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中国传统诗的历史表明,文学吟诵乃是伴随着近体律诗的成熟而成熟起来的。当最好的近体诗人出现时,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吟诵才得以诞生。清人方世举《兰丛诗话》评说杜律云:“唐之创律诗也,五言犹承齐、梁格诗,而整饬其音调。七言则沈、宋新裁,其体最时,其格最下,然却最难,尺幅窄而束缚紧也。能不受其画地湿薪者,惟有老杜,法度整严而又宽舒,音容郁丽而又大雅,律之全体大用,金科玉律也。”杜甫是公认的唐代最好的律诗作者,他不仅“吟”出了人间最好的律诗,同时也给后人提供了一把量尺,帮助我们从良莠不齐的诗歌遗产当中,选择出最好的诗来承传文学的吟诵。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吟诵
B:如何从良莠不齐的诗歌中选出最好的诗
C:文学吟诵的发展与近体律诗有紧密关系
D:杜甫是公认的唐代最好的律诗作者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前两句提出观点——文学吟诵是伴随着近体律诗的成熟而成熟起来的,最好的近体诗人出现时,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吟诵才得以诞生。然后通过引用《兰丛诗话》对杜诗的评说,说明杜甫是唐代最好的律诗作者,他不仅“吟”出了最好的律诗,而且促进了文学吟诵的发展。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论述的是文学吟诵与近体律诗发展的关系。C项是观点句的同义转述。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2、【言语理解】农村电网________升级,事关广大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改造
B:改线
C:改变
D:改良
正确答案:A
解析:“网络改造升级”为习惯表述。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2题
3、【言语理解】①火星作为太阳系内的一颗行星,离地球距离较近
②火星有稀薄的大气层,也有四季分明,科研价值很大
③与其他星球相比,火星跟地球的相似程度非常高
④且被很多人认为是人类进行星际移民的首选之地
⑤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进步,太空探测越来越向深空发展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⑤
B:⑤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⑤
D:⑤①④③②
正确答案:B
解析:比较①、⑤两句,⑤为背景描写,引出“火星”话题,更适合作为首句,排除A、C。③中指出“火星跟地球的相似程度非常高”,②中接着指出相似之处,④由此得出结论火星“被很多人认为是人类进行星际移民的首选之地”,故③②④相连,排除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福建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题,2015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5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
4、【言语理解】人们在评判手机拍照功能时,总是直观地认为手机像素越高,拍照效果越好。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从成像原理来看,像素值的大小对生成的图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手机的图像传感面积一定的时候,像素值越高,单位像素面积就越小,而单位像素面积又直接影响到进光量,单位像素面积越小,图像传感器上进光量就越少,拍摄出的照片就会变得灰暗模糊;像素值越低,单位像素感光面积大,感光性能更好,因此在成像的高感光画质以及画面层次等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
A:阐述像素的定义及其提升途径
B:介绍提高手机拍照效果的技巧
C:指出影响手机成像效果的因素
D:揭示进光量与像素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手机拍照是否像素越高效果越好的问题;然后从成像原理上回答这一问题,说明像素值的大小会对图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手机像素越高,拍照效果越好;接着说明图像面积一定时,像素值越高,照片会灰暗模糊,反之,图像的画质和层次会更好。文段主要说明了像素会对手机拍照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按照行文逻辑,下文应继续围绕影响手机成像效果的其他因素进行论述,对应C。
A项,“像素的定义”应在上文论述,属于前文信息,出现在下文不符合行文逻辑,排除。
B项,“提高手机拍照效果的技巧”应在论述完影响因素之后论述,与文段衔接不恰当,排除。
D项,“进光量与像素间的关系”文段已论述,属于本文信息,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45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54题
5、【言语理解】企业经营是为了获得利润,人生经营是为了让自己增值。可是,价值的大小并不由你说了算,它的________掌握在别人的手上,而别人永远不会________赋予你理想的价值,你必须先去做一块招牌,放大自己的价值,________他们去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一项是:
A:评价 简单 启发
B:准则 随便 引导
C:标尺 主动 提醒
D:指标 盲目 影响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二空,“你必须先去做一块招牌,放大自己的价值”紧承前句解释说明面对别人不赋予你理想的价值,你该如何去做。“主动”最契合句意。正因为别人不会主动,“你”才必须主动。
其他两空,“标尺”“提醒”填入第一空和第三空也契合句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在闽江及其支流上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村镇与古厝,如琴江满族村、闽安古镇、林浦村的“泰山行宫”、大埕村“九条金带”等。它们在类型和内涵上都有相似之处,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开发和利用力度仍普遍不够,导致一些历史记忆有湮灭的危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旧城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村镇与古厝必然会面临如何被有效保护的问题。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招商引资
B: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文物保护
C:传统村镇和古厝的开发与保护
D: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文化内涵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在闽江及其支流上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村镇与古厝;接着指出这些传统村镇与古厝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普遍不够;尾句指出传统村镇与古厝将面临如何被有效保护的问题。分析可知,文段论述的是传统村镇与古厝在开发和保护上面临问题,根据行文逻辑,下文应论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应C。
A项的“招商引资”只能对应“开发和利用力度仍普遍不够”的问题,不能对应“如何被有效保护”的问题,与文段衔接不恰当,排除。
B项的“文物保护”未在文段中出现,衔接过于突兀,排除。
D项的“文化内涵”与文段提出的问题衔接不当,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9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4题
7、【言语理解】《题西林壁》《和子由渑池怀旧》是苏轼的哲理诗,其________的诗句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等早已________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生动话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脍炙人口 渗透
B:口碑载道 渗入
C:妇孺皆知 浸润
D:家喻户晓 浸透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苏轼”及其著名的诗句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大家都知道的意思。“口碑载道”形容到处都是群众称颂的声音。
第二空,“浸润”指(液体)渐渐渗入,滋润,如春雨浸润大地;“浸透”指(液体)渗透,比喻饱含(某种思想感情等)。二者均不能用来描述诗句融入和影响人们的日常话语体系,排除C、D。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3题
8、【言语理解】人们的审美________和文化消费方式在变,群众文化的“文化力量”正在被重新打量。社会的文化民生、文化平等因公益文化、共享文化而提速,群众自办文化逐步发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情趣
B:情致
C:情怀
D:情调
正确答案:A
解析:“情趣”侧重形容言行举止,“情致”、“情怀”均侧重形容心境情绪, “情调”侧重强调环境气氛。由“和”可知,此处应选与“文化消费方式”并列的词语,“情趣”更为适合。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9、【言语理解】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教化之邦。如果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喧哗不止,则不免让人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侧目而视
B:恨之入骨
C:置若罔闻
D:不以为然
正确答案:A
解析:“恨之入骨”形容痛恨到极点,用于描述对喧哗不止行为的态度程度过重,排除B。“置若罔闻”指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不能表达对大庭广众喧哗这一不文明行为的否定态度,排除C。“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不以为然”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以为然”通常用于“对……不以为然”的句式,与“让人”搭配不当,排除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单考区)第5题
10、【言语理解】下面句子中,语法结构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李老师戴上老花镜看报
B:老张赶驴子到河边饮水
C:小王骑车到医院看叔叔
D:赵师傅找尺子量玻璃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A项李老师分别是“戴上老花镜”和“看报”两个动作的主语,C项“骑车到医院”“看叔叔”的动作发出者都是小王,D项“找尺子”和“量玻璃”的主语都是赵师傅,A、C、D三项都是连动句。B项中,“驴子”既是“赶”的宾语,又是“饮水”的主语,为兼语句。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