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91

发布时间:2022-08-12 5:20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中国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一个悠久的良性传统。在古代,官员的读书是________的现象,大凡为官一生,“致仕”(退休)时一般也要“刻部稿”,企盼给后世留下一点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广泛性 流风余韵

B:社会化 前车之鉴

C:持续性 雪泥鸿爪

D:官场化 星星之火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二空,“流风余韵”指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多指好的风尚)。“前车之鉴”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教训来吸取。分析可知,题干主要说的是官员退休时一般会写些东西留给后,并未涉及“好的风尚”或“教训”等内容,排除A、B。
第一空,根据题干说的“为官一生”“退休”等可知此处填“持续性”要更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21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1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2、【言语理解】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够被称为“全球系统”的,只有中国的北斗、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以及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可以说,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北斗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混合的异构星座部署。美国的GPS和欧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统都是由地球中高轨道卫星组成的,而北斗是由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高轨道卫星混合的星座组成的。北斗系统既能实现全球覆盖,同时由于部分卫星定点在中国国土上空,因此能够为本土提供更高精度、更好性能的服务。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北斗系统“牛”在哪里

B:

全球卫星系统大盘点

C:

北斗与GPS,谁能更胜一筹

D:

北斗系统——引领未来变革

正确答案:A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目前世界上的四款“全球系统”,并说明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接着重点讲述中国的北斗系统与其他国家卫星导航系统在技术上的区别,并说明北斗系统既能实现全球覆盖,还能为本土提供更高精度、更好性能的服务。因此,文段意在说明北斗系统的厉害之处。文段标题应与此相关,A项对应恰当。

B项,“大盘点”为文段引出话题的内容,非重点,文段主要讲述的是北斗系统,排除。

C项,文段主要讲述的是北斗系统的厉害之处,GPS非文段重点,且文段并未单独比较北斗与GPS,排除。

D项,“引领未来变革”与文段内容无关,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41题

3、【言语理解】一个人得病最深,莫过于病入膏肓而自以为没病。比如古代的蔡桓公,神医扁鹊几次提醒“不治将恐深”,他先不屑,后不理,再不悦,可当身体毛病________时再想医治,已经________。与其说蔡桓公死于病症,不如说死于讳疾忌医,实乃可叹可悲!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现 无计可施

B:发作 无从下手

C:暴露 于事无补

D:显露 无力回天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身体的毛病十分严重了,从而显现出来,“暴露”指露在外面,无所遮蔽。与句意不符,排除C。第二空,句意为蔡桓公病重时再想医治,已经无法救治了。“无力回天”形容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或者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填入最合句意。“无计可施”指没有办法可用;“无从下手”指没有任何途径没法着手去办,两项均不含病重无法挽救的意思,排除A、B。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2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7题

4、【言语理解】在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国家。如果仅仅因为问题没有煽动性,就不采取任何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那么矛盾就会越积越多,问题的“能量储备”也会越来越大,一旦爆发就是灾难性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解决社会问题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B:国家发展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C: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止问题的爆发

D:加强对群众心理情绪的积极疏导和化解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第一句讲任何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存在问题。第二句讲不能因为问题小就不去解决,否则问题会越积越多造成灾难性后果。由此可知,文段意在强调注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止问题的爆发。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柏拉图、卢梭、托尔斯泰和程伊川都曾怀疑到文学的影响,________它是不道德的或是不健康的。世间有一部分文学作品确有这种毛病,本无可讳言,但是不能________,我们只能归咎于作品不完美,不能________文学本身必有罪过。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 因小失大 确认

B:以为 因噎废食 断定

C:提出 矫枉过正 忽视

D:默认 顾此失彼 推定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都曾怀疑到文学的影响”可知,“否定”填在此处不当,造成语义矛盾,排除A。第二空,由“只能归咎于作品的不完美,不能……文学本身必有罪过”可知,句中说的是不能因为文学作品有缺陷,就完全否定其价值,排除D。第三空,“忽视”填入句中与句意相悖,对应“必有”,选“断定”更恰当,排除C。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6、【言语理解】

最早对“峨眉”二字做出解释的是晋人任豫,其《益州记》记载峨眉山在南安县(今四川乐山)界以南八十里,两山首相望如蛾眉。这个说法为北朝郦道元所接受,其《水经注》记载峨眉山在南安县界,去成都南千里,秋日清澄,望两山相峙如蛾眉。任豫、郦道元从峨眉山的外形来推定“峨眉”二字的语源语义来历,几乎成为后世定论。然而考查图书典籍,我们却找不到“峨眉”为“蛾眉”的文献证据。

这段文字是一篇论文的开头,这篇论文最可能:

A:

考证“峨眉”一词的来源

B:

介绍峨眉山外貌形态的变化

C:

介绍《水经注》对后世的影响

D:

论证文献对地理研究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A

解析:

文段首先说晋人任豫对“峨眉”二字做出的解释;接着说北朝郦道元也认同其观点;然后说他们都是从峨眉山的外形来推定“峨眉”二字的语源语义来历;最后以“然而”进行转折,指出我们在图书典籍里面找不到“峨眉”为“蛾眉”的文献证据。根据行文逻辑,下文应继续围绕考证“峨眉”一词的来源展开论述,A项说法与之相符,当选。

B项,文段已经说明了任豫、郦道元从峨眉山的外形来推定“峨眉”一词的来源,“峨眉山外貌形态”属于本文内容,下文不可能再赘述峨眉山外貌形态的相关内容,排除。

C项,文段主要介绍的是“峨眉”一词的来源,“《水经注》对后世的影响”与文段话题不一致,排除。

D项,“论证文献对地理研究的重要性”脱离了对“峨眉”一词的考证的话题,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1题

7、【言语理解】很多人认为,艺术创作是对自然或社会的观察与模仿,但在某些艺术史家看来,艺术家的创作其实是对传统与风格的修改和调整,是不断制作与匹配“图式”的过程。无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对古希腊罗马精神的再现,还是中国宋元文人画对老庄哲学的追随,都是如此。艺术家在准备好想要处理的题材之前,脑海里必然存在某些已知的图式,这些图式是过去艺术家们的成果;艺术家在画布或画纸上开始描绘时,就像置身在一个“镜子厅”或“回音廊”,旧的图式被不断唤起,题材的意义在特定的视觉秩序中,以新的图式再次展现。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艺术创新是无中生有的过程

B:艺术作品间的相似缘于模仿借鉴

C:艺术创作离不开已有的传统

D:古典艺术作品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以一个转折句引出观点——在某些艺术史家看来,艺术家的创作其实是对传统与风格的修改和调整,是不断制作与匹配“图式”的过程;接着指出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是如此;然后对这种“制作与匹配‘图式’的过程”进行了具体描写。分析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即观点句,正确答案应与首句表述的内容相符。C项的“离不开已有的传统”表述正确。
A项的“是无中生有的过程”与首句的“是对传统与风格的修改和调整,是不断制作与匹配‘图式’的过程”相悖,排除。
B项的“艺术作品间的相似”无中生有,且脱离了“艺术创作”的话题,排除。
D项,文段强调的是艺术创作对传统的依赖,“古典艺术作品”概念变化,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4题

8、【言语理解】各国机场常用声效装置、风筝或稻草人驱鸟,但这些手段用上一段时间后即被鸟群________而无效。加拿大埃德蒙顿国际机场决定引进机器猎鹰驱鸟。这款机器猎鹰外形接近真猎鹰,能够扇动翅膀飞行,它利用了鸟类害怕捕食者的心理,或能________地解决问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识破 一劳永逸

B:破解 行之有效

C:察觉 轻而易举

D:洞穿 顺理成章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破解”指揭破,解开。对象常为“谜题”“密码”等,不能用于鸟群对驱鸟手段的认识,排除B。第二空,对应前文的“用上一段时间后即被鸟群……而无效”,可知加拿大的新方法应具有长久有效的优点。“一劳永逸”意思是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顺理成章”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一劳永逸”填入最能突出新方法相比之前方法的优势,排除C、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5题

9、【言语理解】在西方近代史上,德意志民族似乎在很多事情上都比较________,哲学领域也是如此。当由培根肇始的英国经验论和由笛卡尔创立的大陆威力论之间的激烈争论形成了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一次高潮时,德国的哲学讲坛依然被早已腐朽不堪的经院哲学________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迟缓 统治

B:特别 左右

C:落后 控制

D:独特 笼罩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当……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一次高潮时,德国的哲学讲坛依然被早已腐朽不堪的经院哲学________着”可知,此处说的是德意志民族的落伍,据此排除与此无关的B、D。
第二空,与“讲坛”搭配,“统治”更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加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这句话的含义是:

A:华贵,要令人肃然起敬,要有华丽的外表

B:凡有美德的人,即使打扮得华贵也令人肃然起敬

C:凡有美德的人,即使打扮得不够华贵也令人肃然起敬

D:凡有美德的人,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更令人肃然起敬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同样”可知,文段论述的重点为“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C项为这句话的同义转换,当选。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