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25

发布时间:2022-09-08 11:04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长期以来,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处理处于相对垄断状态。随着社会转型加剧,社会治理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政府已无力也没有必要去处理诸多繁杂的社会性事务。这一局面的出现,迫切要求厘清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能处理的交给社会,政府只是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等必须由政府自身完成的事务,也就是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有助于剥离政府的一部分职能,扩大社会自我服务的空间,使社会有能力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最终促进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垄断阻碍了社会效率的提高

B:社会转型弱化了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中的作用

C: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是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

D:购买公共服务是今后政府提高效率的首要方式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社会转型的加剧使政府无力也没有必要去处理诸多繁杂的社会事务,然后说明这一局面的出现要求政府从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最后说明了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的意义。故“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为文段论述的主题,C项正确。
A、B两项均属于文段引出的内容,未提到政府职能转变这一主题,排除;D项的“首要方式”从文段无法推出,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42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2题

2、【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江西东乡县、湖北宜昌市伍家岗区、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发现了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采取了捕杀和紧急强制免疫,疫情已得到控制。

B:古城淮安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洪泽湖、铁山寺、明祖陵、周恩来故居等名胜古迹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C:当今社会中,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地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

D:联合国医疗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艾滋病感染者。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紧急强制免疫”后加“措施”。B项,主客倒置,应是“中外游人”为“流光溢彩的风姿所倾倒”。D项,“否则”与“不采取紧急行动”意思重复,可删除“不采取紧急行动”。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近年来,各地高考、中考加分收紧,并公开加分考生,接受社会的监督,这显然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令人欣慰。这表明,一方面,以往那种________式的做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公开、透明、规范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黑箱操作 大势所趋

B:暗箱操作 势在必行

C:私下操作 势成骑虎

D:假公济私 不可阻挡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对应“公开”“透明”,此处所填词语应表达不公开、不透明之意。“假公济私”指假借公事的名义,取得私人的利益。填入不符合句意,排除D。第二空,此处强调“公开、透明、规范”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势成骑虎” 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与句意不符,排除C。“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作宾语、分句,用于判断语句。如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必须做,作谓语、定语。如改革开放势在必行。此处是作谓语,应选“势在必行”,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

4、【言语理解】自人工智能领域开辟以来,研究者们就一直在试着捣鼓一个能做出创造性选择的人工智能。被视为现代人工智能之父的马文·明斯基,在1960年写下了这样的话:“我确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得到拥有强大的解决问题能力的程序,方法是以错综复杂的方式组装一大堆启发式的部件——多目标优化、模式识别技巧、规划代数、递归管理过程等等。但在这些程序中,没有智能安坐。”智能不单是模式识别,但寻找智能的“位置”是个棘手问题,它一直困扰着人工智能研究者。
对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能开发出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程序,但人工智能发展并不乐观

B:人们能开发出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程序,但人工智能并没有出现

C:人们开发出的程序中并没有人工智能的位置

D:人们开发出的程序并不是人工智能

正确答案:A

解析:画线句子是现代人工智能之父在1960年写下的一段话,由“我确信终有一天”可知,这段话是马文·明斯基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预测。“我们能得到拥有强大的解决问题能力的程序……但在这些程序中,没有智能安坐”,说明他对开发出解决问题能力的程序持乐观态度,而对包含创造性的人工智能持悲观态度,A项对理解正确。
B项“人工智能并没有出现”与预测的语境不相符,排除。C、D两项未涉及画线句前半部分内容,不全面,且“没有人工智能的位置”“不是人工智能”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5、【言语理解】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在战区空间划设上基本立足本土与近海防御,依照“守疆卫土”模式而建,军事触角很少延伸到疆土之外。但未来,我国所面临的发展危机将远远大于生存危机,要适应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新要求,应将周边、海外以及新型安全领域纳入战区经略范围,进一步拓展战区任务职能,使其更具外向性、开放性、积极性。尤其是随着多极化、全球化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国家传统安全领域开始向太空、网络、信息、电磁等领域拓展,未来战区经略范围应进一步向太空及临近空间拓展延伸,着力形成强有力的多维立体战区空间态势。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我国:

A:应拓展国防防御的范围

B:国防面临严峻的发展危机

C:传统安全领域受到新的挑战

D:国防战区经略要顺应时代要求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由于我国长期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在战区规设上基本立足本土与近海防御;然后以“但”转折,说明未来我国要适应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新要求,应将周边、海外以及新型安全领域纳入战区经略范围;而随着多极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未来战区经略范围应进一步向太空及临近空间拓展延伸。“战区经略延伸”应为文段强调的重点,选项中提到“战区经略”这一主题词的只有D。
A项不是文段论述重点。B项说法有误,文段说的是未来,混淆了时态。C项无法从文段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飞鸟、游鱼、爬行动物和其他哺乳动物跟我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会睡眠。睡眠是我们生命中起着支配作用的一部分,而且显然是命运攸关的。虽然睡眠令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为之着迷已有好几个世纪,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起步的。从那时以来,睡眠科学揭示了诸多有关睡眠结构与模式的奥秘。但即便如此,它的起源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充满着尚未解开的谜团。
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讨论的是:

A:人为什么要睡觉

B:多长时间才算睡够

C:睡眠受什么掌控

D:卧具对睡眠的影响

正确答案:D

解析:由末句“但即便如此,它的起源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充满着尚未解开的谜团”可知,接下来可能会围绕“睡眠”的起源和功能来讲。D项的“卧具对睡眠的影响”显然不属于这一范围。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7、【言语理解】如果仅从文物价值来看,纸质版的古籍文献的确不适宜大规模地向读者开放,否则,因为频繁翻阅以及由此带来的细菌侵入,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它们的保存。但如果从史料价值来看,它却本应该向社会开放,因为只有这样,古籍的文献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学术研究也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古籍文献:

A:需要民众参与研究

B:保护技术有待提高

C:是否开放是一个难题

D:文物属性更应受到重视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如果从文物价值来看,为了更好地保存,纸质版古籍文献不适宜向公众开放;接着指出如果从史料价值来看,古籍文献应该向社会开放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讨论的是古籍文献是否开放的问题。C项与此相符,A、B、D三项在文段中均未提及。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1题,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38题

8、【言语理解】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增加,我开始思考怎样用古典音乐语言表现中国文化,怎样将中国文化________融入我对古典音乐的诠释中。我会把中国文化的诗意美融入演奏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让观众在乐符的________中仿佛听到蝴蝶振翅、蜻蜓点水的美丽与潇洒。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韵味  共振

B:意蕴  流淌

C:精髓  飞扬

D:感受  跳跃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要用古典音乐语言去表现中国文化,此处所填词语应能体现对中国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表达。“感受”多是对表象的体会,填入不符合文意,排除D。
第二空,此处描述的是音乐演奏中乐符的状态。“共振”指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此处不存在两个物体,排除A。“流淌”多用于流动的事物,“飞扬”多用于向上移动的事物。用来描述演奏中的乐符,“流淌”更恰当,排除C。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32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32题

9、【言语理解】①导游________地告诉我们,遇到野象没什么,最多回头跑50米,野象就不会再追了。
②你为什么不对我说真话?你为什么老是________,应付我?
③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漫不经心 删繁就简 不自量力

B:轻描淡写 删繁就简 不过尔尔

C:轻描淡写 闪烁其词 不过尔尔

D:漫不经心 闪烁其词 不自量力

正确答案:C

解析:①句,“轻描淡写”指说话或写文章时对重要的事情一笔带过,不加重视;“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遇到野象本来是危险的事,却被导游以一句“没什么,最多回头跑50米”带过,此处用“轻描淡写”更能表达导游不负责任的态度,排除A、D。
②句,“闪烁其词”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删繁就简”指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对应句中“不对我说真话……应付我”的语境,选“闪烁其词”更恰当,排除B。
③句,“不过尔尔”意为不过这样罢了,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10、【言语理解】文学翻译,尤其是经典文学的翻译,是特别专业的事情,需要锲而不舍的________、旁征博引的考证和________的付出才能做好。可惜绝大多数读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对文学翻译有一种________的傲慢与偏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追求 长年累月  理所当然

B:追寻 不离不弃  自以为是

C:求索 持之以恒  根深蒂固

D:探求 聚精会神  前所未有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意思相近,可考虑从后两空入手。 第二空所填词语用来形容“付出”的程度。“不离不弃”多指永远在身边、永不抛弃。“聚精会神”指集中注意力。二者均与“付出”搭配不当,排除B、D。 第三空,“理所当然”指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根深蒂固”比喻基础很深,不容易动摇。此处意为某些人的傲慢和偏见是骨子里的,很顽固,“根深蒂固”填入更恰当,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