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栉风:沐雨
A:门当:户对
B:东山:再起
C:万里:长城
D:助人:为乐
正确答案:A
解析:栉风沐雨是指以风梳头,以雨洗发,形容人经常在外面奔波劳碌,栉风沐雨是并列结构成语。
A项,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合适,门当户对是并列结构成语,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东山再起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东山再起是修饰关系成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万里长城是修饰关系成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助人为乐是指把帮助别人当作一种快乐,助人为乐是动宾结构成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2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9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4题
2、【判断推理】地方保护主义,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其手中的行政权力,对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在经济上实行差别待遇,以维护或扩大该地方局部利益的倾向。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情况属于地方保护主义的是:
A:南方某山区县为保护本地稀有野生动植物资源,拒绝外地游客进入山区参观
B:某地政府为保证本地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宣传报道中夸大外地同类产品的缺陷
C:某地为保护当地连锁超市利益,通过收取高额税费限制某跨国超市集团发展
D:某市政府盲目发展本地经济,对大型化工厂的重度污染问题不理睬不治理
正确答案:C
解析:地方保护主义定义的关键信息:对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在经济上实行差别待遇。
A项,拒绝外地游客进入山区参观,并不涉及外地企业,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夸大外地同类产品的缺陷,并非在经济上实行差别待遇,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通过收取高额税费限制某跨国超市发展,是对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在经济上实行差别待遇,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对大型化工厂的污染问题不理睬不治理,并不涉及外地企业,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0题
3、【判断推理】研究人员为了考察聆听莫扎特音乐和空间推理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第一组被试者聆听莫扎特音乐,第二组被试者聆听其他类型的音乐,第三组被试者没有聆听任何音乐。一段时间后,给每位被试者发放三套空间推理能力测试题。结果显示:第一组的平均分明显高于后两组。研究人员据此认为,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提高人们的空间推理能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第一组被试者中男性比例较高,而男性的空间推理能力普遍高于女性
B:上述测试题中只涉及空间推理能力,并不能全面反映被试者的智力水平
C:第一组被试者原本就是喜欢莫扎特音乐的爱好者
D:莫扎特的音乐比其他类型的音乐更容易使被试者获得愉悦感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提高人们的空间推理能力。
A项,指出空间推理能力测试得分高的那一组中男性比例较高,而男性的空间推理能力普遍高于女性,说明这一组有可能是因为性别因素影响了测试的结果,而不是因为聆听莫扎特音乐而提高了空间推理能力,削弱了题干结论。
B项,题干结论说的是聆听莫扎特音乐与“空间推理能力”的关系,与“空间推理能力”能否全面反映“智力水平”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C项,指出空间推理能力测试得分高的那一组被试者原本就喜欢莫扎特音乐,与“空间推理能力”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莫扎特的音乐更容易使被试者获得愉悦感,与“空间推理能力”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100题
4、【判断推理】有价证券是指标有票面金额,证明持有人有权按期取得一定收入并可自由转让和买卖的所有权或债权凭证。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它本身没价值,但有价格。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有价证券的是:
A:印花税票
B:银行定期存单
C:承兑汇票
D:增值税专用发票
正确答案:D
解析:有价证券的定义要点:①标有票面金额;②按期取得一定收入;③自由转让和买卖。
A项的印花税票、B项的银行定期存单、C项的承兑汇票三项,均符合有价证券的定义。
D项,增值税专用发票不符合要点②,因此不属于有价证券。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
5、【判断推理】尼古丁:香烟
A:蜂蜜:饼干
B:冰毒:毒品
C:糖:甘蔗
D:萝卜:蔬菜
正确答案:C
解析:香烟中必然含有尼古丁。
A项,饼干中未必含有蜂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冰毒是毒品的一种,两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甘蔗中必然含有糖,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萝卜是蔬菜的一种,两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
6、【判断推理】功能性文盲:指那些受过一定教育,会基本的读、写、算,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的人。
下列不涉及功能性文盲的是:
A:律师老冯不会使用自家的音响
B:白领小丹对自家小汽车陷入泥坑束手无策
C:李教授只会用手机打电话,但是不会发短信
D:大学生小邵在银行自动取款机前不知如何操作
正确答案:B
解析:功能性文盲定义的关键信息: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
A项,不会使用音响,即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符合定义。
B项,对小汽车陷入泥坑束手无策,并非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不符合定义。
C项,只会用手机打电话,不会发短信,即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符合定义。
D项,不会操作银行自动取款机,即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2题
7、【判断推理】中国:熊猫
A:美国:白头鹰
B:南非:企鹅
C:澳大利亚:考拉
D:英国:狮子
正确答案:C
解析:熊猫是中国特有的动物。
A项,白头鹰是美国的国鸟,分布于北美洲,不是美国特有的,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企鹅不生活于南非,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考拉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与题干关系相同。
D项,狮子是英国的象征,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2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6题
8、【判断推理】某单位决定选派2名女性和3名男性前往省城参加培训,经过各个程序选拔,最后确定了以下候选人:林某、杨某、童某3名女性和陈某、何某、吴某、王某、李某5名男性。同时还规定同一部门、同一地方至多只能选派一人参加培训。已知:林某和王某来自同一部门,吴某和陈某来自同一部门,王某和李某来自同一地方。
根据上述条件,如果林某入选,以下哪位必定会入选?
A:李某
B:王某
C:童某
D:陈某
正确答案:A
解析:因为林某入选,而林某和王某来自同一部门,根据“同一部门、同一地方至多只能选派一人参加培训”可知,王某一定不入选,B项错误。根据“吴某和陈某来自同一部门”可知,吴某和陈某最多只能入选1人。由于男性候选人有陈某、何某、吴某、王某、李某5人,要从中选出3人,现在王某一定不入选,吴某和陈某最多只能入选1人,因此何某和李某一定会入选,A项正确。C、D两项无法确定。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
气象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模型,用以检测云的旋转运动。研究人员鉴定并标记了逗点状云系的形态和运动,并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教会”计算机自动识别和检测卫星图像中的逗点状云系,以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在海量天气数据中及时发现恶劣天气的“端倪”。该计算模型有助于更快、更准确地预测恶劣天气。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不属于上述结论必要的前提的是:
A:
从卫星图像中看,逗点状云系因其外形类似于逗号而得名,与气旋的形成密切相关
B:
该计算模型能检测出逗点状云系,准确率达99%,甚至在其完全形成前就能检测到
C:
气象学认为气旋的形成可导致冰雹、雷暴、大风和暴风雨等各种恶劣天气事件发生
D:
该计算模型如与其他天气预报模型相结合,将能有效地预测出64%的恶劣天气事件发生
正确答案:D
解析:
题干论据:气象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模型,用以检测云的旋转运动。研究人员鉴定并标记了逗点状云系的形态和运动,并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教会”计算机自动识别和检测卫星图像中的逗点状云系,以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在海量天气数据中及时发现恶劣天气的“端倪”。题干结论:气象研究团队开发的该计算模型有助于更快、更准确地预测恶劣天气。
A项,若逗点状云系与气旋的形成无关,那么用以检测云的旋转运动的计算模型就无法识别和检测卫星图像中的逗点状云系,该计算模型也就不能更快、更准确地预测恶劣天气,题干结论无法成立,是题干结论的必要前提。
B项,若该计算模型不能准确检测出逗点状云系,那么该计算模型也就不能更快、更准确地预测恶劣天气,题干结论无法成立,是题干结论的必要前提。
C项,若气旋的形成不能导致冰雹、雷暴、大风和暴风雨等各种恶劣天气事件发生,那么即使题干中的计算模型可以检测云的旋转运动并识别和检测卫星图像中的逗点状云系,也无法预测恶劣天气,题干结论无法成立,是题干结论的必要前提。
D项,若该计算模型与其他天气预报模型相结合不能有效地预测出恶劣天气事件发生,那么可能是其他天气预报模型没有作用,该计算模型也许可以单独预测恶劣天气事件发生,题干结论仍然可以成立,不是题干结论的必要前提。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7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2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7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6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7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2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6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7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7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2题
10、【判断推理】清醒:失眠
A:健康:病愈
B:杀戮:血腥
C:繁衍:生育
D:探索:发明
正确答案:A
解析:失眠会处于清醒状态。
A项,病愈则处于健康状态,与题干关系相同。
B项,血腥可以修饰杀戮,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繁衍和生育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探索和发明也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