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只有敢于进行舆论监督的媒体才更有公信力和影响力。在互联网、手机等新技术条件下,一个地理位置上极为偏僻的地方发生的一件事,只要其本身具有足够的社会关注度,要不了多久,地球人都会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如果对一些不正常的现象、问题不揭露,对一些事件背后的隐性矛盾不分析,公众就不太会信任你,最终还会离开你。不断失去读者,主流媒体就会逐渐边缘化。而这,将直接导致党和政府的主张、意图、决策等不能有效地传递。
最恰当地概括了上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新技术条件下,媒体的监督责任更加重大
B:不进行舆论监督的媒体会失去生命力
C:主流媒体必须取得大众的信任
D: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政策宣传必须两者并重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论述舆论监督对于媒体的重要性。然后指出,如果媒体对一些不正常的现象、问题不揭露,对一些事件背后的隐性矛盾不分析,最终失去生命力。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媒体必须进行舆论监督。B项是对观点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A项中的“媒体的监督责任更加重大”在原文中并无体现,排除;C项脱离“舆论监督”这一中心,排除;D项“舆论监督和政策宣传必须两者并重”无法推出,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3题
2、【言语理解】鲁迅先生在民国十四年曾经说过:“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我觉得仿佛就没有所谓中华民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不只是一个空招牌
B:国民革命之后社会并没有多少真实的进步
C:国民革命之后,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
D:老百姓被奴役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段可知,国民革命前“我”是奴隶,国民革命后“我”还是奴隶,国民革命并没有改变“我”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可见“社会并没有多少真实的进步”,B项表述正确。由“我觉得仿佛就没有所谓中华民国” 可知A项错误。C项,“国民革命之后,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与常识相悖。D项本身表述错误且过于绝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3、【言语理解】人们的审美________和文化消费方式在变,群众文化的“文化力量”正在被重新打量。社会的文化民生、文化平等因公益文化、共享文化而提速,群众自办文化逐步发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情趣
B:情致
C:情怀
D:情调
正确答案:A
解析:“情趣”侧重形容言行举止,“情致”、“情怀”均侧重形容心境情绪, “情调”侧重强调环境气氛。由“和”可知,此处应选与“文化消费方式”并列的词语,“情趣”更为适合。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4、【言语理解】心理学家提出,社交网络如果用得好,也能大幅度减少人们的负面情绪,改善心境,但前提是,我们需要把网络当作一个建立联系的平台,真实地表达自己,真诚而善意地与他人交往。在线下,由于地理间隔等问题,有时人们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依靠便利的网络,许多人反而容易发现知己。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网络交流平台在调节情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B:空间阻隔是影响现实中遇见知己的根本原因
C:社交网络取代线下交往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D:正确使用社交网络可以弥补现实交往的不足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社交网络用得好会减少人们的负面情绪,接着以“但”转折指出其前提是需要把网络当作一个建立联系的平台,真诚而善意地与他人交往,最后再次说明依靠便利的网络,人们可以找到朋友、发现知己。因此,文段意在强调社交网络给人们交往带来的便利。A项是转折前的内容,非文段重点;B项“根本原因”无法从文段中得出,且非文段主旨所在;C项“取代线下交往”属于过度推断。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4题
5、【言语理解】下列无语病的一句是:
A:老师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认为同学们的意见是正确的。
B:因为我的形象思维发达,对数字一类东西简直是先天反应慢,数学对于我就不感兴趣。
C:今年元旦,早晨六点左右,广场上就站了上万名观看升旗仪式的人群。
D:他们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的精神,终于夺得了冠军。
正确答案:D
解析:A语序不当,应该是先有“听取”再有“研究”;B主客倒置,应该是“我对数学不感兴趣”或者“对于数学,我不感兴趣”;C用词不当,“人群”是复合名词,应改为“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造就了约旦人特殊的性格和国策。在几乎整个中东穆斯林世界对以色列 的大背景下,约旦却对整个西部边界都与之接壤的邻国以色列奉行和睦政策。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同室操戈
B:
大动干戈
C:
短兵相接
D:
同仇敌忾
正确答案:D
解析:同室操戈: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短兵相接: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现多指共同作战,多用作褒义。由几乎整个中东穆斯林世界对以色列的一致态度可知,此处填“同仇敌忾”最为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红杉树是地球上仅存的红木科树种之一。美国红杉树公园有一片高大挺拔的红杉,躯干通体绛红,冠上枝桠遮天蔽日,根部直径达到8米。据说世界上最高的红杉在澳大利亚,不幸其主干毁于雷电,最终定格在了75.2米。树木的生长也是竞争的过程,在成长中尽快长高、长大就能争取到更多的阳光,根部粗壮之后,从地下获得的水和养分也会增加。所以,________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树的长成也需要天时、地利
B: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存,也就没有发展
C:万物生长靠太阳
D:能生存下来的是最能够适应变化的物种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由红杉树的高大引出观点“树木的生长也是竞争的过程”,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故文段围绕“竞争”展开,只有B项与此相关。C项,文段不是在强调太阳对万物成长的重要性,而是说树木在竞争中能争取更多的阳光。A项“需要天时、地利”、D项“适应变化”都无从体现。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1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6题
8、【言语理解】一般而言,一幅大画不可能________,艺术家应该有一段时间收集资料、深入实地、写生采风,进而精心________、反复________,甚至数易其稿,从而成就一件佳作。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 准备 修改
B:一挥而就 构思 推敲
C:一气呵成 设计 研讨
D:唾手可得 筹划 揣摩
正确答案:B
解析:后两空,由“有一段时间收集资料、深入实地、写生采风,进而精心________、反复________”可知,填入的两词与前文为顺承关系,“准备”“筹划”与前文表意相同,排除A、D。C项“研讨”多用于学术领域,用在艺术品的创作上不恰当,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9、【言语理解】现在有的人,遇到问题,就相互______,谁也不肯主动承担责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责备
B:推托
C:推诿
D:谦让
正确答案:C
解析:推托:借故拒绝。推诿:推卸责任,把责任推给别人;推辞。由句中“不肯主动承担责任”可知,本题应该选择“推诿”。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如果美国金融市场这头“大象”就此倒下,后果无疑是灾难性的。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不大可能 ,有必要采取应对措施以保证经济继续稳定发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得其乐
B:独善其身
C:逍遥自在
D:自我作故
正确答案:B
解析: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独善其身: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安闲自得。自我作故:由我创造,指不沿袭别人。题干说的是如果美国金融市场倒下,那么后果是灾难性的。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都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不能只顾自己本国的发展。因此B项符合语境。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