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186

发布时间:2022-08-10 21:35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中国是世界上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约1/4的人口吸烟,此外,中国还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控烟迫在眉睫。然而,一方面吸烟者个人在肉体和精神上对烟草存在依赖;另一方面国家税收也部分依赖于烟草产业。如果一下子消灭烟草,不仅吸烟者会有戒断症状,就连国家和各级地方的经济状况也都会出现“戒断症状”。所以,控烟在我国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论断?

A: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因艾滋病、结核、疟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

B:对吸烟者如果没有慢慢引导和鼓励戒烟的过程,吸烟者戒烟后有极高概率再次吸烟

C:从1982年到2012年,我国烟草行业利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4%

D:当前实行全面禁烟执行难度大、成本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从吸烟者个人和国家税收两方面论述了“控烟在我国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观点。
A项说的是吸烟的危害,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B项指出如果不慢慢引导吸烟者,即使戒烟了也会再次吸烟,说明控烟确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支持了题干观点。
C项说的是我国烟草行业利税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表明如果一下子消灭烟草可能会对国家财政收入造成影响,也支持了题干观点。
D项指出了实行全面禁烟的难度,能够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2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12题

2、【判断推理】在某次考试中,有3个关于吉林旅游景点的问题,要求考生每题选择一个景点的名称作为唯一答案。其中4位考生关于上述3个问题的答案依次如下:
第一位考生:天池、天池、松花湖
第二位考生:松花湖、松花湖、天池
第三位考生:天池、松花湖、净月潭
第四位考生:净月潭、松花湖、净月潭
考试结果表明,每位考生都至少答对其中1道题。
根据以上陈述,可知这3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依次是:

A:松花湖、净月潭、天池

B:天池、净月潭、天池

C:净月潭、松花湖、松花湖

D:天池、天池、净月潭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使用代入法解题。代入A,第一位、第三位和第四位考生都一题未对,排除;代入B,第四位考生一题未对,排除;代入C,符合题意;代入D,第二位考生一题未对,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强迫症: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强迫症的是:

A:模特小张最近为了保持苗条身材,强迫自己每次参加聚会都少吃东西,她感觉很痛苦

B:过春节了,高三学生小陈一边很想跟同学出去玩,一边为了考上好大学不得不强迫自己在家里认真看书

C:林女士每次走出小区门口时,都会怀疑自家的煤气没有关掉或者大门没锁,于是再折回检查

D:内向的小李很想对喜欢的女孩子表白,但又很害怕被拒绝,整个晚上反复思考不能入眠

正确答案:C

解析:强迫症的定义要点为“患者明知强迫症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A、B、D三项的自我强迫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不属于强迫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演员:公园:演出

A:谣言:微信:查处

B:股民:股市:投资

C:士兵:战争:升迁

D:信息:卫星:定位

正确答案:B

解析:演员在公园里演出。
A项,在微信中散播谣言可能会被查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股民在股市里投资,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士兵赢得战争可能会得到升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通过卫星传送的信息进行定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100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4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1题

5、【判断推理】铁路:道路

A:南京:江苏

B:空调:家电

C:英国:西欧

D:美国:国家

正确答案:B

解析:铁路属于道路的一种,两者之间为种属关系。
A项,南京是江苏的一部分,两者之间为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空调属于家电的一种,两者之间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英国是西欧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美国属于国家,两者之间为种属关系,但美国并非统称,而是指美国这一个国家,但题干中的铁路是统称,因此该项与题干的联系不如B项紧密。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3题

6、【判断推理】在最后一次校级职称评定委员会的会议上,委员张教授认为这届委员会是近年来工作最没有影响力的一届。当列席会议的校长询问这一判断的理由时,张教授指出:大多数教师根本叫不出委员会成员的姓名。
张教授的判断如果为真,必须假定下列(       )项。

A:普通教师通常对职称评定委员会的工作不感兴趣

B:只有职称评定委员会成员才有资格评价委员会工作是否具有影响力

C:教师对职称评定委员会人员组成的熟悉程度是评价其工作是否具有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D:在遴选职称评定委员会成员时,候选人往往是那些在教师中拥有较高知名度的教授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据:大多数教师根本叫不出委员会成员的姓名。题干论点:这届委员会是近年来工作最没有影响力的一届。要想从论据得出结论,需要建立二者之间的关系。
A项,指出普通教师对职称评定委员会的工作不感兴趣,与题干论述无关,不是必须假定的。
B项,说的是有资格评价委员会工作是否具有影响力的人,与题干论述无关,不是必须假定的。
C项,指出教师对职称评定委员会人员组成的熟悉程度是评价其工作是否具有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题干论据与论点之间建立了联系,是必须假定的。
D项,指出候选人是在教师中拥有较高知名度的教授,与题干论述无关,不是必须假定的。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51题

7、【判断推理】规范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在解决一般性问题时,依据长期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迅速做出决定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属于规范性决策?

A:部门经理统一了大家关于绩效管理的意见,整理成可行性报告呈交给上级主管

B:年终工作汇报时,张总按照几年来的惯例给不能回家过年的员工双倍加班费

C:在考虑公司是否并购这一重大决定时,董事会借鉴了十年前的重组经验做出了决定

D:新任的财务部部长开展工作时,沿袭了前任部长移交的管理总则和具体实施办法

正确答案:B

解析:规范性决策的定义要点:①解决一般性问题时;②依据长期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
A项,部门经理将大家的意见汇总成报告上交,并非解决一般性问题,也没有依据之前的经验,不符合要点①②。
B项,按照几年来的惯例处理问题,符合定义。
C项,依据十年前的重组经验来决定当前是否并购,并购并非一般性问题,不符合要点①。
D项,新任部长沿袭前任部长的管理方法,而非依据自身长期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8、【判断推理】婚礼:司仪:宾客

A:教学:学生:教师

B:诉讼:法官:原告

C:新闻:主持人:记者

D:球赛:裁判:球迷

正确答案:D

解析:司仪主持婚礼,宾客作为旁观者观看婚礼。
A项,学生不主持教学,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法官主持诉讼,但是原告参与诉讼,并不是旁观者,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记者采访获取新闻,并不是旁观者,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裁判主持球赛,球迷作为旁观者观看球赛,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9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9题

9、【判断推理】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又难以自然降解,于是形成环境污染的现象。
由此可以推出:

A:白色环境污染难以消除

B:高分子化合物难以自然降解

C:制止乱丢乱扔就能消除环境污染

D:容易自然降解的固体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正确答案:A

解析:从题干可推出A项正确。题干说的是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难以自然降解,而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难以自然降解,B项错误;C项过于绝对,显然错误;D项是无关项,题干中并未提及。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签名效应是指当人们在纸上写上自己名字时,大脑中的自我意识会加强,此时看到喜欢的东西,更容易把物品和自己联系起来,产生“这个东西真适合我”等想法,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可用签名效应解释的是:

A:快递公司坚持“先签字后验货”的做法

B:采取实名捐款的办法能够募捐到更多善款

C:中介公司要求租客在看房前签订《看房协议书》

D:手术前,患者被要求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正确答案:C

解析:签名效应的定义要点:①在纸上写上自己名字时;②产生“这个东西真适合我”等想法,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A项,快递签收是购买之后的行为,无法激发购买欲望,不符合要点②,不能用签名效应解释。
B项,捐款不是购买行为,不符合要点②,不能用签名效应解释。
C项,签订《看房协议书》后更可能租下房子,符合定义,能用签名效应解释。
D项,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不符合要点②,不能用签名效应解释。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