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中国地理学研究在指向当前紧迫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同时,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等学科基础的研究却出现了被________的趋势。对地理学整体发展方向的关注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还________了整个科学发展的大趋势,高新观测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仍然不够普及。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弱 阻碍
B:减弱 隔断
C:消减 延缓
D:减少 延宕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消减”“减少”一般用来表示数量的减少,文段说的是学科基础的研究变得薄弱,不是在说具体数量,排除C、D。
第二空,“隔断”指把一个结构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开,与“大趋势”不搭配,排除B。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我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元素________。挖掘并________我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元素,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直观的、可资借鉴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胜枚举 吸取 启蒙
B:不计其数 提取 启动
C:俯拾皆是 汲取 启迪
D:多如牛毛 记取 启示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均含有多的意思,根据句意较难排除,可选择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记取”意为记住,一般与教训、嘱咐等搭配,与“元素”不搭配,排除D。
第三空,“启蒙”特指教育童蒙,使初学者获得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或指普及新知,使社会接受新事物,摆脱愚昧和迷信。“启动”指开动、发动。两词用来形容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生态文化元素对我们的作用,不恰当,排除A、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4题
3、【言语理解】住房商品化就意味着将住房推向市场,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来解决住房问题,同时也就意味着要大大减轻政府的负担,减少政府对住宅业的干预。但政府绝不能从大包大揽一下子就变为撒手不管。在迈向住宅商品化的过程中,住房的社会福利成分日趋下降,经营利润会逐步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旧的住房分配制度中的不合理现象很可能会被一些新的不合理现象所取代。在经济动荡期间,新的不合理现象同样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在市场调节乏力时,政府的干预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段话主要说明的观点是:
A:住房商品化是必然的趋势
B:住房商品化后也会有不合理现象存在
C:住房商品化后,政府将不再直接干预住宅业
D:政府在住房商品化过程中仍然要加强干预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阐述了住房商品化的内涵,即将住房推向市场,减少政府对住宅业的干预。紧接着“但”字表转折,表明观点,即政府不能从大包大揽一下子变为撒手不管,然后具体阐明了自己的理由,最后点出“在市场调节乏力时,政府的干预就显得格外重要”。由此可知,文段旨在说明政府在住房商品化过程中还应发挥干预的作用。D项表述与此相符。
A项未体现“政府干预”,排除。B项说的是住房商品化出现的问题,文段观点是对于出现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干预,排除。C项,“不再直接干预”与文意相悖,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不抵抗主义我向来很赞成,不过因为有些偏于消极,不敢实行。现在一想,这个见解实在是大谬。为什么?因为不抵抗主义面子上是消极,骨底里有最经济的积极。我们要办事有成效,假使不实行这主义,就不免消费精神于无用之地。我们要保存精神,在正当的地方用,就不得不在可以不必的地方节省些。这就是以消极为积极:没有消极,就没有积极。
以上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A:我赞成不抵抗主义的理由
B:不抵抗主义貌似消极,实则积极
C:积极与消极其实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哲学词汇而已
D:要成功必须把有限的精力集中起来做最重要的事情
正确答案:B
解析:材料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之前的见解(认为不抵抗主义有些消极)实在是大谬?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得出结论“不抵抗主义貌似消极,实则积极”。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________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________,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________。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贵 淡然 谦和
B:儒雅 低调 平静
C:高雅 淡泊 平和
D:文雅 质朴 温顺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形容“饱读诗书”后形成的气质,“儒雅”“高雅”“文雅”均恰当。“高贵”与“低贱”相对,多形容地位、精神层次等,不能形容书卷气,排除A。
第二空和第三空,由“浊俗”和“清雅”、“促狭”和“开阔”之间的反义关系可知,第二空、第三空所填词语应分别与“奢华”“偏激”构成反义关系。“低调”的反义词是“高调”“张扬”,不能和“奢华”构成反义关系,排除B。“温顺”指性格温和,顺从,其反义词为暴躁、叛逆,不能与“偏激”构成反义关系,排除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6、【言语理解】每年“世界读书日”前后,“阅读”都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________地广泛提倡读书之外,近年来,“阅读”领域内的一些新变化,如迅速________开来的“浅阅读”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如既往 流行
B:大张旗鼓 蔓延
C:始终如一 活跃
D:不遗余力 扩展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之外,近年来,……一些新变化”可知,“广泛提倡读书”是世界读书日一贯的特点,“大张旗鼓”“不遗余力”均强调力度大,排除B、D。
第二空,“浅阅读”是“阅读”领域内迅速传播开来的一种新现象,用“流行”比“活跃”更能体现这种潮流性,排除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
7、【言语理解】物品的预设用途为用户提供了该如何操作的线索,比如平板是用来推的,旋钮是用来转的。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________体现,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如果简单物品也需要用图解、标志和说明书来________操作方法,这个设计就是________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面 呈现 粗糙
B:有效 指导 落伍
C:充分 解释 失败
D:合理 演示 笨拙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一看便知”“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可知,填入词语应表体现很彻底之意。“合理”指合乎道理或事理,与题意无关,排除D。“有效”指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全面”指完整周密,兼顾各方面的;“充分”指足够。A、B、C三项填入均可。
第二空,“指导”可与“操作”搭配,与“操作方法”搭配不当,排除B。
第三空,“粗糙”侧重于不精致。对于简单物品也需要解释操作方法的设计,用“粗糙”描述程度过轻,“失败”更能表达其根本缺陷,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4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4题
8、【言语理解】香格里拉,本是佛陀的理想王国。其魅力在于那是一个可以贮放人类梦幻但又可望而不可即的天堂。我们既然将一种美妙的梦幻当作了实有的存在,并将神性的香格里拉,变成了世俗的香格里拉,还认定了它的所在地,那么,我们就应该以藏胞对大自然那种宗教般的意志、虔诚和敬畏,殚精竭虑地去维护它的高洁与神圣。
以上文字最有可能出现在一篇散文中的哪个部分,起什么作用?
A:文头埋下伏笔
B:文中浓墨渲染
C:文中扩展联想
D:文末咏叹收笔
正确答案:D
解析:由文段最后一句“我们就应该……去维护……”这一总结性的、号召性的语句可知,材料应当是置于文末,是对前文进行总结或点睛。因此正确答案是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挫折和失败,很多人都会经历失业、离婚、失去心爱的人,或其他各种痛苦。常常我们最梦寐以求的东西,再也不存在了;常常我们最爱的人,再也不能回到我们身边。每当这些时刻来临,我们都会体验到悲伤、痛苦、甚至绝望。通常,由这些明确现实事件引起的抑郁和悲伤,是正常的、短暂的,有的甚至有利于个体的成长。但是,有些人的抑郁症状并没有十分明确、合理的外部诱因;另外一些人,虽然在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些负性生活事件,但是,他们的抑郁症状持续得很久,远远超过了一般人对这些事件的情绪反应,而且抑郁症状日趋恶化,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是这样,那么很可能,他们患了当今世界第一大心理疾病——抑郁症。
抑郁症通常指的是情绪障碍,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这种障碍可能从情绪的轻度不佳到严重的抑郁,它有别于正常的情绪低落。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经历挫败和失败等负性生活事件的时候,我们就会体验到抑郁
B:没有十分明确、合理的外部诱因陷入抑郁,而且持续时间很长,才可判断为抑郁症
C: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情绪障碍,和正常的情绪低落相比,没有区别
D:抑郁情绪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所以它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心理疾病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挫折和失败……由这些明确现实事件引起的抑郁和悲伤”可知,A项正确。
由原文可知,“没有十分明确、合理的外部诱因”“抑郁症状持续时间长”二者都有可能导致抑郁症,而非二者缺一不可,B项错误。
C项颠倒黑白,抑郁症严重地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和正常的情绪低落是有区别的。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不是同一概念,D项错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10、【言语理解】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勇于放弃一些东西。这个世界没有公正之处,你也永远得不到两全之计。若要自由,就得________安全;要闲散,就不能________别人评价中的成就;要愉悦,就别________身边人给予的态度;要前行,就得________你现在停留的地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放弃 获得 计较 牺牲
B:放弃 计较 获得 离开
C:牺牲 计较 获得 放弃
D:牺牲 获得 计较 离开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和第三空入手,“获得成就”“计较态度”是常见搭配,先排除B、C。再看第四空,“牺牲地方”搭配不当,“离开地方”搭配得当,排除A。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题,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