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只有在阳光因雨滴的存在而发生偏移且偏移前被水面反射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倒影彩虹。昨天一场瓢泼大雨后,没有人在滴水湖看见倒影彩虹。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则下列哪项必定为真?
Ⅰ.只有在阳光因雨滴而发生了偏移,才会出现这种偏移被水面反射的情况
Ⅱ.昨天滴水湖上空既没有出现阳光因雨滴而偏移的情况,也没有出现这种偏移被水面反射的情况
Ⅲ.如果阳光因雨滴而发生了偏移,那么这种偏移肯定不会被水面反射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Ⅰ、Ⅱ和Ⅲ均不真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阳光因雨滴的存在而发生偏移且偏移前被水面反射←出现倒影彩虹。没有人看见倒影彩虹,否定了这个命题的后件,不能得出任何确定性的结论。
Ⅰ.未在题干中涉及,无法判断真假。
Ⅱ.没有人在滴水湖看见倒影彩虹,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而Ⅱ则是否定前件的表述,判断为假。
Ⅲ.未在题干中涉及,无法判断真假。
综上所述,Ⅰ和Ⅲ无法判断真假,Ⅱ为假,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B卷合并版)第50题
2、【判断推理】曹操:张辽:《三国演义》
A:宝钗:袭人:《红楼梦》
B:宋江:关胜:《水浒传》
C:唐僧:佛祖:《西游记》
D:秦琼:程咬金:《隋唐英雄传》
正确答案:B
解析:曹操和张辽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且张辽是曹操的手下。
A项,宝钗和袭人都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但袭人是宝玉的丫鬟,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宋江和关胜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且关胜是宋江的手下,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唐僧和佛祖都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但唐僧不是佛祖的手下,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秦琼和程咬金都是《隋唐英雄传》中的人物,但程咬金不是秦琼的手下,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5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89题
3、【判断推理】( ) 对于 领航 相当于 规则 对于 ( )
A:航班 选手
B:航标 犯规
C:导航 比赛
D:航线 裁判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航班要遵循领航的引导,选手应该遵守规则的引导,前后关系一致,但词项位置不一致。
B项,航标和领航都能引导航线,二者是并列关系,犯规是不遵守规则,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领航和导航是近义关系,比赛需要遵守规则,前后关系不一致。
D项,领航要遵循航线进行引导,裁判要遵循规则进行判罚,前后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6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4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4、【判断推理】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刺激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刺激进行加工处理,使知觉保持完备的一种性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知觉的整体性”的是:
A:在浓雾中,人们看不清前方的物体,但通过对轮廓的大致观察,知道那是一辆自行车
B:人们在观看有缺口的圆环时,通常会在心里将缺少的部分补足,形成一个整体圆环的形象
C:小王听到了切瓜果的声音,同时又闻到了香瓜的香味,他觉得隔壁的同事正在切香瓜
D:一张红纸一半有阳光照射,一半没有阳光照射,从远处看颜色差异很大,人们仍然可以判断出这是一张红纸
正确答案:D
解析:知觉的整体性定义的关键信息:外界刺激不完备时,根据经验对刺激进行加工处理,使知觉保持完备。
A项,在浓雾中看不清物体,即外界刺激不完备,根据大致轮廓判断是一辆自行车,即根据经验进行加工处理使知觉保持完备,符合定义。
B项,圆环有缺口,即外界刺激不完备,在心里将缺少的部分补足形成整体圆环,即根据经验进行加工处理使知觉保持完备,符合定义。
C项,没有直接看到切香瓜,即外界刺激不完备,根据听到的声音、闻到的香味判断正在切香瓜,即根据经验进行加工处理使知觉保持完备,符合定义。
D项,能看到完整的红纸,只是两半存在颜色差异,但还是能通过视觉判断出来的,未体现知觉的整体性。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自居作用,是指一个人把他所钦佩或崇拜的人的特点、某一团体或某种主张作为自己的特点,用以弥补自己的缺点或不足。自居作用有两种:一是使自己模仿他人的行为;二是利用别人的优点、荣誉等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居作用的是:
A:见贤思齐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人云亦云
D:推己及人
正确答案:A
解析:自居作用的定义要点:①把所钦佩或崇拜的人的特点作为自己的特点;②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A项,“见贤思齐”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符合自居作用的定义要点。
B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思是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不符合定义。
C项,“人云亦云”意思是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不符合定义。
D项,“推己及人”意思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再社会化指的是正常的社会化中断或失败后重新开始的社会化过程。特点是全面、迅速地改变原有的思想、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社会化内容。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涉及再社会化?
A:退休后的老王报名进了老年大学,开始系统学习书法
B:移居中国的史密斯夫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喜欢中国文化了
C:工作多年的王某考上了研究生,重新走进校园,他有种重回故里的感觉
D:小刘因盗窃财物被送进了少管所,出来后他改过自新,自食其力
正确答案:D
解析:再社会化的定义要点:①正常的社会化中断或失败后;②改变原有的思想、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
A项,老王学习书法不符合要点①②,不涉及再社会化。
B项,史密斯夫妇喜欢中国文化不符合要点①,不涉及再社会化。
C项,工作多年的王某重回校园不符合要点①,不涉及再社会化。
D项,小刘因盗窃财物被送进少管所接受再教育,出来后改过自新,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7、【判断推理】合作作品的版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来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人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
现已知:甲、乙合作创作一部小说,甲独自将该小说以十万元价格许可给某影视公司拍摄电影,乙得知后表示反对,但无正当理由。
根据上述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无权将该小说许可他人使用
B:该小说的版权由甲、乙共同享有
C:乙无权参与十万元报酬的分配
D:甲独自签订的该许可合同无效
正确答案:B
解析:合作作品的定义要点:①作品版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②不能协商一致且无正当理由的,不能阻止他人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③所得收益应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
A项,乙没有正当理由反对甲将小说许可给他人使用,所以甲可以将小说许可给他人,不符合要点②。
B项,作品版权由合作作者甲、乙共同享有,符合定义。
C项,甲和乙应合理分配所得收益,不符合要点③。
D项,乙没有正当理由反对甲将小说许可给他人使用,所以甲独自签订的该许可合同有效,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遗赠是指遗嘱人用遗嘱将其个人财产于其死亡后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国家或集体组织的法律制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遗赠的是:
A:某人生前有大笔遗产,但他死前立下遗嘱将其全部遗产留给女儿而不是儿子
B:王先生笃信佛教,在他死后,遵照他的遗嘱将其遗产的一半捐给了佛教协会
C:杜大为看到邻居生活困难时,无偿地捐给他们五百元钱
D:孤寡老人死后因无法定继承人,其所有遗产依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
正确答案:B
解析:遗赠的定义要点是:①用遗嘱;②死亡后;③法定继承人以外的。A项女儿也是法定继承人,C项杜大为的捐款不是在死后,D项并没有立遗嘱,均不符合定义。只有B.项符合遗赠的定义。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求医行为,是指人们在感到躯体不适或产生病感时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根据求医的决定是由谁做出的,可以分为主动求医、被动求医和强制求医。主动求医是指当个体产生不适感或病感时,自觉做出决定。被动求医指的是由病人的家属或他人做出求医的决定,病人配合就医。强制求医是指本人不愿求医,但因疾病对本人或社会人群健康构成危害而强行要求其就医。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被动求医的是:
A:老张的体检报告显示他有轻度脂肪肝,建议可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老张拿到报告后很紧张,赶紧到医院去挂号
B:小张牙疼好几天了,一直没有去医院治疗,直到牙疼引发面部肿胀,连张口吃饭都困难了,才不得不去牙科诊治
C:刘阿姨最近无缘由地开始说自己没有用了,干脆死了更好,她不愿去医院看病,她的丈夫和儿女苦劝无果,只好硬带她去医院就诊
D:中学生小梅放学回家,跟妈妈说今天拉肚子,上了五次厕所,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不舒服,用不用去医院?妈妈决定带她去医院挂号
正确答案:D
解析:被动求医定义的关键信息:病人家属或他人做出求医的决定,病人配合就医。
A项,老张拿到体检报告后主动去医院挂号,应属于主动求医,排除。
B项,小张主动去医院牙科治疗,应属于主动求医,排除。
C项,刘阿姨虽然是由家属做出的求医决定,但刘阿姨自己不愿求医,应属于强制求医,排除。
D项,由小梅的妈妈做出求医的决定,且小梅配合就医,属于被动求医。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7题
10、【判断推理】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或由这些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的语言的差异。主要差别是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特殊词汇的使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A:东北人称膝盖为“波棱盖儿”
B:小张去台湾交流学习一年后回来,一天他对妈妈说“我宣你”(意思是“我喜欢你”),弄得妈妈一脸茫然
C:旧时一些老北京生意人特创了一些表示数字的词语,如“旦底、空工、横川、侧目”分别表示“一、二、三、四”
D:古代“金”泛指一些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正确答案:C
解析:社会方言的定义要点:①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或由这些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的语言的差异;②主要差别是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特殊词汇的使用。
A项,东北人称膝盖为“波棱盖儿”,是由地域形成的语言差异,不是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引起的,不符合要点①。
B项,小张从台湾交流学习回来后,对妈妈说“我宣你”,没有体现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不符合要点①。
C项,老北京生意人对数字的特殊称呼是由北京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或由这些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的语言的差异,符合定义。
D项,古代“金”泛指一些金属,现在专指黄金,是由时间因素形成的,没有体现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9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