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中国政府生物技术研发投资仅次于美国,在国际上居第二位。有专家认为,如果在推广确认安全的转基因作物生产上迟疑不决,不但会让我们在国际竞争中错失先机,也会造成庞大公共研发资金的极大浪费。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专家的论述?
A:中国政府生物技术研发投资中,只有极少量被用于转基因作物研究
B:国际竞争主要取决于理论上的创新,而不是技术上的推广
C:匆忙推广不完善的研发成果可能会造成公共研发资金的更大浪费
D:许多反对推广转基因作物生产的国家在生物技术研发领域都投资甚少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专家的论述:在推广确认安全的转基因作物生产上迟疑不决会导致我们在国际竞争中错失先机,并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A项,说明被用于转基因作物研究的投资极少,因此即使在推广上迟疑不决也不会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削弱了专家的结论。
B项,指出国际竞争取决于理论创新而非技术推广,因此即使在推广上迟疑不决也不会导致我们在国际竞争中错失先机,削弱了专家的结论。
C项,说明匆忙推广会造成更大的资金浪费,产生比题干所述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不应该匆忙推广,削弱了专家的结论。
D项,指出反对推广转基因作物生产的国家的情况,与迟疑推广是否会产生题干所述的后果无关,不能削弱专家的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古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例如:泰勒斯是天文学家,他确定了1年有365天,曾预言不定期一次日蚀;阿那克西曼德制造过日晷等仪器,还制作过海陆地图。
据此,可以推出:
A:有些自然科学家是古希腊哲学家
B:有些自然科学家不是古希腊哲学家
C:古希腊自然科学家都是哲学家
D:古希腊哲学家都是天文学家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信息:古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
A项,古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换位可得有些自然科学家是古希腊哲学家,可以推出。
B项,古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与该项是下反对关系,当“有的是……”为真时,不能推出“有的不是……”也为真,无法推出。
C项,根据直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古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换位可得有些自然科学家是古希腊哲学家,无法推出古希腊自然科学家都是哲学家。
D项,题干只说明泰勒斯是天文学家,而未说明古希腊哲学家都是天文学家,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7题
3、【判断推理】
从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年底,某机构统计的新能源车辆事故共计113起,着火事故占有一定比例。在着火事故车辆中,乘用车占比达到69.6%,专用车次之,公交车最低。这说明,在新能源车辆中,乘用车的安全性大大低于专用车和公交车。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
新能源汽车中乘用车的利润最高,企业对其安全性设施的研发投入也最高
B:
新能源专用车和公交车的司机一般驾龄较长、水平较高,出车事故率较低
C:
在新能源汽车的着火事故中,乘用车的伤亡人数远远少于专用车和公交车
D:
据该机构统计,新能源专用车和公交车保有量不到新能源汽车总量的10%
正确答案:D
解析:
题干论据:某机构统计的新能源车辆事故共计113起,着火事故占有一定比例。在着火事故车辆中,乘用车占比达到69.6%,专用车次之,公交车最低。题干结论:在新能源车辆中,乘用车的安全性大大低于专用车和公交车。
A项,指出新能源汽车中乘用车的利润最高,企业对其安全性设施的研发投入也最高,但研发投入的高低与安全性的高低不具有必然联系,无法质疑题干结论。
B项,指出新能源专用车和公交车的司机一般驾龄较长、水平较高,出车事故率较低,说明新能源专用车和公交车的安全性高,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
C项,指出在新能源汽车的着火事故中,乘用车的伤亡人数远远少于专用车和公交车,但伤亡人数与安全性的关系并不明确,即“伤亡人数少”并不一定代表“安全性高”,无法质疑题干结论。
D项,指出新能源专用车和公交车保有量不到新能源汽车总量的10%,说明新能源汽车中,专车和公交车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则不考虑乘用车和二者的基数,仅通过着火的车辆占总事故的比例进行对比不科学,质疑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96题
4、【判断推理】某林场入口处的标语牌上清晰写道:“禁止破坏森林!违者罚款!”有一天,附近村民杨某到林场里面砍了一棵树,正待运下山时被林场保护员张某发现。张某不仅批评了杨某而且要对杨某实施罚款,杨某不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论辩。杨某说道,我砍的是一棵树又不是森林,你不应该罚我的款。
以下哪项是张某最合乎逻辑的反驳?
A:破坏森林的都要罚款,你砍的一棵树也是森林
B:砍一棵树就是破坏森林,破坏森林的都要罚款
C:我是护林员,谁没有保护森林我就要罚谁的款
D:保护森林重在教育,罚款其实不是我们的目的
正确答案:B
解析:杨某的说法是认为森林和一棵树是全异关系,所以不应该罚款,要反驳这种说法,首先要指出一棵树是森林的一部分,砍一棵树就是破坏森林,然后指出破坏森林要罚款,B项就表达了这层意思,最能反驳杨某的话。其他三项均没有指出杨某的话存在的漏洞,不是张某最合乎逻辑的反驳。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7题,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8题
5、【判断推理】从法律规则形式特征上看,可分为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规范性规则指规则的内容明确、肯定和具体,且可直接适用的规则;标准性规则则指法律规则的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事实状态、权利、义务、后果等)具有一定伸缩性,须经解释方可使用且可适当裁量的规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规范性规则的是:
A:“早六点至晚六点间本街道禁止通车”
B:“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
C:“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D:“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给出了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两个定义,两者都属于法律规则。其中规范性规则的定义要点:①内容明确、肯定、具体;②可直接适用。
A项,“早六点至晚六点间本街道禁止通车”的通知不属于法律规则,因此也就不属于规范性规则。
B项,关于选举的有关规定,符合规范性规则的要点,属于规范性规则。
C项,“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都具有一定的伸缩性,须经过解释方可使用,符合题干中标准性规则的定义。
D项,“较大数额罚款”也需要适当裁量,也属于标准性规则。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6、【判断推理】面粉:鸡蛋:蛋糕
A:香蕉:西瓜:水果
B:纸张:打印机:文件
C:菊花:茱萸:重阳
D:水泥:钢筋:房屋
正确答案:D
解析:面粉和鸡蛋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材料。
A项,香蕉和西瓜都属于水果,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用打印机打印文件需要用到纸张,但打印机并非文件的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赏菊花、插茱萸是重阳节的活动,不构成原材料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水泥和钢筋是建造房屋的主要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2题
7、【判断推理】德国和瑞士的专家经过研究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0%的食量。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进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因为在潜意识中人们会给自己发出不能吃红色餐具中食物的心理暗示,从而令食欲下降。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A:快餐巨头常在大堂中使用大片鲜亮的红色图案,并没有影响快餐销量
B:红色易使人产生紧张感,暴饮暴食是人在紧张时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
C:试验表明,使用红色水杯者比使用蓝色水杯者平均饮水量要减少44%
D:红色预示着不安和担忧,人们看到红色餐具会本能地担心食物有危险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点: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0%的食量。论据: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进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因为在潜意识中人们会给自己发出不能吃红色餐具中食物的心理暗示,从而令食欲下降。
A项,大堂中使用大片鲜亮的红色图案,与红色餐具影响人们的食量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红色会使人产生紧张感,而使精神放松的一种方式就是暴饮暴食,即红色会使人暴饮暴食,而不会降低食欲,可以质疑。
C项,使用红色水杯者比使用蓝色水杯者平均饮水量要减少,说明红色餐具会降低人们的食量,加强了题干论断,不能质疑。
D项,红色餐具会让人们本能地担心食物有危险,说明红色餐具会降低人们的食量,加强了题干论断,不能质疑。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8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104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9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8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
8、【判断推理】孩子:明珠:女儿
A:卧室:港湾:家
B:少年:花朵:儿童
C:护士:天使:医生
D:师长:春蚕:教师
正确答案:D
解析:女儿属于孩子的一种,一般用明珠指代。
A项,卧室是家的组成部分,两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少年和儿童属于人不同的成长阶段,两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护士和医生都是医护人员,两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教师属于师长的一种,一般用春蚕指代,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9月)第85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9月)第65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4月)第85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4月)第65题
9、【判断推理】一项调查显示,长期食用鱼类的孕妇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其血液和头发中水银含量超出标准,而这些水银将会在胎儿脑部堆积,且胎儿出生后这些水银不容易被排出,从而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因此,孕妇吃鱼不一定能让未来宝宝变聪明。
要得出上述结论,隐含的前提不包括:
A:水银会经胎盘传给胎儿
B:与常人相比,水银更容易在孕妇体内蓄积
C:鱼类食品大多含有一定量的水银
D:水银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神经系统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点:孕妇吃鱼不一定能让未来宝宝变聪明。论据:长期食用鱼类的孕妇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其血液和头发中水银含量超出标准,而这些水银将会在胎儿脑部堆积,且胎儿出生后这些水银不容易被排出,从而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A项,水银会经胎盘传给胎儿是水银在胎儿脑部堆积的前提,排除。
B项,水银更容易在孕妇体内蓄积,未涉及水银与宝宝的关系,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C项,鱼类食品大多含有一定量的水银,是部分长期食用鱼类的孕妇其血液和头发水银含量超标的前提,排除。
D项,水银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神经系统,是水银堆积导致婴儿智力发育迟缓的前提,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
10、【判断推理】积极强化是指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以期在类似条件下重复这一行为。消极强化是指在行为出现时把不愉快的刺激撤销或减少,这样也可以增加行为频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积极强化的是:
A:君子一日三省吾身
B:杀鸡骇猴以儆效尤
C: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D:从轻发落戴罪立功
正确答案:C
解析:积极强化的定义要点:①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对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②以期在类似条件下重复这一行为。
A项,君子一日三省吾身,意思是君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并不涉及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不符合要点①。
B项,杀鸡骇猴以儆效尤,意思是惩罚一个人来警告其他人,并不涉及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不符合要点①。
C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意思是在丰厚奖励的刺激下,一定会有勇敢的人接受任务,重赏是用有吸引力的结果对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且重赏可以让勇夫不断出现,符合定义。
D项,从轻发落戴罪立功,意思是处罚从宽,在承当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并不涉及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7题,202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7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5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6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1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107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88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1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1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