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216

发布时间:2022-08-16 23:25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志愿服务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基于利他动机,自愿贡献知识、体力、技能等,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服务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志愿服务的是:

A:张老师每年春节前都组织“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送上粮油

B:某居民小区常有穿着白大褂的人为老年人免费量血压,热情推销保健品

C:某地遭强台风袭击后,不少人士自行驾车帮助运送救灾物资

D:某大学韩教授经常为所在社区居民作公益专题讲座,引导居民提高生活质量

正确答案:B

解析:志愿服务定义的关键信息:不以盈利为目的。
A项,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送上粮油,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服务活动,属于志愿服务。
B项,量血压是免费的,但却是为了推销保健品,最终是以盈利为目的,不符合定义。
C项,台风袭击后,不少人士自行驾车帮助运送救灾物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服务活动,属于志愿服务。
D项,韩教授为居民作公益专题讲座,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服务活动,属于志愿服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17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17题

2、【判断推理】有报道称,已婚者一般比独身者寿命长,所以独身的压力一定对健康有损耗。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独身者寿命短于同龄已婚者

B:独身者会比已婚者的压力更大

C:已婚者寿命不尽相同

D:人的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根据“已婚者一般比独身者寿命长”得出“独身的压力对健康有损耗”的结论。
A项,只是说独身者寿命短,但是并不能说明是因为独身者压力大对健康有损耗,没有支持作用。
B项,说明独身者确实比已婚者压力大,能够支持题干结论。
C项已婚者的寿命和D项人的寿命,均与独身压力无关,也不能支持。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9题

3、【判断推理】相邻效应指的是个体或者组织的付出和其应该获得的利益之间存在不一致,但由此形成的费用差别和收益差别在社会上却没有相应的弥补来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相邻效应的是:

A:某厂商训练的熟练工跳槽到其他厂家工作

B:工厂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允许范围内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生活有影响

C:甲厂生产的品牌电脑非常畅销,乙厂也盗用该品牌进行销售

D:邻居甲家养护良好的草坪花木常常使得习惯早起的乙神清气爽

正确答案:C

解析:相邻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付出和利益之间的差别在社会上没有弥补来源。
A项,厂商训练的熟练工跳槽,体现了组织的付出和获得的利益之间存在不一致,并且形成的差别在社会上没有弥补来源,符合定义,排除。
B项,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但由于工厂的噪音在允许范围内,居民无法获得相应的补偿,即形成的差别在社会上没有弥补来源,符合定义,排除。
C项,乙厂盗用甲厂的品牌,侵犯了甲厂的合法权益,甲厂可以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获得赔偿,即形成的差别在社会上有弥补来源,不符合定义,保留。
D项,甲家的草坪花木使乙神清气爽,而甲养护草坪付出了劳动和获得的利益之间存在不一致,并且形成的差别在社会上没有弥补来源,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

4、【判断推理】“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无论是谈起什么主题,这样的开场白都顿时让人觉得一丝寒意传遍全身。接着这句话,后边往往是这样一个问题:你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你可能想先听坏消息。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若消息是来自一个你信任的人,那么你想先听好坏消息的顺序会不同

B:研究发现,若由发布消息的人来决定,那么结果往往总是先说好消息

C:心理学家发现,发布好坏消息的先后顺序很可能改变人们对消息的感觉

D:心理评估结果证明先听到坏消息的学生比先听到好消息的学生焦虑要小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可能想先听坏消息。
A项,指出若消息来自你信任的人,你想先听好坏消息的顺序会不同,即存在其他因素会影响该顺序,直接削弱了题干结论。
B项,说的是由发布消息的人决定顺序的情况,与接收消息的人想先听哪个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C项,说的是发布消息的顺序对人们的影响,与接收消息的人想先听哪个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先听到哪个消息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与接收消息的人想先听哪个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3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8题

5、【判断推理】某工作组计划开展实地调研,初步确定只选择粤东、粤西或粤北中的一个地区。对此,工作组中的甲、乙、丙三人提出了以下意见:
甲:在此次调研中粤东更具有代表性,应该前往粤东地区。
乙:上一轮调研已经去过粤北了,这一次应该选择其他地区。
丙:我认为选择粤西或粤北地区开展实地调研更合适。
最终工作组只采纳了其中一个人的意见,则下列陈述一定正确的是:

A:工作组前往了粤东地区

B:工作组前往了粤西地区

C:工作组采纳了乙的意见

D:工作组采纳了丙的意见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条件可整理为,甲:前往粤东地区;乙:不前往粤北地区;丙:前往粤西或粤北地区。
假设工作组前往了粤东地区,则甲、乙的意见均被采纳,与“只采纳了其中一个人的意见”矛盾,因此工作组没有前往粤东地区。
假设工作组前往了粤西地区,则乙、丙的意见均被采纳,与“只采纳了其中一个人的意见”矛盾,因此工作组没有前往粤西地区。
综上,工作组只能前往粤北地区,即工作组只采纳了丙的意见。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6题,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乡镇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1题

6、【判断推理】(       ) 之于 风油精 相当于 碳酸 之于 (       )

A:薄荷脑 可乐

B:清凉 陈醋

C:叶绿素 花露水

D:液体 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薄荷脑是风油精的配料之一,碳酸是可乐的配料之一,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B项,风油精可以起到清凉的作用,碳酸和陈醋并无明显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叶绿素和风油精、碳酸和花露水均无明显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风油精是液体,二氧化碳和水可以生产碳酸,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98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2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0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0题

7、【判断推理】甲先生:鲍勃是个好男人,我觉得他在做他的工作,他也不找任何借口,我希望我有更多的像他一样的员工。
乙女士:我不同意,鲍勃不是个好男人,他离过4次婚,他喝太多的酒,同时他沉溺于赌博。
以下哪项是对甲乙的争论最恰当的解释?

A:甲说的有道理,在工作上好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B:乙说的有道理,在道德上拥有美德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C:甲和乙说的都有各自的合理之处

D:甲和乙对好男人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不同

正确答案:D

解析:甲的观点是鲍勃工作认真所以是好男人;乙认为鲍勃多次离婚、喝酒、赌博,所以不是好男人。由此可见两人对好男人的界定不同,所以结论不同,D项最为合理地解释了两者的争论。A、B、C三项均在论述两人所说的内容有没有道理,并不能解释甲乙的争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84题

8、【判断推理】某智能研究所目前只有三种实验机器人A、B和C,A不能识别颜色,B不能识别形状,C既不能识别颜色也不能识别形状。该智能研究所的大多数实验室里都要做识别颜色和识别形状的实验。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有的实验室里三种机器人都有

B:半数实验室里只有机器人A和B

C:这个智能研究所正在开发新的实验机器人

D:半数实验室里只有机器人A和C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A不能识别颜色,B不能识别形状,C既不能识别颜色也不能识别形状;②大多数实验室里都要做识别颜色和识别形状的实验。
A项,题干只说明研究所目前只有三种实验机器人,而有的实验室里是否三种机器人都有不可得知,属于不明确项。
B项,由①②可知大多数实验室A与B必须同时存在,而半数实验室里是否只有机器人A和B不可得知,属于不明确项。
C项,开发新的实验机器人未在题干中涉及,属于无关项。
D项,由①②可知大多数实验室A与B必须同时存在,C可有可无,因此该项若为真,则半数实验室没有B,与题意冲突。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9、【判断推理】准用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没有明确规定某一具体行为,但明确指出了准许适用某一法律文件中的某个规范的法律规范。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准用性规范的是:

A:我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B: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条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C:我国《国家赔偿法》第38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

D:我国《合同法》第17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

正确答案:D

解析:准用性规范定义的关键信息:没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某一法律文件中的某个规范。
A项,没有指出具体适用的法律文件,不符合定义。
B项,没有指出具体适用的法律文件,不符合定义。
C项,《国家赔偿法》已经对具体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不符合定义。
D项,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的行为,在《合同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明确指出了准许适用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4题

10、【判断推理】每个世纪都有哲学家和艺术家提出“美”和“丑”的定义,但是至今也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
假设定义“丑是美的反面”为真,那么:

A:任何事物都有美丑两面

B:没有美也就没有丑

C:不美不丑是存在的

D:美和丑是无法辨别的

正确答案:B

解析:“丑是美的反面”可以理解为丑和美是矛盾的,二者非此即彼,即同一事物要么是美的,要么是丑的,既不会同时存在美丑两面,也不会存在不美不丑的情况,A、C两项错误;由于“丑是美的反面”为真,那么没有美也就没有美的反面,即没有丑,B项正确;D项,对于美和丑的辨别题干中没有提到,不能推出。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