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313

发布时间:2022-09-05 22:04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赵、钱、孙、李四人合作完成一项统计工作,工作完成后领导发现其中一个统计表出现数据错误,遂询问赵、钱、孙、李四人。询问情况如下:
赵说:“这个统计表不是我做的。”
钱说:“这个部分是李完成的。”
孙说:“这个统计表是钱做的。”
李说:“钱说的是不对的。”
他们当中只有三人说真话,且统计表由四人中的一人独立完成,是:

A:赵

B:钱

C:孙

D:李

正确答案:B

解析:钱的话和李的话是矛盾关系,两者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三人说真话”可知孙、赵的话均为真,根据孙的话可知这个统计表是钱做的。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

2、【判断推理】某景区举办萤火虫展,每天都会吸引大批游客来观赏。数日后,该景区萤火虫的数量急剧下降。景区负责人认为是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了萤火虫的生存环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支持景区负责人的观点?

A:萤火虫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

B:游客不文明的行为在其他景区也存在

C:自规范游客行为后萤火虫死亡数量急剧下降

D:和萤火虫同类的昆虫数量受游客行为影响不大

正确答案:C

解析:景区负责人的观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了萤火虫的生存环境导致萤火虫数量急剧下降。
A项,不能说明是否是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了环境。
B项,在其他景区的情况属于无关项。
C项,规范了游客行为后萤火虫死亡数量急剧下降,从反面说明了是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导致萤火虫数量下降,支持了景区负责人的观点。
D项,其他昆虫数量也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3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5题

3、【判断推理】非专利技术:是指未经公开也未申请专利,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已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但为发明人所控制,具有实用价值的各种技术和经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非专利技术的是:

A:某中医世家经过多年实践,掌握了治疗某疑难杂症的良方

B:某公司经过家族几代人的努力,在管理上总结创制了一套自己掌握的制度和方法

C:某公司总结了一套管理经验,为了提升效果,将汇总的文本送行业专家广泛征求意见

D:某太阳能技术开发公司技术部根据公司安排,制定了技术内控标准和工艺流程,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正确答案:C

解析:非专利技术的定义要点:①未公开未申请专利;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已采用;③为发明人所控制。
A项,中医世家掌握的良方,符合非技术专利的定义要点。
B项,某家族公司总结、掌握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符合非技术专利的定义要点。
C项,管理经验要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并不为发明人所控制,不符合定义要点。
D项,某公司制定的技术内控标准和工艺流程,符合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104题

4、【判断推理】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途径更加多元化,并且不断深化与拓展,呈现出数字阅读的新态势。阅读本是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的私事,但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数字阅读成为一件能够与他人共享、交流的事情;数字阅读的行为习惯、推广方式及平台等也都在发生变化。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A:统计显示,去年实体书店的销量下降了30%左右

B:数据显示,去年电子书的购买率下降了10%左右

C:数字阅读的“智能”元素改变了传统阅读的本质

D:社交媒体本身能为数字阅读找到更直接的分享对象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途径呈现出数字阅读的新态势。论据:阅读从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的私事,变为能与他人共享、交流的事情。
A项,实体书店的销量下降,不代表数字阅读量上升,无法说明阅读方式、阅读途径更加多元化,并未体现出数字阅读的新态势,不能支持题干论证。
B项,电子书的购买率下降,说明数字阅读量下降,但无法说明阅读方式、阅读途径更加多元化,并未体现出数字阅读的新态势,不能支持题干论证。
C项,传统阅读的本质与题干论证的阅读方式更加多元化的论点无关,不能支持题干论证。
D项,指出社交媒体能为数字阅读找到更直接的分享对象,解释了为什么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数字阅读能够成为与他人共享、交流的事情,支持了论据,从而支持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4题

5、【判断推理】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那么:

A: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

B:丙是甲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甲的充分条件

C:丙是甲的充分必要条件

D:丙既非甲的充分条件,又非甲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A

解析:由“甲是乙的必要条件”可知:甲←乙;由“丙是乙的充分条件”可知:丙→乙;因此可得:丙→乙→甲。但由甲不能推出丙,故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1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4题

6、【判断推理】枕头:卧具

A:铅笔:工具

B:地球:宇宙

C:宣纸:文具

D:车厢:火车

正确答案:C

解析:枕头属于卧具,两者为种属关系。
A项,铅笔属于文具,其与工具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宣纸属于文具,两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车厢是火车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燕子:迁徙

A:大象:群居

B:冬眠:狗熊

C:耐旱:仙人掌

D:骆驼:沙漠

正确答案:A

解析:燕子具有迁徙的特点。
A项,大象具有群居的特点,与题干关系相同。
B项,狗熊具有冬眠的特点,前后顺序与题干相反,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耐旱是仙人掌的特点,前后顺序与题干相反,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骆驼生活在沙漠里,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8、【判断推理】过分密集的城市布局不仅容易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也不符合生态美学的要求。因此,城市建设应尽可能拉开布局,合理地间隔各城市组团,使城市看起来舒缓有序,不拥挤、不杂乱。
以下和该论证过程的逻辑最为类似的是:

A:只有有趣的故事和通俗的理论相结合,才能吸引人,让人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爱上科学。所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科普也可以很有趣。

B:中小学课业负担太重,是影响中小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的大问题,所以,要将课业减负进行到底,扫除线上培训等减负盲区。

C:天文学的起源与文明的起源大致处于同一时期。因此,追寻天文学的起源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握文明诞生和发展的脉络。

D:律师队伍事关群众对法治的需求,也与一个地方的竞争力直接相关,所以,完善的法律服务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标尺。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逻辑结构:A会导致B,为了不出现B,应该避免A。
A项的逻辑结构:A和B结合才能C,所以A、B,可以C,与题干的逻辑结构不同。
B项的逻辑结构:A会导致B,为了不出现B,应该避免A,与题干的逻辑结构相同。
C项的逻辑结构:A和B是同时出现的,因此A,就能B,与题干的逻辑结构不同。
D项的逻辑结构:A与B和C直接相关,所以D与E和F有重要关系,与题干的逻辑结构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57题

9、【判断推理】设计:张贴:海报

A:购置:发放:清单

B:粘贴:复制:段落

C:订阅:推广:报纸

D:制定:执行:方案

正确答案:D

解析:设计海报、张贴海报均为动宾结构短语,且两者有时间先后顺序。
A项,根据清单去购置,二者不存在动宾关系,排除。
B项,先复制段落,再粘贴段落,选项中粘贴和复制的先后位置颠倒,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先推广报纸,再订阅报纸,选项中订阅和推广的先后位置颠倒,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制定方案、执行方案均为动宾结构短语,且两者有时间先后顺序,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64题

10、【判断推理】智能手机流行的时代,我们每天发送信息,也收到信息。人与人之间的电子信息交往已成为当今时代一种独特的交往方式。在面对重要的人或关系时,很多人往往发出信息后就期待被秒回,如果没有被秒回,他们就产生一种怀疑感或被弃感,从而陷入深深的烦恼和焦虑之中。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他们陷入深深烦恼和焦虑所需的假设?

A:当前技术已能实现智能手机的即时通信,方便快捷,且基本免费

B:有些聊天软件能在发送者手机中反馈信息接收者是否阅读了信息

C:有些人工作很忙,总习惯在忙完一天工作后才统一处理相关信息

D:有些人一天收到的信息太多,容易遗漏某人期待秒回的重要信息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很多人发出信息就期待被秒回,如果没有被秒回,他们就产生一种怀疑感和被弃感,从而陷入深深的烦恼和焦虑之中。  
A项,将其反面代入题干,如果当前技术不能实现即时通信,那么发出信息的人就不用期待自己的信息被秒回,也就不会陷入深深的烦恼和焦虑之中,则题干结论不成立,因此该项是题干结论所需的前提假设。  
B项,将其反面代入题干,即使聊天软件不能反馈信息接收者是否阅读了信息,很多发出信息的人还是会陷入烦恼和焦虑,对题干结论没有影响,因此该项不是题干结论所需的前提假设。  
C项,将其反面代入题干,即使这些人并不是在一天工作后统一处理信息,很多发出信息的人还是会陷入烦恼和焦虑,对题干结论没有影响,因此该项不是题干结论所需的前提假设。  
D项,将其反面代入题干,即使这些人并没有遗漏重要信息,但是否重要是完全主观性的问题,则没有遗漏也未必会秒回,那么发出信息的人还是会陷入烦恼和焦虑,对题干结论没有影响,而A项说的是客观情况,与D项相比,A项更有必要性,因此该项不是题干结论所需的前提假设。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2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4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9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