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236

发布时间:2022-08-21 6:03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只要诊断准确并且救治及时,那么这个病人就不会死亡。现在这个病人不幸死亡了。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下面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对这个病人诊断不准确,但救治及时

B:对这个病人诊断是准确的,但救治不及时

C:如果这个病人死亡的原因是诊断不准确,那么救治不及时不会是原因

D:如果这个病人的诊断是准确的,那么,造成死亡的原因一定是救治不及时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第一句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推理关系为:诊断准确并救治及时→病人不会死亡。由于“病人不幸死亡”否定了该命题的后件,可以得出否定的前件,即“诊断不准确或救治不及时”,是一个相容选言命题,否定其中一个选言肢可以肯定另一个选言肢,D项中“诊断是准确的”就否定了相容选言命题的一个选言肢,可以肯定剩下的选言肢,即“救治不及时”,可知该项推理正确。
A、B两项说的均是确定的情况,无法由相容选言命题推出,错误。
C项,肯定相容选言命题的一个选言肢无法否定另一个选言肢,错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某单位组织职工进行体检,职工可自愿报名参加。老王碰到新来的小李,聊起此事。老王提醒小李说:“单位组织体检呢,赶紧报名去吧。”小李说:“我身体健康着呢,不用报了。”
以下除哪项外,都可以作为小李的回答所包含的假设?

A:如果身体不健康,则要报名参加体检

B:只要我身体健康,我就不必参加体检

C:凡是报名参加体检的,都是身体不健康的

D:只有身体不健康的人,才报名参加体检

正确答案:A

解析:小李的话显然假设了“如果我身体健康,就不用报名参加体检”。
A项,推理关系为“身体不健康→报名参加体检”,通过否定题干命题的前件,推出否定的后件,是无效推理,与题干推理不一致,因此不能作为小李的回答所包含的假设。
B项,推理关系为“身体健康→不必参加体检”,与题干推理一致,排除。
C项,推理关系为“报名参加体检→身体不健康”,通过否定题干命题的后件,推出否定的前件,是正确的推理,与题干推理等价,排除。
D项,推理关系为“报名参加体检→身体不健康”,与C项相同,也与题干推理等价,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摄影:婚纱照

A:镜头:闪光灯

B:三角架:配重袋

C:广告:户外展示

D:新闻记者:采访市长

正确答案:C

解析:拍婚纱照是一种摄影;做户外展示是一种广告。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

4、【判断推理】牙医在治疗龋齿时,先要去除牙齿龋坏的部分,再填充材料以修补缺损的牙体。但是,10%至15%的补牙会失败,且所用的填充物并不具备使牙齿自愈的功能,甚至还有副作用。有鉴于此,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用合成生物材料制成的填充物,可以刺激牙髓中干细胞的生长,并分化成牙本质,修复受损部位。如果未来补牙的填充物都用这种再生材料制成,将降低补牙失败率,可减少蛀牙患者治疗牙髓之苦。
由此可以推出:

A:未来人们将不再患上蛀牙病

B:未来人们将不再受龋齿困扰

C:新研发的补牙填充物能刺激受损牙齿自愈

D:新研发的补牙填充物能促进牙本质的生长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题干只是说未来补牙用的新填充物能够降低补牙失败率,减少蛀牙患者治疗牙髓之苦,并不意味着未来人们就不再患上蛀牙病,该项无法推出。
B项,题干只是说未来补牙用的新填充物能够降低补牙失败率,减少蛀牙患者治疗牙髓之苦,不能推出人们不会再患蛀牙,不受龋齿困扰,该项无法推出。
C项,题干指出目前的填充物并不具备使牙齿自愈的功能,而新的填充物能够刺激牙髓中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成牙本质,修复受损部位,也就是可以使牙齿自愈,该项能够推出。
D项,题干中说新的填充物能够刺激牙髓中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成牙本质,而非促进牙本质的生长,“分化”与“促进生长”并非同一概念,该项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9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4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114题

5、【判断推理】教育均衡,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实施教育均衡的行为是:

A:某市教育局规定,市郊与市中心城区的中小学教师、优秀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实行常态化的轮流调岗

B:某校要求,所有老师每年必须发表一篇论文,否则,下一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学校将不予以聘任

C:某市决定,不再实行经费拨付的“扶优扶强”政策,而是对硬件条件较差的学校倾斜,力争三年内使本市所有学校办学硬件条件基本平衡

D:某市发文通知,从本学期起,取消重点中小学差别,所有学生就近入学

正确答案:B

解析:教育均衡的定义要点:①通过法律法规;②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A项,教育局规定教师实行常态化的轮流调岗,符合定义要点①②。
B项,学校要求老师发表论文是对老师的规定,不符合要点①②,不属于教育均衡。
C项,某市通过政策调整力争使本市所有学校办学硬件条件基本平衡,符合定义要点。
D项,取消重点中小学差别,所有学生就近入学,属于实施教育均衡的行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6、【判断推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现代化都市高楼林立,变成了钢铁水泥的森林。但欧洲某著名城市几乎没有一座高楼大厦,某旅游者在游览时了解到该城市仅有10万人。由此他认为,人口稀少、需求不旺是这座城市不建高楼大厦的主要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旅游者的观点?

A:许多住在老城区的社会精英都想住进现代化高楼

B:该城市已经规划3年内建造一座高层地标性建筑

C:该城市规定一般建筑物的高度不得超过当地教堂

D:该地区人口近百万的其他城市也大都没有高楼大厦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据:欧洲某著名城市几乎没有一座高楼大厦,该城市仅有10万人。旅游者的观点:人口稀少、需求不旺是这座城市不建高楼大厦的主要原因。
A项,题干是根据该城市的总人口数得出的结论,而该项所说的社会精英仍是总人口中的一部分,改变不了该城市人口稀少的现状,无法说明人口稀少、需求不旺不是这座城市不建高楼大厦的主要原因,不能质疑旅游者的观点。
B项,说的是该城市的未来规划,并不涉及这座城市到目前为止不建高楼大厦的主要原因,不能质疑旅游者的观点。
C项,说明这座城市不建高楼大厦是因为有规定,而不是因为人口稀少、需求不旺,属于另有他因,质疑了旅游者的观点。
D项,其他城市是否有高楼大厦与这座城市不建高楼大厦的主要原因无关,不能质疑旅游者的观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98题

7、【判断推理】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是循环经济的一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减量化的是:

A:某机动车制造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采用节油技术

B:某企业根据市政府所提倡的精神,淘汰本企业耗能高的生产工艺

C:某农业生产基地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废农用薄膜进行综合利用

D:某公司严格执行产品包装标准,防止过度包装

正确答案:C

解析:减量化的定义要点是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A项是机动车制造采用节油技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量,符合定义;B项淘汰耗能高的生产工艺,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符合定义;C项不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属于再利用,不属于减量化;D项防止过度包装,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及消费过程中的废物产生,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在一次聚会上,甲喜欢吃川菜,乙喜欢吃的都是川菜,丙喜欢吃所有川菜。锅包肉不是川菜,但是麻婆豆腐是川菜。
根据上述条件推知,下列一定为真的是:

A:甲喜欢吃麻婆豆腐

B:丙不喜欢吃锅包肉

C:乙不喜欢吃锅包肉

D:乙喜欢吃麻婆豆腐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甲喜欢吃川菜,但是无法推出甲喜欢吃所有的川菜,所以甲不一定喜欢吃麻婆豆腐。
B项,丙喜欢吃所有的川菜,但是无法推出丙不喜欢吃其他品种的菜,所以无法推出丙不喜欢吃锅包肉。
C项,乙喜欢吃的都是川菜,可以推出乙不喜欢吃其他品种的菜,锅包肉不是川菜,所以乙不喜欢吃锅包肉,该项正确。
D项,乙喜欢吃的都是川菜,但是无法推出乙喜欢吃所有的川菜,所以乙不一定喜欢吃麻婆豆腐。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77题,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78题

9、【判断推理】多米诺骨牌的游戏规则是将骨牌按一定的间距排成行,推倒第一张骨牌,其余发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其中的物理原理是骨牌竖着时,重心较高,倒下时重心下降,将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此可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块骨牌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都是定值,所以每块骨牌倒下的速度是一样的

B:由于空气阻力作用,骨牌的能量不断消耗,所以骨牌倒下的速度会变慢

C:骨牌倒下时的能量增加与空气阻力导致的能量消耗差不多,所以骨牌能量基本不变,倒下的速度是一样的

D:由于每块骨牌的动能都有部分传递到下一块,骨牌的能量不断增加,所以骨牌倒下的速度会加快

正确答案:D

解析:多米诺骨牌上一块将下一块推倒时对下一块骨牌做功,增加了其机械能,之后发生连锁反应,每块骨牌倒下时具有的动能都比前一块大,倒下速度会越来越快。故答案选D。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7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6题

10、【判断推理】最近一项针对职业病致病原因的调查显示,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有69.2%的职业病患者每天工作达9.7个小时,其中74.8%的患者每天工作达12个小时。这种长时间密集的与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使罹患职业病的风险提高。这表明,通过减少工作时间,可以大幅降低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的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断?

A: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26%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

B: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26%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12个小时

C: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31%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

D: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31%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12个小时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通过对职业病患者的调查数据得出“减少工作时间可以大幅降低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的风险”的观点。
A项,说明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的劳动者在职业病患者中的比例较低,说明工作时间减少,患职业病的风险也随之降低,加强了题干观点。
B项,工作时间少于12个小时,包含了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和工作时间为9.7~12个小时这两种人,但不知道这两种人的具体比例,无法支持题干论断。
C项,每天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的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越小,越能说明减少工作时间可以降低劳动者患职业病的风险,就越能支持题干论断,该项的31%大于A项的26%,因此该项的支持力度不如A项。
D项,工作时间少于12个小时,包含了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和工作时间为9.7~12个小时这两种人,但不知道这两种人的具体比例,无法支持题干论断。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