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周边产品,指利用动画、漫画、游戏等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造型,经授权后制成的商品。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周边产品的是:
A:某文化公司请美术大师绘制了一套《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明信片,印刷售卖
B:小涛制作了一套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泥塑,参加区文化馆组织的手工艺术品比赛
C:某娱乐公司开发了一部非常受欢迎的动画片,同步推出主人公形象的玩具和服装
D:小樱把自己的偶像明星曾经饰演过的所有角色的照片集结成册,在粉丝群里销售
正确答案:C
解析:周边产品的定义要点:①利用动画、漫画、游戏等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造型;②经授权后制成的商品。
A项,美术大师绘制了一套《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明信片,其中《红楼梦》属于小说,且未体现经过授权,不符合要点①②。
B项,小涛制作的一套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泥塑,是参加比赛的手工作品,不属于商品,不符合要点②。
C项,娱乐公司开发了一部非常受欢迎的动画片,同步推出主人公形象的玩具和服装,即利用动画片中的人物造型制成的商品,符合定义。
D项,把自己的偶像明星曾经饰演过的所有角色的照片集结成册,不符合要点①;且在粉丝群里销售,并未获得授权,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11题,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106题
2、【判断推理】本学期某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了5门选修课程,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修2门,结果发现,有的学生选修了全部课程。
据此,可以推出:
A:有的课程没有学生选修
B:有的学生选修了3门课程
C:所有学生都选修了某门课程
D:所有课程都有学生选修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推理:①每位学生至少选修2门;②有的学生选修了全部课程。
A项,题干推理②与该项为下反对关系,当题干推理②为真时,该项的真假无法判断,排除。
B项,题干未涉及选修3门课程的学生,无法推出。
C项,题干未涉及某门课程的选修学生,无法推出。
D项,根据题干推理②可得,所有课程都有学生选修,可以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似不注意和似注意都是注意的一种,其中似不注意是指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的心理活动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而似注意是指表面上注意某些事物,但实际上心里却想着其他事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似不注意的是:
A:小李参加部门会议时,心里一直在想下个月休假去哪里玩
B:传说王羲之在书法创作时太过投入,有一次竟将馒头蘸着墨汁食用
C:学生在教室里听课,突然从外面进来一个人,这时学生就会中断听课,不由自主地注意进来的人
D:刑事侦查人员在人群中发现了侦缉对象,为了不打草惊蛇,往往选择假装没看见,然后悄悄靠近,最后出其不意地将对象抓获
正确答案:D
解析:似不注意定义的关键信息: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
A项,参加部门会议时想着下个月休假的事情,是表面上注意会议内容,但实际上心里却想着其他事物,属于似注意,而非似不注意。
B项,太过投入而将馒头蘸着墨汁食用,并未体现貌似不注意而实际十分注意,不属于似不注意。
C项,学生被突然进来的人吸引了注意力,并未体现貌似不注意而实际十分注意,不属于似不注意。
D项,假装没看见,然后悄悄靠近,最后出其不意地将对象抓获,体现了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属于似不注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84题
4、【判断推理】青蛙:庄稼
A:律师:被告
B:树木:城市
C:合同:买方
D:空气:健康
正确答案:B
解析:青蛙保护庄稼,树木绿化城市,对城市也有保护的作用。律师保护的不一定是被告,合同保护买卖双方的利益。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税的征收或税率变化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们就选择另一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原先的消费或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替代效应的是:
A:我国加入WTO后,不少进口商品的税率降低,人们更多地选购这些商品
B:工资累进税率提高后,不少白领阶层选择用休息的方式来代替部分工作时间
C:1747年英国曾征收窗户税,为了避免纳税,多数人纷纷将自家的窗户堵上
D:国家开始对工业锅炉烧用的原油征税以后,不少企业纷纷更新设备或改用其他原料
正确答案:A
解析:替代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选择另一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原先的消费或活动。
A项,商品税率降低,人们更多地选购这些商品,没有体现选择其他消费来代替原先的消费,不符合定义。
B项,选择用休息的方式来代替部分工作时间,属于选择另一种活动来代替原先的活动,符合定义。
C项,为避免缴纳窗户税,多数人纷纷将自家的窗户堵上,属于选择其他方式来代替原先的方式,符合定义。
D项,不少企业纷纷更新设备或改用其他原料,属于选择另一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原先的消费或活动,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6、【判断推理】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远远大于以往所获得的信息。这是因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对原来的印象逐渐淡忘,当有新信息进入视野时,容易对人们的感官产生新的刺激,从而形成最新的印象,直接影响人们的认知和判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近因效应的一项是:
A:某社会名流声名卓著,到了晚年却因为一桩丑闻而臭名昭著
B:面试时衣冠整洁,给人以良好的印象,被录取的概率也较大
C:夫妻本来感情很好,因为一件小事吵架,闹嚷着要离婚
D:小玲和小菲是多年好友,因小玲最近“得罪”了小菲,两人形同陌路
正确答案:B
解析:近因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新近获得的信息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远远大于以往所获得的信息。
A项,声名卓著属于以往所获得的信息,一桩丑闻属于新近获得的信息,结果臭名昭著显然是受到了新近获得的信息的影响,符合定义。
B项,面试时衣冠整洁,给人以良好的印象,不存在新近信息和以往信息的比较,不属于近因效应。
C项,本来感情很好属于以往所获得的信息,因一件小事吵架属于新近获得的信息,结果闹嚷着要离婚显然是受到了新近获得的信息的影响,符合定义。
D项,多年好友说明关系好,属于以往所获得的信息,最近的“得罪”属于新近获得的信息,结果形同陌路显然是受到了新近获得的信息的影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7、【判断推理】子女:孝顺
A:法律:公正
B:夏天:炎热
C:军队:战争
D:家长:管教
正确答案:A
解析:子女应该是孝顺的,且孝顺是一种社会规范。
A项,法律应该是公正的,且公正是一种社会规范。
B项,炎热不是社会规范,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军队参与战争,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管教不是形容词,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8、【判断推理】甲、乙、丙、丁四人讨论本班同学完成作业的情况。甲说:“班里所有同学都写完了作业。”乙说:“如果小李写完了作业,那么小赵就没有写完作业。”丙说:“小李写完了作业。”丁说:“班里有人没有写完作业。”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不对,那么可以推出下列哪项?
A:甲说的不对,小赵没有写完作业
B:乙说的不对,小李写完了作业
C:丙说的不对,小赵没有写完作业
D:丁说的不对,小赵写完了作业
正确答案:A
解析:甲、丁的话互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结合题干“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不对”,可知乙、丙的话均为真话,则小李写完了作业,小赵没有写完作业。因此甲说的不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
9、【判断推理】小王、小张、小李、小顾四位舍友预测某次考试的结果。
小王:“我想这次大家都能过吧!”
小张:“怎么可能?你没看见我乌云密布吗?”
小李:“小顾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小顾:“拜托!要是我没问题,大家就都没问题。”
成绩公布后,证明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说法是错误的。
说法错误的是:
A:小王
B:小张
C:小李
D:小顾
正确答案:B
解析:小王的意思是“大家都能过”,而小张的意思是“小张不能过”;二者必有一假,则小李和小顾的话都为真,由小李的话可知“小顾能过”,由小顾的话可推出“大家都能过”,则小王的话为真,小张的话为假。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79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8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10、【判断推理】年轻人小王是一位新人,刚到某处级单位上班。处长鼓励他说:“我们单位所有的年轻人事业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副处长则告诫他:“我们单位有的年轻人事业上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科长对小王表示欢迎,并介绍说:“我们科所有的年轻人都很勤奋敬业。”同一科的老乡小李则告诉小王:“我们科长为人很勤奋敬业但不太诚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相处,小王发现上述四人的话中只有一句是假话。
据此,可以推断小王单位里:
A:所有的年轻人都很勤奋敬业
B:有的年轻人很勤奋敬业
C:科长并不勤奋敬业但很诚实
D:科长很勤奋敬业又很诚实
正确答案:B
解析:处长和副处长的话是矛盾关系,两者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句是假话”可知科长和小李的话均为真。由科长说的“我们科所有的年轻人都很勤奋敬业”为真,可知该单位“有的年轻人很勤奋敬业”,A项错误而B项正确;由小李说的“我们科长为人很勤奋敬业但不太诚实”为真,可知C、D两项都错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