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233

发布时间:2022-08-20 13:32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只有反腐倡廉,才能规范官员的行为;只有规范官员的行为,才能维护国家的稳定。所以,如果要想维护国家的稳定,就必须反腐倡廉。
从以上论述可以推导出:

A:只有反腐倡廉,才能维护国家的稳定

B:规范官员的行为有利于反腐倡廉

C:世界上反腐倡廉的国家都比较稳定

D:维护国家的稳定,需要反腐倡廉

正确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①反腐倡廉←规范官员的行为;②规范官员的行为←维护国家的稳定;③维护国家的稳定→反腐倡廉。以上①和②可组成连锁推理:④反腐倡廉←规范官员的行为←维护国家的稳定。可见③与④的推理是一致的。
A项,与③的推理关系一致,能够由题干推出。
B项,无推出关系,且“有利于反腐倡廉”不代表一定能反腐倡廉,排除。
C项,通过肯定③的后件推出肯定的前件,是无效推理,排除。
D项,由③可知,反腐倡廉是维护国家的稳定的必要条件,但该项中没有涉及假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所以不构成推理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87题

2、【判断推理】外部不经济,指企业或个人的日常生产或生活,由于其他企业或个人的活动而受到不利的影响,但又不能从造成这些影响的企业和个人那里得到相应补偿的现象。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属于外部不经济的是:

A:张某的一项新发明被其他人使用,使用者并没有向他支付使用费

B:黄河上游的居民大量种草植树,自己在收获了木材的同时也改善了下游居民的水源质量,但他们并没有向下游居民收取任何费用

C:淮河上游的造纸厂直接向淮河排放污水,造成下游两岸农作物大量减产,造纸厂没有向受影响的农民进行赔偿

D:一家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之后,随着产品数量的大幅度增长,生产成本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但是,这种上升的成本却无法得到补偿

正确答案:C

解析:外部不经济的定义要点:①企业或个人的日常生产或生活;②由于其他企业或个人的活动受到不利影响;③不能得到相应补偿。
A项,张某的发明被其他人使用,且未支付使用费,不符合要点①②③。
B项,改善水源质量不是不利影响,不符合要点②③。
C项,因造纸厂污染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的农民没有得到赔偿,符合定义要点。
D项,生产成本上升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3、【判断推理】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杨柳青年画,诞生于千年古镇杨柳青。杨柳青年画取材广泛,世俗生活无所不包,仕女、娃娃、戏曲、山水花鸟、吉祥图样、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皆能入画,深刻影响了国内的近百种年画。杨柳青年画作为民族民间艺术走向世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名片。有人说,杨柳青年画历来被人推崇是因为其雕刻的形象异常生动,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木版年画之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反驳上述观点?

A:杨柳青年画主题中所蕴含的神韵是其生动形象的生命力

B:杨柳青年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清代康雍乾至嘉庆时期达到鼎盛

C:杨柳青年画从发轫之初就流动着典雅和雍容气质,烙上浓重的宫廷画印记

D:杨柳青年画因色彩艳丽、表现力夸张、画面热闹喜庆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观点:杨柳青年画被人推崇是因为其雕刻的形象异常生动。
A、B、C三项均没有说明杨柳青年画是因为其他原因而被人推崇,无法反驳题干观点。
D项,指出杨柳青年画是因为色彩艳丽、表现力夸张、画面热闹喜庆而深受人们喜爱,即杨柳青年画被人推崇是“另有他因”,反驳了题干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71题

4、【判断推理】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方较小的合法权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紧急避险的是:

A:小王开车经过一个路口时,对面突然冲出一个踩着滑板的孩子,小王为了躲避孩子,将车头一转,撞到了路边的电线杆上

B:小李在湖边钓鱼,突然听到有人落水叫“救命”,于是急忙赶去救人,事后发现自己放在岸边的东西都不见了

C: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遇到极其恶劣的天气,为了保护乘客的安全,机长下令紧急迫降,从而延误了航班到港的时间

D:小王买醋回家发现自己没带钥匙,而家里有浓烟冒出,情急之下,保安只得将门锁劈坏

正确答案:B

解析:紧急避险的关键信息是:为了保护较大的利益而不得已损害了较小利益。A、C、D三项都符合紧急避险的定义;B项小李去救人时并没有对大小利益进行比较取舍,东西不见属于意外情况,不在预料之中,所以B项不属于紧急避险。答案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一项调查显示:甲品牌汽车的购买者中,有八成都是女性,该品牌是最受女性青睐的汽车品牌。但是,最近连续6个月的女性购车量排行榜却显示,乙品牌汽车的女性购买量位居第一。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A:甲品牌汽车的销量远低于乙品牌汽车

B:乙品牌汽车的女性买主所占比例为75%

C:排行榜设立的目的之一是引导消费者的购车意图

D: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并不总是一致的,不可混为一谈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现象:甲品牌汽车的购买者中,有八成都是女性,是最受女性青睐的汽车品牌,但是,最近连续6个月的女性购车量排行榜却显示,乙品牌汽车的女性购买量位居第一。 
A项,指出甲品牌汽车的销量远低于乙品牌汽车,则虽然购买甲品牌的人大多数是女性,但由于甲品牌的总销量低于乙品牌,所以乙品牌的女性购买量高于甲,解释了题干现象。
B项,指出乙品牌汽车的女性买主所占比例为75%,但二者的总销量关系不明确,不能解释题干现象。
C项,指出排行榜设立的目的之一是引导消费者的购车意图,与题干现象无关,不能解释题干现象。
D项,指出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并不总是一致的,但题干中的数据都指向购买行为,并未涉及购买意愿,不能解释题干现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4题

6、【判断推理】在选购地板时,消费者都很关心地板散发的气味,因为地板的刺激性气味强往往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一种表现。最近有一种据称是香味环保地板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销售人员声称此地板散发的香味可以消毒杀菌,去除空气中的异味。当销售人员在推销这种产品时,往往会拿来几种不同的地板,让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闻一闻,并指出散发着清香气味的地板,即是香味环保地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销售人员的观点?

A:事实上,由于木材本身的气味以及受制造工艺所限,地板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

B:气味并非判别地板是否环保的唯一标准,除气味外,消费者更关心地板中有机挥发物的含量

C: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部门还没有出台香味环保地板的专门标准,所谓的“香味”不过是厂家炒作的概念

D:检验证明,不少厂商是通过在地板中添加大量香精等化学助剂来达到掩盖或者中和刺激性气味的目的

正确答案:D

解析:销售人员的观点是香味环保地板可以消毒杀菌,去除空气中的异味。
A项,地板带有刺激性气味与香味环保地板无关,不能削弱题干观点。
B项,虽然指出气味不是辨别地板是否环保的唯一标准,但是并不能说明这种带香味的地板不环保,也不能削弱。
C项,国家有关部门还未出台香味环保地板的专门标准,且“香味”是厂家炒作的概念,也不能说明这种香味地板不环保,不能削弱。
D项,通过检验说明这种香味环保地板只不过是在地板中添加了大量香精掩盖了刺激性气味,并不能去除空气中的异味,削弱了销售人员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67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7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

7、【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对1728名抑郁症患者以及7199名非抑郁症患者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在这些抑郁症患者中,有65%的人患有复发性抑郁症。研究发现,患有复发性抑郁症的患者大脑中的海马体明显小很多。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海马体缩小是复发性抑郁症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轻度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未出现缩小的现象

B:存在认知障碍的中老年人的海马体也会缩小

C:复发性抑郁症患者普遍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D:社交越少,患精神类疾病时间越长,其海马体萎缩越严重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据:患有复发性抑郁症的患者大脑中的海马体明显小很多。题干结论:海马体缩小是复发性抑郁症的原因。
A项,指出轻度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未出现缩小的现象,轻度抑郁症与复发性抑郁症不是同一概念,无法说明海马体缩小不是复发性抑郁症的原因,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指出存在认知障碍的中老年人的海马体也会缩小,并未涉及复发性抑郁症,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C项,指出复发性抑郁症患者普遍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并未涉及海马体的情况,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社交越少,患精神类疾病时间越长,其海马体萎缩越严重,说明精神类疾病是海马体缩小的原因,而复发性抑郁症属于精神类疾病,则题干论证属于因果倒置,可以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生回忆版第72题

8、【判断推理】自相矛盾是指在同一思维或论辩过程中,同一主体针对同一对象作出两个互相否定的断定。
下列哪项断定包含自相矛盾?

A:在刚开始读《聊斋志异》时,小李以为所有的鬼都是青面獠牙的。等到读完全书,他却说并非所有的鬼都是青面獠牙的

B:方老师在介绍生物的分类时说:“眼虫既有动物的特征也有植物的特征”

C:在介绍南极洲的动物情况时,王老师说:“南极海岸地带,鸟的种类虽然少,但是鸟却很多”

D:在张经理发言后,老陈说:“我基本上完全同意张经理的意见”

正确答案:D

解析:自相矛盾的定义是:在同一思维或辩论过程中,针对同一对象作出两个互相否定的断定。
A项,小李“开始读”和“读完后”并不是同一思维过程,因此并不自相矛盾,排除。
B项,“有动物的特征”和“有植物的特征”两者并不矛盾,排除。
C项,鸟的种类和鸟的数量并不是同一对象,因此并不自相矛盾,排除。
D项,“基本上同意”和“完全同意”是对同一对象作出两个不同的断定,自相矛盾。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3题

9、【判断推理】复活节岛是位于太平洋上的一座孤岛。在报道中,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常作为一个警世故事,讲述人类肆意采伐棕榈树林,致使肥沃的土壤流失,最终导致岛中食物短缺,文明自此衰落。然而近日有专家提出,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与树木砍伐并无必然联系。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A:大约公元1200年,岛上居民开始砍伐棕榈树,用于建造木船,运送大型石质雕像

B:考古发现,当岛上最后的树木(棕榈树)被砍伐之后,仍有大量原住居民生活着,其农业耕作的水平没有下降

C:花粉分析表明,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就已经开始,岛屿地层中的大棕榈树和其他树木的花粉越来越少

D:1772年荷兰殖民者开始登陆复活节岛,并对当地居民进行奴役,那时岛上的土著人口是4000人,到1875年时仅有200人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观点: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与树木砍伐并无必然联系。
A项,并不能说明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与树木砍伐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无法支持专家观点,排除。
B项,指出棕榈树被砍伐后农耕水平并没有下降,即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并不是因为棕榈树的砍伐,有力地支持了专家的观点。
C项,并没有说明复活节岛文明衰落的原因,无法支持专家观点,排除。
D项,说明文明的衰落可能与外来殖民者有关,但也不能否认与树木砍伐的关系,不能支持专家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2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4题

10、【判断推理】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A: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B: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C: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正确答案:D

解析: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指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比喻自己先有弱点而后为外物所侵害。两者之间既有顺承关系又有因果关系。   
A项,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意思是在满是古木的森林里,那条小径已经好久没有人走过了!可是深山响起的钟声,又是从何处传来的呢?两者之间没有顺承关系或因果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意思是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因天寒而迷濛幽深。每句中均蕴涵因果关系,但两句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顺承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意思是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两句之间具有顺承关系,但不具有因果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徒留悲伤。两者之间既有顺承关系又有因果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98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9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