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61

发布时间:2022-08-05 12:20     浏览量:26

1、【言语理解】中国社会中的个体首先是天然地生活在一个他自己不能选择的网络中。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成功与失败总是嵌入在他的社会网络中而难以独享。这就是说,他在没有打算拥有社会网络的时候,别人在道义上就是他的潜在资源,而无论他愿意与否,他本身也是别人的可利用者。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社会网络对中国人的重要性 

B:

中国人都生活在网络世界

C:

中国的民间潜在资源 

D:

中国的社团的发展基础

正确答案:A

解析:C项的“民间”与D项的“社团”都为无中生有,排除。文中的“网络”特指“社会网络”,故A项比B项更确切。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2009年9月15日,武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具有武汉本土特色的医改方案正式出台,并同步推出全国首个普通市民看得懂的“市民版”方案。“市民版”方案中所提炼的“要让市民平时少得病,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四项承诺,是武汉此次医改的根本所在。按照方案,本市3年医改目标为:实现基本医保全面覆盖,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挤干药价水分,切实降低居民就医负担。2009年,武汉市级财政已经安排12.93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医疗机构建设,为此次医改奠定基础。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强调实现医改目标的必要条件

B:强调财政支持对实施医改的意义

C:介绍武汉市医改方案的主要特色

D:介绍武汉市医改方案及初步进展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武汉市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接着分别介绍了该方案的目的和武汉市的3年医改方案,最后说明2009年武汉市财政支持为此次医改奠定基础。综合起来,文段介绍的是武汉市医改方案及其初步进展。
文段主要介绍的是“武汉市医改”,可首先排除脱离关键词的A、B。C项主要特色概括不全面,不如D项能够涵盖文段所有要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3、【言语理解】输血本质上是一种移植,必然会伴随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就是其中之一,其发病原因简单说来就是供血者体内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患者体内迁移、增殖,反客为主,进而攻击患者的免疫系统。正常情况下,受血者会把供血者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己”而加以排斥,这样供血者淋巴细胞就不能在受血者体内存在。而当受血者与供血者有血缘关系时,两者一部分遗传基因相同,受血者免疫功能低下,不能识别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使得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并增殖,导致发病。所以,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采用严格规范的临床输血技术至关重要

B:没有经过病原体检验的血液是不安全的

C:直系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D:血型相同者也存在输血风险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由输血引发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原理,然后以“而”转折,指出当供血者与受血者有血缘关系时,也会导致受血者发病。因此,文段意在强调即使有血缘关系,相互献血也是存在危险的。由“所以”可知,横线处句子是对文段内容的总结。C项为文段强调内容的同义转述。A、B两项文段均未涉及,排除。文段说的是“血缘关系”,D项的“血型相同”偷换概念,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54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54题

4、【言语理解】平时我们请人帮个小忙,习惯说劳驾、借光,帮忙和借光有什么关系?其实“借光”一词的来历就说明了求助也就意味着互利。据说,古代有个勤劳的女子,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灯油,夜晚无法纺线。村里有个大房子里有灯光,那里有许多妇女纺线,她便去请求帮助,借点光亮,为了让人家欢迎她去,她说,你们给我方便,我也要给大家做点好事,每天晚上我来打扫房间,于是,她就这样每天晚上和大家一起纺线了。
这段文字旨在表达的意思是:

A:解释了“借光”一词的来历

B:人们习惯说劳驾、借光是有缘由的

C:人际交往要注意互利原则

D:平时请人帮忙应该学会感恩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通过“借光”一词的来历说明了“求助也就意味着互利”的道理。四个选项中只有C体现了这个道理,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当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到来之后,将会出现比现在的马云更能“云”的公司。那个时候的公司,将在坚守其经济属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其社会属性,呈现出社会组织的突出特征。因为互联网、数字化、云计算、移动终端等技术,一方面为企业赋能,让企业强大;另一方面也为消费者赋能,让消费者大联合。如果公司不突出社会属性,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它就无法持续“经济”下去。比如,一位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汽车有“天然”缺陷,制造企业就会把同类车召回,否则,消费者就可能不再买它的任何一款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将改变公司的基本属性

B:社会属性是公司在未来必须凸显的一种特质

C:“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是公司社会属性的核心内容

D: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消费者团结的可能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先指出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到来之后,公司将在坚守经济属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其社会属性,后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B项是对观点句的同义转述。
A项“改变公司的基本属性”表述错误,文段说的是“在坚守其经济属性的基础上”,排除。
C项介绍公司社会属性的核心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文段着重强调的是数字化智能化对公司的影响,而非对消费者的影响,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6、【言语理解】人们在评判手机拍照功能时,总是直观地认为手机像素越高,拍照效果越好。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从成像原理来看,像素值的大小对生成的图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手机的图像传感面积一定的时候,像素值越高,单位像素面积就越小,而单位像素面积又直接影响到进光量,单位像素面积越小,图像传感器上进光量就越少,拍摄出的照片就会变得灰暗模糊;像素值越低,单位像素感光面积大,感光性能更好,因此在成像的高感光画质以及画面层次等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

A:阐述像素的定义及其提升途径

B:介绍提高手机拍照效果的技巧

C:指出影响手机成像效果的因素

D:揭示进光量与像素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手机拍照是否像素越高效果越好的问题;然后从成像原理上回答这一问题,说明像素值的大小会对图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手机像素越高,拍照效果越好;接着说明图像面积一定时,像素值越高,照片会灰暗模糊,反之,图像的画质和层次会更好。文段主要说明了像素会对手机拍照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按照行文逻辑,下文应继续围绕影响手机成像效果的其他因素进行论述,对应C。
A项,“像素的定义”应在上文论述,属于前文信息,出现在下文不符合行文逻辑,排除。
B项,“提高手机拍照效果的技巧”应在论述完影响因素之后论述,与文段衔接不恰当,排除。
D项,“进光量与像素间的关系”文段已论述,属于本文信息,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45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54题

7、【言语理解】据史籍记载,在北宋时期,阿拉伯地区的“大食国”曾向朝廷进献一种“白沙糖”。按照当时的衡量标准,糖色越白,说明所含杂质越少、制造技艺越精湛,可见在这一时期,阿拉伯地区的炼糖法比较先进。元朝时期,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数量多到惊人。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炼糖技法多记载于史籍游记

B:制糖技术在各个时期的标准不同

C:国家间的交流促进了制糖技术进步

D:“西洋糖”是使用西方技法制作的糖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文段只是举例说明史籍游记中有炼糖技法的记载,“多记载于史籍游记”无法推出,排除。
B项,由“糖色越白,说明所含杂质越少、制造技艺越精湛”“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数量多到惊人”“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可知,无论是北宋还是元朝抑或明清,制糖技术的标准都是糖色越白技术越高,“标准不同”无法推出,排除。
D项,由“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可知,“西洋糖”是中国人使用自己发明的“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的最为雪白细腻的糖,“使用西方技法”说法错误,排除。
C项可由“元朝时期,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得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

8、【言语理解】①然而,监管执法的覆盖面毕竟有限,执法成本也相对较高
②但这毕竟只是消极的自我保护,被侵犯的合法利益没有得到弥补,违法违规者也没有受到应有惩戒
③过去,用脚投票是很多“小散”的无奈选择,“惹不起总还躲得起”
④要从根本上保障小投资者的利益,固然要有强有力的外部保护,而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也同样重要
⑤随着监管力度加强,很多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受到严厉处罚
⑥在A股市场,由于个人投资者数量庞大,如何有效保护“股微言轻”的小股东,就显得尤其重要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⑤①④⑥

B:③⑤②①⑥④

C:⑥③⑤②④①

D:⑥③②⑤①④

正确答案:D

解析:选项一共给出了③和⑥两个首句,分析发现,很难从首句入手破题。接着观察题干,①以转折词“然而”开头,说明监管执法的覆盖面毕竟有限,执法成本也相对较高,即监管执法的局限性。根据转折关系可知,①前应说明监管执法的优势,分析其他语句,⑤提到了监管力度的加强使违法行为受到严厉处罚,因此①是对⑤的转折,两句顺序为⑤①,排除B、C。A、D两项的区别在于⑥的位置,由⑥的内容可知,其属于引出话题的内容,不应置于尾句,排除A。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54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44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54题

9、【言语理解】.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令中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但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况依然严重;然而,中国经济加速发展,令百姓得以摆脱贫困,贫困者得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这一点更为重要。
中国经济发展是否拉大了贫富差距?

A:差距拉大

B:没有扩大

C:差距缩小

D:保持原状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意思是贫富差距是否扩大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贫困者有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没有提高。联系原文的“但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况依然严重”可知答案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互联网为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提供了极大(       ),同时也给个人信息被他人非法泄露、搜集、公开、传播和利用提供了(       )。

A:方便 可能

B:便利 可行

C:便利 可能

D:方便 可行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方便”和“便利”是近义词,“便利”书面色彩更重,更符合句子语境,排除A、D两项。第二空,“提供可能”为固定搭配。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