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长寿:年龄
A:时间:速度
B:距离:长度
C:炎热:温度
D:举止:风度
正确答案:C
解析:长寿形容年龄比较大。
A项,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长度是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炎热形容温度比较高,与题干关系相同。
D项,风度指美好的举止,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2、【判断推理】规避:风险
A:开怀:畅饮
B:弹冠:相庆
C:控制:管理
D:防止:灾害
正确答案:D
解析:规避风险,为动宾结构短语。
A项,开怀畅饮为偏正结构,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弹冠相庆为偏正结构,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控制和管理是并列结构,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防止灾害为动宾结构,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3、【判断推理】树叶:季节
A:灰尘:历史
B:口才:道理
C:皮肤:年龄
D:运气:成绩
正确答案:C
解析:随着季节的变化,树叶的形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A项,灰尘不会随着历史发生变化,与题干的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口才不会随着道理发生变化,与题干的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随着年龄的变化,皮肤的形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与题干的关系一致。
D项,运气不会随着成绩发生变化,与题干的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蜘蛛:织网:爬行
A:蚕:破蛹:吐丝
B:蜜蜂:酿蜜:飞行
C:夜莺:筑巢:歌唱
D:猎豹:奔跑:捕食
正确答案:B
解析:蜘蛛织网,爬行是蜘蛛的行动方式。
A项,蚕破蛹,但吐丝不是蚕的行动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蜜蜂酿蜜,飞行是蜜蜂的行动方式,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夜莺筑巢,但歌唱不是夜莺的行动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猎豹奔跑,但捕食不是猎豹的行动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
5、【判断推理】水:冻:冰
A:牛:耕:田
B:纸张:书写:书籍
C:单身:结婚:已婚
D:衣服:缝制:布
正确答案:C
解析:水冻住后变成冰。
A项,牛耕田,并非牛变成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纸张可以用来书写和制作书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单身结婚后变成已婚,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布经过缝制变成衣服,但词项顺序与题干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某村庄南北两块小麦地里,南面的地施用了生物复合肥,北面的地则没有。收割完小麦测算后发现,南面的地亩产450千克,北面的地亩产200千克。由此可见,施用生物复合肥是南北两块地小麦亩产差异较大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南北两块小麦地均由老杨管理
B:南北两块小麦地的土壤质量不同
C:村南小麦地里施用的生物复合肥已过保质期
D:村西的小麦地里也施用了该生物复合肥,亩产只有230千克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据:南面的地施用了生物复合肥,小麦亩产450千克;北面的地没有施用生物复合肥,小麦亩产200千克。题干论点:施用生物复合肥是南北两块地小麦亩产差异较大的原因。
A项,南北两块地由同一个人来管理,加强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南北两块地的土壤质量不同,则两块地亩产差异较大有可能是受土壤质量的影响,属于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结论。
C项,指出南面的地施用的生物复合肥过了保质期,但无法确定过了保质期的生物复合肥是否会影响土地亩产,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西面的地施用生物复合肥后亩产只有230千克,与题干主要论述的南北两块地亩产差异受生物复合肥的影响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7、【判断推理】S市一所小学的学生户籍情况比较复杂,所有三年级学生的户籍都在本市,有些二年级学生的户籍也在本市,有些一年级学生是农民工子弟,而农民工子弟的户籍都不在本市。
据此,可以推出:
A:所有二年级学生都不是农民工子弟
B:有些农民工子弟是三年级学生
C:有些户籍在本市的学生是三年级学生
D:有些一年级学生不是农民工子弟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推理:①三年级学生→本市户籍;②有些二年级学生→本市户籍;③有些一年级学生→农民工子弟;④农民工子弟→非本市户籍。
A项,结合②④可得,有些二年级学生→本市户籍→非农民工子弟,无法推出所有二年级学生都不是农民工子弟,排除。
B项,结合①④可得,三年级学生→本市户籍→非农民工子弟,无法得出有些农民工子弟是三年级学生,排除。
C项,题干中所有三年级学生的户籍都在本市,进行换位推理可得,有些户籍在本市的学生是三年级学生,正确。
D项,题干推理③与该项为下反对关系,当有的是为真时,无法推出有的不是也为真,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1题
8、【判断推理】给付之诉是指对被告享有给付请求权的原告要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向自己履行一定给付义务的民事诉讼请求。确认之诉是指原告要求法院确认其所主张的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民事诉讼请求。确认之诉与给付之诉的区别在于:当事人只要求人民法院确认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法律关系的存在状态,并不直接要求人民法院判令某种给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确认之诉的是:
A:刘某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赵某的学术论文有多处抄袭,赵某找到刘某理论,并要求其赔礼道歉,被刘某拒绝。赵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B:王女士为了侄子能够就近上学,将自己出资购买的房屋登记在哥哥名下。哥哥起诉离婚时,将该房屋列为婚后财产,王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自己为房屋所有权人
C:周女士婚后经常与丈夫发生争吵,严重影响了两人的感情,遂提出要与丈夫离婚,丈夫表示不同意。周女士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二人的婚姻关系
D:张医生在儿科病房的走廊处发现一身患重病的婴儿被父母抛弃,张医生找到婴儿的父母,但父母仍旧拒绝抚养婴儿,张医生以遗弃罪将婴儿父母告上法院
正确答案:B
解析:确认之诉定义的关键信息:只要求确认争议法律关系的存在状态,并不要求判令某种支付。
A项,要求停止侵害和赔礼道歉,是要求人民法院判令某种给付,不属于确认之诉。
B项,主张自己为房屋所有权人,即只要求人民法院确认争议法律关系的存在状态,并不直接要求判令某种给付,符合定义。
C项,要求解除婚姻关系,是要求人民法院判令某种给付,不属于确认之诉。
D项,以遗弃罪将婴儿父母告上法院,并不是为了确认发生争议法律关系的存在状态,不属于确认之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65题
9、【判断推理】自行车:出行:环保
A:蔬菜:食品:健康
B:台灯:灯泡:节能
C:手表:时间:指针
D:货车:运输:载体
正确答案:A
解析:出行方式选择自行车有利于环保。
A项,食品选择蔬菜有利于健康,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灯泡是台灯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手表上的指针可以指示时间,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货车是一种运输的载体,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骈偶:颠倒
A:语言:科技
B:贡献:共享
C:开关:旋转
D:把握:给予
正确答案:D
解析:骈和偶都是并列、成对的意思,二者是近义关系;颠和倒都有位置变化的意思,二者是近义关系。
A项,科指科学,技指技术,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共指共同,享指分享,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开和关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把和握都是手持的意思,二者是近义关系;给和予都是送予的意思,二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16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5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6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1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