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203

发布时间:2022-08-14 13:12     浏览量:24

1、【言语理解】中国的沙漠为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科学家们已经去过地球上最为寒冷的南极洲,也去过地球上最为干燥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极端环境。科学家相信,假如生命能够在地球上这种极端的环境中生存,那么人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外星球上发现生物。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沙漠环境为外星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B:中国沙漠比南极洲更适合作生物研究

C:科学家为何选择中国沙漠作为研究对象

D:具有最极端的环境是中国沙漠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中国的沙漠为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接着对这一说法进行了解释。故文段重在说明的是“科学家为何选择中国沙漠作为研究对象”,即选项C。文段论述的主体为“中国沙漠”,A项偷换概念,将“中国沙漠”偷换成了“沙漠环境”;B项,中国沙漠与南极洲的对比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D项只介绍了中国沙漠的特点,未将之与科学研究联系起来。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

打开书本,一股久违了的墨香扑面而来;摩挲纸张,淡淡的凹凸感非常舒服。味觉、视觉、触觉顿时都活泛起来,连脑细胞也显得格外活跃。读累了,就闭眼歇一歇,顺便回味刚读过的情节,思考作者的________;看到精彩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就反复重读、吟咏再三,读到妙处更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春秋笔法 弹冠相庆

B:

言外之意 低头折节

C:

弦外之音 额手称庆

D:

微言大义 击节赞叹

正确答案:D

解析:

先看第二空,由“读到妙处”可知,空缺处应填入表示读书读到妙处引发情绪的词语。“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低头折节”指丧失气节,屈服于他人,含贬义。两者均不符合文段感情色彩,排除A、B。“额手称庆”指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用于形容读书的感觉不恰当,排除C。验证第一空,由“思考”可知,空缺处应填入一个形容回味书中知识的词语。“微言大义”指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符合文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26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29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30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33题

3、【言语理解】在动画片的题材中,童话、神话、民间故事占了很大的比例,就是因为这些题材都是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________故事,具有鲜明的________、假定与象征的因素,神奇虚幻的故事借助动画的假定性不仅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而且动画艺术的特性也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虚构 寓意

B:虚幻 含义

C:虚假 含意

D:虚拟 喻义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C项“虚假”强调不真实,含贬义,描述“童话、神话、民间故事”不恰当,排除。D项“虚拟”多修饰现实、人物等,一般不与故事搭配,排除。
第二空,“寓意”指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含义”指(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寓意”填入更符合童话、神话、民间故事这类题材通过故事传递道理的艺术表现形式,排除B。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26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6题

4、【言语理解】水熊虫也叫水熊,是对缓步动物门生物的俗称,有记录的约有900余种,大多是世界性分布的。它们的体型极小,最小的只有50微米,最大的也只有1.4毫米,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水熊虫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能在冷冻、水煮、风干的状态下存活,甚至能在真空中或者放射性射线下存活,而一旦将其放回到正常环境下,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水熊虫是缓步动物门生物,种类繁多,分布性广

B:水熊虫体型非常小,使其易于在极端状态下存活

C:水熊虫生命力极强,在极端恶劣条件下也可存活

D:水熊虫可长时间放慢或停止自己的新陈代谢活动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水熊虫的基本生物特征,然后引出“水熊虫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的话题,接着具体介绍了其生命力强的表现。总结归纳,文段意在说明水熊虫生命力强这一事实,C项与文段主旨相符,当选。
A项,所述内容符合文段对水熊虫基本生物特征的描述,但此项仅是引出话题的内容,非文段主旨所在,排除。
B项,文段仅仅阐述了水熊虫生命力强这一事实,未提及生命力强的原因,因此无法推出水熊虫因体型非常小而易于在极端状态下存活的结论,排除。
D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水熊虫新陈代谢的问题,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45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8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4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

5、【言语理解】科普影评的作者应寻找科学与电影的交汇点,将科普和艺术________,启迪思想。他们将前沿领域研究成果,结合电影转化为更轻松易懂的文字,面向更多读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融会贯通

B:合二为一

C:珠联璧合

D:相提并论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将前沿领域研究成果,结合电影转化为更轻松易懂的文字”可知,科普影评的作者是将科普和电影相结合,使深奥的科学知识浅俗化,从而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合二为一”“相提并论”均未体现二者之间的这种结合,排除B、D。“融会贯通”指融合多方面的知识道理,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多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与“启迪思想”连用,“融会贯通”更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81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1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8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0题

6、【言语理解】宁波、杭州等地的新建社区,开展了“网络养老院”“虚拟养老院”等社区网络化养老试点,老人可以在家点餐、买菜,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此外,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开门带座的浴缸,大键盘、带急救呼键的手机等产品也相继出现。一些建筑商则开始提供适合老人需要的住房改造服务,如将厨房里的吊柜、卫生间的洗脸盆改造为自动升降,以方便老年人使用。可见,“银发产业”潜力巨大,关键是要瞄准老年人的需求。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银发产业”:

A:深受百姓的欢迎

B:已经取得丰硕成果

C: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D:发展的重点还需明晰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用实例分述“银发产业”的发展状况——老人在家享受点餐、买菜送货上门服务;方便老年人使用的浴缸、大键盘、带急救呼键的手机的出现及适合老人需要的住房改造服务。最后用“可见”进行总结,点明文段主旨“‘银发产业’潜力巨大”,即C项的同义转述。
A、D两项为文段部分内容。B项混淆了时态,与文段说的潜力巨大的意思不相符。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孟佩杰8岁起就独自挑起了照顾瘫痪养母刘芳英的重担,至今已有15个年头。母女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艰难。在社会各界和当地政府的关照下,孟佩杰母女的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如今孟佩杰不仅照料着养母,也开始了公益生涯。当割肾救子的母亲郭顺珍对手术费一筹莫展时,孟佩杰母女不仅资助了她2000元,还帮助联系爱心团队筹到了3.7万元手术费。
下列名言中,对本文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百善孝为先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孝老爱亲模范孟佩杰的事迹以及社会对其母女的关照,然后进一步讲述现在这对母女也开始了公益生涯。故文段体现的是一种社会互助互爱,帮老扶幼的博爱精神。B项与此意相符,当选。
A项只强调了“孝”,失之片面。C项明显不合文意。D项说的是个人修养问题,与文段无关。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2题

8、【言语理解】为了进一步探索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团队成员系统研究了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与胁迫的关联性。通过筛选各类胁迫因子,发现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损伤和低温胁迫是诱导茶叶香气酶促形成的关键胁迫因子。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做青阶段的连续损伤可诱导来自不同生物合成路径的香气物质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进而促使这些香气物质的蓄积。此外,低温和损伤双胁迫对这些香气物质的合成具有显著协同效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主要与胁迫相关

B:做青阶段连续损伤可诱导香气物质的蓄积

C:胁迫使香气物质合成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升高

D:损伤和低温是香气酶促形成的关键胁迫因子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研究团队有针对性地、系统地研究了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与胁迫的关联性,其目的是进一步探索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其后的内容都是对研究结果的说明。故文段为总分结构,重点是在说明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与胁迫的关联性。A项与此相符。B、C、D三项均是研究中的具体发现,是为了佐证文段首句的观点,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7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4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

9、【言语理解】在新媒体时代,中国需要更多依靠政府以外的力量,调动各团体和广大民众,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外交。大数据既为公共外交提供了平台,又提升了外交能力。博客、微博、微信等五彩纷呈的社交媒体丰富了外交的形式和内涵。各国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公共外交需要区分不同受众。大数据可以以不同群体的喜好、思维方式、价值倾向等为参照系,为公共外交提供精准导向的评估体系,以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效。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在新媒体时代国家外交的新特点

B:大数据对公共外交的支撑和推动

C:社会力量对政府外交的积极影响

D:新型外交对信息技术的更高要求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观点——在新媒体时代,要调动更多政府以外的力量开展公共外交。接着具体介绍大数据对于公共外交的作用。故文段意在强调大数据为公共外交提供了支撑,并推动外交能力的提升。B项与此表述一致。其他三项均未提到“大数据”“公共外交”这两个主题词。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国际专业化分工渐趋明确,国际贸易明显增加,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跨越国界,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生产力快速发展

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导致生产力快速发展

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现象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讲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即国际专业化分工渐趋明确,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活动逐渐增加,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逐步一体化。D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B两项均未提到文段的关键词“世界经济”。C项没有指明这种新现象是什么,故不如D项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7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