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198

发布时间:2022-08-13 13:48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中国国庆盛大阅兵过程中,各军兵种方队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完美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刚毅与坚强,举世瞩目,这是军人们历经数月艰苦训练的结果,已知某训练小组共有40余名队员,平均身高1.82米,平均年龄24岁,最终,所有年龄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83米的队员都参与了正式阅兵。
根据以上信息,关于该训练小组可以得出下列(       )项。

A:没有23岁以下的队员参加正式阅兵

B:参加正式阅兵的队员中,23岁以上的队员占多数

C:所有身高超过1.83米但年龄23岁以下的队员都没有参加正式阅兵

D:未参加正式阅兵者不包括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83米的队员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条件:年龄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83米的队员都参与了正式阅兵。
A项,根据题干条件只能知道年龄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83米的队员参与了,但无法判断是否有23岁以下的队员参加正式阅兵,无法推出。
B项,题干并未涉及其他年龄的队员参加正式阅兵的人数,无法判断23岁以上的队员所占的比例,无法推出。
C项,题干并未涉及身高超过1.83米但年龄23岁以下的队员是否参加正式阅兵,无法推出。
D项,根据题干条件可以得到未参加正式阅兵者不包括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83米的队员,可以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51题

2、【判断推理】荷兰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模拟月球和火星的土壤条件进行农作物栽培实验。他们对该项实验种出的小红萝卜、豌豆、黑麦和西红柿进行初步分析。实验结果令人充满希望,这些产品不仅安全,而且可能比在地球土壤种出的农作物更健康。英国媒体称,能在火星土壤种出可食用作物,殖民火星的希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质疑英国媒体说法的是:

A:火星土壤重金属占比和地球土壤不一样

B:在另一个同类实验中土豆的长势很糟糕

C:从实验到真正付诸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D:月球、火星、地球的气候条件有很大不同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为:能在火星土壤种出可食用作物,殖民火星的希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题干实验是在模拟火星的土壤条件下进行的,重金属含量也是土壤条件的一部分,实验时肯定已考虑在内,而种出的产品不仅安全还有可能更健康,因此A项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B项指出另一处土豆长势糟糕,C项说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D项指出气候条件存在不同,均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殖民火星还有很多因素要考虑,质疑了题干的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104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7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1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6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1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6题

3、【判断推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是:

A:

刘某在地下工厂用工业用高纯度酒精加自来水制造大量假酒,并将其销售给商店,获利8万多元

B:

某肉食品加工厂用病死猪肉作原料生产火腿,造成大批消费者食物中毒

C:

某饮料生产厂家在生产的可乐中添加了食品添加剂——咖啡因,但并未在包装上予以注明,使大量消费者饮用了含有咖啡因的可乐

D:

某食品厂在所生产的一款彩虹糖中添加食用色素超标,长期食用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正确答案:A

解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A项用工业用高纯度酒精加自来水制造假酒符合定义;B项猪肉属于食品原料,不符合定义;C项咖啡因和D项食用色素都不是有毒、有害的,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A。

考题出处:2014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4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4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8题,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8题,201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4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4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4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4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4年上半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4、【判断推理】配套效应指拥有某件物品后,为了追求完美效果而不断配置其他相应物品。
下列不属于配套效应的是:

A:邻居送给小李一只宠物狗,半月以后,小李家阳台上狗笼子、狗饭碗、狗澡盆、狗毛衣等一应俱全,几乎变成了宠物用品展示中心

B:小孙穿着朋友赠送的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在书房走动,总觉得身边的一切都不协调,他很快换掉了书房中的地毯、桌椅、书柜

C:张女士在商场亲子装专柜为儿子买了一件T恤,儿子和丈夫都非常满意,于是她又返回商场为丈夫和自己各买了一件

D:赵总在古玩店淘到一件康熙宫廷玉器,特意为它配制了一个红木底座,还请诗友为它专门写了一首咏玉诗,放在大厅最醒目的地方

正确答案:C

解析:配套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为了追求完美效果而不断为某物配置相应物品。
A项,有了宠物狗后,为它配置狗笼子、狗饭碗、狗澡盆、狗毛衣等相应物品,符合配套效应,排除。
B项,有了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后,为它配置了书房中的地毯、桌椅、书柜等相应物品,符合配套效应,排除。
C项,是因为对衣服满意才再次购买了同样的物品,并非为其配置相应的物品,不符合配套效应,当选。
D项,有了康熙宫廷玉器后,为它配置红木底座,请诗友为它写诗,符合配套效应,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06题

5、【判断推理】检阅:部队:基地

A:消费:宾客:酒店

B:采访:代表:会场

C:培训:员工:岗位

D:撒网:渔夫:大海

正确答案:B

解析:部队在基地接受检阅,基地是一个地点,部队接受检阅是被动行为。
A项,宾客在酒店进行消费,但宾客消费是主动行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代表在会场接受采访,会场是一个地点,代表接受采访是被动行为,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员工接受培训是为了胜任工作岗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渔夫在大海上撒网,但渔夫撒网是主动行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8题

6、【判断推理】巴纳姆效应:指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下列属于巴纳姆效应的是:

A:公共汽车上常发现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

B: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会失去控制感,安全感也就受到影响

C:虽然算命先生说了许多无关痛痒的话,但很多人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

D:有人常会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的正确性,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正确答案:C

解析:巴纳姆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认为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A项,一个人打哈欠,周围几个人也打起了哈欠,说明人们容易受他人影响,并未体现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不符合定义。
B项,人的情绪低落时对生活会失去控制感,说明情绪对人们的生活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并未体现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不符合定义。
C项,很多人认为算命先生无关痛痒的话说得“很准”,体现了人们认为笼统的人格描述能够准确地揭示自己的特点,符合定义。
D项,有人常怀疑自己的决定,喜欢生活有些变化,说明人们有多疑和善变的特点,并未体现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5题

7、【判断推理】再社会化指的是正常的社会化中断或失败后重新开始的社会化过程。特点是全面、迅速地改变原有的思想、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社会化内容。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涉及再社会化?

A:退休后的老王报名进了老年大学,开始系统学习书法

B:移居中国的史密斯夫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喜欢中国文化了

C:工作多年的王某考上了研究生,重新走进校园,他有种重回故里的感觉

D:小刘因盗窃财物被送进了少管所,出来后他改过自新,自食其力

正确答案:D

解析:再社会化的定义要点:①正常的社会化中断或失败后;②改变原有的思想、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
A项,老王学习书法不符合要点①②,不涉及再社会化。
B项,史密斯夫妇喜欢中国文化不符合要点①,不涉及再社会化。
C项,工作多年的王某重回校园不符合要点①,不涉及再社会化。
D项,小刘因盗窃财物被送进少管所接受再教育,出来后改过自新,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8、【判断推理】口罩:唇膏

A:电源:电线

B:画布:颜料

C:油纸:雨伞

D:化肥:犁头

正确答案:D

解析:口罩罩在鼻子嘴唇上,唇膏涂抹在嘴唇上,二者作用的对象都是嘴。
A项,电线可以传输由电源产生的电能,二者可以配套使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利用颜料在画布上绘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油纸可以防潮防湿,也可以用来制作雨伞,雨伞可以挡雨,二者有相似的功能,但作用对象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化肥施在土地里,犁头用于犁地,二者的作用对象都是土地,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9、【判断推理】高屋建瓴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技艺

A:气势 天造地设

B:形势 目无全牛

C:格局 左支右绌

D:地势 逆水行舟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高屋建瓴指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其与气势没有明显关系;天造地设指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其与技艺没有明显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可以形容形势;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纯熟的地步,可以形容技艺。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高屋建瓴与格局没有明显关系;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其与技艺没有明显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高屋建瓴与地势没有明显关系;逆水行舟比喻学习或做事就好像逆水行船,不努力就要退步,其与技艺没有明显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9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20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9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2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9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5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5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5题

10、【判断推理】乡风:民俗:乡村文化

A:德治:法治:治理能力

B:小学:中学:基础教育

C:习惯:民约:社会规则

D:通讯:网络:通信网络

正确答案:B

解析:乡风和民俗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项,德治、法治是两种不同的治理方式,二者与治理能力没有明显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小学和中学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习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与社会规则没有明显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通信网络是网络的一种,可以用于通讯,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6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8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