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233

发布时间:2022-08-20 16:11     浏览量:24

1、【言语理解】至少在过去的30年里,人们一直认为饱和脂肪才是饮食中的头号反派。在20世纪60年代,当尤德金开展关于糖对人体影响的研究时,在营养学领域中,一种新的理论正在逐渐成形。________________。以尤德金为首的、数量不断减少的反对者认为,糖比脂肪更易引起肥胖、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但是在他著书时,“脂肪假说”的支持者已经控制了这一领域的制高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理论认为糖是保证人体机能正常运作的必要营养成分

B:这个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低脂饮食才是健康的饮食

C:这个理论倾向于糖的摄入是各种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D:这个理论对当时盛行的低脂饮食观念提出了有力挑战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横线处的前后文“当尤德金开展关于糖对人体影响的研究时”“以尤德金为首的、数量不断减少的反对者认为,糖比脂肪更易引起肥胖、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可知,填入句子提出的观点应与尤德金的观点相反,即认为脂肪比糖更容易引起肥胖、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因此提倡减少摄入脂肪。B项的“低脂饮食才是健康的饮食”符合其观点,当选。
A、C两项都是在谈论“糖”,填入文意不顺畅。D项与文意相悖。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

2、【言语理解】在有关科学实践中,没有使用      的仪器,经过      的调查,进行
      的论证,往往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周密 严密 细密

B:精密 周密 细密

C:细密 严密 周密

D:精密 周密 严密

正确答案:D

解析:精密:精确细密,强调“精确”,多用于形容仪器、设备等;周密:周到而细密,强调“周全”,多用于形容计划、调查等;严密:周到,没有疏漏,强调“严谨”,多用于形容理论、论证。根据词语适用的对象,可知题干中的搭配关系只能是“精密的仪器”、“周密的调查”、“严密的论证”,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尽管自学术角度观之,在整体设计和具体材料运用等方面,此书并未有太多超越之处,但仍有不少值得中国研究者________的地方。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________微观描述与宏观叙述的可能性。就笔者________,目前做茶的相关研究的人类学学者并不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审视 连接 学养所囿

B:重视 穿透 视野之内

C:借鉴 贯穿 目力所及

D:追寻 结合 耳闻目睹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文段首先提到此书没有太多超越之处,接着由“但”一转,指出虽没有亮点但仍有可学习之处。“审视”指仔细看,与文意无关,排除A。“追寻”指跟踪寻找,与文意无关,排除D。第二空,所填词应表示连接微观描述和宏观叙述之意,“穿透”指贯通,填入搭配不当,排除B。“贯穿”指穿过、连通,符合题意。验证第三空,“目力所及”指眼睛能够看到的最远的地方,填入符合文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8题

4、【言语理解】在传播媒介极不发达的年代,要成为名人并非易事,他必须在某一领域________。才能通过________、书籍记载等方式广为人知。而在数字网络为媒介的时代,尤其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上,人人都能成为信息和观点的发布者,人人都可能________,出名的成本大幅降低,于是“名人”遍地开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当一面 街谈巷议 一夜成名

B:崭露头角 红口白牙 声名远扬

C:出人头地 道听途说 一鸣惊人

D:出类拔萃 口耳相传 声名鹊起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此处意为,要成为名人,他必须在某一领域特别出色,强调的是与他人对比,更优秀、出色。“独当一面”指单独胜任某一方面的工作,没有比较之意。排除A。“崭露头角”指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出人头地”指高人一等,超出一般人。“出类拔萃”形容人的品德才能出众,高出同类之上。三者均与题意相符。
第二空,此处是说,名人需要通过口头传颂或书籍记载等方式让人知晓。“红口白牙”指一口咬定或指某句话确实说过。“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口耳相传”指以口说耳听的方式传授,符合题意。
验证第三空,“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符合“出名”的语境。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5、【言语理解】掌握不到足够的讯息而妄断是危险的,不经自己独立思考而盲从他人意见是愚蠢的,可是社会的运转与生活的恒常,有时却不得不依照这种盲从和妄断。举个例子,你生病去医院,那么多医生你会选哪一位,肯定是“专家门诊”或是熟人介绍的“名医”。世界如此复杂,每个配件彼此依赖,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依靠别人的专业意见,这种信赖固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它更是对一套系统、规则和制度的信任。
这段文字主要的观点是:

A:提倡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反对盲目听从他人妄断

B:人们常常不得不为现实生活而盲目听从和依靠别人的意见

C:信任是建立在一套大家共同认可的系统、规则和制度上的社会信任

D:信任如同“专家门诊”或熟人的“名医”介绍,是生活中的常态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社会和生活中,盲从和妄断虽然不正确,但却是极为常见的。接着通过引用实例论证了现实状态下人们的依赖行为。最后得出结论——信赖实质是对一套系统、规则和制度的信任。故文段强调的是信任是对一套系统、规则和制度的信任,只有C项符合文意,当选。
本文段的落脚点在“信任”上,排除A、B。D项本身说法不正确,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6、【言语理解】中华民族的强国梦一直是百年来国人的追求,实力之强与道德之强是通往强国之路的必经之途。道德是软实力,失去道德之强,绝无实力之强。
本段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A:道德是软实力

B:实力之强与道德之强同样重要

C:实力之强比道德之强重要

D:道德之强是实力之强的必要保障

正确答案:D

解析:材料论述了道德之强与实力之强的关系,重点是说明道德之强对实力之强起着保障作用。能体现这一关系的只有D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饮食偏好和进餐模式在人的儿童阶段已形成,而儿童时代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将会对人的一生造成重要影响。收集的证据显示,在短期内电视广告会影响2至11岁儿童对食物和饮料的偏好和购买“要求”,对于他们的消费习惯同样产生不小的影响。目前的食品和饮料的构成和电视上狂轰滥炸般的儿童食品广告给儿童的长期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险。
通过这段文字可看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A: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B:儿童时代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会影响一生

C:电视广告会影响儿童的偏好和购买“要求”

D:垃圾食品电视广告会影响儿童健康

正确答案:D

解析:本段文字的主旨句是最后一句“目前的食品和饮料的构成和电视上狂轰滥炸般的儿童食品广告给儿童的长期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险。”此句前面都是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铺垫。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科学成就极少惊人,大成就是小进展一点点攒出来的。喜欢传播可疑的好消息,反映我们的两种心态:一是________,人云亦云;二是________,或曰浮躁。浮躁者高唱赞歌,却打扰别人的安静干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见贤思齐 急功近利

B:不求甚解 好大喜功

C:拾人牙慧 夜郎自大

D:得过且过 得陇望蜀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二空,由“或曰浮躁”可知,所填词语应与“浮躁”的意思相近。“夜郎自大”强调自大,“得陇望蜀”强调贪婪,排除C、D。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人云亦云”构成并列关系,描述喜欢传播可疑的好消息的心态。“见贤思齐”指见到贤能的人就向他看齐。“不求甚解”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所填词语应为贬义词,排除含褒义的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21.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句为:

A:尽管学界对于两个坑的年代与性质尚存争议,然而,文物所折射出来的三星堆高度发达的文明已是不争的事实。

B:硅谷与128公路地区这两个科技工业园处于同一个社会制度、同样的社会环境与机遇之下,为什么发展的结果竟然如此不同?

C:十月一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招待来自五大洲的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中国血统的外籍人士共度国庆佳节。

D:风风雨雨中,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敲得石头都有了感情。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结构混乱,“共度国庆佳节”应另起一句,前面加上“与他们”。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辽宁舰航母编队的成形,使得海军舰队发展成为几乎囊括所有舰种及多机种的综合组成,活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家门口”的近海近岸海域,而是延伸到中远海海域乃至大洋。在航母编队的驱动下,中国海军开始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舰队。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辽宁舰的:

A:舰队结构

B:作战能力

C:战略价值

D:社会影响

正确答案:C

解析:由“辽宁舰航母编队的成形,使得海军舰队发展成为几乎囊括……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中国海军开始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舰队”可知,文段主要介绍的是辽宁舰航母编队成形所具有的战略意义和价值。C项正确,当选。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