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333

发布时间:2022-09-10 0:00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战士:勇敢

A:职员:八卦

B:学者:平庸

C:僧侣:愚昧

D:农民:朴实

正确答案:D

解析:勇敢是战士的特点。
A项,八卦不是职员的特点,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平庸不是学者的特点,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愚昧也不是僧侣的特点,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朴实是农民的特点,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2、【判断推理】画蛇添足:画龙点睛

A:生搬硬套:生吞活剥

B:门庭若市:门可罗雀

C:乐极生悲:乐此不疲

D:无独有偶:无中生有

正确答案:B

解析:画蛇添足和画龙点睛为反义词。
A项,生搬硬套和生吞活剥不是反义词。
B项,门庭若市和门可罗雀也为反义词。
C项,乐极生悲和乐此不疲不是反义词。
D项,无独有偶和无中生有不是反义词。
故答案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近年来,生物燃料需求迅速增加。2000年至2007年全球乙醇产量增长了两倍,到2017年其产量还会再翻一番;生物柴油的产量10年内也将增长一倍多。这些生物燃料是由玉米等谷物、糖类和油料作物生产的,因此其产量的扩大必然导致相关农作物价格的飙升。
如果上述观点正确,可以推出(       )。

A: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导致生物燃料产量降低

B:如果农产品价格下降则说明生物燃料产量没有提高

C:如果生物燃料产量下降则说明农产品的价格提高

D:乙醇等生物燃料产量增加是受农产品价格过低的影响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复言命题的推理。由最后一句可知,产量提高→相关农作物价格飙升。否定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故若农产品价格下降,则植物燃料产量没有提高,即B项所说。答案选B。

考题出处:201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4、【判断推理】某大型晚会的导演组在对节目进行终审时,有六个节目尚未确定是否通过,这六个节目分别是歌曲A、歌曲B、相声C、相声D、舞蹈E和魔术F,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导演组确定了如下方案:
(1)歌曲A和歌曲B至少要上一个;
(2)如果相声C不能通过或相声D不能通过,则歌曲A也不能通过;
(3)如果相声C不能通过,那么魔术F也不能通过;
(4)只有舞蹈E通过,歌曲B才能通过。
导演组最终确定舞蹈E不能通过。
由此可以推出:

A:无法确定魔术F是否能通过

B:歌曲A不能通过

C:无法确定两个相声节目是否能通过

D:歌曲B能通过

正确答案:A

解析:E不能通过,根据(4)必要条件“否前否后”可知,B不能通过,又根据(1)可知A可以通过,再根据(2)充分条件“否后否前”可知C和D都能通过,再根据(3)充分条件“否定前件无法进行有效推理”可知无法确定F是否能通过。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2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7题

5、【判断推理】公众是否应该在电视当中收看到真实的法庭审判?有国外学者认为,人们在电视中收看庭审,不是因为他们关心国家有效推行司法制度运作的能力;相反,他们要看的是目击证人作证的戏剧性效果——追求娱乐性。因此,应当把摄像机移出法庭,免得公众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审理案件,法官和陪审员会变得格外小心翼翼

B:只要把对刑事诉讼中被告的审判搬上电视,观众基本上就认定他有罪

C:证人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的证词传入成千上万观众的耳中而拒绝作证

D:证人在法庭上的证词,经过电视传播之后,有时候会成为人们的笑资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结论为“应把摄像机移出法庭,免得公众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  
A项,论述的是法官和陪审员,而题干要论述的是公众对于在电视中收看庭审的态度,因此该项为无关项,排除。  
B项,观众“认定他有罪”与公众是否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无关,无法支持题干论证,排除。  
C项,虽然支持了应把摄像机移出法庭,却是因为其他理由,而不是因为害怕“公众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所以不能支持整个论证,排除。  
D项,证人证词经过电视传播后容易成为人们的笑资,说明公众确实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则应该把摄像机移出法庭,直接加强了论证。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78题

6、【判断推理】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空气由各种细小的原子构成

C: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

D:一氧化碳分子(CO)由一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构成

正确答案:C

解析:元素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原子定义的关键信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定义的关键信息: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A项,原子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所以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符合定义。
B项,元素能构成一切物质,并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所以空气不是由各种细小的原子构成的,不符合定义。
C项,同一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所以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符合定义。
D项,分子由原子构成,而不是元素,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90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3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88题

7、【判断推理】考试:试卷

A:血压:血压计

B:考评:考评表

C:温度:温度计

D:湿度:湿度表

正确答案:B

解析:考试的载体是试卷。
A项,血压计能显示血压,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考评的载体是考评表,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温度计能显示温度,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湿度表能显示湿度,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7题

8、【判断推理】研究表明,锻炼对人类大脑有积极作用,如果坚持锻炼,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就会降低。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没有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那一定是没有坚持锻炼

B:如果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了,那么就一定是坚持锻炼的结果

C:人类大脑如果不进行锻炼,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就会进一步增加

D:是否坚持锻炼,直接决定了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能否得到降低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条件的推理结构:坚持锻炼→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A项,推理结构:没有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没有坚持锻炼,否定了题干推理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可以由题干推出。
B项,推理结构: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了→坚持锻炼,肯定了题干推理的后件,不能进行有效推理,不能由题干推出。
C项,推理结构:不进行锻炼→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会增加,否定了题干推理的前件,不能进行有效推理,不能由题干推出。
D项,题干只说明坚持锻炼可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并未提及不坚持锻炼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之间的联系,并且无法确定坚持锻炼是否为决定性因素,不能由题干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3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8题

9、【判断推理】张女士特别爱美,多年来喜欢在冬天穿裙子以显示她婀娜多姿的身材。从去年冬天起,每到阴冷天,她都感觉到膝关节疼痛。后经医生诊断,她得了关节炎。于是张女士认为,阴冷天穿得少是导致关节炎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张女士的观点?

A:日本一些年轻女士喜欢冬天穿裙子,却并没有因为阴冷天穿得少而患上关节炎

B: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导致关节炎的根本原因是劳损、感染或创伤,阴冷天穿得少关节炎易发作

C:张女士的姐姐和她生活在一个城市,多年来也喜欢在冬天穿裙子,但没得关节炎

D:阴冷天穿得多的人群中也有很多得了关节炎,而且以中老年人居多

正确答案:B

解析:张女士的观点:阴冷天穿得少是导致关节炎的原因。
A项,指出日本一些年轻女士阴冷天穿得少但并没有患上关节炎,但这只是个别情况,不具有代表性,属于特殊反例,质疑的力度较弱,排除。
B项,说明了得关节炎的根本原因是劳损、感染或创伤,并非阴冷天穿得少导致的,即阴冷天只是一个表象,实际上另有他因,有力地质疑了题干观点。
C项,指出张女士的姐姐阴冷天穿得少但并没有患上关节炎,但这只是个别情况,不具有代表性,属于特殊反例,质疑的力度较弱,排除。
D项,说的是阴冷天穿得多的人的情况,并不能说明关节炎到底是不是阴冷天穿得少导致的,无法质疑题干观点,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

10、【判断推理】人们通常把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而对公众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叫作公害。公害病是公害发生的地区性疾病。其特征包括:①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起;②损害健康的环境污染因素复杂;③其流行一般具有长期陆续发病的特征,还可能累及胎儿,危害后代;④属新病种,有些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缺乏特效疗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公害病的是:

A:人们食用了被镉污染的水稻后罹患骨痛病,骨骼疼痛难忍,无特效疗法

B:某地区玉米、小麦受到霉菌(尤其是镰刀菌)感染后会产生毒素,人们食用后会破坏人体骨骼生长,导致四肢短小

C:某地区使用重油燃料,排出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引起当地居民罹患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

D:含无机汞的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后,被细菌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甲基汞,富集于水生生物体内,人们长期食用后出现神经系统损伤,波及后代

正确答案:B

解析:公害的定义要点:①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②对公众和社会造成危害。  
公害病的定义要点:①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起;②损害健康的环境污染因素复杂;③长期陆续发病,还可能危害后代;④有些发病机制不清楚,缺乏特效疗法。  
A项,食用被镉污染的水稻后罹患骨痛病,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引起的,且无特效疗法,属于公害病。  
B项,玉米、小麦受到霉菌感染,并非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起,不属于公害病。  
C项,使用重油燃料造成大气污染,引起居民罹患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属于公害病。  
D项,含无机汞的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后形成毒性更强的物质,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引起的,而这些毒性物质富集于水生生物体内,人们长期食用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波及后代,属于公害病。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8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