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这次中层干部选举,他虽然获得提名,个人也积极争取,但由于入职以来他的所作所为________,最终因为投票未过半数而落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失所望
B:不孚众望
C:深孚众望
D:不负众望
正确答案:B
解析:句意为“他的所作所为”不能使人信服或令人失望,最终落选。“深孚众望”和“不负众望”都表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与句意相悖,排除C、D。“不失所望”意为差强人意,通常用法为“对……不失所望”,不能直接形容“他的所作所为”,排除A。“不孚众望”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符合句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所在的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只有到了20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了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
对“足够的力量”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足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力量
B:地球上的生物施加给自然环境的反向作用力
C:环境对地球上生物的作用和地球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D:人类所获得的空前的改变社会环境的力量
正确答案:A
解析:由“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所在的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了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可知,“足够的力量”指的是人类有了足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力量,对应A项。
B项“地球上的生物”本身就有对自然环境的反向作用力,只是相对较小;而且B项没有体现“足够”之意,排除。
C项“环境对地球上生物的作用”主客倒置,排除。
D项“社会环境”表述错误,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24题
3、【言语理解】1994年到1997年4年时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10%多一点,到2011年接近22%,如果考虑到土地出让和其他政府基金性收入,有专家估计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30%。而同期,企业或者是资本收入占比也大幅度提高。一个佐证是,2002年底,企业存款为64298.47亿元,低于当时的个人存款,而到2011年底,企业存款(央行新的统计科目为“单位存款”,口径相当)上升到423086.61亿元,增长了5.58倍,远超同期个人存款2.68倍的增幅。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
A:收入越来越向政府和资本倾斜
B:政府应适当降低税收
C: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较快
D:政府收入过高会成为企业的负担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之前的10%多一点上升到2011年的接近22%甚至更高。然后通过同期企业存款与个人存款增幅的数据对比,说明了企业或者是资本收入占比也大幅度提高。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快。选项中与此相符的为A项。
B项属于过度推断,文段只说财政收入增长快,不能推出“应适当降低税收”。C项“经济增长的速度”从文段无法得出。D项也属于过度推断。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3题,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8题
4、【言语理解】“90后”一代拥有一个网络童年,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中的不少人使用“火星文”,装扮怪异,喜欢动漫,照毕业照时不会正襟危坐,而要追求“古灵精怪”的效果……假如舆论的关注点和兴奋点都集中在这些个性行为上,关于“90后”的刻板印象就会悄然形成,从而导致对这个群体的认知偏差。
这段文字未暗示的信息是:
A:舆论过分关注“90后”的个性行为
B:“90后”身上也蕴含着优秀的品格
C:社会应以包容的心态看待“90后”
D:“90后”受到网络文化的巨大影响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段尾句可知,A、C两项正确。由文段第一句可知,D项正确。文段主要讲述的是“90后”的个性行为,并未提及他们的优秀品格,B项错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
5、【言语理解】这项工程进展顺利, 5月下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65%。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截至
B:截止
C:估计
D:预计
正确答案:A
解析:截至:到(某个时候)。截止:(到期限)停止。估计: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预计:预先估计。题干意思是到某个时候,这项工程已完成计划的65%,并没有停止工程,所以A项正确。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纪录片也要注重挖掘人的情感和历史,因为一部好的纪录片不仅是对人和事物的简单________,更是对世界的________发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记录 独特
B:记叙 独到
C:记述 独立
D:记载 独创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根据句意,强调的是纪录片的作用,纪录片的特点是影像声音文字的结合体,可以排除强调文字叙述的“记叙”“记载”,即B、D。
第二空,“独立”与“发现”不搭配,排除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7、【言语理解】曾有人这样形容快乐——快乐是一________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快乐是一________阳光,催绽迟开的花朵;快乐是一________甘泉,浇灌干涸的希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丝 团 泓
B:缕 抹 汪
C:阵 束 片
D:股 线 眼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股”不能形容“春风”,排除D。
第二空,“团”不能形容阳光,排除A。
第三空,“片”不能形容“甘泉”,排除C。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0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1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3题
8、【言语理解】32.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因涉嫌洗钱案众多疑点,陈水扁一家人昨日再受传唤。
B:考试制度催生和促进了中国类型多样的考试经济。
C:岁末临近,北京瑟瑟的寒流中吹起了一股股热辣的“韩流”。
D:注意区分普通流感和H1N1病毒引发的高烧症状。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可转述为“陈水扁一家人涉嫌洗钱案有很多疑点,昨日再受传唤”,“疑点”是“涉嫌洗钱案”还是“没有涉嫌洗钱案”,表意不明。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和西方的《荷马史诗》《圣经》一样,中国历史上早期的一些典籍获得了备受________的地位。当然,这些典籍之后无一例外地经受了历史时代的文本筛选、价值________的复杂过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尊崇 阐释
B:膜拜 诠释
C:拥戴 注释
D:青睐 解释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文段以西方的《荷马史诗》《圣经》类比中国早期的一些典籍在中国的地位。“膜拜”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多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不能描述对“典籍”的态度,且与“备受”搭配不当,排除B。“青睐”意为喜爱,程度过轻,且不能描述“地位”,排除D。
第二空,“阐释”意为解释说明,“注释”多指对文本的解释,对“价值”的阐发说明,选“阐释”更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5题
10、【言语理解】为了迎合家长急于求成的心理需求,不少美术类培训机构纷纷带孩子参加各类绘画大赛和少儿绘画考级活动。这必然是________的做法,绘画是人们认识和感受世界、表达个人情绪和看法的一种方式,能够培养孩子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作为家长,不要急于让孩子出成果、获大奖,而应该________孩子用更加丰富的手段认识世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拔苗助长 辅助
B:缘木求鱼 激励
C:舍本逐末 引导
D:得不偿失 启发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一空,由“这”可知,此处所填词语与前文构成解释关系对应,是对前文美术培训机构做法的评价。“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急于求成的主体是家长,而不是培训机构,排除A。“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文段并未体现培训机构“达不到目的”,排除B。“舍本逐末”意为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强调轻重倒置,与句意相符,当选。“得不偿失”指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句意是说美术机构的做法只追求表面结果,而忽视了绘画的真正意义和作用。相比之下,“舍本逐末”更符合句意,排除D。验证第二空,“引导”是家长在孩子认识世界过程中应该起到的作用,正确。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2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