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197

发布时间:2022-08-13 10:18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中国国庆盛大阅兵过程中,各军兵种方队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完美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刚毅与坚强,举世瞩目,这是军人们历经数月艰苦训练的结果,已知某训练小组共有40余名队员,平均身高1.82米,平均年龄24岁,最终,所有年龄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83米的队员都参与了正式阅兵。
根据以上信息,关于该训练小组可以得出下列(       )项。

A:没有23岁以下的队员参加正式阅兵

B:参加正式阅兵的队员中,23岁以上的队员占多数

C:所有身高超过1.83米但年龄23岁以下的队员都没有参加正式阅兵

D:未参加正式阅兵者不包括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83米的队员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条件:年龄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83米的队员都参与了正式阅兵。
A项,根据题干条件只能知道年龄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83米的队员参与了,但无法判断是否有23岁以下的队员参加正式阅兵,无法推出。
B项,题干并未涉及其他年龄的队员参加正式阅兵的人数,无法判断23岁以上的队员所占的比例,无法推出。
C项,题干并未涉及身高超过1.83米但年龄23岁以下的队员是否参加正式阅兵,无法推出。
D项,根据题干条件可以得到未参加正式阅兵者不包括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83米的队员,可以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51题

2、【判断推理】陕西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布达拉宫

A:兵马俑 河南

B:渭河 西藏

C:大雁塔 西藏

D:华山 北京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兵马俑是陕西的旅游景点,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旅游景点。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经陕西,并非旅游景点,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旅游景点。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大雁塔是陕西的旅游景点,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旅游景点。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华山是陕西的旅游景点,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旅游景点。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5题

3、【判断推理】春节期间,铁路系统在某两个城市间增加了临时客车,以作为该线路客运的补充。原来的车次要乘坐10个小时,临时客车比原来的车次要多乘坐2个小时。但是在临时客车刚实施的一段时间内,原车次的乘客拥堵现象仍未得到缓解。
那么最有说服力的原因是:

A:临时客车的乘坐时间太长

B:一段时期内人们对新增的临时客车的停车站和运行时间都还不清楚

C:大多数人总喜欢乘坐固定的客车车次

D:人们喜欢坐拥挤的车,这样会暖和些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矛盾是增加临时客车并没有缓解乘客拥堵现象。
A项,临时客车仅需多乘坐2小时,相对10小时来说,并不算长,说服力有限。
B项,人们对于临时客车的情况不太了解不敢轻易乘坐,说明了增加临时客车没有起到效果的原因,很好地解释了题干的矛盾。
C项,人们喜欢乘坐的固定车次是人们的主观行为,没有针对临时客车没起到效果进行解释,说服力有限。
D项,人们喜欢乘坐拥挤的车是人们的主观行为,没有针对临时客车没起到效果进行解释,说服力有限。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模式生物的是:

A:豌豆——孟德尔在揭示生物界遗传规律时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果蝇——生物学家摩根选用果蝇进行基因的突变进化研究

C:白鼠——现代医学研究大量使用白鼠作为实验动物

D:病菌——医院进行细菌培养以确认患者的感染病菌类型

正确答案:D

解析:模式生物即为了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而被科学家选定的对其进行科学研究的生物物种。
A项中的豌豆、B项中的果蝇、C项中的白鼠均符合定义,为典型的模式生物。
D项,培养病菌是为了确认病菌的类型,并不涉及科学研究,也不是为了揭示规律,不符。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人们已经知道:如果果蝇体内的w基因发挥作用,雄性果蝇就不会向雌性果蝇求爱,转而追求同性。因此果蝇的同性恋行为被认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最近,研究人员培养出w基因发挥作用的雄性果蝇,然后利用这种果蝇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果蝇的同性恋行为不仅受遗传因素影响,社会因素也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的发现?

A:如果这种雄性果蝇羽化成虫后,只要进行一天以上的集体饲养,雄性果蝇就开始追逐其他雌性果蝇,显示出求爱行为;但如果这种果蝇羽化后是一只只隔离饲养的,则不会出现此种行为

B:如果这种果蝇羽化后是一只只隔离饲养的,若干天后,果蝇就开始表现出对其他雄性果蝇的求爱行为;如果这种果蝇羽化后是集体饲养的,则不会出现此种行为

C:如果这种雄性果蝇羽化成虫后,可以进行一天以上的集体饲养,雄性果蝇就开始追逐其他雄性果蝇,显示出同性恋的求爱行为;但如果这种果蝇羽化后是一只只隔离饲养的,则不会出现此种行为

D:如果这种果蝇羽化后是一只只隔离饲养的,若干天后,果蝇就开始表现出对其他雌性果蝇的求爱行为;如果这种雄性果蝇羽化成虫后是集体饲养的,则不会出现此种行为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为:果蝇的同性恋行为不仅受遗传因素影响,社会因素也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A项,“追逐其他雌性果蝇”说明遗传因素没有起作用,不能支持研究人员的发现。
B项,“集体饲养则不会出现此种行为”说明社会因素没有发挥促进作用,也不能支持研究人员的观点。
C项,说明果蝇羽化为成虫后是否进行集体饲养的经历,会对它们是否出现同性恋行为产生影响,这说明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同时影响着果蝇的行为,能够支持题干结论。
D项,说明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都没有发挥作用,不能支持研究人员的观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6、【判断推理】在某旅行社的股东会上,总经理提出:“根据日前公司整体规划,我提议欧洲线和北美线两条线路至少要开通一条,但南美线因航线问题不能马上开通。”董事长表示反对。
下列(       )项最能准确表达董事长的意思。

A:欧洲线、北美线和南美线三条线路都开通

B:欧洲线、北美线和南美线三条线路都不开通

C:欧洲线和北美线两条线路至多开通一条,但南美线要马上开通

D:如果南美线不能马上开通,那么欧洲线和北美线两条线路都不能开通

正确答案:D

解析:总经理的观点:开通欧洲线或北美线,且不开通南美线。
董事长反对总经理的观点,即董事长的观点是总经理观点的矛盾命题:或者不开通欧洲线和北美线,或者开通南美线。
A项,开通北美线、南美线和欧洲线,仅是董事长观点的一种可能情况,并不能准确表达董事长的意思。
B项,不开通北美线、南美线和欧洲线,仅是董事长观点的一种可能情况,并不能准确表达董事长的意思。
C项,欧洲和北美线至多开通一条,开通南美线,仅是董事长观点的一种可能情况,并不能准确表达董事长的意思。
D项,不开通南美线→不开通北美线和欧洲线,董事长的观点为相容选言命题,否定了一个选言肢以外的其他选言肢,可以肯定剩余的选言肢,可以准确表达董事长的意思。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54题,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55题

7、【判断推理】与今天的大熊猫不同,大熊猫祖先的饮食非常多元,那么大熊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以食用竹子为主的呢?早期研究认为这一食性转变大约发生在5000年前,但最新研究中,人们通过测定大熊猫骨骼和牙齿中稳定的同位素揭示了它们晚年和牙釉质形成早期的饮食状况,得出新结论:大熊猫的食性变化发生在较近的几百年,而不是之前所称的几千年。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新结论?

A:大熊猫的食性特征和栖息地分布远比研究人员预想得更为复杂和多样化

B:研究者选取的古代大熊猫样本很大比例上来自生活在距今二三百年的熊猫标本

C:即使是现存的大熊猫,野生的和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在骨骼等机体组织的同位素分析中也存在一些差别

D:大熊猫进食肉类或植物后,食物的化学标记(即同位素)会留在机体内,如果取样全面就可推测出它们的食物类型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由“人们通过测定大熊猫骨骼和牙齿中稳定的同位素揭示了它们晚年和牙釉质形成早期的饮食状况”推出“大熊猫的食性变化发生在较近的几百年,而不是之前所称的几千年”的新结论。
A项,只是指出大熊猫的食性特征和栖息地分布的情况,并未涉及大熊猫的食性变化的时间,与题干论证无关,无法质疑题干新结论。
B项,指出研究者选取的大熊猫样本很大比例来自生活在距今二三百年的熊猫标本,即样本选取不科学,不具有代表性,有力地质疑了题干新结论。
C项,指出野生的和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在骨骼等机体组织的同位素分析中存在一些差别,但是不能说明这一差别是否会影响新结论的得出,无法质疑题干新结论。
D项,指出确实可以通过分析大熊猫机体内的同位素来研究其食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新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101题

8、【判断推理】文言文:古代汉语

A:语言学:现代语言

B:戏剧:古代戏曲

C:白话文:现代汉语

D:文献:古代文献

正确答案:C

解析: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表现形式。
A项,现代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之一,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古代戏曲是戏剧的一个发展阶段,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白话文是现代汉语的表现形式,且文言文和白话文、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相对的,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古代文献属于文献,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2题

9、【判断推理】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量而使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雨岛效应是指由于热岛效应,在城市上空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加上上空尘埃较多,使附近及下风向降水稍多的现象。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岛效应是引起雨岛效应的原因之一

B:三种效应都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结果

C: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影响的地域范围不同

D:热岛效应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唯一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热岛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城市由于人口集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量使得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
雨岛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于热岛效应,在城市上空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加上上空尘埃较多,使附近及下风向降水稍多的现象。
温室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A项,根据雨岛效应的定义可知,热岛效应是引起雨岛效应的原因之一,说法正确。
B项,根据三个定义可知,三种效应都涉及人类活动,说法正确。
C项,根据定义可知,温室效应影响的是全球气候,热岛效应影响的是城市气温,二者影响的地域范围不同,说法正确。
D项,根据温室效应的定义可知,其是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造成的,热岛效应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唯一原因的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兔:青草

A:蚕:桑叶

B:狗:老鼠

C:鱼:河水

D:虫:小鸡

正确答案:A

解析:兔吃青草,后者为前者的食物。
A项,蚕吃桑叶,后者为前者的食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老鼠并非狗的食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鱼生活在河水中,后者并非前者的食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小鸡吃虫,前者为后者的食物,词项间顺序颠倒。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7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