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容易导致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形成血栓。静脉血栓是血栓把血管堵塞,造成血液无法流通,从而引起肢体肿胀、疼痛,以及浅静脉扩张、曲张等临床表现。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后,会进入肺部来完成氧气的交换。深静脉血栓在血管的一端与血管壁仅有轻度粘连,血栓另一端则自由地漂浮在血管壁内。热敷、按摩和挤压下肢,容易使血栓脱落,随血流流进心脏,最后“卡”在肺动脉里面,导致肺动脉的血流受阻,进而引发咳嗽、胸闷等症状,甚至导致窒息死亡,即肺栓塞。
对这段文字理解错误的是:
A:用热敷、按摩的方法来缓解静脉血栓是错误的
B:深静脉血栓比浅静脉扩张更加危险
C:预防静脉血栓,需要人们运动起来
D:具有堵塞性是血栓的“原罪”
正确答案:B
解析:由“热敷、按摩和挤压下肢,容易使血栓脱落……甚至导致窒息死亡”可知,A项正确。由“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容易导致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形成血栓”可知,运动可一定程度预防静脉血栓,C项正确。由“静脉血栓是血栓把血管堵塞,造成血液无法流通”可知,D项正确。
文段只提到了深静脉血栓处理不当的危险,未提到“浅静脉扩张”的后果,故深静脉血栓比浅静脉扩张更加危险的结论无法得出,B项理解错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2、【言语理解】人们一般认为,诚信与否是个人品德问题,与他人无关。但是个人品德却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它还会通过外部性产生社会效果——个人的道德亏欠,最终可能会“报应”到整个社会头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经济制度和治理机制应当能够抑制负外部性,否则经济秩序可能走向崩溃。要通过制度和机制使始作俑者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不是让他人或者整个市场为之埋单。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个人品德缺失将由全社会埋单
B:经济制度对经济秩序意义重大
C:诚信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
D:
需用制度抑制不诚信的负外部性
正确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不诚信不仅是个人品德问题,还可能通过外部性“报应”到整个社会头上;然后说明好的经济制度和治理机制应当能够抑制负外部性;最后进一步强调:要通过制度和机制使不诚信者承担责任。A项,文段说的是如何避免由全社会埋单,而非必然由全社会埋单,排除;B项未提到“诚信”问题,C项未提到“制度和机制”的作用,排除。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39题,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31题
3、【言语理解】能够感知味道的味细胞散布在舌头表面、喉咙、上颚深处名为软腭的部位等处。味细胞感知味道分子后,首先会通过味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延髓的孤束核。孤束核将接收到的味觉信息,传给大脑的初级味皮层,从而对味道的强度和性质进行分析。随后,味觉信息会与来自嗅觉、触觉、口感等信息相统合。至此,我们才形成对食物味的印象。在杏仁核(附着在海马体的末端,呈杏仁状,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我们会形成对食物的感情判断,下丘脑会分泌负责食欲的激素,海马体则形成我们对味道的记忆。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海马体是形成我们对味道记忆的关钥
B:味细胞散布广泛使我们有效认知味道
C:大脑初级味皮层是信息相统合的关钥
D:帮我们认识味道的并非舌头而是大脑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主要讲述的是人感知味道的过程——味细胞感知味道分子,然后通过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给孤束核,孤束核再将信息传给大脑的初级味皮层。随后,味觉信息与嗅觉、触觉、口感等信息相统合,形成对食物味的印象。末句进一步总结,杏仁核形成对食物的感情判断,下丘脑分泌负责食欲的激素,海马体形成对味道的记忆。由常识可知,文段中提到的“孤束核”“初级味皮层”“杏仁核”“下丘脑”“海马体”等均属于大脑的组成部分,故文段旨在说明帮我们认识味道的其实是“大脑”,D项正确。
A、B、C三项的“海马体”“味细胞”“大脑初级味皮层”均属于人们感知味道的一个环节,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53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0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26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6题
4、【言语理解】在传统单位制社区中,社区居民彼此熟悉,整个社区类似于社会学家所言的“熟人社区”。但伴随改革开放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区尤其是商品房社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社会空间,其业主多是因产权而成为邻居。与过去的单位制熟人社区相比,陌生人社区在成员构成、空间结构以及社会秩序维系机制等方面呈现出诸多不同。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讨论的问题是:
A:传统单位制社区的新发展
B:陌生人社区的建设治理
C:商品房社区的社会空间拓展
D:熟人社区的改造与优化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末句指出,与过去的单位制熟人社区相比,陌生人社区在成员构成、空间结构以及社会秩序维系机制等方面呈现出诸多不同,由此可知,文段论述的落脚点在“陌生人社区”上,选项中与此相关的只有B。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9题
5、【言语理解】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 )。
A:职业
B:位置
C:职务
D:处所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句子可知,“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与“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 )”构成并列关系,因此所填词应与“席位”意思相当。选项中与“席位”表述最接近的为B项的“位置”。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在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的电视实况转播里,看到奥斯维辛正飘飞着鹅毛大雪。远处苍茫的背景下,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些处在低洼之地的木制和砖砌的营房和毒气室,在洁白飞舞的雪花中,静静地________着,无言地出示着历史的一份________着血泪的证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伫立 浸透
B:肃立 书写
C:站立 浸染
D:树立 饱含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如树立榜样,与“营房和毒气室”不能搭配,排除D。与“60周年纪念活动”“在洁白飞舞的雪花中”对应,“伫立”“肃立”所含有的庄重的意思更符合语境,排除C项的“站立”。第二空,由“集中营”“毒气室”可知,这份血泪证言见证了一段惨痛的战争历史,“浸透”语义程度更重,且与“血泪”搭配更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7题
7、【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我想,我虽是医学外行,但二哥只是胸闷,干吗要做这么多的检查呢?
B:这本书凡我读了会动情的地方,哥哥读了也要流泪。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
C:他走了一个小时。
D: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塞在手提包里。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他走了一个小时”既可理解为“他走路走了一个小时”,也可理解为“他离开了一个小时”。其他选项无歧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8、【言语理解】要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同时通过落实国家关于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开发的投入。只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述文字阐述的主旨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
C: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
D: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围绕“自主创新”展开,B、C项的“加大投入”、“落实政策”都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故可首先排除。D项是自主创新的结果,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而最终立于不败之地。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股票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当时中国出现了一批官办与官商合办的股份制企业。1873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发行了中国最早的股票。1914年,中国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到抗日战争前,上市股票已达百余种。但后来几经挫折,股市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股票发源于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
B:股票的发源地是中国
C:股票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存在
D:股票在近代中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主要是讲了股票在中国的历史,但并不能说明股票发源于中国,排除B。“股票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说明的是“中国股票”而非“股票”发源于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也说明了股票并不是在中国的各个时期都存在,排除A、C。虽然中国股市几经挫折,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但是回溯洋务运动至抗日战争前中国股票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股票在近代中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D项概括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具有同样波动频率的人会互相吸引,从而成为亲密的朋友;不同类型的人距离再怎么近,也会彼此漠不关心,甚至相互________。如果一个你讨厌的人试图接近你,其实说明你们之间在某些方面是存在________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敌视 互补
B:排斥 共鸣
C:提防 默契
D:诋毁 联系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甚至”可知,横线处所填词应与“漠不关心”构成递进关系。显然“提防”不符合句意,排除C。
第二空,由“具有同样波动频率的人会互相吸引”可知,如果一个你讨厌的人试图接近你,说明你们存在同样的波动频率。故填入词语应表有共同点之意,显然“共鸣”比“互补”和“联系”更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