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17

发布时间:2022-09-06 20:28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哲学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艰深晦涩、让人________的玄学,不只是教人安邦定国、________的谋略,哲学更________我们的人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夙兴夜寐 决胜千里 关联

B:青灯黄卷 修齐治平 关系

C:呕心沥血 仕途经济 关怀

D:皓首穷经 经世致用 关乎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青灯黄卷”指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不能与“让人”搭配,排除B。
第三空,“关怀”指关心他人,不能描述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排除C。
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安邦定国”并列,“经世致用”所含的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的意思更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4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1题

2、【言语理解】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中,木偶人匹诺曹一撒谎,鼻子就会变长,谎话显而易见。现实生活中,虽然说谎话时我们的鼻子不会变长,但我们身体确实也会产生一些细微的生理变化,有的通过肉眼就可以观察到,有的则要通过精密的测谎仪器才测试出来。日前,美国犹他州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款新型的眼球测谎仪,通过追踪眼球运动来判断被测试人有没有说谎。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眼球测谎仪如何识别撒谎

B:眼球测谎仪市场前景广阔

C:目前市场上测谎仪的种类

D:眼球测谎仪未来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以童话人物匹诺曹引出话题,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撒谎时我们的身体也会产生一些细微的生理变化,通过精密的测谎仪器能够测试出来,接着指出美国犹他州大学新研发出一款眼球测谎仪。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接下来应该具体介绍这款新型眼球测谎仪是如何测谎的。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3、【言语理解】20世纪90年代,柯达被公认为全球最有价值的五大品牌之一,据统计,柯达掌握着至少1000项数字图像、影像专利。然而市场瞬息万变,巅峰之后,柯达难以挽回地开始走下坡路。当然,柯达也曾经尝试转型,比如它曾想将成功的商业模式复制到新拓展的药品和化学行业,但由于缺乏相关领域的技术和专长而告失败。与此同时,柯达不舍得放弃高利润率的胶卷业务而逐渐丢掉领先优势和创新的动力。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昔日的努力和成就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B: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才是持续发展的保障

C:某一行业成功的商业模式难以复制到其他行业

D:企业的成功很难一劳永逸,市场优势往往昙花一现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柯达曾经的辉煌,然后论述了柯达由盛转衰、转型失败的经历,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缺乏相关领域的技术和专长”“不舍得放弃高利润率的胶卷业务而逐渐丢掉领先优势和创新的动力”反映的均是柯达未能居安思危、创新不足的问题。B项强调创新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为文段主旨。由“柯达不舍得放弃高利润率的胶卷业务而逐渐丢掉领先优势和创新的动力”可知,A项与句意相悖,排除。C、D两项均未指出“创新”这一主导柯达命运的要素,故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逆境可以增长人的见解,改善人的心地,锻炼人的体质,使一个青年能够担当起生活的重任,同时能够知道怎样享受人生,这些财富都是一帆风顺者很难获得的。
最能表达这段话意思的是:

A:逆境出人才

B:挫折使人成长

C: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D:历经风雨才能见彩虹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阐述的是逆境给人生带来的财富,包括“增长人的见解,改善人的心地,锻炼人的体质,使一个青年能够担当起生活的重任,同时能够知道怎样享受人生”,B项的“成长”概括恰当。A项的“出人才”表述不准确;C项偏离主题,“逆境”并不限于贫穷;D项强调挫折是成功的必经阶段,与文段强调重点不一致。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1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5、【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如此,而且春天的西湖是最美丽的季节。

B:现在,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C: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这些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主宾搭配不当,“西湖”不能是“季节”。B项成分残缺,“提高”后缺少与其搭配的中心词。D项一面对两面,“好坏”“优劣”“高低”均为两面,不能与表示一面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搭配。C项没有语病,当选。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6、【言语理解】“无限”在“有限”之中,“有限”开显着“无限”,这是黑格尔强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这个思路奠定了哲学“现象学”的基础。“现象学”一出来,“无限”“绝对”“完满”等等就不再是抽象、孤立、遥远的,而就在“有限”“相对”之中;也并不是离开看“相对”“有限”,还有一个“绝对”“无限”在。于是,哲学就不再专门着重去追问“理性”之“绝对”“无限”,而是追问在“相对”“有限”的世界,如何体现其无限、完满、绝对的意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黑格尔现象学诞生的理论背景

B:意义追问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

C:黑格尔思想所带来的哲学转向

D:“有限”与“无限”的丰富内涵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无限”在“有限”之中,“有限”开显着“无限”,是黑格尔强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后文说明这个思路奠定了哲学“现象学”的基础,并由此引发哲学追问的转向。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黑格尔思想对哲学发展的影响。B、D两项均未提到“黑格尔”,排除;A项,由“‘现象学’一出来”可知,其后论述的均是现象学诞生的影响,其“理论背景”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6题

7、【言语理解】事实上,任何一个不可避免的灾害原本就是社会人口因素与生态系统中潜在的破坏性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就舟曲泥石流而言,人类活动的________和社会管理的________显然是灾害的要素之一。但在地质专家们看来,这些原因还远不足以将舟曲之灾________为人祸之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加速 疏忽 断言

B:破坏 漏洞 归咎

C:频繁 忽略 断定

D:加剧 疏漏 妄定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二空,作为灾害的要素,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应是机制层面的问题,而不是态度层面的“疏忽”或是“忽略”,排除A、C。
第三空,“妄定”所含有的轻率地下结论的意思,与“这些原因还远不足以”所表达的谨慎态度相对应。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15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5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8、【言语理解】考古并不是简单地将珍贵文物挖掘出来呈现给世人,而是一门探究历史真相的________科学。考古有一套________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来指导田野挖掘、文物保护修复和后期研究,每一件出土文物的背后,都有考古人付出的智慧、汗水和辛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严肃 严谨

B:严谨 严肃

C:严整 严格

D:严格 严整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严整”指严肃整齐,多指军队,形容考古不恰当,排除C。“严格”指在遵守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多用于人,形容考古不恰当,排除D。第二空,“严谨”指严密细致。“严肃”指作风、态度等严格认真。形容科学理论和方法,用“严谨”更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2题

9、【言语理解】全球化成为今天的一个热门话题,并不意味着人们关于它的任何谈论都是合理的或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常常出现的情况倒是:一个问题越是成为讨论的焦点,人们关于它的谈论就越模糊、越混乱,问题的实质就越容易被疏忽和遮蔽。仅就字面而言,全球化是一个无主语的模糊概念,包含了“成为全球性的”、“扩展到全球范围”、“上升到全球水平”、“在全球范围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全球范围内组成一个整体”、“着眼于全球范围进行思考”、“在全球范围内采取行动”等多种含义。经合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化”这个术语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用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扩散。
下列表述符合这段文字原意的是:

A:人们熟知某一话题,意味着人们对它的理解都是清楚的

B:“全球化”是一个歧义丛生的概念

C:“全球化”主要描述了1985年以来国际经济发生巨大变化

D:“全球化”已经成为今天人们熟知并明确把握的一个概念

正确答案:B

解析:一个问题越是成为讨论的焦点,人们关于它的谈论就越模糊、越混乱,故选项A错误;全球化是1985年提出的,用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故选项C错误;人们对全球化概念混乱,故选项D错误。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意思的是:

A:马克思对与实践紧密相关并能对它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发现,兴趣甚为浓厚

B:马克思高度重视理论学科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因而对任何一个新发现都感到由衷的喜悦

C:马克思十分重视他的发现对工业以及一般历史发展产生的革命影响

D:马克思有着非凡的预见性,因而对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都特别敏感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强调的是“但是”后的内容,即马克思对那些“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特别感兴趣。A项与此意相符,当选。
B项属于“但是”前的内容,未抓住文段重点,排除。C项说的是马克思重视自己发现的影响,属偷换概念,排除。D项的“非凡的预见性”属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