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212

发布时间:2022-08-16 7:10     浏览量:24

1、【言语理解】中国当下最大的社会不公平还不是在经济领域,而是在公共领域中广泛存在的社会排斥现象。在消极排斥方面,往往是因为贫富悬殊导致贫困人口无法进入富裕人群的社会空间。在积极排斥方面,往往是经济、社会某些规章或规定导致弱势与贫困人口无法进入某些社会空间。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当前中国经济领域广泛存在社会排斥现象

B:当前中国在公共领域广泛存在排斥穷人现象

C:公平社会绝对不能排斥穷人

D:社会不公平最终将导致社会不稳定

正确答案:B

解析:首句为中心句,指出当下中国最大的社会不公平是公共领域中广泛存在的社会排斥现象,后面具体围绕贫富差距阐述了积极排斥和消极排斥。B项概括较为全面。中国当下最大的社会不公平不是在经济领域,A项与此冲突。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奢侈品诞生的意义在于唯一性,真正的奢侈品是不能用机器大规模生产的。换句话说,当众多奢侈品牌放低身段、追求规模化生产以获得丰厚利润时,就已然丢弃了自身的“奢侈”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营销战略如何调整,只要实现奢侈品“平常化”的商业思维不变,今天的奢侈品就很可能失去彰显身份的定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奢侈品营销,品牌定位不能错位

B:奢侈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C:奢侈品的发展趋势是大规模生产

D:奢侈品不再奢侈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主要强调的是奢侈品的“奢侈”就在于其唯一性,是不能用机器大规模生产的,一旦奢侈品放低身段,追求奢侈品“平常化”,则很可能失去其品牌定位。B、C、D三项均与奢侈品不能走平民化、丧失“奢侈性”定位的论述相悖。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35题

3、【言语理解】太阳能道路是一种较有潜能的工程技术。作为“建筑”材料,太阳能电池板施工和安装更方便,同时具有发电功能。不过,使用太阳能电池的前提条件是日照充足,我国西部的青海、甘肃、西藏、新疆等地区阳光照射充足,加上道路占用率不高,适合建造太阳能电站。但我国山海关以东,东三省地区的冬季日照条件较弱,并不适合使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达到阈值光强才能工作,低于阈值的结果不仅是转换效率降低,低照度条件下可能根本不会工作。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太阳能道路的:

A:建造条件

B:技术优势

C:强大功能

D:分布区域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太阳能道路这项技术和太阳能电池板的优势。接着说明了使用太阳能电池的前提条件是日照充足,因此西部地区适合建造太阳能电站,东三省地区不适合。最后补充说明太阳能电池达到阈值光强才能工作,低照度条件下可能根本不会工作。故文段主要介绍了建造太阳能道路的前提条件,即要光照充足,A项与之相符。B项的 “技术优势”和C项的“强大功能”在文段只是简单提及,不是主要内容,排除。D项的“分布区域”在文段中有所提及,但其只是论证观点的例子,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50题

4、【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物学和医学的研究已经确定了人类寿命的生物学上的最大值,不过目前尚不能证明人类最高寿命有多高。

B: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切实加以改正。

C:只有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我们国家就会富强起来。

D:能否提高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刻苦努力和积极进取。

正确答案:B

解析:选项A中确定寿命最大值与尚不能证明最高寿命相矛盾;选项C中搭配不当,应是“只有……才”;选项D中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惠山细货泥人,主要指手捏戏文,更加脱离耍货的样态,成为纯粹的装饰品。细货重手工,有打泥、揉泥、捏脚、捏身、装头、开相、装鸾等约15道工序。塑造极细的手指不开裂断掉,则仰仗惠山地区黑色黏土所具备的极佳的强度硬度。手捏戏文主要表现京昆戏剧场景和一些佛道形象,多以两三人为一组。前面所说王春林、周阿生等敬献的作品当属此类。由于人物造型比例准确,抓住戏剧高潮时人物典型动作,彩绘生动、顾盼生姿,观之如临剧场。
关于惠山细货泥人文段未提及

A:传承关系

B:主要用途

C:材料特点

D: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未提及,当选。
B项有提及,“惠山细货泥人,主要指手捏戏文,更加脱离耍货的样态,成为纯粹的装饰品”介绍了其主要用途是装饰,排除。
C项有提及,“仰仗惠山地区黑色黏土所具备的极佳的强度硬度”提到了材料特点是强度硬度极佳,排除。
D项有提及,“有打泥、揉泥、捏脚、捏身、装头、开相、装鸾等约15道工序”介绍了工艺流程,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

6、【言语理解】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将密封环境的空气,通过室内机吸进,再通过蒸发器制冷,使得空气降温,再送进室内,几次反复,室内的温度就会慢慢降下来。如果想要达到好的降温效果,室内外是要相隔的。_______________。这样一来,开空调时最好不吸烟,否则,烟雾会在室内循环,使得室内空气更加污浊,也会使空调里的过滤网承载更多的除尘负担,下次使用时就会把烟气残留在过滤网上的细菌再次吹进室内。如此反复使用,所谓的某种“空调病”就出现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就给有害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B:这就是为什么开空调时要关好门窗的原因

C:近年来患“空调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D:这样才能保证室内有一个健康清新的空气环境

正确答案:B

解析:结合“室内外是要相隔的”“这样一来……烟雾会在室内循环”可知,横线处所填句子应表达室内外相隔、空气不流通的意思。B项的“关好门窗”与此相符,且能与“开空调时最好不吸烟”构成因果关系。A项“有害细菌”文段未涉及,填入突兀。C项“空调病”的表述在文段结尾,填入无法衔接。D项没有表达出空气不流通之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

7、【言语理解】当企业的业务都实现计算机化后,那些从事计算机业务的企业却遭遇了________。如果需要计算机化的业务流程没有增加,顾客对性能没有特别需求,他们就无法继续________自己的产品。所以,所有与计算机相关的企业,都必须为已经得到满足的顾客们,提供一个购买他们更新技术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瓶颈 销售 理由

B:阻碍 生产 方法

C:困境 改进 渠道

D:障碍 推广 优惠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二空,由后文的“购买”可知,这些企业的目的是“销售”或者“推广”自己的产品,“生产”“改进”只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排除B、C。
第三空,要让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顾客们购买自己的产品,必须提供一个能说服他们的“理由”,而非在“方法”“渠道”“优惠”方面做文章,排除D。
第一空,“遭遇瓶颈”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63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65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4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8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9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2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8、【言语理解】飞鸟、游鱼、爬行动物和其他哺乳动物跟我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会睡眠。睡眠是我们生命中起着支配作用的一部分,而且显然是命运攸关的。虽然睡眠令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为之着迷已有好几个世纪,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起步的。从那时以来,睡眠科学揭示了诸多有关睡眠结构与模式的奥秘。但即便如此,它的起源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充满着尚未解开的谜团。
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讨论的是:

A:人为什么要睡觉

B:多长时间才算睡够

C:睡眠受什么掌控

D:卧具对睡眠的影响

正确答案:D

解析:由末句“但即便如此,它的起源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充满着尚未解开的谜团”可知,接下来可能会围绕“睡眠”的起源和功能来讲。D项的“卧具对睡眠的影响”显然不属于这一范围。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9、【言语理解】“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
以上是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公众舆论》中的一段论述,请判断他论述的关键词是:

A:成见

B:舆论

C:文化

D:传播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指出人们习惯于先定义后理解,倾向于按照我们自己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外部世界。故文段强调的是人们用先入为主的思维认识事物,即抱有成见。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31.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我不相信你今天不来。

B:晓明没有爸爸哪儿也不去。

C:天天都吃同一种炸酱面真是倒胃口。

D:一群兴高采烈的学生和老师走在乡间的田野上。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可以理解为“我不相信你,我今天不来”,也可以理解为“我不相信,你今天不来”。B项可以理解为“小明没有爸爸,所以哪儿也不去”,也可以理解为“小明很依赖爸爸,没有爸爸哪儿也不去”。D项的“一群兴高采烈的”可以修饰“学生”,也可以修饰“学生和老师”。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