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164

发布时间:2022-08-06 1:55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重婚:是指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离婚手续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没有登记结婚而与他人同居而构成事实上的婚姻关系的,以及未婚男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重婚的是:

A:甲在家乡已经结婚,出门打工后被人拐卖给了乙,被迫与乙生活在一起

B:甲乙离婚后又同居在一起

C:甲在隐瞒了自己已结婚的情况下与乙领取了结婚证书

D:甲乙同居多年,甲突然提出分手,并很快与丙结婚

正确答案:C

解析:重婚的定义要点有:①已有配偶的男女;②又登记结婚或构成事实婚姻。A项是被迫行为,不符合定义;B、D两项都不符合①。C项甲故意隐瞒自己的已婚情况,并与乙结婚,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结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拖延症的是:

A:

每天下班后,小玲至少加班1小时,甚至有时还会把工作带回家处理

B:

小丽与小鹏打算大学毕业就结婚,但由于小鹏创业失败,公司破产,小丽找各种借口拖延结婚,失望至极的小鹏决定与小丽分手

C:

烟龄20年的老李最近被咳嗽困扰决定戒烟,但每次戒烟都坚持不到5天就会复吸,反复若干次,最后他还是放弃了戒烟的打算

D:

小美想出版个人画册并与出版社约定了交稿日期,但由于工作繁忙,她迟迟不愿动笔,总是想“明天赶赶就行了”,到了交稿日期,作品只完成一半

正确答案:D

解析:

拖延症的定义要点:①自我调节失败;②在能够预料结果有害的情况下;③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

A项,小玲每天至少加班1小时,甚至有时还会把工作带回家处理,没有体现小玲自我调节失败,也没有体现是在能够预料结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不符合要点①②③。

B项,由于小鹏创业失败,公司破产,小丽找各种借口拖延结婚,失望至极的小鹏决定与小丽分手,小丽找借口拖延结婚是因为小鹏的公司破产,不是自我调节失败,不符合要点①。 

C项,老李反复戒烟失败后放弃戒烟,属于把要做的事情直接放弃,而不是往后推迟,不符合要点③。

D项,小美与出版社约定了交稿日期,但由于工作繁忙,她迟迟不愿动笔,总是想“明天赶赶就行了”,即小美在能够预料结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8题

3、【判断推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指由宪法所确认,作为中国公民所应当享有和履行的最起码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本权利表明公民的宪法地位,构成一个国家权利体系的基础

B:凡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各级政府和社会都应该为其实现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不得打折扣

C:张三年老体弱,膝下无子女,当地政府应该将其收进福利院颐养天年

D:丁某是某省流浪到北京的智障者,在北京流浪一年后,该省当地政府有义务将其接回老家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于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宪法确认的,是作为中国公民所应当享有的,该项说法正确。
B项,公民的权利在某种条件下是不能行使的,如部分罪犯的政治权利会被剥夺,该项说法过于绝对。
C项,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该项所说的情境并非宪法所确认的权利,即张三可以得到政府的物质帮助,但不是一定收进福利院,该项说法错误。
D项,宪法规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而该项所说的情境并非宪法所确认的权利,即丁某可以得到政府在劳动、生活、教育上的帮助,但不是一定接其回老家,该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4、【判断推理】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
由此可以推出:

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

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

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

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块牌子和第三块牌子上的话为矛盾关系,两者必为一真一假。由“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可得其余两块牌子上的话均为假,则根据第二块牌子上的话为假,可知第二个草屋中有猎枪,根据第四块牌子上的话为假,可知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而第一块和第三块牌子的真假情况不能确定。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

5、【判断推理】主观镜头是指在影视作品中把摄影机的镜头当作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剧中人所看到的景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主观镜头的是:

A:电视剧《红楼梦》描写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由于看到贾府与别家不同,心情很复杂,于是处处留心,时时在意

B:电视剧《三国演义》在展示蒋干“窃书”过程时,把周瑜帐中的每一个角落都用特写镜头进行放大呈现

C:电视剧《水浒传》中的豹子头林冲一出场就给了特写镜头,凸显了其外貌特征:“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

D: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时,镜头详细表现了打斗的过程

正确答案:B

解析:主观镜头定义的关键信息:以镜头作为剧中人的眼睛,描写其所看的景象。
A项,《红楼梦》对林黛玉进贾府的描述,并不是黛玉所看到的景象。
B项,《三国演义》展示“窃书”的过程时用特写镜头进行展示,符合主观镜头的定义。
C项,对林冲外貌的特写,不符合主观镜头的定义。
D项,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打斗过程也不是孙悟空所看到的景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77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7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77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

6、【判断推理】小篆:隶书

A:评剧:二人转

B:拉丁文:英语

C:诗歌:寓言

D:唐诗:汉乐府

正确答案:B

解析:小篆和隶书均为字体的一种,且隶书由小篆发展而来。
A项,评剧和二人转均为戏曲的一种,但二者之间没有发展变化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拉丁文和英语均为语言的一种,且英语由拉丁文发展而来,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诗歌和寓言均为文学体裁的一种,但二者之间没有发展变化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7、【判断推理】牙医在治疗龋齿时,先要去除牙齿龋坏的部分,再填充材料以修补缺损的牙体。但是,10%至15%的补牙会失败,且所用的填充物并不具备使牙齿自愈的功能,甚至还有副作用。有鉴于此,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用合成生物材料制成的填充物,可以刺激牙髓中干细胞的生长,并分化成牙本质,修复受损部位。如果未来补牙的填充物都用这种再生材料制成,将降低补牙失败率,可减少蛀牙患者治疗牙髓之苦。
由此可以推出:

A:未来人们将不再患上蛀牙病

B:未来人们将不再受龋齿困扰

C:新研发的补牙填充物能刺激受损牙齿自愈

D:新研发的补牙填充物能促进牙本质的生长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题干只是说未来补牙用的新填充物能够降低补牙失败率,减少蛀牙患者治疗牙髓之苦,并不意味着未来人们就不再患上蛀牙病,该项无法推出。
B项,题干只是说未来补牙用的新填充物能够降低补牙失败率,减少蛀牙患者治疗牙髓之苦,不能推出人们不会再患蛀牙,不受龋齿困扰,该项无法推出。
C项,题干指出目前的填充物并不具备使牙齿自愈的功能,而新的填充物能够刺激牙髓中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成牙本质,修复受损部位,也就是可以使牙齿自愈,该项能够推出。
D项,题干中说新的填充物能够刺激牙髓中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成牙本质,而非促进牙本质的生长,“分化”与“促进生长”并非同一概念,该项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9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4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114题

8、【判断推理】病态怀旧心理:总是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不厌其烦地重复叙述往事和过去的环境、条件。
下列不属于病态怀旧心理的是:

A:小张换了新单位之后,总是抱怨现状,总是说原单位多么多么好

B:依恋过去的经历,过分看重过去的功,把所获得的奖状、勋章、奖品保存得完美无缺,时常回忆当年那辉煌的经历

C:依恋过去的友人,难以结交新朋友,个人交际圈难以扩大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正确答案:D

解析:病态怀旧心理的定义关键点是“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A、B、C三项都符合定义。D项仅仅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不属于病态怀旧心理。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人体在37℃左右的时候,能够使用最小的动力来维持身体需求的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在37℃时通过获取少量的能量,能够达到最大的行动力。因此,一个多世纪以来,37℃一直被当作人类健康的体温标准。然而日前一项研究却揭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正常状态下人类的体温越来越低了,约每10年下降0.03℃。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A:现代生活方式降低了人类劳动强度,导致新陈代谢率下降

B:现代医学的进步降低了人类患病频次,炎症反应逐渐减少

C:温度计制造技术的逐步发展使得测量数据变得越来越精细

D:温室效应引发全球气温上升,迫使人类自降体温对抗炎热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过去的一个世纪,正常状态下人类的体温越来越低了,约每10年下降0.03℃。
A项,指出现代生活方式导致新陈代谢率下降,而新陈代谢会产生热量,因此新陈代谢率下降,会使得人类的正常体温降低,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炎症反应减少,而炎症反应会使人体温度上升,因此炎症反应减少,会使得人类的正常体温降低,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温度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测量数据越来越精细,但是测量数据变得精细,并不代表着测量的数据会逐渐降低,不能说明人类体温的变化情况,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温室效应迫使人类降低体温来对抗炎热,因此人类的正常体温越来越低,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5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9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8题

10、【判断推理】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绿色消费的是:

A:尽量购买简装物品,减少包装浪费

B:抵制一次性筷子,保护木材资源

C:吃原生态珍稀野味,减少加工成本

D:购买低耗能的电器,减少用电开支

正确答案:C

解析:绿色消费定义的关键信息: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
A项,尽量购买简装物品,减少包装浪费,体现了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符合定义。
B项,抵制一次性筷子,保护木材资源,体现了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符合定义。
C项,吃原生态珍稀野味,不是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不符合定义。
D项,购买低耗能电器,体现了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