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62

发布时间:2022-08-05 16:59     浏览量:24

1、【言语理解】中国人在室内焚香,始自战国时代,此时期也开始出现铜制香炉。秦、汉之后,随着制香、用香日益普及,各种式样的炉具________,其材质涵盖陶器、瓷器、铜器、鎏金银器、掐丝珐琅、竹木器及玉石等。这些不同材质、工艺的香炉,除了用于宗教祭仪,也成为文人墨客案头________的赏玩之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眼花缭乱 稀松平常

B:独具匠心 信手拈来

C:应运而生 不可或缺

D:与日俱增 不可多得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制香、用香普及后炉具也随之产生。“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常与“令人”搭配,填入此处不恰当,排除A。“独具匠心”指具有独特的想法,形容在技术或艺术构思方面有创造性,与句意不符,排除B。“与日俱增”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多用于形容感情,与句意不符,排除D。“应运而生”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填入符合句意。验证第二空,“不可或缺”表示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形容香炉在文人墨客案头的重要程度,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9题

2、【言语理解】最近,四川万源市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各个审批环节“全裸”,来自四面八方的说情风很快销声匿迹。事实上,公开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已然超越了政府信息公开“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应用范畴,拓展了政府行政中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重要决策事项的公示要求,更适用于公共治理的诸多层面、环节和程序。举凡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公共利益的治理事项、程序等,公开都应当成为一种价值共识、一种制度设计、一种自觉选择。
依据文意,对“公开”的价值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公开这一价值理念,超越了政府信息公开“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应用范畴

B: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治理事项、程序,都应当建立一种价值共识

C:公开这一价值理念,适用于公共治理的诸多层面、环节和程序

D:此次公开,拓展了政府行政中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事项的公示要求

正确答案:D

解析:原文说“公开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已然超越了政府信息公开‘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应用范畴,拓展了政府行政中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重要决策事项的公示要求,更适用于公共治理的诸多层面、环节和程序”。意即公开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拓展了政府行政中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重要决策事项的公示要求,而不是D项所说“此次公开,拓展了……”,D项说法错误, A、C两项正确。
由“举凡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公共利益的治理事项、程序等,公开都应当成为一种价值共识、一种制度设计、一种自觉选择”可知,B项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16题

3、【言语理解】我曾经有一个坏习惯:不是在晚饭后坐在沙发上看手机,就是睡觉前躺在床上看手机——打开微信,将当天的朋友圈从头看到尾,一直刷到没有新动态为止;打开微博,看看谁因为什么又上了热搜榜;打开头条,看看它推送给我的星座分析……结果可想而知,时间轻松被刷没,除了一堆无用的信息,我什么也没得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做没有意义的事无异于慢性自杀

B:不应沉迷于那些没有价值的信息

C:玩物丧志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D:智能手机使打发时间变得很容易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描述了“我”曾经沉迷手机的坏习惯,末句引出这一习惯导致的结果——时间轻松被刷没,除了一堆无用的信息,什么也没有得到。由此可知,文段是想告诫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信息上,对应B项的内容。
A项,“做没有意义的事”表述过于笼统,且“慢性自杀”文段未提及;C项,“丧志”文段未体现;D项未体现出沉迷智能手机的弊端。三项均可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54题,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55题

4、【言语理解】39.读书重在精读。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第一遍可以      ,这叫享受;第二遍就      ,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      ,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常又会有新的感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句一句想着读 囫囵吞枣地读 静心坐下来读

B:囫囵吞枣地读 静心坐下来读 一句一句想着读

C:一句一句想着读 静心坐下来读 囫囵吞枣地读

D:静心坐下来读 囫囵吞枣地读 一句一句想着读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凡是找到的书都要读读”和“享受”可确定第一空填“囫囵吞枣地读”;根据“吟味”可知第二空填“静心坐下来读”;根据“深究”可知第三空填“一句一句想着读”。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①然而,监管执法的覆盖面毕竟有限,执法成本也相对较高
②但这毕竟只是消极的自我保护,被侵犯的合法利益没有得到弥补,违法违规者也没有受到应有惩戒
③过去,用脚投票是很多“小散”的无奈选择,“惹不起总还躲得起”
④要从根本上保障小投资者的利益,固然要有强有力的外部保护,而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也同样重要
⑤随着监管力度加强,很多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受到严厉处罚
⑥在A股市场,由于个人投资者数量庞大,如何有效保护“股微言轻”的小股东,就显得尤其重要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⑤①④⑥

B:③⑤②①⑥④

C:⑥③⑤②④①

D:⑥③②⑤①④

正确答案:D

解析:选项一共给出了③和⑥两个首句,分析发现,很难从首句入手破题。接着观察题干,①以转折词“然而”开头,说明监管执法的覆盖面毕竟有限,执法成本也相对较高,即监管执法的局限性。根据转折关系可知,①前应说明监管执法的优势,分析其他语句,⑤提到了监管力度的加强使违法行为受到严厉处罚,因此①是对⑤的转折,两句顺序为⑤①,排除B、C。A、D两项的区别在于⑥的位置,由⑥的内容可知,其属于引出话题的内容,不应置于尾句,排除A。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54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44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54题

6、【言语理解】“草原丝路”的得名显然源于对地貌特征的概括,其主要路径是从中原出发向北至漠北蒙古草原折而西行,再经欧亚草原地带直达欧洲,尽管途中也有非草原景观的荒漠和半荒漠地貌类型,但其主体为欧亚草原地带。欧亚草原东西延伸呈连续带状分布,西起多瑙河下游,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哈萨克丘陵、蒙古高原,直至中国东北松辽平原,东西绵延近110个经度,是地球上最宽广的草原带,在地形和地貌上堪称畅通无阻的天然通衢,为东西方交通提供便利。草原丝路主干线分布于北纬40~50度之间的欧亚草原地带,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冠以“草原”,可谓名副其实

B:丝绸是草原丝路的重要输出品

C:“草原丝路”是丝路概念广义化的结果

D:地貌特征是划分不同“丝绸之路”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草原丝路”的得名源于对地貌特征的概括,接着详细介绍“草原丝路”主要路径主体为欧亚草原地带,并介绍了欧亚草原地带在地形和地貌上的延伸范围,说明其是地球上最宽广的草原带。设空句是尾句,应能够总结全文。文段主要从地貌特征上说明了“草原丝路”得名的原因, A项说“草原丝路”被冠以“草原”名副其实,能够总结前文,且与首句相呼应,恰当。“丝绸”在文段中没有提及,填入突兀,排除B。文段主要说的是“草原丝路”的得名符合地貌特征,并没有提到丝路概念的演变,排除C。文段没有谈到其他丝绸之路,排除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0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0题

7、【言语理解】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表现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调查发现:59.3%的民众希望社区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37.9%的民众期望能便捷地获取当地的公共文化信息。此外,能享受到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文化资源(27.5%)、能在校园、社区、企业或农村享受到流动公共文化服务(22.7%)也是人们较为普遍的诉求。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们的文化需求类型呈多元化的特征

B:人们对文化表现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C:应为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D:文化事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点明观点,指出人们对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表现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然后通过列出具体数字说明人们对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B项内容与首句最相符,当选。
A项“多元化”是要求高的一个体现。C项是对文段的过度推断。D项不是文段论述的内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在宏观尺度下,金刚石通常被认为表现不出丝毫变形行为。任何极端尝试对它进行变形的后果往往在还没有达到可见变形之前就发生脆性断裂。这使它在一些可能承受机械变形的应用中受到限制。为对其进行纳米尺度力学测试,研究组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纳米力学实验方法,对单晶和多晶金刚石纳米针样品进行了定量的“压缩—弯曲”测试。结果显示,测试样品均可实现远高于宏观金刚石数十倍以上的大变形,且在极大范围内可完全恢复。实验结果经模拟分析,确认单晶金刚石纳米针在拉伸侧的弹性形变量达到约9%,对应强度亦接近其理论极限。此次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金刚石在药物传输、生物探测和影像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下列选项对上述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多晶金刚石纳米针样品在拉伸侧的弹性形变达到约9%

B:在宏观尺度下,任何极端尝试行为也无法让金刚石达到可见变形

C:目前金刚石在生物探测和影像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较为受限

D:该实验结果发现得益于研究组设计的独特的纳米力学实验方法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由文段中“实验结果经模拟分析,确认单晶金刚石纳米针在拉伸侧的弹性形变量达到约9%”可知,“多晶”偷换概念。B项,文段表述为“任何极端尝试对它进行变形的后果往往在还没有达到可见变形之前就发生脆性断裂”,文段说的是“往往”,而非完全不可能,“任何……也无法”表述过于绝对。C项,文段说的是“此次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金刚石在药物传输、生物探测和影像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无法推出“目前……应用较为受限”。D项,由“为对其进行纳米尺度力学测试,研究组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纳米力学实验方法……结果显示……”可知,该项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6题

9、【言语理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但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公平只能是相对的,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应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生产力决定社会公平原则的实现程度

B:公平在任何国家都只能是相对的

C: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应片面追求公平

D:只要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去,就不能实现社会公平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接着阐述了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最后以我国的现状为基础说明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由此可知,C项为文段的主要观点所在。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①“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口耳相传的可靠性终究比不上卷帙浩繁的文献记录
②古籍保护,简单来说,就是保护那些珍贵的传世文献
③回望历史,汉代孔壁出书、清末发现敦煌文书,一次次涉及历史文献的重要发现,都在丰富着人们对过去的认识
④古籍保护的意义不止在于让饱经沧桑的书籍“重获新生”,更在于通过保护古籍,保护我们自身的文化属性
⑤即便是在今天,考古学提供了认识历史的重要方式,但对文献进行校对、考证依然是专业研究的基本功
⑥当我们引以为傲地畅谈中华文明的缘起时,都少不了历史文献的记载做支撑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④②③⑥⑤

B:②⑥⑤①③④

C:③⑤⑥④①②

D:④⑥①⑤②③

正确答案:B

解析:②提到“古籍保护”的概念,④提到“古籍保护”的意义,按照一般的行文脉络,应当先介绍概念,再介绍意义,故②在④前,排除A、C、D。
验证B项,②首先介绍古籍保护就是保护传世文献,接着⑥⑤介绍了中华文明的缘起和考古学都离不开文献,①介绍了文献的可靠性更高,最后③④介绍了历史文献丰富了对过去的认识以及古籍保护有助于保护自身文化属性。逻辑无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