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51

发布时间:2022-09-13 17:03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早发育的,身高增长开始得早,增长高峰出现得也早,增长停止也早,整个增长过程可能比较短,因此,早发育类型的孩子虽然开始时显得比同龄孩子高,但成年可能比晚发育的个子矮,而体重比同样身高而晚发育的孩子更重些。
由这段话可以推论:

A:同龄孩子中,早发育的身高不一定比晚发育的高

B:早发育类型的孩子的个子显得比同龄孩子高

C:早发育类型的孩子的体重比同龄孩子要重些

D:早发育类型的孩子比晚发育的更成熟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文中“早发育类型的孩子虽然开始时显得比同龄孩子高,但成年可能比晚发育的个子矮,而体重比同样身高而晚发育的孩子更重些”可知A项正确。B项缺乏“开始时”这个时间限制;C项缺少了定语“同样身高而晚发育”,且文段中只是说“可能”;D项文中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B、C、D三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传统师徒制的写照。历史上,师徒制保障了传统工艺技艺的________,可谓手工业时代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大机器生产使职业院校代替师徒制,成为培养产业工人的主阵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生生不息

B:

蒸蒸日上

C:

薪火相传

D:

一脉相承

正确答案:C

解析:

句意是历史上的师徒制保障了传统工艺技艺的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指世间万物新陈代谢,永不停止。“蒸蒸日上”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一脉相承”指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三者形容技艺的传承均不恰当,排除A、B、D。“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符合语境,当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7题

3、【言语理解】基础教育是受政治、经济、文化、舆论乃至学界深度影响的领域。学业负担有其自身发生的逻辑链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负担问题,既是一个客观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被社会舆论“建构”出来的主观存在。不同家庭、学校和学生所感受的学业负担与政策意图治理的学业负担可能大相径庭。学业负担问题的治理也受到教育内外部多重因素的掣肘,具有极高的挑战性。推动基础教育领域的公私合作而非对立,发挥双方的优势,对包括缓解学业负担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均有意义。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学业负担问题涉及主客观综合因素

B:学业负担有其自身发生的历史与现实逻辑

C:学业负担问题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度影响

D:缓解学业负担问题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发展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由“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负担问题,既是一个客观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被社会舆论‘建构’出来的主观存在”可知,学业负担问题涉及主客观综合因素,A项理解准确,排除。
B项,由“学业负担有其自身发生的逻辑链条”可知,“有其自身发生的历史与现实逻辑”理解准确,排除。
C项,由“基础教育是受政治、经济、文化、舆论乃至学界深度影响的领域”“学业负担问题的治理也受到教育内外部多重因素的掣肘”可知,学业负担问题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度影响理解准确,排除。
D项,由“推动基础教育领域的公私合作而非对立,发挥双方的优势,对包括缓解学业负担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均有意义”可知,推动基础教育有助于缓解学业负担问题,“缓解学业负担问题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发展”因果倒置,理解不准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许多企业正遭遇来自网络罪犯前所未有的攻击。有数据显示,“想哭”病毒仅攻击网络一次,就能造成高达40亿美元的损失。网络罪犯擅长兜售自己成功的战略,他们将所谓的勒索软件当成一种服务,其中涉及一种许可软件,可冻结公司的电脑文件直至对方付款。这些黑客不一定都是自由职业者,事实上,当今绝大多数灾难性的网络攻击都有某些组织的支持。遭受攻击的企业寻求执法人员帮助存在风险,因为不但企业费时费钱,而且会增加将敏感信息公之于众的风险。因此,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帮助企业应对黑客攻击

B:企业为了减少损失,寻找私人网络安全公司

C:新的行业应运而生,网络安全成为热门行业

D:要将黑客绳之以法,减少网络罪犯攻击企业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指出许多企业正在遭遇严重的网络罪犯攻击,并对此进行了具体说明;接着指出如果遭受攻击的企业寻求执法人员帮助,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最后以“因此”提出结论。由此可知,横线部分应为面对网络罪犯的攻击而采取的应对措施。C项,“新的行业应运而生,网络安全成为热门行业”是在该背景下的应对措施,符合文意。
A项,“政府”与前文的“执法人员”重复,排除。B项,“寻找私人网络安全公司”也会涉及将敏感信息公之于众的风险,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将黑客绳之以法”文段并未提及,且不具备针对性,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5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5、【言语理解】参与大火都是古代妇孺皆知的星相。夏族对参的认识有深刻的原因,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线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际。“参去寒冬尽,农家备耕忙”,它成为夏族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公元前2400年左右,大火在春天傍黑时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其光荧荧,好似东方远处的一团火焰。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单是因为它亮,它就像是特意来点燃人们盼望播种的希望之火。
文中“观象授时”的含义是:

A:观天象以安排时间

B:观天象以从事农耕

C:观天象以确定季节

D:观天象以传授知识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文段可知,参和大火都是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又由原文的“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线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际”和“大火在春天傍黑时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可知,观象授时的含义即是“观天象以确定季节”。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传统的史学研究,由于其对象大都是“不能说话的”档案和文献资料,因而在研究过程中,它们只是扮演“法官”角色的研究者们审判的“被告”,而这个被告在法庭上没有任何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所以,不同的“法官”由于其使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尽管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造成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运用同样的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却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B:运用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应当谨慎,而不能武断

C:研究历史还应注重运用“能说话的”史料

D:应当制定统一的规则来规范对档案和文献资料的研究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以“法官”和“被告”的比喻形象地阐述了传统史学研究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间的关系,然后以“所以”引出文段的结论——“由于其使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A项是对这一结论的准确复述。
B项,造成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是研究者审判规则不同,而并非研究者武断,“应当谨慎,而不能武断”无法得出,排除。C项,“能说话的”史料文段未涉及,排除。D项,由“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可知,文段并非批判规则不统一,而是强调相同材料不同结果这一现象的正常,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7、【言语理解】对于社会性动物人类来说,社交的重要性________,而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就是要认清别人的脸。不幸得脸盲症的话,真是会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言而喻 窘态百出

B:无庸赘述 贻笑大方

C:昭然若揭 见笑于人

D:显而易见 羞愧难当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社会性动物”可知,社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很明显。C项“昭然若揭”指真相大白,不符合语境,排除。
第二空,文段形容的是“脸盲症”会遇到的情景,“窘态百出”填入恰当。“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不符合语境,排除B。“羞愧难当”指感到十分羞愧内疚。程度过重,排除D。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8、【言语理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少年是________,该烂漫且烂漫;青春是________,该绽放且绽放;________热茶趁热喝,不要等到变冷;________美酒乘兴饮,不要等到变馊;少年老成不是太好的事,少年将老年的日子过了,有什么好呢?少年可老年,老年难少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丽的 盛开的 芳香的 醇香的

B:快乐的 美丽的 醇厚的 芳香的

C:美丽的 快乐的 芳香的 醇香的

D:快乐的 美丽的 芳香的 醇厚的

正确答案:D

解析:前两空,对应“烂漫”用“快乐的”更恰当,对应“绽放”用“美丽的”更恰当,排除A、C。
第三空,形容“热茶”用“芳香的”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

9、【言语理解】在民意跟权力的地位不平等时,民意就无法获得权力的尊重。在权力面前自保尚不可得,更何谈让权力听话?因此,要让民意真正发挥作用,除了给予民意力量外,别无他法。权力尤其需要明白的是,民意就是权力运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尊重民意的体现,也并非事事按照民意办——在限于某些条件无法依民意而行事的时候,向公众坦陈原因,求得民众谅解,这是达成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必由之路。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只有尊重民意的权力才是合法的权力

B:权力应服从于民意,不能服从时应保持坦诚和谦卑

C:民意无法获得权力尊重的根本原因是民意的力量弱小

D: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关键在于公众的知情和谅解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民意与权力不平等,民意无法被权力尊重的问题。然后指出要让民意发挥作用,必须尊重民意,在不能依民意而行的时候需要征得民众谅解。故文段论述的是权力与民意双赢的方法,只有D项表述符合文意。
文段没有提及“合法的权力”,排除A。C项仅是对现状的陈述,不是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排除。B项的迷惑性比较大,但与D项相比较,“权力和民意双赢”是文段的落脚点,且“公众的知情和谅解”更与时下热点相符。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10、【言语理解】25.西南某高校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为预防研究生学位论文抄袭,学校下一步将考虑(       )“反剽窃”软件。据悉,该校已经在网上发布软件研制招标公告和相关(       )。

A:起用 启事

B:起用 启示

C:启用 启事

D:启用 启示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两词都有开始使用的意思,但“启用”的修饰对象只能是物,“起用”的修饰对象只能是人,与软件搭配,第一空应用“启用”,排除A、B;启事是一种应用文体,为说明某事而登报或公开发表张贴的文字。启示指从启发提示中领悟的道理。与“公告”相对应,第二空应填“启事”,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