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236

发布时间:2022-08-21 9:12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纸质书是一个多页共存的实体,一件有其完整物质形态的物品,由封面、扉页、目录、前言、主体、后记等要素构成,其本身就是一个占据一定空间的艺术品。这是纸质书与电子书的根本区别。在传递信息这一功能上,电子书与纸质书没有区别;但二者一是虚拟,一是实体,一是单面,一是多页。纸质书多页共存,虽有笨拙不便之处,但在“有形的实体”方面,却有着独到的优势,电子书等虚拟形态固然轻便快捷、海量存储,但却满足不了人对“有形的物质实体”的需求。
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纸质书难以完全被电子书替代

B:纸质书的多页共存的实体性是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根本区别

C:电子书有着纸质书不可比拟的优势

D:纸质书相比电子书存在明显劣势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了纸质书多页共存的实体性的特性,然后说明这是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根本区别,最后分析了纸质书和电子书各自的优劣势。文段论述了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异同和优劣势,意在强调两者可以共存,不会被对方取代。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B项指出了两者的根本区别,但没有点出来根本区别带来的结果。C项“不可比拟的优势”无法从文段得出。D项与文意相悖,文段说的是各有优劣势。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2、【言语理解】诗歌作为有文字以来最初的文学形式,并不会因为人类进入电视时代或者互联网时代而消亡,因为人类需要这样的精神寄托方式——简单、容易,不需要任何设备,只需要一点心情。
与文意不相符合的说法是:

A:诗歌是有文字以来的最早的文学样式

B:诗歌是人类的精神寄托方式

C:诗歌需要一点简单、容易的设备

D:诗歌在互联网时代不会消亡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原文“不需要任何设备”可知C项错误。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

①与传统媒体“你给什么我看什么”的信息获取方式不同,网络媒体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让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

②然而,很多学者担忧过度个性化的推荐会引起“回声室效应”

③由于网络信息的过载和多样,很多社交媒体也都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为用户推送更加个性化的新闻,让新闻更加符合每个人的口味

④现代人已经习惯通过社交网站来获取各类新闻信息

⑤这些个性化算法使得只有和人们的意识形态一致的信息才会被呈现,人们的视野越来越窄,可以接触到多元化信息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⑥根据算法的推荐,人们逐渐接收到的都是和自己意见相似的新闻与朋友分享的信息,持不同观点的人也逐渐形成愈发封闭的小圈子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④②⑥⑤①③

B:

⑥①②④③⑤

C:

⑥⑤①②④③

D:

④①③②⑥⑤

正确答案:D

解析:

观察选项,首句在④、⑥中选择,④指出现代人已经习惯通过社交网站来获取新闻信息;⑥指出根据算法的推荐,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大多都与自己意见相同,且不同观点的人会逐渐形成封闭的圈子。分析两句可知,④引出话题,⑥指出具体问题,④作为首句更恰当,排除B、C。再看A、D两项,②前分别为④和③,②中包含转折词“然而”,讲的是很多学者担忧过度个性化推荐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前应论述个性化推荐带来的好处,对应③中的“让新闻更加符合每个人的口味”,因此③②更合适,排除A。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

4、【言语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正在诸多方面改善着人类的生存质量。各种航天器与地面应用系统的配合,________使古代传统的千里眼、顺风耳走出神话变为现实,________为公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惠。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 而且

B:虽然 不是

C:不是 而且

D:不是 而是

正确答案:A

解析:首先看选项,B项“虽然……不是……”、C项“不是……而且……”均搭配错误,可排除。分析可知,题干中“使古代传统……”与“为公众提供了……”两句间存在递进关系,“不是……而是……”属于并列关系,排除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

5、【言语理解】古人行文简略,优秀的作品常常“字不虚设”,阅读者决定不予深究的地方,有可能正是作者用心良苦之所在。因此我们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应该像作家写作这些文章时那样“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

B:精益求精

C:心无旁骛

D:字斟句酌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古代优秀作品“行文简略”“字不虚设”的特点可知,作者行文都有其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也要像作者写作时那样每一个字都要仔细斟酌,否则可能忽略作者的良苦用心。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精益求精”指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选项中能体现作者用心推敲字句的只有“字斟句酌”。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9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4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4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3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7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6、【言语理解】如果我们乐观地认为互联网可以解决边缘性群体等社会问题,就是典型的技术决定论。假如技术决定论成立,所有社会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技术问题,世界其实会简单许多。但这不是事实。任何技术问题的解决都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比如无人机送外卖可能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但无人机能不能进入我的小区?如果能进入,这难道不是一种对隐私的侵犯?谁有权利允许它进入?我们面对的新问题一点儿也不比旧问题少。技术从不会自动承诺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未来。技术的发展可以辅助我们解决社会问题,但社会问题的本质是社会而不是技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社会的发展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

B:边缘性群体问题有着复杂的原因

C:应该警惕技术发展对隐私的侵犯

D:单纯依赖技术无法解决社会问题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技术决定论这一话题,并假设其成立,那么所有社会问题都会转化为技术问题,世界会简单很多;然后以“但”转折说明这不可行,原因是任何技术问题的解决都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并以无人机送外卖为例强调说明技术可以辅助我们解决社会问题,但社会问题的本质是社会而不是技术。文段为转折结构,转折词“但”之后的内容是文段意在说明的重点,即技术只是辅助我们解决社会问题,依赖技术解决社会问题并不可行。D项表述与此一致。
A、B两项均未提及文段关键词“技术”,偏离文段论述重点,排除。
C项,“警惕技术发展对隐私的侵犯”仅对应文段的举例部分,非文段论述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决策理论强调管理就是决策是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但它认为管理中除了决策别无它有,将决策的概念规定为管理的统一概念,从而把管理限制在一个较为狭窄的领域,就有些以偏概全了。管理的概念不仅包括决策,还包括核算、统计等基础性工作,而且低层人员中要做的更多的是“业务决定”。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决策理论的局限性

B:决策理论强调决策的科学意义

C:管理与决策的关系

D:管理包含决策

正确答案:A

解析:这段文字对决策理论进行了评价,作者在承认其具有一定科学意义的前提下,更多的是阐述了这一理论的局限性,即管理并不限于决策,还包括更多内容。故本题选A。B项决策理论的科学意义文段只是一笔带过,“但”后面关于决策理论局限性的论述才是文段的重点,排除。C项脱离了“决策理论”来谈管理与决策的关系,范围过大,排除。D项文段中相应的表述为“管理的概念不仅包括决策,还包括核算、统计等基础性工作”,排除。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下面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A:经过认真研究,教练组认为,迎战这样的对手,“紧逼”莫若“联防”好。

B:建国后,大批留学生专家回国,从而开展了国际前沿的研究项目。

C:尽管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困难,但黑暗已经过去,毕竟黎明就在前面。

D:且不说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路要走,何况达到标准以后我们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中“从而”使用不当,前后分句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承接关系。C项语序不当,“毕竟”应该放在“黑暗已经过去”的前面。D项中关联词使用不当,“何况”应该改为“即便”。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电容指纹传感器无法隔着手机屏识别按在屏幕上的指纹,这主要是因为屏幕模组本身的厚度导致传感器收集不到足够多的有用信号。这就使得前置电容式指纹识别方案在全面屏手机上没有了用武之地。全面屏,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手机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采用无边框设计,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但由于受限于目前的技术,业界宣称的全面屏手机暂时只是超高屏占比的手机。如果想将全面屏变得更加“全面”甚至趋近于真正的“全面屏”的话,屏下指纹识别就必须攻克。目前已知的屏下指纹识别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OLED实现,也就是光学识别;另一种是超声波式指纹识别。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市面上并没有屏占比达到100%的手机

B:前置电容式指纹识别尚未在真正的全面屏手机上实现

C: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是手机实现真正的全屏化的关键之一

D:现在,还没有手机能采用光学或超声波式指纹识别技术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由文段中“由于受限于目前的技术,业界宣称的全面屏手机暂时只是超高屏占比的手机”可知,表述正确。
B项,由“这就使得前置电容式指纹识别方案在全面屏手机上没有了用武之地”可知,表述正确。
C项,由“如果想将全面屏变得更加‘全面’甚至趋近于真正的‘全面屏’的话,屏下指纹识别就必须攻克”可知,表述正确。
D项,由最后一句可知,目前的手机屏下指纹识别已经采用这两种技术,“还没有手机能采用……”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10、【言语理解】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________;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________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破解 释放

B:完成 激发

C:化解 开发

D:解决 发挥

正确答案:A

解析: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