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16

发布时间:2022-09-06 15:21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哲学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艰深晦涩、让人________的玄学,不只是教人安邦定国、________的谋略,哲学更________我们的人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夙兴夜寐 决胜千里 关联

B:青灯黄卷 修齐治平 关系

C:呕心沥血 仕途经济 关怀

D:皓首穷经 经世致用 关乎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青灯黄卷”指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不能与“让人”搭配,排除B。
第三空,“关怀”指关心他人,不能描述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排除C。
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安邦定国”并列,“经世致用”所含的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的意思更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4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1题

2、【言语理解】自我提升可能是一种被打上“生物遗传”与“基因性状”烙印的心理现象,它因具有潜在的适应价值而被保存在人类的基因中。其实,真实、准确的自我认识才是个体获得幸福和成功的必要前提,一个适应良好的个体应当对自我有着正确的认识,那些头脑中常存错觉、不能清醒认识自我的人,往往容易受到心理疾病的侵扰。然而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透过玫瑰色的眼镜”看待自己,其典型表现便是寻求积极自我认识、避免消极反馈评价的积极错觉。而这些积极错觉和自我欺骗又被科学研究证实是不无裨益的。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自我提升不能造就幸福

B:自我提升是种遗传现象

C:自我提升可能造成错觉

D:自我提升是一把双刃剑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自我提升可能是一种有“生物遗传”烙印的心理现象,而这种自我提升会让我们产生错觉,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从而容易受心理疾病侵扰。接着又指出这些积极的错觉也并非没有益处。由此可见,自我提升有弊亦有利,是一把“双刃剑”。D项表述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由“自我提升可能是一种被打上‘生物遗传’与‘基因性状’烙印的心理现象”可知B项表述错误。C项为自我提升的消极影响,为文段部分内容,不全面,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3、【言语理解】从法官的职业化到法官的专业化,无不________着人们对法官资格和法官职业的憧憬和理想。当前,应当建立以职业品德、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三位一体的法官培养________标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承载 遴选

B:寄托 挑选

C:肩负 选取

D:承担 入选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肩负”和“憧憬”不搭配,“承担”和“憧憬”“理想”不搭配,排除C、D。
第二空,“遴选”特指公职人员队伍内部竞争性的转任和选拔方式。填入恰合语境。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6题

4、【言语理解】如今社会上“厌读”的情绪严重。由于不读书,导致一些人走上邪路。读者不爱读固然有读者自身的问题。我们作者是不是也该_______:为什么读者不爱读?是读者不赞成作者的观点吗?未必!既然赞成作者的观点就该同声相应,可读者为什么不来“应”呢?这就告诉我们:作者有个文风问题。再想一想:为什么别人的文章读者_______,奔走相告,而我们的文章读者却_______呢?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文风确有问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扪心自问 爱不释手 不足挂齿

B:自我反省 奉为至宝 嗤之以鼻

C:反躬自问 手不释卷 不屑一顾

D:不耻下问 爱不忍释 鄙夷不屑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所在句子意思是读者不爱读书,除了读者本身的问题,作者也要自我反省。第一空应表达自我反省之意。“扪心自问”指用手抚摸着胸口向自己发问,表示自我反省。“反躬自问”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不耻下问”意为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结合文段,“不耻下问”不符合语境,排除D。由“而”可知,第三空词语与“奔走相告”相反,应填入表“不愿意看”的词语。“不足挂齿”指不值得一提;“嗤之以鼻”表冷笑,轻蔑;“不屑一顾”指不值得看。显然“不屑一顾”用在此处更合适,排除A、B。代入C项验证第二空,“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用来表达读者喜欢别人的文章,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题

5、【言语理解】有人说,传统小说是依赖经验的写作,而网络小说是依赖想象的写作。看来,这两种写作需要找到一个结合点,依赖经验的写作需要吸纳网络小说的想象,而依赖想象的写作则需要糅入传统小说中丰厚充实的经验。因此,当今的文学要从原创力日益萎缩的窘境中走出来,作家们增加生活经验的积累应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举措。但这还只是由经验通往原创力的第一步。接下来必须在体验上进行认真的修炼,使生活经验转化为心灵体验,使客观的经验世界转化为作家主观的心灵世界。
这段文字重点强调的是:

A:如何转化经验吸纳想象

B:怎样找到传统和网络小说的结合点

C:作家应该如何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

D:如何提高文学的原创力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传统小说和网络小说需要找到一个结合点,即传统小说需要吸纳网络小说的想象,网络小说需要糅入传统小说的经验。并由“因此”引出文段重点——当今的文学要提高原创力,作家们需要增加生活经验的积累,并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心灵体验。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如何提高文学的原创力。D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B、C三项均为文段的部分内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2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7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7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

6、【言语理解】①根据专业统计,消费者在每封信件上只会停留短短7秒钟
②要想消费者从众多的直邮中拆开你的信件,那你的信封就必须够独特、够有诱惑力
③如果将企业的直邮销售看作一个产品,那么信封就是这个产品的包装
④如果目标顾客连你的信封都不拆开,就别提直邮营销的成功率
⑤目标顾客邮箱里天天电话单、朋友寄来的贺卡、银行账单、各种企业目录等信件源源不断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①②③⑤

B:③⑤②①④

C:⑤①④③②

D:①⑤③②④

正确答案:B

解析:④、⑤放段首过于突兀,不合适,排除A、C。⑤说消费者的信件每天源源不断,②说要使消费者从众多的邮件中看到你的信件,②应紧接⑤,排除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7、【言语理解】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懂得绝不能削足适履这一道理,然而,为了职业而改变性格的人却比比皆是。职业这双鞋,难道就真的需要用改变性格的巨大代价来适应吗?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这一日常生活中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为什么我们却要花上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真正领悟到呢?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找工作时应考虑自己的性格特点

B:在生活和工作中应注意扬长避短

C:事业成就取决于对职业的热爱

D:真正领悟浅显的道理也需要时间的磨砺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讲述的是职业与性格的关系。由文中的两个反问句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不需要为了职业而改变自己的性格。换言之,即找工作要考虑性格特点,A项表述与此相符。
B、C、D三项均脱离了文段的论述话题“性格与工作”。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8、【言语理解】我们尊重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化发展,但我们更希望孩子们能得到与自身资质相________的全面发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适应

B:匹配

C:一致

D:符合

正确答案:B

解析:“适应”一般指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此处与“自身资质”不搭配,排除A。“一致”多指观点趋向相同、没有分歧的意思,与“自身资质”也不搭配,排除C。“符合”指与存在的式样、形式或标准一致。“匹配”指配合、搭配。句意为希望孩子们能得到与自身资质相搭配的全面发展,选“匹配”更合句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9、【言语理解】根据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我国结核菌感染率为44.5%,估算全国感染人口5.5亿,结核病的防治已经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容忽视

B:迫在眉睫

C:任重道远

D:时不我待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句意可知,结核病感染率高,感染人数庞大,故这里强调的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紧迫性,据此可首先排除A、C。“时不我待”针对的一般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积极性的事件,强调的是责任感与使命感,“迫在眉睫”针对的是消极性事件,强调的是紧迫感。故“迫在眉睫”更契合句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研究者称,可爱的人真诚善良,平和亲切,他们会让对方放下________,更愿意与之交朋友。适当地在家人和朋友面前学句夸张的“可爱语”,偶尔穿一次可爱的衣服,能让人显得有童趣。但如果一味地脱离年龄,刻意装可爱,只会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骄傲 事倍功半

B:自卑 削足适履

C:成见 东施效颦

D:戒备 适得其反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句中说的是可爱的人更有亲和力,更容易让别人放下对陌生人的警惕之心,愿意与之交朋友,D项“戒备”填入最恰当。
分析第二空验证答案。文意为偶尔、适当地在家人、朋友面前扮可爱能让人显得有童趣,但一味地脱离年龄来装可爱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的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东施效颦”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三者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适得其反”指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契合句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28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