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346

发布时间:2022-09-12 10:29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事件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个体责任感会增强。但如果是要求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会变弱,甚至会出现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的情况。这一效应常发生在事故发生后众多旁观者身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不属于责任分散效应的是:

A:有一位口吐白沫的人倒在街上,小明看到后心想“有人会打120的”

B:邻居家的房子着火了,小吴和其他邻居从楼道逃生

C:有一个小孩被车撞倒在马路中央,经过的车辆纷纷绕道而行

D:某女士在闹市区遭遇歹徒袭击,数次高呼“救命”而无人施救

正确答案:B

解析:责任分散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群体共同面对某一件事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责任感变弱,常体现在事故发生后众多旁观者身上。  
A项,有人倒在马路上,小明作为旁观者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责任感变弱,符合定义。  
B项,小吴和其他邻居属于逃生行为,而非看到事故无动于衷,并未体现责任感变弱,不符合定义。  
C项,小孩被车撞倒,经过的车辆作为旁观者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责任感变弱,纷纷绕道而行,符合定义。 
D项,遭遇歹徒袭击,高呼“救命”而无人施救,体现了旁观者的责任感变弱,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

2、【判断推理】红光:满面

A:东山:再起

B:魂牵:梦萦

C:五光:十色

D:雨打:芭蕉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红光满面是一个主谓结构的成语;A项东山再起也是主谓结构的成语。B、C两项都是并列结构;D项是动宾结构。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3、【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完成了两项记忆实验,实验一中参试者学习40组单词,实验二中参试者学习一系列手指信号。两实验中,只告诉一半参试者10小时后将接受测试,实际上所有参试者都将接受测试。只安排一部分参试者在学习和测试之间小睡。结果发现,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组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反驳该结论的一项是:

A:实验一中参试者都是记忆力较好的、在某语言专业学习的年轻人

B:有些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小睡时没有睡着,他们无意识地在大脑中复习所学过的内容

C:安排小睡时间的参试者,均为年龄较小的少年,而众所周知,人在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比较好

D:实验二中部分小睡的参试者以放松的心态参加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由“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组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推出“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
A项,指出实验一中参试者的整体情况,而非一个实验中部分参试者的情况,不能反驳题干结论。
B项,指出有些参试者没睡着,但有些参试者的情况对题干结论的反驳力度较弱。
C项,指出安排小睡的参试者均为年龄较小的少年,而人在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比较好,说明实验结果是另有他因,反驳了题干结论。
D项,指出实验二部分参试者心态放松,但部分参试者的情况对题干结论的反驳力度较弱。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1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9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4、【判断推理】关于确定一项突击性任务的人选,甲、乙、丙三位推荐人的意见分别是:
甲:不是选派小张,就是选派小王
乙:如果不选派小张,就不选派小王
丙:只要不选派小王,就不选派小张
以下几项中,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是:

A:两人都选派

B:两人都不选派

C:选小张,不选小王

D:选小王,不选小张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中甲的话是一个相容选言命题,根据复言命题与其肢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只有在“既不选小张又不选小王”的情况下才为假;乙和丙的话均是假言命题,分别在“不选小张,选小王”和“不选小王,选小张”的情况下为假。因此只有A项能同时满足三人的意见方案。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5、【判断推理】社会上对于人才的态度会出现这样一种马太效应:社会对已经出名(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才,给予越来越多,而对于不出名的人才,则连应该给予的也不给予。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马太效应的是:

A:某高校聘请一位在商界很成功的企业家担任学院的荣誉教授

B:有些科学家成名以前,论文无处发表,成果无人承认,甚至生活也无着落

C:某演员在获得了影帝头衔后还积极努力工作,终于在几年之后又获得另一重要奖项

D: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受到追捧,很多读者表示想购买作为收藏,社会各界都向其表示祝贺,甚至有人想送他房产

正确答案:C

解析:马太效应的定义要点:①社会对已经出名(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才,给予越来越多;②对于不出名的人才,则连应该给予的也不给予。
A项,商界很成功的企业家属于已经出名的人才,聘请其为荣誉教授,体现了给予越来越多,符合定义。
B项,科学家成名以前属于不出名的人才,论文无处发表,成果无人承认,甚至生活也无着落体现了连应该给予的也不给予,符合定义。
C项,影帝几年之后又获得另一重要奖项是靠自身努力得来的,不是社会给予的,不符合要点①。
D项,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属于已经出名的人才,社会的祝贺并有人想送其房产,体现了给予越来越多,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2题

6、【判断推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商业秘密的是:

A:某外语培训机构的专利教材

B:某碳酸饮料公司招牌产品的配方

C:某房屋中介机构的客户资料

D:某软件公司的核心数据库信息

正确答案:A

解析:商业秘密的定义要点:①不为公众所知悉;②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
A项,专利教材会被学员所知悉,不符合要点①。
B项,招牌产品的配方不为公众所知悉,且能为该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符合定义。
C项,客户资料不为公众所知悉,且能为该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符合定义。
D项,核心数据库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且能为该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7题

7、【判断推理】专家系统是指一个电脑系统,其具有某专业领域的特定知识,可以解决该领域的问题或给予建议,是人工智能领域较成功的例子。
根据以上定义,以下属于专家系统的是:

A:列车查询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用户可以查看车站、车次、里程和票价等

B:办公自动化系统,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把文字处理机、传真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于日常办公

C:深蓝系统,IBM公司专门为国际象棋竞赛所开发的电脑系统

D:大学教务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学生可以选课、评课和查询成绩

正确答案:C

解析: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某专业领域的特定知识的电脑系统,属于人工智能领域。A、B、D项都不具有某专业领域的特定知识,不属于人工智能,因此都不属于专家系统,C项属于专家系统。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功利主义道德观,是指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取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一种道德观,即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是:

A:销售业绩高的员工就是好员工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各级政府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权

D:管理者不能因种族、肤色、性别等因素而对部分员工进行歧视

正确答案:A

解析:功利主义道德观定义的关键信息为: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取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
A项,销售业绩高的员工就是好员工,只根据员工的业绩来评判员工的好坏,符合定义。
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的是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没有涉及获取的功利,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各级政府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权,没有涉及获取的功利,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不能因种族、肤色、性别等因素而对部分员工进行歧视,没有涉及获取的功利,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斜杠青年指不满足于从事单一职业,追求拥有多重职业身份及多元生活方式的年轻人。他们在自我介绍时往往喜欢用斜杠来区分自己的不同身份,如:张三,金牌律师/企划师/专栏作家。
下列属于斜杠青年的是:

A:最近两三年,八零后导演黄某某先后出演了10多次男配角,去年在一个著名的国际电影节上斩获了最佳男配角奖

B:小丁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后,任职于国内一所著名高校,因科研成就突出,被破格聘为教授,并入选省“双百”人才计划

C:某公司程序员小陈爱好广泛,性格温和,人际关系融洽,节假日常邀上三五个好友一起登山、打球、游泳

D:李总做过保安,送过快递,当过安装工,开过小杂货店,他经常自豪地向员工讲述自己30多年来丰富的职业经历

正确答案:A

解析:斜杠青年定义的关键信息:追求拥有多重职业身份及多元生活方式。
A项,黄某某拥有导演和演员的双重身份,符合定义。
B项,小丁的身份是教授,“双百”人才计划并不是职业身份,不符合“拥有多重职业身份”这一关键信息,排除。
C项,小陈的身份是程序员,并没有“拥有多重身份”,爱好广泛也并非“多元生活方式”,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李总只是有许多职业经历,现在只有老总这一个身份,不符合“拥有多重职业身份”这一关键信息,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1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05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1题

10、【判断推理】发散式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式思维活动。
下列属于发散式思维的是:

A: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B:在多种解决方案中,确定一种方案

C:从多个前提推出一个结论

D: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解答文字应用题

正确答案:A

解析:发散式思维的定义关键信息是: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B、C两项是寻求单一答案,D项是从单一角度,均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A项是开放性问题,符合定义要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