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中国古代教育有两条线索,官学和私学。官学的优点是:有正式的场所,有讲堂、藏书楼,有固定的学田,经济有________。私学的长处是:可以自由讲学,老师以个人身份讲学,不一定是朝廷的官员,因此思想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支撑 开放
B:保障 活跃
C:供给 自由
D:来源 进步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有固定的学田”可知,古代官学是有固定收入的,且收入是稳定的,能同时体现这两层意思的只有“支撑”和“保障”。排除C、D。与“支撑”相比,“保障”更能体现官学的官方性质。
第二空,“思想活跃”也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2、【言语理解】消极完美主义者总是非常仔细地检查任何事情的细枝末节,有时竟达到________的地步。他们缺少一种适时放弃的智慧,他们所追求的“完美”,不是美学意义上的“完美”,而是一种非常刻板而教条式的“完美”。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抱残守缺
B:宁缺毋滥
C:冥顽不灵
D:吹毛求疵
正确答案:D
解析:由“非常仔细地检查任何事情的细枝末节”和最后一句“刻板而教条式的‘完美’”可知,句意为消极完美主义者对细节苛求到了过分的地步。显然此处要填一个贬义词,“宁缺毋滥”偏褒义,故首先排除B。“抱残守缺”指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句中没涉及陈旧、保守的问题,排除A。“冥顽不灵”形容愚昧无知。用来形容消极完美主义者不恰当,排除C。“吹毛求疵”形容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契合句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化趋势会进一步降低劳动成本在制造业总投入的比例,从而加速弱化我国的要素低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用其在新工业革命中的先发优势,不断强化其在全球竞争优势和价值链的高端位置,我国如果不能快速适应新工业革命趋势,由于智能制造技术会引起社会经济颠覆性、革命性的变化,我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还可能形成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抑制和对原有的产业赶超路径的封堵,不利于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在新工业革命中处于后发劣势
B:发达国家在新工业革命中有先发优势
C:当前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D:新工业革命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为并列结构。首先由“一方面”指出智能化的应用会弱化我国制造业要素低成本优势;接着以“另一方面”说明由于发达国家在新工业革命中具有先发优势,我国如果不能快速适应新工业革命趋势,将不利于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综合可知,文段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在新工业革命中,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D项表述正确。
A、B两项均为文段部分内容,非论述重点,排除;C项未体现“新工业革命”这一影响因素,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4、【言语理解】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隧道是世界岛隧工程历史上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外海深水安装沉管隧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桥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这意味着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桥体的核心结构,尤其是6.7公里长的沉管隧道不能出现丝毫的质量问题。大桥的隧道由33节沉管连接而成,每节标准沉管相当于一艘满载的“辽宁号”航母。如此巨大的沉管,还要保证0.5毫米以下这一苛刻的误差限度,这使得它的运输过程不允许出现丝毫差池——不能远距离运输,更不可能在陆地上建好再辗转进入海中。因此,工程师们在距离大桥不远的桂山牛头岛,专门建设了一座沉管管节预制工厂,并采用最先进的流水线进行生产。
关于港珠澳大桥,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主体结构的设计标准
B:施工中对质量的严格把控
C:保证核心结构质量的措施
D:在世界桥梁史上的标志意义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具有的意义;然后介绍大桥主体结构使用寿命对核心结构的质量要求极高;接着通过介绍大桥的隧道沉管及其运输要求再次强调其建造质量要求高;最后以“因此”引出针对如此高质量的要求,工程师们所做的努力,即就近建设工厂以确保核心结构的质量。由此可知,文段以港珠澳大桥高质量的要求引出了工程师们为保证核心结构的质量所做的努力,只有C项对此概括恰当。
A、B两项错误,文段论述大桥主体结构的设计标准和对质量的把控是为了引出为保证港珠澳大桥的质量而采取的措施,其本身非重点,排除。
D项错误,对应文段首句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41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49题
5、【言语理解】雪卡毒素属于神经毒素,无色无味,脂溶性,不溶于水,耐热,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存在于热带珊瑚的内脏、肌肉中,尤以内脏中的含量最高。雪卡毒素主要影响人类的胃肠道和神经系统,雪卡毒素中毒的症状与有机磷中毒有些相似,一些受害者开始感到唇、舌和喉刺痛,接着在这些地方出现麻木,另一些病例首先的症状是恶心和呕吐,接着是口干、肠痉挛、腹泻、头痛、寒颤、发热和肌肉痛等症状,接触冷水犹如触电般刺痛,中毒持续恶化直到患者不能行走。中毒症状可持续几小时到几周,甚至数月,最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概括上述表达意思最准确的是:
A:雪卡毒素属于神经毒素
B:雪卡毒素的存在
C:雪卡毒素中毒的症状
D:雪卡毒素的特性、存在和危害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雪卡毒素的一些性状,接着介绍了雪卡毒素主要存在于热带珊瑚的内脏和肌肉中,又介绍了雪卡毒素的中毒症状及其危害性。所以对文意表述最准确的是D。A、B、C三项只描述了雪卡毒素的一个方面,可排除。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现与发明层出不穷,我们根据这些把人类的进程划分成先后相承的若干阶段。同时,各种社会制度,因为与人类的永恒需要密切相关,都是从少数原始思想的幼苗发展出来的,也同样成为我们划分阶段的依据。将这些制度、这些发明与发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人类出于同源,同一发展阶段中人类有类似的需要,并且可以看出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同样的心理作用。
这段话的意思是:
A:人类出于同一祖先,因此有同样的需要和心理
B:人类所有种族在相似的情况下,其需要和心理是相同或类似的
C:同一个种族的成员在同样的发展阶段中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
D: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人类的心理作用仍然可以是一致的,而具体的需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只能是近似的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前两句为“同时”连接的并列结构,说明的是把人类的进程划分不同阶段的依据。最后一句为主旨句,说的是同一发展阶段或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作用,B项是末句的同义转述。
A项,文段说的是有“类似的需要”,而不是“同样的需要”,且缺少“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这一前提,排除;文段的论述主体是“同一进程的人类”,C项“同一个种族的成员”与其不符,排除;D项“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的表述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35题,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39题
7、【言语理解】李离是春秋时晋文公的狱官。当他发现因自己错听下属的话而判决杀了人以后,就把自己捆起来,请求晋文公判处他死刑。晋文公说:“官职有高低贵贱之分,处罚也有轻重之别,这件案子是下属官员的错误,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担任官职是最高的,从不让给下属一点权力;享受的俸禄是最多的,从不分给下属一点利益。现在我错误地听信下属而杀了人,却把罪责推卸给下属官员,我还没有听过有这种事。”于是拒绝接受晋文公的命令,用剑自杀而死。
这段材料的主题思想是:
A:狱官李离恪尽职守,严格要求
B:狱官李离不顾安危,以死劝谏
C:狱官李离勇于担当,知错能改
D:狱官李离执法守法,以身作则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主要讲的是李离错判案后坚持接受惩罚的故事。A项只说明“严格要求”,没有体现出李离的以身作则;B项“以死劝谏”与文意不符;C项中的“知错能改”不是文段的论述重点;D项李离坚持接受惩罚,体现了“执法守法”,没有把罪责推卸给下属官员,体现了“以身作则”。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8、【言语理解】专家在测试时发现,缺觉的学生虽然可以回答难题,却记不住简单的单词。同时,睡眠缺失对孩子的学习记忆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时,大脑部分功能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这使得学生在进行一些简单学习时常常出现失误。而面对难题时,由于通过额外激活与记忆、注意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质区域来补偿缺失的功能,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以及反应时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专家认为,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智商,但现有证据可以证明缺觉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记忆力确实会受到影响。
缺觉的孩子回答难题和简单题目表现出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采用的答题策略不同
B:使用大脑的具体部位不同
C:睡眠不足对大脑部分功能区的抑制程度不同
D:回答难题时前额叶皮质区比回答简单题活跃
正确答案:D
解析:由“面对难题时,由于通过额外激活与记忆、注意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质区域来补偿缺失的功能,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以及反应时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可知,缺觉的孩子回答难题和简单题目表现出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D。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9、【言语理解】“达”意为显贵,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和社会阶段,所谓“达者”始终只占少数。如果“穷者”只顾自己的________,只有占社会成员少数的“达者”才“兼济天下”,那么当今社会的风气不可想象。如果团结互助、志愿服务的社会风气只依靠占少数的“显达”成员来________,那么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能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涵养 承受 梦想
B:修养 承担 空谈
C:教养 负责 幻想
D:素养 负担 空想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空,“承受”一般与痛苦、压力等搭配,“负担”与责任、工作、费用等搭配。此处与“社会风气”搭配,二者均不恰当,排除A、D。
第三空,句中说的是仅靠少数的“显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永远只能是理论,不能变成现实。四个词语中只有“空谈”暗含理论的意思,表示只说不做,填入最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
10、【言语理解】与线下教学相比,由于时空差异,线上教学更加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对资源的需求更大。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早已不再是知识垄断者,网络社会中的个体都有可能成为兼具知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角色。因此,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在线教育资源供给,需要改变学校“单打独斗”的传统教育格局,以开放的态度接纳企业在线教育服务。例如,学校可适当采取外包的形式,向那些通过资质审核的教育机构、企业购买网络课程服务,提供“智能+真人”的双引擎驱动教学服务。此外,双方还可在资源支持﹑学情监测、评价反馈等方面加强协同创新,促进在线教育的健康发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在线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引入社会力量
B:“智能+真人”是教育服务的发展趋势
C:教育资源供给来源不再局限于学校内部
D:共享经济时代在线教育将成为一种常态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更加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对资源的需求更大;接着以“然而”转折,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社会中的个体都有可能成为兼具知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角色;然后以“因此”进行总结,指出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在线教育供给;最后举例说明学校引入社会力量的方式。文段的重点是“因此”之后的内容,即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在线教育供给,对应A。
B项,“智能+真人”只是在线教育引入社会力量的一种模式,属于举例说明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脱离了“在线教育”的话题,排除。
D项,文段主要说的是在线教育需要引入社会力量,“在线教育将成为一种常态”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5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