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239

发布时间:2022-08-22 0:07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只要企业信用风险上升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银行就会陷入“资产荒”。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银行没有陷入“资产荒”,那么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

A:企业信用风险没有上升或者有效信贷需求没有出现不足

B:企业信用风险没有上升并且有效信贷需求没有出现不足

C:企业信用风险没有上升但有效信贷需求出现不足,或者企业信用风险上升但有效信贷需求没有出现不足

D:至少企业信用风险没有上升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企业信用风险上升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资产荒”。
已知银行没有陷入“资产荒”,否定了后件,则可得出否定的前件,题干的前件是一个联言命题,其负命题是相容选言命题,即企业信用风险没有上升或者有效信贷没有出现需求不足,A项正确。
B项,把选言命题当成了联言命题,错误。
C项,可能还存在企业信用风险没有上升且有效信贷没有出现需求不足的情况,错误。
D项,不能由否定的前件得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单考区)第68题

2、【判断推理】翻转课堂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的时间,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了学生,有人认为,应该在我国的中小学中大力推广这一教学模式,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选项中,除了哪个选项,都是上述论述所依赖的假设?

A:教师能把以往的教学技能快速地应用于翻转课堂

B:学生会主动地在课前学习相关内容

C:学校能够有效协调师生课堂内外的教与学

D:与之配套的软件与系统可以很好地替代板书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且该教学模式存在一系列的优势,得出应该在我国的中小学中大力推广这一教学模式,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A项,说明新的教学模式不会妨碍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正常发挥,是题干论述所依赖的假设。
B项,说明学生会主动地在课前学习相关内容,即学生会按照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是题干论述所依赖的假设。
C项,学校能够有效协调师生课堂内外的教与学,说明推广该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是题干论述所依赖的假设。
D项,即使配套的软件和系统不能很好地替代板书,也可以采用传统板书讲解,并不影响该教学模式的推广,不是题干论述所依赖的假设。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97题,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92题

3、【判断推理】虚拟表达:指一种对假想的而非真实发生的情况的表达方法。
下列不属于虚拟表达的是:

A:如果把人马座中较亮的几颗星连接起来,很像一把小勺

B:昨天经理在现场的话,问题就好解决了

C:小赵多次梦见自己乘飞船登上了月球

D:就是把这台机器修好了,也发挥不了大作用

正确答案:C

解析:虚拟表达定义的关键信息:对假想的而非真实发生的情况。
A项,把人马座中较亮的几颗星连接起来像一把小勺,是对假想情况的表达,符合定义。
B项,如果经理在现场,问题就好解决了,是对假想情况的表达,符合定义。
C项,小赵多次梦见自己乘飞船登上了月球,是对自己做梦场景的表达,而做梦这件事是真实发生的,并非小赵假想的,因此该项不符合定义。
D项,即使这台机器修好了也发挥不了大作用,是对假想情况的表达,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4题

4、【判断推理】妄想,指一种病态的信念,尽管不符合事实,但仍坚信不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妄想的是:

A:尽管被拒绝许多次,但他想或许下次她就会买他的保险

B:尽管许多医院的专家都诊断他无病,但他还是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反复就医,并认为那些医生不负责任,有意害自己

C:尽管他的老伴已去世多年,但他还是会经常想起她

D:她想如果再勤奋点,就能考得更好

正确答案:B

解析:妄想定义的关键信息:一种病态的信念,尽管不符合事实,但仍坚信不疑。
A项,他想或许下次她就会买他的保险,并不是一种病态的信念,不符合定义。
B项,许多医院的专家都诊断他无病,然而他却坚持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属于一种病态的信念,符合定义。
C项,想起去世的老伴,并不是一种病态的信念,不符合定义。
D项,如果再勤奋点,就能考得更好,并不是一种病态的信念,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4题

5、【判断推理】量杯:毫升

A:汽车:公里

B:加油机:升

C:轮船:集装箱

D:宾馆:住宿

正确答案:B

解析:量杯是装液体的容器,毫升是液体的单位。
A项,公里是路程的单位,但汽车不是容器。
B项,加油机是装油的容器,升是油的单位。
C项,集装箱不是单位。
D项,住宿也不是单位。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6、【判断推理】(       ) 对于 天山 相当于 湖泊 对于 (       )

A:伊犁河 阿尔泰山

B:博格达峰 博湖

C:山脉 赛里木湖

D:昆仑山 河流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伊犁河的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天山汗腾格里峰北侧,阿尔泰山与湖泊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博格达峰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博湖是一个县的名字,与湖泊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天山属于山脉,赛里木湖属于湖泊,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昆仑山与天山是特指的具体山脉,湖泊和河流是泛指,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04题

7、【判断推理】义务性规范要求人们以某种方式必须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授权性规范表明人们有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权利。二者的关系是:当某种行为被确立为义务时,这种行为也同时被确立为权利;否定某种行为是义务,不意味着否定了这种行为是权利;当某种行为被确立为权利时,不意味着这种行为是义务;否定某种行为是权利,也即否定了某种行为是义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规定“公民有选举的权利”,意味着“公民有选举的义务”

B:若规定“公民没有生育的义务”,不意味着“公民没有生育的权利”

C:若规定“本科生必须修读一门外语课”时,意味着“本科生有权利修读一门外语课”

D:若规定“公民没有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权利”,意味着“公民没有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义务”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包含的定义要点:①当某种行为被确立为义务时,这种行为也同时被确立为权利;②当某种行为被确立为权利时,不意味着这种行为是义务;③否定某种行为是义务,不意味着否定了这种行为是权利;④否定某种行为是权利,也即否定了某种行为是义务。
A项,若规定“公民有选举的权利”,意味着“公民有选举的义务”,即选举这一行为被确立为权利时,这一行为也被确立为义务,不符合要点②。
B项,若规定“公民没有生育的义务”,不意味着“公民没有生育的权利”,即否定生育这一行为是义务,不意味着否定了这一行为是权利,符合要点③。
C项,若规定“本科生必须修读一门外语课”时,意味着“本科生有权利修读一门外语课”,即修读一门外语课这一行为被确立为义务时,这种行为也同时被确立为权力,符合要点①。
D项,若规定“公民没有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权利”,意味着“公民没有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义务”,即否定干涉他人婚姻自由这一行为是权利,也否定了这一行为是义务,符合要点④。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7题

8、【判断推理】产品责任是指产品有缺陷,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造成产品的消费者、使用者或其他第三者人身或其他直接财产损失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承担的特殊的侵权法律责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受害人可因产品责任要求侵权损害赔偿的是:

A:甲购买了一辆新车,一次与朋友王某驾车外出时,汽车因电路质量问题发生自燃,致使王某被烧伤

B:乙购买了一件大衣,大衣上没有洗涤标志和成分说明,营业员也未告知应如何洗涤。大衣水洗后严重缩水

C:丙购买了一部新手机,一次因质量问题自动关机,无法开启,致使丙漏接了客户的电话,损失了一笔大额订单

D:丁的电视机使用了20年,图像不清晰时拍打几下就好了。一次丁在拍打电视机时,电视机发生爆炸,将丁炸伤,后经检验发现是显像管老化造成的

正确答案:A

解析:产品责任的定义要点:①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②造成产品的消费者、使用者或其他第三者人身或其他直接财产损失。
A项,符合定义要点。
B项,不存在危险,不符合要点①。
C项,没有危及人身及财产安全,且所受损失也不属于直接财产损失,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是显像管老化造成的”说明不是产品缺陷,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5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0题

9、【判断推理】铁索桥:钢材

A:石塔:砖头

B:包子:面粉

C:二胡:琴弦

D:互联网:光纤

正确答案:B

解析:钢材是制作铁索桥的原材料之一。
A项,石塔的原材料是石头,而不是砖头,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面粉是制作包子的原材料之一,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琴弦是二胡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互联网依靠光纤进行传输,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85题

10、【判断推理】定义:
①人才的多产性:指杰出人才在短时间内高效的创造能力或一生持续不断的创造现象。
②人才的多才性:指杰出人才所具有的多种才干的特征。
③人才的记忆术:指人才在学习、工作中所运用的记忆方法。
典型例证:
(1)在创作《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剧本之前,张笑天并不了解刘铭传,清史专家向他介绍了刘铭传的各种事迹,3个月后,剧本完稿。
(2)罗京不但新闻播得好,同样歌也唱得好,足球也踢得好,在青岛、南京、云南都有他踢球留下的美好印象。
(3)1968年,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卢里写成《记忆能手的头脑》一书,书中描述了一位联觉能力极强、记忆力惊人的男子。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例证(1)(3)分别与定义③①相符

B:例证(1)(2)分别与定义②①相符

C: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③①不相符

D:例证(2)(1)分别与定义③②相符

正确答案:C

解析:人才的多产性定义的关键信息:人才在短时间内高效的创造能力或一生持续不断的创造现象。
人才的多才性定义的关键信息:杰出人才所具有的多种才干的特征。
人才的记忆术定义的关键信息:人才在学习、工作中所运用的记忆方法。
例证(1),3个月后,剧本完稿,体现了人才在短时间内高效的创造能力,符合人才的多产性定义。
例证(2),罗京不但新闻播得好,同样歌也唱得好,足球也踢得好,体现了杰出人才所具有的多种才干的特征,符合人才的多才性定义。
例证(3),一位联觉能力极强、记忆力惊人的男子,体现了人才的记忆能力,符合人才的记忆术定义。
综上,判断正确的是C项。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