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政府环保部门的官员若要在这次民间环保研讨会上发言,他就必须是民间环保组织的成员。但是,会议规定,作为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的成员,不允许既是政府环保部门的官员又在这次民间环保研讨会上发言。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也为真?
A:在这次研讨会上发言的人中,没有政府环保部门的官员
B:只有民间环保组织的成员才能在这次研讨会上发言
C:除了政府环保部门的官员,没有人在这次研讨会上发言
D:在这次研讨会上发言的人中,没有民间环保组织的成员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政府环保部门的官员要在民间环保研讨会上发言→民间环保组织的成员→不能同时在民间环保研讨会上发言且是政府环保部门的官员。可见,如果有政府环保部门的官员在民间环保研讨会上发言,则可以推出其不是政府环保部门的官员,矛盾,所以没有政府环保部门的官员在民间环保研讨会上发言,答案选A。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9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0题
2、【判断推理】母语迁移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者消极干扰的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母语迁移的是:
A:日韩两国的文字中含有大量汉字,历史上的中国文化是其发展的渊源
B:甲五岁随父母移居国外,长大后已经完全不会使用母语表达
C:英国人乙学习中文时在量词的掌握上感到特别困难
D:丙在双语环境中成长,在生活和学习中均能用两种语言熟练表达
正确答案:C
解析:母语迁移定义的关键信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
A项,日韩两国的文字中含有大量的汉字,是因为中国文化是其发展的渊源,而和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没有关系,不符合定义。
B项,长期在国外生活导致甲不会使用母语表达,没有体现母语的使用习惯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不符合定义。
C项,乙的母语是英语,学习的中文是第二语言,由于英语和中文在量词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其在学习中文时特别困难,符合定义。
D项,丙在双语环境中成长,两种语言都能熟练表达,没有体现母语的使用习惯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3、【判断推理】新农人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以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作为职业的劳动者。
下列不属于新农人的是:
A:蔡某大学毕业后,利用自己学到的新技术培育种植出了方形南瓜、彩色辣椒等,销路很好
B:回乡创业的程某,几年来致力于推广无土瓜果种植技术,圆了全村不少家庭的致富梦
C:小李高考落榜后,在政府政策扶持下,在自己的家乡养起了猪,10多年下来,已经走上了富裕路
D:小朱在部队掌握了养牛技术,转业回乡后自办奶牛场,建起了一个直销网站,为客户提供周到服务
正确答案:C
解析:新农人的定义要点:①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②以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作为职业。
A项,利用学到的新技术种植,体现了要点①;种植出的方形南瓜、彩色辣椒销路很好,说明是以农业生产、经营作为职业,符合要点②。该项符合定义。
B项,推广无土瓜果种植技术,体现了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并以农业服务作为职业,符合要点①②。该项符合定义。
C项,小李在政府政策扶持下开始养猪,并非自己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不符合要点①。
D项,掌握养牛技术,体现了要点①;自办奶牛场,建起直销网站,是以农业生产、经营作为职业,符合要点②。该项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1题,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7题
4、【判断推理】尽管家长、老师都大力宣扬体育运动能有效改善孩子的健康情况,但是他们还是会把运动和学业对立起来,认为孩子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业上,以提高学习成绩。而有专家表示,运动时间越多的孩子,学习成绩越高,建议家长、老师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运动。
以下哪个选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专家的推论?
A:体育运动能让孩子在上课精神更集中,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B:家长、老师倾向于让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有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
C:体育锻炼能促进脑细胞之间建立新的联结,从而提高思维反应速度
D:身体健康的孩子比不健康的孩子更能获得老师的关心
正确答案:B
解析:专家的结论为:运动时间越多的孩子学习成绩越高。
A项,体育运动能让孩子集中精神,从而提高成绩,加强了专家观点。
B项,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有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说明了运动时间多是学习成绩好的结果。因此,专家的推论因果倒置,有力地削弱了专家观点。
C项,体育锻炼能提高思维反应速度,说明运动对于学习有利,加强了专家观点。
D项,题干论述的是运动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与获得老师的关心无关,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5、【判断推理】投资:股票
A:储蓄:债券
B:债券:国债
C:上市公司:证券公司
D:证券:负债
正确答案:B
解析:股票是一种投资,二者是种属关系。
A项,储蓄和债券都是投资的形式,两者之间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国债是一种债券,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上市公司可以是证券公司,证券公司也可以是上市公司,两者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证券是一种资产,不是负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91题
6、【判断推理】考古学是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如何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换句话说,考古学是以科学发掘为基础、通过实物研究历史的学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研究属于考古学的是:
A:考据流传古书的作者
B:鉴定拍卖古画的真伪
C:估计展览文物的价值
D:考证出土农具的年代
正确答案:D
解析:考古学的定义要点:①以科学发掘为基础;②通过实物遗存研究人类社会历史。
A项,考据古书的作者,并非以科学发掘为基础,不符合要点①。
B项,鉴定古画的真伪,并非以科学发掘为基础,也没有体现通过实物研究历史,不符合要点①②。
C项,估计展览文物的价值,并非以科学发掘为基础,也没有体现通过实物研究历史,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考证出土农具的年代,是以科学发掘为基础的,并通过出土的实物研究历史,属于考古学。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6题
7、【判断推理】( ) 对于 罗马尼亚 相当于 卢森堡 对于 ( )
A:匈牙利 法国
B:保加利亚 瑞士
C:捷克 比利时
D:乌克兰 荷兰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是邻国,卢森堡和法国是邻国。
B项,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是邻国,卢森堡和瑞士不是邻国。
C项,捷克与罗马尼亚不是邻国,卢森堡和比利时是邻国。
D项,乌克兰与罗马尼亚是邻国,荷兰与卢森堡不是邻国。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8、【判断推理】路径依赖: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有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不断自我强化,轻易走不出去。
下列不属于路径依赖的是:
A:萧规曹随
B:刻舟求剑
C:随波逐流
D:守株待兔
正确答案:B
解析:路径依赖定义的关键信息: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A项,萧规曹随指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其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曹参对前任制定的规章制度产生了依赖,符合定义,排除。
B项,刻舟求剑指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这个人没有意识到船在移动,并不是对此种找剑方式产生了依赖,不符合定义,保留。
C项,随波逐流指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说明对波浪和流水产生了依赖,符合定义,排除。
D项,守株待兔指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农民对获得兔子的方式产生了依赖,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1题
9、【判断推理】距今3.5亿年前,地球进入了泥盆纪中晚期,古生物学家发现了许多那一时期的植物体化石,由于绝大多数化石只保存了植物体的一部分,因此,他们通常利用植物茎的直径来确定植物体高度。测定的结果表明:有大量的乔本植物,其高度至少达到5米,因此他们推测当时可能出现了森林。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重要前提是:
A:在一些特定的植物中,植物茎的直径与植物本身的高度存在相关性
B:只有高大乔木(高度超过4米)才具备构成森林的基本条件
C:泥盆世纪中晚期,大气中二氧化碳相对浓度的变化几乎呈直线下降
D:这些化石都是生长中的植物被原位保存下来的,能揭示出植物的分布特征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点:泥盆纪中晚期可能出现了森林。题干论据:泥盆纪中晚期的植物体化石测定结果表明有大量的乔本植物,其高度至少达到5米。
A项,在一些特定的植物中,植物茎的直径与植物本身的高度存在相关性,但乔本植物是否包含在这些植物中无法明确,并且其并不涉及乔本高度与森林之间的关系,不是题干论证成立的前提,排除。
B项,说明只有高度超过4米的高大乔本植物才具备构成森林的基本条件,在观点和论据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论证成立的前提,当选。
C项,指出泥盆世纪中晚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直线下降,没有涉及乔本植物高度与森林之间的关系,不是题干论证成立的前提,排除。
D项,指出这些化石是生长中的植物被原位保存下来的,即植物体化石没有被移动过,能揭示植物的分布特征,但没有涉及乔本植物高度与森林之间的关系,不是题干论证成立的前提,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88题
10、【判断推理】几乎所有的数学家都是这样:他们能够识别正确的证明以及不正确证明的无效性,尽管他们无法定义一个证明的准确意义。
由此以下哪项为真?
A:能识别正确证明和不正确证明的人可能无法定义证明的准确意义
B:有的数学家不能识别不正确证明的无效之处
C:数学家都不能定义一个证明的准确意义
D:有的数学家不能识别正确的证明,但能识别不正确的证明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可拆分成两个直言命题:①几乎所有数学家都能够识别正确的证明以及不正确证明的无效性;②几乎所有数学家都无法定义一个证明的准确意义。
A项,根据①可以得出有些能够识别正确的证明以及不正确证明的无效性的人是数学家,结合②可知有些能够识别正确的证明以及不正确证明的无效性的人无法定义一个证明的准确意义,正确。
B项,有可能所有数学家都能识别不正确证明的无效之处,该项不一定为真。
C项,题干中说的是“几乎所有数学家”,而非“所有数学家”,该项中的“都”字过于绝对,排除。
D项,根据①这个联言命题,可以推出有些数学家能够识别不正确证明的无效性,但无法推出有些数学家不能识别正确的证明,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