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智慧以一定的知识为前提,在人的思考和实践中体现出来,但它本身是不确定的、非规范性的,表现为某种洞幽烛微、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举重若轻的能力。知识可以让人按照已有的方式思考和行动,智慧则使人立足已知探索未知,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哲学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理解已有的哲学、感悟其中闪耀的智慧之光,有助于启迪、催化我们本已有根的智慧。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可概括为:
A:智慧 能力 问题
B:智慧 知识 哲学
C:知识 思考 实践
D:知识 哲学 创造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第一句介绍了智慧的含义。第二句阐述了智慧与知识的关系。最后一句引出哲学对启迪智慧的作用。“智慧”贯穿三句话,可以确定为关键词,排除C、D。“能力”“问题”均是在阐述智慧与知识的关系中提及,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2、【言语理解】按照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鸟男们”如此特殊的歌舞只有一个解释——取悦雌性。因为澳大利亚的这片丛林,是个“男多女少”的卖方市场,琴鸟姑娘每年仅产卵一枚,受荷尔蒙困扰的小伙子们竞争格外激烈。这一学说得到了科学的印证。科学家研究了从38000只日本鹌鹑身上提取的大脑样本,然后将其分别放在光线下接受时间长短不一的照射。他们发现,当春天来临时,鸟儿就开始唱歌是因为春天日照时间比冬天长,在鸟类特殊的大脑细胞与阳光的共同作用下,其体内便开始分泌荷尔蒙。它们用唱歌来吸引异性。然而,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另一种令人信服的理论指出,鸟儿歌唱是为保卫自己的领地。
上述文段中“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中“这”指的是:
A:用唱歌来吸引异性
B:“鸟男们”受到荷尔蒙困扰
C:春天日照影响鸟类行动
D:物竞天择理论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就近原则,“这”指的是前一句“它们用唱歌来吸引异性”。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3、【言语理解】我们在这里驻足聆听,触摸________跳动的脉搏,在与先人的凝视和对话中,铭刻人生信念的方位,增进砥砺前行的动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社会
B:当下
C:未来
D:历史
正确答案:D
解析:由“在与先人的凝视和对话中”可知,我们在这里驻足是为了回顾过去,“历史”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单考区)第1题
4、【言语理解】国学如果停留在如此浅层次的形式复古,无异于_________,甚至会把国学弄成与现代文明相对抗的姿态,凡事不问好坏对错,一切以东西古今划界。凡是古人的都是好的,哪怕骑驴;凡是现代的都“非我族类”,都该保持距离。如此下去,国学非但不会被这些人“发扬光大”,相反可能会走入狭隘化、极端化、边缘化的境地,钻进狭小天地里_________,与文明发展割断脉络,把自己变成了一块“化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缘木求鱼 蓬荜生辉
B:买椟还珠 孤芳自赏
C:刻舟求剑 皮里阳秋
D:掩耳盗铃 纤尘不染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二空,由“相反可能会走入狭隘化、极端化、边缘化的境地,钻进狭小天地里”可知,所填词语应该是贬义的、消极的。“蓬荜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增添光辉。“纤尘不染”是褒义词,指一点儿灰尘也沾染不上,形容十分干净、高洁。两词均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D。
再看第一空,由“无异于”可知,所填词语是对“停留在如此浅层次的形式复古”的解释说明,即只重视复古国学形式而忽视了国学真正有价值的内涵。“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与句意不符,排除C。“买椟还珠”比喻取舍不当,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形容复古国学一味追求形式而舍弃了真正有价值的内涵,实属取舍不当,其填入此处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7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202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1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7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
5、【言语理解】在生命中,刁难最初似乎是________,但后来却是________。因为每个被生活刁难过的人,都知道该怎样与世界________,也明白生活有时是一门________的艺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伤害 成全 周旋 妥协
B:危险 机遇 战斗 坚守
C:障碍 机会 斡旋 放弃
D:挑战 成功 妥协 坚持
正确答案:A
解析:前两空,由“最初……但后来……”可知,前两空词语构成反义对应,“挑战”“成功”都是具有积极倾向的词语,不合文意,排除D。
第三空,“周旋”指(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战斗”指同敌方作战,繁殖斗争。“斡旋”指调解,一般指第三方调解双方的矛盾,与文意不符,排除C。
第四空,判断应填入“妥协”还是“坚守”,需要分析前文的语境。A项代入,与文段语境相符。B项代入,第二空填“机遇”强调的是突破,与“坚守”词义相对,不合文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5题
6、【言语理解】在闽江及其支流上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村镇与古厝,如琴江满族村、闽安古镇、林浦村的“泰山行宫”、大埕村“九条金带”等。它们在类型和内涵上都有相似之处,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开发和利用力度仍普遍不够,导致一些历史记忆有湮灭的危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旧城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村镇与古厝必然会面临如何被有效保护的问题。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招商引资
B: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文物保护
C:传统村镇和古厝的开发与保护
D: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文化内涵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在闽江及其支流上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村镇与古厝;接着指出这些传统村镇与古厝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普遍不够;尾句指出传统村镇与古厝将面临如何被有效保护的问题。分析可知,文段论述的是传统村镇与古厝在开发和保护上面临问题,根据行文逻辑,下文应论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应C。
A项的“招商引资”只能对应“开发和利用力度仍普遍不够”的问题,不能对应“如何被有效保护”的问题,与文段衔接不恰当,排除。
B项的“文物保护”未在文段中出现,衔接过于突兀,排除。
D项的“文化内涵”与文段提出的问题衔接不当,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9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4题
7、【言语理解】红色文化遗产与古代文化遗产一样,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________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也同样需要积极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绝不能因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________”,而忽视其应有的价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举足轻重 时代感
B:不可或缺 表现力
C:弥足珍贵 历史感
D:屈指可数 竞争力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红色文化遗产与古代文化遗产一样,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可知,此处强调红色文化遗产与古代文化遗产一样,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
A项“举足轻重”、B项“不可或缺”、C项“弥足珍贵”都可以用来表达“重要”之意。 “屈指可数”形容数量少,与句意不符,排除D。
第二空,由顿号可知,“缺乏‘__________’”应与“形成的时间短”构成并列关系,语义相近。因有否定词“缺乏”,故所填词语应与“时间短”表意相反,体现“时间长”,“历史感”填入恰当。“时代感”强调的是“新”,体现的是“时间短”,与文意相悖,排除A;“表现力”与时间长短无关,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23.下列语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为:
A:马路的一边有一个广告栏。
B:岁月流逝磨蚀了她年轻时的锐气。
C:她没有听取老师的意见,报考文科,结果导致高考失利。
D:三星公司这一新款电脑的厚度给人的感觉,并不像联想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可以理解为“马路的某一侧有一个广告栏”,也可以理解为“马路的每一侧都有一个广告栏”;C项可以理解为“老师的意见是让她报考文科,她没有听而报考了理科”,也可以理解为“老师的意见是让她报考理科,她没有听而报考了文科”;D项可以理解为“三星电脑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也可以理解为“联想电脑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根据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进行文艺创作时,为了使人物表现得更为________,可以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适当”创作,但是大的历史事实、人物命运、主要矛盾、重要事件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人生层面”进行________和歪曲。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完整 杜撰
B:真实 虚构
C:形象 改编
D:丰满 臆造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句意可知,“适当”创作是指发挥合理的想象,使人物形象更丰富、更饱满。此处填入“完整”“真实”不合句意,排除A、B。
第二空,由“和”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歪曲”并列。“歪曲”本身是一个带贬义色彩的词语,因此“臆造”比“改编”更契合句意,排除C。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3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3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3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3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3题
10、【言语理解】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等宣传手段 群众舆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把持
B:控制
C:掌握
D:操纵
正确答案:D
解析:“把持”指抓住不放、独占;控制内心冲动使不爆发。词义不符合语境,故可排除A项。“掌握”与“舆论”不搭配,排除C。题意是指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等宣传手段来支配群众舆论,使其为自己所用。“操纵”不仅含有“控制”的意思,还包含“支配”之意,故横线处填“操纵”更合适。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