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招商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自评
A:战略 得分
B:资金 对象
C:优势 问卷
D:创业 调查
正确答案:D
解析:代入A项,招商是一种发展战略,得分与自评并无类似关系,排除。
代入B项,招商可以获得资金,对象与自评并无类似关系,排除。
代入C项,招商需要具备一定的优势,问卷与自评并无类似关系,排除。
代入D项,招商是通过外部力量来发展,创业是通过自身力量来发展;调查是通过外部信息来了解,自评是通过内部信息来了解。前后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59题
2、【判断推理】碳纳米管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自行车和球拍等产品生产中。但是近日研究发现,长期从事生产碳纳米管工作或利用该材料制造其他产品的工人,有可能因吸入碳纳米管而致癌。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发现?
A:研究表明,容易引发癌症的是一些较长的碳纳米管,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更容易卡在肺部或腹部细胞间的空腔中
B:在使用体外培养的人体皮肤细胞进行实验时显示,碳纳米管可以进入细胞内部,降低细胞自身的免疫能力
C:动物实验显示,如果碳纳米管大量进入实验鼠的腹部,约有10%的实验鼠会在一年内出现腹腔炎症
D:石棉是国际癌症组织确认的致癌物质,而碳纳米管在化学分子结构上和石棉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点:长期从事生产碳纳米管工作或利用该材料制造其他产品的工人,有可能因吸入碳纳米管而致癌。
A项,指出较长的碳纳米管材料容易引发癌症,所以长期从事碳纳米管工作的工人就有可能吸入这种材料致癌,可以支持。
B项,降低细胞免疫力是否会引发癌症无法得知,属于不明确项。
C项,实验鼠出现腹腔炎症和致癌无关,属于无关项。
D项,无法得知石棉的致癌依据是否是其化学分子结构,因此尽管碳纳米管和石棉的化学分子结构有相似性,但是否会致癌不可得知,属于不明确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5题
3、【判断推理】芒种:成熟:节气
A:音响:立体:设备
B:流星:闪光:天体
C:冠礼:婚嫁:礼仪
D:古稀:高寿:称谓
正确答案:D
解析:芒种是一种节气,代表成熟。
A项,音响是一种设备,但立体并非其象征意义,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闪光并非流星的象征意义,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冠礼代表成年,而非婚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古稀是一种称谓,代表高寿,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4、【判断推理】积极:谦卑
A:努力:低调
B:强壮:孱弱
C:躁狂:抑郁
D:乐观:含蓄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努力工作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低调做事是一种谦卑的态度。该项与选项之间存在纵向联系。
B项,强壮和孱弱是反义关系,但题干两词并非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躁狂和抑郁是反义关系,但题干两词并非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乐观和含蓄并无必然联系,乐观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但含蓄并不是一种谦卑的态度,该项与题干不存在纵向联系。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某企业家说:“初创的互联网公司只有建立用户思维,才能发展壮大为一家成功的互联网公司。”
如果该企业家所述为真,则以下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某家初创互联网公司有用户思维,没有成为成功的互联网公司
B:某家初创互联网公司没有用户思维,成为一家成功的互联网公司
C:某家初创互联网公司没有用户思维,没有成为成功的互联网公司
D:某家初创互联网公司有用户思维,成为一家成功的互联网公司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为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推理关系为:初创的互联网公司建立用户思维←发展壮大成为一家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是其前件为假、后件为真的情况。
A项,是前件为真、后件为假的情况,并不是与题干相矛盾的命题,排除。
B项,是前件为假、后件为真的情况,是与题干相矛盾的命题,即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C项,是前件为假、后件为假的情况,是与题干等价的命题,排除。
D项,是前件为真、后件为真的情况,并不是与题干相矛盾的命题,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6、【判断推理】条件性承诺指在社会活动中,一方对另一方做出附带条件的承诺。
下列属于条件性承诺的是:
A:小琴考上了重点高中,老爸奖励她到国外旅游一周
B:某公司老总答应给考核优秀员工每人每月加薪200元
C:陈某对女儿说:“老妈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你报考研究生。”
D:小雨为自己立规,不减肥5斤,就拒绝参加朋友聚会
正确答案:B
解析:条件性承诺的定义要点:①一方对另一方;②附带条件的承诺。
A项,小琴的父亲奖励她到国外旅游一周,并非承诺,不符合要点②。
B项,公司老总对考核优秀员工承诺每人每月加薪200元,符合定义。
C项,一如既往地支持,并没有附带条件,不符合要点②。
D项,“小雨为自己立规”,是小雨对自己的承诺,不涉及一方对另一方,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04题
7、【判断推理】人体在37℃左右的时候,能够使用最小的动力来维持身体需求的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在37℃时通过获取少量的能量,能够达到最大的行动力。因此,一个多世纪以来,37℃一直被当作人类健康的体温标准。然而日前一项研究却揭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正常状态下人类的体温越来越低了,约每10年下降0.03℃。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A:现代生活方式降低了人类劳动强度,导致新陈代谢率下降
B:现代医学的进步降低了人类患病频次,炎症反应逐渐减少
C:温度计制造技术的逐步发展使得测量数据变得越来越精细
D:温室效应引发全球气温上升,迫使人类自降体温对抗炎热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过去的一个世纪,正常状态下人类的体温越来越低了,约每10年下降0.03℃。
A项,指出现代生活方式导致新陈代谢率下降,而新陈代谢会产生热量,因此新陈代谢率下降,会使得人类的正常体温降低,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炎症反应减少,而炎症反应会使人体温度上升,因此炎症反应减少,会使得人类的正常体温降低,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温度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测量数据越来越精细,但是测量数据变得精细,并不代表着测量的数据会逐渐降低,不能说明人类体温的变化情况,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温室效应迫使人类降低体温来对抗炎热,因此人类的正常体温越来越低,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5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9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8题
8、【判断推理】机会成本是指同一经济主体在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时面临多项决策,如果所选择的决策不是价值最大的,那么价值最大的决策与所选择决策之间的差额就是机会成本。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对机会成本理解正确的是:
A:小赵如果将旧书卖给收报纸的将得到50元,但是他将书以20元的价格卖给了宿舍管理员。他付出了机会成本30元
B:小庄有闲钱1万元,他投资了股票,结果损失2000元;如果他投资期货,将获利1000元。为此他付出了8000元的机会成本
C:小贾、小郑如果在甲公司工作,将获得5万年薪;如果在乙公司工作,将获得4万年薪;如果在丙公司工作,将获得3万年薪。结果,小贾选择了乙公司,小郑选择了丙公司,他们付出了相同的机会成本
D:小王如果将汽车卖给小李,将得款12万元;如果将汽车卖给小明,将得款10万元。结果他将车卖给了小李,他赢得了2万元机会成本
正确答案:A
解析:机会成本的定义要点是价值最大的决策与所选决策之间的差额。
A项,小赵以低于最高价格30元的价格将旧书卖给宿舍管理员,说法正确。
B项,小庄付出的机会成本应该是3000元,计算方式不符合定义要点。
C项,小贾的机会成本是1万元,小郑的机会成本是2万元,两人的机会成本不相等。
D项,小王把车卖给了小李,选择的决策是价值最大的,机会成本应该为0元。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0题
9、【判断推理】甲、乙、丙都准备开始锻炼身体,他们可以选择徒步、跳绳和打乒乓球三种方式,已知:
(1)甲不喜欢徒步,如果有乙结伴,他就选择打乒乓球;
(2)乙不在意方式,如果跳绳比徒步效果好,他就选择跳绳;
(3)丙不在意距离,除非预报室外有雾霾,否则选择徒步;
(4)乙、丙两家是邻居,如果休息时间一致,他们将结伴徒步。
如果要满足上述要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甲和丙跳绳,则室外有雾霾
B:如果三人都徒步,则徒步要比跳绳效果好
C:如果三人都不徒步,则乙和丙的休息时间一定不一致
D:如果乙没有选择徒步和跳绳,则他肯定选择和甲一起打乒乓球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信息可整理为:(1)甲不喜欢徒步,甲、乙结伴⇒甲打乒乓球;(2)跳绳比徒步效果好⇒乙跳绳;(3)丙不徒步⇒预报室外有雾霾;(4)乙、丙休息时间一致⇒乙、丙结伴徒步。
A项,甲、丙跳绳⇒室外有雾霾,题干未涉及甲、丙跳绳的情况,无法从题干中推出,排除。
B项,甲、乙、丙徒步⇒徒步比跳绳效果好,题干未指出每人只能选择一种锻炼方式,乙是否跳绳无法得知,即无法得知徒步和跳绳谁的效果好,排除。
C项,甲、乙、丙不徒步⇒乙、丙休息时间不一致,甲、乙、丙不徒步说明乙、丙没有结伴徒步,否定了(4)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能够从题干中推出,保留。
D项,乙不徒步也不跳绳⇒甲、乙结伴打乒乓球,乙不选择徒步和跳绳,则乙选择打乒乓球,但是否和甲一起,无法从题干中推出,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4题
10、【判断推理】鸟笼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鸟笼效应的是:
A:雯雯在网上购物,为了参与“满减”活动比预期多买了好几件商品
B:刘阿姨去超市买菜,发现清洁用品正好在打折,忍不住买了一堆
C:丽丽买裙子送了条毛衣链,她觉得没有毛衣可以搭配,又买了件毛衣,但却从没穿过
D:小玲的男朋友送了她一束花,她很开心,还专门去买了个漂亮的花瓶
正确答案:C
解析:鸟笼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偶然获得一件不需要的物品,继续添加与之相关而不需要的东西。C项因为买裙子获送毛衣链,然后买自己不需要的毛衣与之搭配,符合定义。A项多买了几件商品、B项买了一堆清洁用品、D项买了个花瓶,均未体现是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8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