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52

发布时间:2022-09-13 19:52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赞赏“文物表情包”的冲突美,并不意味着此类创意可以________。文创作品可以活一些,但文物毕竟相对传统严肃,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把握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平衡,否则就可能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马行空 贻笑大方

B:百无禁忌 功亏一篑

C:信手拈来 得不偿失

D:无的放矢 弄巧成拙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句中表达的是赞赏“文物表情包”的冲突美,并不意味着此类创意可以没有约束,A、B、D三项填入均恰当。“信手拈来”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强调的是写得轻松,与句意无关,排除C。第二空,“贻笑大方”指让内行笑话。多用于犯了常识性错误的语境,排除A。“功亏一篑”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弄巧成拙”指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文创作品可以活一些”对应“弄巧”,“未把握好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平衡”对应“成拙”,“弄巧成拙”填入更恰当,排除B。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在圆明园被烧毁之前,气势最为恢宏的是长春园和绮春园,圆明园因为此二园被称为“万园之园”。但与欧洲石式建筑不同,此二园中古建筑多采用砖木结构,火烧后主体部分就荡然无存,只剩下台基及夯土层。如今,原来并不如前二园出名的大水法因为采用石材而保留下来,现在反而成了园中最胜之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西方建筑的不同风格

B:砖木结构建筑不易完整保存的原因

C:圆明园遗址保护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D:“大水法”成为圆明园胜景的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说圆明园中气势最恢宏的“长春园”和“绮春园”因为采用砖木结构,在被焚烧之后才会荡然无存;接着引出,之前并不出名的“大水法”倒因为采用石材在焚烧后留存了下来,成了园中最胜之景。
A项“中西方建筑”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文段主要论述的是圆明园。B项也脱离了“圆明园”这一对象。C项无法从文段得出。D项说法符合文意,当选。
文段说明的是“大水法”成为圆明园中最胜之景的原因。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4题

3、【言语理解】①这是当今全球城市智能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②若对上述关系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③城市里的人类社会活动与组织也越来越复杂,如基建、服务、交通、物流、能源、通信等诸多子系统,彼此构成错综复杂的共生、促进或制约关系
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从这些关系中已形成大量学术成果,但由于学科区分,综合性分析研究较为稀缺
⑤随着城市不断变得更大、更复杂,在城市物理空间中,人造物开始打破与自然物的平衡关系,如建筑、街道、车辆、包装物、垃圾、污水、雾霾,使土壤、江河、大气等面临严峻考验
⑥近年来,互联网、传感器网、大数据、云平台崛起,城市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已通过数字化映射到信息空间,对它们的学习、分析、综合变得可能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③②④⑥①

B:⑥①③⑤②④

C:⑥①④⑤③②

D:⑤③④②⑥①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从首句入手较难排除,可从关键信息入手分析。②提到“若对上述关系处理不当”,③介绍了城市中错综复杂的关系,②与之衔接恰当,应紧密相连,顺序为③②,排除B、D。
再比较A、C两项差别,②③⑤句群论述的是由于城市空间变大而面临的问题,①④⑥句群论述的是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②③⑤句群应在①④⑥句群前,排除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0题

4、【言语理解】现在很多人对快速发展的食品科技比较陌生,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知之甚少,因此对错误信息的辨识能力、对谣言的抵御能力十分有限。那些________的谣言不仅影响消费信心,也给行业、产业带来直接的危害。强化食品安全科普传播________,也迫在眉睫,这已经成为全行业和全社会的共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虚张声势 至关重要

B:铺天盖地 首当其冲

C:耸人听闻 势在必行

D:口耳相传 任重道远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后文“不仅影响消费信心,也给行业、产业带来直接的危害”可知,空缺处词语意在强调谣言的危害。“口耳相传”意思是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是褒义词,不符合文段感情色彩,排除D。第二空,由前文提到的谣言的危害和“也迫在眉睫”可知,此处强调的是食品安全科普传播的紧迫性。“首当其冲”指首先受到冲击,词义明显与文段无关,排除B。“至关重要”侧重重要性;“势在必行”侧重紧迫性。“势在必行”填入更恰当,排除A。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27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32题

5、【言语理解】对于爱因斯坦,除了他的相对论之外,他对于科学相关的哲学思考,对诸多社会、政治、文化问题的关注和精辟的言论,有时却在传统只注意传播具体科学知识的科普中缺席了。这不能说不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恰当的是:

A:人们对科学家的了解不足

B:爱因斯坦的哲学理论更值得关注

C:科普所宣传的科学知识应更为广泛

D:真正的科学家研究兴趣是极为广博的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说的是传统只注意传播具体的科学知识,而对于爱因斯坦与科学相关的哲学思考、对社会、政治、文化问题的精辟言论较少关注,言下之意即科普宣传不能只关注具体科学知识的宣传,还应关注更广泛的领域。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不是论述的重点。B项,爱因斯坦只是举例,且“更值得关注”说法有误。D项说法无法从文段得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6、【言语理解】当我们历经艰难终于抵达故乡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的村镇与记忆中的故乡相去甚远,“家”已经面目模糊,________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等着归人,这让已经适应大城市的人们由此觉得故乡越显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衰弱 凋敝

B:怯弱 陌生

C:孱弱 萧瑟

D:羸弱 疏离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怯弱”指胆小软弱,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用于形容老人不恰当,排除B。第二空,由“眼前的村镇与记忆中的故乡相去甚远”“已经适应大城市的人们”可知,与大城市的繁华和现代化相比,人们觉得故乡非常破败落后。“凋敝”指残缺破败,如民生凋敝;“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如秋风萧瑟;“疏离”指疏远隔离,常用于形容二者关系。形容农村的衰败,用“凋敝”最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3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7、【言语理解】支持外资评级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所有种类债券评级业务,是中国金融市场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信用评级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引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中国开展评级业务,有利于满足国际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也有利于促进中国评级行业评级质量改善,有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这段文字着重说明的是:

A:信用评级对外开放的相关措施

B:信用评级对外开放的规划部署

C:信用评级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D:信用评级对外开放的基本内涵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支持外资评级机构进入中国是中国金融市场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接着具体说明了引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中国开展评级业务有哪些好处,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引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中国开展评级业务的意义,C项表述正确。
A、B、D三项均与意义无关,在文段中无相关论述,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29题

8、【言语理解】伏尔泰以天纵之资,博览群书,吃掉了的东西自己加以消化,作为营养,为他的“理性哲学”服务。伏尔泰涉猎的诸“家”当中,中国只是不很重要的“一家”,并不是“情有独钟”;用显微镜把它单挑出来像“特写镜头”一样放大,那不是“幻觉”,也是“错觉”。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伏尔泰用中国素材为其“理性哲学”服务

B:中国素材在伏尔泰的哲学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C:夸大中国因素在伏尔泰哲学体系中的作用是不对的

D:伏尔泰用“特定镜头”的方式来描绘中国

正确答案:C

解析:由“中国只是不很重要的‘一家’,并不是‘情有独钟’;用显微镜把它单挑出来像‘特写镜头’一样放大,那不是‘幻觉’,也是‘错觉’”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不应把伏尔泰哲学体系中的中国因素夸大,与此相符的为C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请别忘记,要想真正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胜利者,中国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中国依然高度依赖污染最大的矿物燃料——煤。与西方电厂相比,中国大部分电厂能源效率较低,二氧化碳排放亦较多。中国培养了大批工程师,但还需要有能够与麻省理工学院、硅谷或者通用电气“绿色创想”部门相媲美的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正在忙于构建一个现代化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却没有欧洲重视生产质量的传统。
下面列出了中国在发展清洁能源上面临的问题,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严重依赖矿物燃料煤,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受限

B:忽视生产质量,基础设施差,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受限

C:创新能力差,缺乏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研发机构

D:技术水平低,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中国依然高度依赖污染最大的矿物燃料——煤”可得出。
B项,由“中国正在忙于构建一个现代化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却没有欧洲重视生产质量的传统”可知,中国的基础设施并不差,选项说法有误。
C项,由“中国培养了大批工程师,但还需要有能够与麻省理工学院、硅谷或者通用电气‘绿色创想’部门相媲美的研究开发中心”可得出。
D项,“与西方电厂相比,中国大部分电厂能源效率较低,二氧化碳排放亦较多”可得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

10、【言语理解】

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既要用好“老办法”,也要掌握“新办法”,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群众需求什么、期待什么,社会治理就应该重点关注什么。要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待,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和群众工作的经验总结。用好这个“老办法”,当牢记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表达诉求、提出建议、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也要掌握运用互联网,学会收集网络社情民意,了解网民所思所愿,积极回应网民的关切。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不属于“新办法”的是:

A:

把握网络舆情动向

B:

深入实地走访考察

C:

积极开展网络问政

D:

关注网民需求期待

正确答案:B

解析:

由“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也要掌握运用互联网,学会收集网络社情民意,了解网民所思所愿,积极回应网民的关切”可知,“新办法”与互联网相关,A、C、D三项均与网络有关,都属于“新办法”。

由“调查研究是……用好这个‘老办法’”可知,B项的“深入实地走访考察”属于“老办法”,不属于“新办法”。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