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316

发布时间:2022-09-06 12:30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赵、钱、孙、李四个人中既有大人也有小孩,给他们称体重时,赵、钱两人的体重几乎等于孙、李两人的体重;将钱、李对换一下,赵、李两人的体重明显大于孙、钱两人的体重,并且赵、孙两人的体重还小于钱的体重。
根据题干信息,下面哪项是赵、钱、孙、李的体重的正确排序(由重至轻)?

A:李、钱、赵、孙

B:李、钱、孙、赵

C:钱、孙、李、赵

D:钱、赵、李、孙

正确答案:A

解析:采用排序法。根据题干可以知道,赵+钱=孙+李,赵+李>孙+钱,由此可以推出李>钱,赵>孙;又因为赵+孙<钱,所以四个人的体重由重到轻就是李>钱>赵>孙。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指出,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基本建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对城市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大批的农民迁移到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

B:农民进城的数量越多,就说明城市化率越高

C:农民进城越多,这个地方的社会发展越先进

D: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正确答案:D

解析:城市化的定义要点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A、B、C三项没有体现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化,因此也不能说明城市化率的高低或者社会发展是否先进,都错误;D项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符合城市化的定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3、【判断推理】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葛利高里

A:司汤达:红与黑:于连

B:雨果:悲惨世界:冉·阿让

C:路遥:平凡的世界:孙少安

D: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布恩迪亚

正确答案:C

解析: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静静的顿河》,葛利高里是这本书的主人公,该书是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
A项,司汤达的代表作是《红与黑》,于连是《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但《红与黑》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雨果的代表作是《悲惨世界》,冉•阿让是《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但《悲惨的世界》是一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作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路遥的代表作是《平凡的世界》,孙少安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该书是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是《百年孤独》,布恩迪亚是《百年孤独》中的主人公,但《百年孤独》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0题

4、【判断推理】某宿舍住着小华、小峰、小明、小刚和小强五名本科生,在确定学年论文指导老师时,他们将分别被分给张老师、王老师和李老师当中的一人。张老师只研究古代文学,王老师只研究词汇学和古文字学,李老师只研究句法学和词汇学。每位指导老师最多可指导两人,每位同学仅对所分配指导老师的一个研究方向感兴趣。已知:
(1)小峰和小刚被分给了王老师。
(2)小华被分给了李老师。
若每位同学都按照自己的兴趣被分配给了指导老师,则以下各项都是符合题干的陈述,除了:

A:小明对词汇学感兴趣,小强对古代文学感兴趣

B:小明对句法学感兴趣,小强对古代文学感兴趣

C:小明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小强对句法学感兴趣

D:小明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小强对古文字学感兴趣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条件:①张老师只研究古代文学;②王老师只研究词汇学和古文字学;③李老师只研究句法学和词汇学;④每位指导老师最多可指导两人,每位同学仅对所分配指导老师的一个研究方向感兴趣;⑤小峰和小刚被分给了王老师;⑥小华被分给了李老师。根据“每位同学都按照自己的兴趣被分配给了指导老师”和②④⑤可知,只能是小峰或小刚对古文字学感兴趣,因此D项的“小强对古文字学感兴趣”不符合题干的陈述。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01题,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94题

5、【判断推理】(       ) 对于 冶炼 相当于 创作 对于 (       )

A:矿物 作者

B:选矿 发表

C:工人 作品

D:提纯 表演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冶炼矿物,二者是动宾关系;作者创作,二者是主谓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先选矿再冶炼,先创作再发表。前后关系一致,保留。  
C项,工人冶炼,二者是主谓关系;创作作品,二者是动宾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冶炼的目的是提纯,表演的目的不是创作。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甲先生:鲍勃是个好男人,我觉得他在做他的工作,他也不找任何借口,我希望我有更多的像他一样的员工。
乙女士:我不同意,鲍勃不是个好男人,他离过4次婚,他喝太多的酒,同时他沉溺于赌博。
以下哪项是对甲乙的争论最恰当的解释?

A:甲说的有道理,在工作上好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B:乙说的有道理,在道德上拥有美德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C:甲和乙说的都有各自的合理之处

D:甲和乙对好男人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不同

正确答案:D

解析:甲的观点是鲍勃工作认真所以是好男人;乙认为鲍勃多次离婚、喝酒、赌博,所以不是好男人。由此可见两人对好男人的界定不同,所以结论不同,D项最为合理地解释了两者的争论。A、B、C三项均在论述两人所说的内容有没有道理,并不能解释甲乙的争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84题

7、【判断推理】招商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自评

A:战略 得分

B:资金 对象

C:优势 问卷

D:创业 调查

正确答案:D

解析:代入A项,招商是一种发展战略,得分与自评并无类似关系,排除。   
代入B项,招商可以获得资金,对象与自评并无类似关系,排除。   
代入C项,招商需要具备一定的优势,问卷与自评并无类似关系,排除。   
代入D项,招商是通过外部力量来发展,创业是通过自身力量来发展;调查是通过外部信息来了解,自评是通过内部信息来了解。前后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59题

8、【判断推理】连续对比是指人眼在不同时间段内所观察与感受到的色彩对比视错现象,连续对比又分为正残像和负残像两类。正残像是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仍然暂时保留原有物色映像的视觉状态。负残像是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依旧暂时保留与原有物色成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等互为补色)映像的视觉状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负残像的是:

A:将静态画面按每秒24帧连续放映,就会在眼前形成动态画面

B:凝视红色物体之后,即使将物体移开,眼前还会感到有红色浮现

C:久视红色后,将视觉迅速移向白色时,看到的并非白色而是绿色

D:红色与黄色搭配,眼睛时而把红色感觉为带紫的颜色,时而又把黄色视为带绿的颜色

正确答案:C

解析:负残像的定义要点:①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②视觉依旧暂时保留与原有物色成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等互为补色)映像。   
A项,静止画面连续放映,在眼前形成动态画面,不符合要点②。   
B项,凝视红色物体之后,眼前还会感到有红色浮现,不符合要点②,属于正残像。   
C项,久视红色后,视觉迅速移开,看到的却是绿色,红色和绿色互为补色,符合定义。    
D项,红色和黄色搭配时,眼睛把红色和黄色看成其他颜色,并没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5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77题

9、【判断推理】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方较小的合法权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紧急避险的是:

A:小王开车经过一个路口时,对面突然冲出一个踩着滑板的孩子,小王为了躲避孩子,将车头一转,撞到了路边的电线杆上

B:小李在湖边钓鱼,突然听到有人落水叫“救命”,于是急忙赶去救人,事后发现自己放在岸边的东西都不见了

C: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遇到极其恶劣的天气,为了保护乘客的安全,机长下令紧急迫降,从而延误了航班到港的时间

D:小王买醋回家发现自己没带钥匙,而家里有浓烟冒出,情急之下,保安只得将门锁劈坏

正确答案:B

解析:紧急避险的关键信息是:为了保护较大的利益而不得已损害了较小利益。A、C、D三项都符合紧急避险的定义;B项小李去救人时并没有对大小利益进行比较取舍,东西不见属于意外情况,不在预料之中,所以B项不属于紧急避险。答案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最新研究发现,脑内一种名为SIRT1的基因,会在人的丘脑部位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SIRT1基因会随年龄增长而弱化,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也逐渐减少。因此研究人员推测该基因会导致中年发福。
上述论述的成立,必须基于以下哪项前提?

A:丘脑与控制体重有关,丘脑中相应的蛋白质合成得越多,越能有效遏制体重的上升

B:年龄越大的人,SIRT1基因突变的概率越高,突变会使该基因逐渐失去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功能

C:已有动物实验显示,人为增加SIRT1基因的功能可以减少实验对象的食欲,同时增加热量消耗

D:SIRT1基因存在于许多组织器官中,只有存在于丘脑中的基因才能影响机体蛋白质的合成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据:SIRT1基因会随年龄增长而弱化,它在人的丘脑部位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也逐渐减少。题干结论:SIRT1基因会导致中年发福。题干存在的跳跃概念为:“丘脑部位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和“发福”,需首先考虑建立跳跃概念的联系。
A项,建立了跳跃概念的联系,是题干论证成立必须的前提,保留。
B项,指出年龄越大SIRT1基因突变概率越高,突变会导致该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功能丧失,补充论据,但蛋白质合成功能丧失与发福之间关系未知,不是题干论证成立必须的前提,排除。
C项,用动物实验说明SIRT1基因能控制食欲、增加热量消耗,从其他角度支持结论,不是题干论证成立必须的前提,排除。
D项,指出发挥影响机体合成蛋白质功能的SIRT1基因只处于丘脑处,与合成的蛋白质能否影响体重无关,不是题干论证成立必须的前提,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