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合288

发布时间:2022-09-01 0:58     浏览量:7

1、【常识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分裂的三百年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B:杜甫的诗歌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

C: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推翻明朝

D: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到联俄联共的变化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不选。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年虽然处于分裂时期,但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水乳交融,促进了我国民族大融合。
B项不选。杜甫经历了唐朝的由盛转衰,他的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C项当选。明朝被李自成推翻后,李自成因害怕清兵入关,决定“灭吴保关”,攻讨吴三桂,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击溃李自成,清军攻入北京。
D项不选。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是不断变化的,前期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提出民主共和的思想;后期与共产党合作,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人们在厨房做菜时,如果不小心把水滴进热油锅中,常常会发生溅油的现象。这是因为:

A:水与油一起加热产生了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

B:水密度比油大而沸点比油低,会在油面下迅速汽化

C:油在加热情况下与水相溶,更容易蒸发而产生气泡

D:水在加热时对流速度加快,与油发生摩擦而产生了热量

正确答案:B

解析: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且其沸点比水的大,所以少量的水进入到多量的高温油里,水便爆发性地汽化蒸发。这样,周围的油被带得飞溅起来,由此就产生了“溅油”现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73题,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77题

3、【常识判断】根据2020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对匿名检举控告材料,确有需要的,可以直接核查检举控告人的笔迹﹑网际协议地址(IP地址)等信息

B:纪检监察机关提倡、鼓励实名检举控告,对实名检举控告优先办理、优先处置、给予答复

C:承办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部门应当将实名检举控告的处理结果在办结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检举控告人反馈

D: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可以通过面谈方式核实是否属于实名检举控告

正确答案:A

解析:2020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
A项表述错误。该规则第二十九条规定,“对匿名检举控告材料,不得擅自核查检举控告人的笔迹、网际协议地址(IP地址)等信息。对检举控告人涉嫌诬告陷害等违纪违法行为,确有需要采取上述方式追查其身份的,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纪委监委批准”。
B项表述正确。该规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纪检监察机关提倡、鼓励实名检举控告,对实名检举控告优先办理、优先处置、给予答复”。
C项表述正确。该规则第二十七条规定,“承办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部门应当将实名检举控告的处理结果在办结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检举控告人反馈,并记录反馈情况。检举控告人提出异议的,承办部门应当如实记录,并予以说明;提供新的证据材料的,承办部门应当核查处理”。
D项表述正确。该规则第二十四条规定,“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可以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核实是否属于实名检举控告”。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7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5题

4、【常识判断】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

A: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B: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C: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D: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正确。反映降水量的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B项错误。立春,指春季开始。春分,指春季过了一半,阳光直射赤道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春分并不是反映季节变化。
C项正确。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D项正确。小满是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4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

5、【常识判断】下列诗句中提到的鸟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C: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D: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正确答案:B

解析: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催归、子归。据说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有“杜鹃啼归”一说。

A项诗句出自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意思是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该诗句中提到的鸟类为杜鹃。

B项诗句出自李白的《越中览古》,意思是如花的宫女站满了宫殿,可惜如今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了。该诗句中提到的鸟类为鹧鸪。鹧鸪通常指中华鹧鸪,分布于中国南部,为鸟纲,鸡形目,雉科。杜鹃为鸟纲,鹃形目,杜鹃科。

C项诗句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诗歌《桃花行》,意思是杜鹃一声啼叫,春色已尽,只有那寂静的窗帘上空空地映着月痕。该诗句中提到的鸟类为杜鹃。

D项诗句出自曹伯启的《子规》,意思是声声子规啼鸣,好像在催远行的游子快快回家,可是东郊的农事正忙,难以归去,心思凄凉。该诗句中提到的鸟类为杜鹃。

B项诗句中提到的鸟类是鹧鸪,其他三项诗句中提到的鸟类是杜鹃。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12题

6、【常识判断】关于文学作品中的借代,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中的“桑麻”指的是农事

B:“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中的“桃李”指的是学生

C:“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中的“南冠”指的是囚犯

D:“丧车黔首葬,吊客青蝇至”中的“黔首”指的是贵族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正确。“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桑麻”指桑和麻类农作物,指代农事。
B项正确。“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出自明朝李东阳的《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C项正确。“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出自唐朝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南冠”是囚徒的意思。
D项错误。“丧车黔首葬,吊客青蝇至”出自唐朝元稹的《出门行》,“黔首”指平民、百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7、【常识判断】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闹”元宵的习俗包括张灯、观灯、舞龙、舞狮等,以下诗句与元宵节有关的是:

A:火树银花合

B:千里共婵娟

C:遍插茱萸少一人

D:爆竹声中一岁除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正确。“火树银花合”出自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描写了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
B项错误。“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写的是诗人中秋节望月怀人。
C项错误。“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诗人在异地思念家人。
D项错误。“爆竹声中一岁除”出自王安石的《元日》,描写了春节辞旧迎新的景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78题

8、【常识判断】小陈2010年7月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某外资企业的上海办事处工作。2016年3月,该外资企业因业务调整撤掉了上海办事处,并与小陈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该外资企业应向小陈支付(       )作为经济补偿。

A:6个月工资

B:5个月工资

C:5个半月工资

D:7个月工资

正确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本题中小陈在该公司工作了5年8个月,按6年计算,应支付6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9、【常识判断】下列行政执法文书部分内容的表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规定的是:

A:某非法运营案件处罚决定书的违法事实:“非法经营客运出租汽车”

B:某治安行政案件的物品扣押清单:“宝马3系(320)小轿车一辆”

C:某交通事故认定书的事故地点:“312国道南京方向286千米处”

D:某广告违法案件处罚决定书的法律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不选。处罚决定书违法事实部分没有写明违法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基本内容。
B项不选。车牌号是标识车辆身份的号牌,物品扣押清单中除写明扣押汽车的型号种类品牌外,还应当写明汽车的车牌号,否则不够具体,不能具体确定车辆特征。
C项当选。交通事故认定书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为根据,认定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的一种法律文书,应写明交通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该项写明了事故发生的道路、方向、距离等,符合规定。
D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年)第五十九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选项中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未写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哪一条的规定,不够具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下列做法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A:某人向法院起诉邻居搭盖房屋,影响自家的采光

B:甲公司向法院起诉乙公司长期拖欠农民工的工资

C:丙某向法院起诉外来车辆非法占用本单位停车位

D:某报社下属编辑部向法院起诉丁某盗版侵权行为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正确。法律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故某人向法院起诉邻居搭盖房屋,影响自家的采光符合我国法律规定。
B项错误。乙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与甲公司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原告应为农民工。
C项错误。非法占用停车位侵犯的是丙某所在单位的利益,而非丙某的利益。因此,原告应为丙某所在单位,而非丙某个人。
D项错误。报社下属编辑部不具备独立法人地位,因此不能作为原告,原告应为某报社。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