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研究者的结论?

A:在这项研究的被试中悲观的人更多患有慢性疾病,虽然尚未严重到致命的程度

B:与悲观的人相比,乐观的人患病后会更积极主动地治疗

C:乐观的人往往对身体不会特别关注,有时一些致命性疾病无法及早发现

D:女性更善于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健康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长期保持乐观心态的被试与悲观被试在死亡率上并没有差异”得出结论“心态乐观与否与健康没有关系”。
A项,指出被试者中悲观的有更多人患有慢性疾病,说明尽管死亡率没有差异,但健康状态是有差异的,即乐观更有利于健康,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结论。
B项,患病后是否更积极主动去治疗不代表健康与否,与论证无关。
C项,乐观者对身体是否关注,和题干乐观是不是有利于健康没有必然关系。
D项,女性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联系与题干论证无关。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08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3题

9、【判断推理】甲乙两公司均为使用其公司数码产品有疑难问题的顾客提供24小时的热线电话咨询服务。拨打热线电话要收取相应的通话费用,所以通常来说,消费者只有在使用数码产品遇到困难时才会拨打电话。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比乙公司多5倍。这说明,甲公司的数码产品一定比乙公司的复杂又难用。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A:乙公司数码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比甲公司的多2倍

B:甲公司数码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比乙公司的多5倍

C:乙公司收到的有关数码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比甲公司多2倍

D:甲公司收到的有关数码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比乙公司多5倍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比乙公司多5倍”推出“甲公司的数码产品一定比乙公司的复杂又难用”,理由是“消费者只有在使用数码产品遇到困难时才会拨打电话”。
A项说明甲公司的消费者数量少,而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多,支持了题干结论;B项说明可能是由于甲公司的消费者数量多使得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多,削弱了题干的结论;C、D两项没有涉及数码产品的使用问题,属于无关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知觉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加以优先清晰反应的特性。其中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知觉选择性的是:

A:人们经常把画得不完整的三角形看成是完整的三角形

B:在山下看,觉得城市很大;爬上山顶之后再看,觉得城市很小

C:外国留学生经常把“拆除”写成“折陈”,把“银行”看成“很行”

D:樵夫和猎人看同一张森林照片,樵夫看到很多树木,猎人则看到林间的猎物

正确答案:D

解析:知觉选择性定义的关键信息: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A项,人们把画得不完整的三角形看成是完整的,并未涉及将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不符合定义。
B项,在山下看城市觉得很大,在山顶看城市觉得很小,“近大远小”是受到了距离的影响,并未涉及将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不符合定义。
C项,外国留学生写错、看错汉字,是对汉字的掌握不熟练,属于知识性差错,并未涉及将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不符合定义。
D项,樵夫和猎人看同一张照片,受到职业的影响,樵夫优先关注了照片中的树木,对于樵夫来说,照片中的树木是对象,其他内容是背景;猎人优先关注了照片中的猎物,对于猎人来说,照片中的猎物是对象,其他内容是背景,其体现了将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