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针对粮价盲目上涨的情况,各地制定了很多 粮价的措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抑
B:抑制
C:控制
D:降低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意是粮价盲目上涨,各地制定措施控制态势,使粮价趋于平稳。空缺处词语应有控制使平稳的含义。“降低”指下降,没有使平稳的含义,排除D。“抑制”“控制”“平抑”都有控制的含义,但“平抑”侧重抑制使平稳,多与“物价”等表价格的词语搭配,此处与“粮价”搭配更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26题
2、【言语理解】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工作________着我们的业余时间。工作与家的关系,不是非得舍弃哪一方才能成全另一方,而是可以兼顾的,我们不能________,忽略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而在未来老去时空留悔恨和遗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占据 三心二意
B:消磨 本末倒置
C:侵占 半途而废
D:蚕食 舍本逐末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二空,由“不是非得舍弃哪一方才能成全另一方”“忽略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我们不能为了工作舍弃对家人的关爱。“三心二意”形容犹豫不决,意志不坚定或用心不专一;“半途而废”指做事情没有完成而终止。据词义排除A、C。
第一空,“消磨”指打发,多用于表示虚度时间;“蚕食”比喻逐步侵占。对应“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此处表达的是业余时间被工作侵占,“蚕食”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3、【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莫斯科时间2月7日20点14分,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俄罗斯度假胜地索契市举行,金碧辉煌的开幕式演出吸引了全球约30亿的电视观众
B:联合国特别协调员卡洛,兴致勃勃地参观正在塞浦路斯利马索尔港补给的中国海军盐城舰,高度赞扬中国政府为政治解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所做的努力
C:3月21日,“雪龙号”上的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澳大利亚人员的配合下,倾巢出动,火速前往搜救马航MH370失联飞机
D:《警察日记》和《白日焰火》作为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对表达中国文化自信力方面的贡献,可谓两全其美
正确答案:B
解析:“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比喻陈设华丽,不能形容“开幕式”。A项成语使用错误。“倾巢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为贬义词。不能用于形容“雪龙号”帮助搜寻MH370失联航班的义举。C项成语使用错误。“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双方都得到好处。句子形容的是两部影片获奖,D项成语使用错误。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4题
4、【言语理解】随着春节临近,各大互联网企业推出的五花八门的“手机抢红包”活动再度引发各界关注。专家表示,作为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项“全民指尖新年俗”,手机红包已成为当前几大互联网巨头的战略要地;而愈演愈烈的“红包大战”,实质则是互联网巨头都不愿错过的一场用户之战、移动支付地位之战、生态场景之战。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手机抢红包”内置的利益链
B:互联网企业黏住用户的新方式
C:红包大战背后的互联网巨头之争
D:手机红包缘何成为“全民指尖新年俗”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手机抢红包”的话题;然后以“专家表示”表明手机红包已成为几大互联网巨头的战略要地;最后以“实质则是”指出红包大战的实质,即红包大战的背后是互联网巨头的用户之战、移动支付地位之战、生态场景之战。由此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红包大战的实质,标题应涵盖此内容,对应C。
A项,“内置的利益链”文段未提及,排除。
B项,“黏住用户的新方式”表述笼统,未提及文段主题词“红包大战”,排除。
D项,文段并未提及手机红包成为“全民指尖新年俗”的原因,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9题
5、【言语理解】现代人对微信________不已,乃至几乎不能有一朝一夕的分离,与其说是微信的功能强大,不如将之理解成空虚寂寞冷的人们,需要某种精神层面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崇拜 皈依
B:痴狂 抚慰
C:眷恋 寄托
D:痴迷 慰藉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崇拜”指尊敬佩服,对象一般为人或团体;“眷恋”指思慕、爱恋,或依恋、怀念之情。此处形容“现代人对微信”的态度,“崇拜”“眷恋”均不恰当,排除A、C。“痴狂”的“狂”含有疯癫、病态的意思,用来形容人们对微信的依赖,程度过重,排除B。“痴迷”指深深地迷恋,符合题意。
将D项代入第二空验证,“慰藉”指安慰,代入也符合句意,且“精神慰藉”为常见搭配。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3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3题
6、【言语理解】
无论什么文章,一旦选进语文教材,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而是整个教材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基本功训练的凭借”。“基本功训练的凭借”是:
A:
收入语文教材中的各类作品
B:
那些保持原来意义、独立存在的作品
C:
整个教材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D:
那些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
正确答案:A
解析:
这句话可以压缩为“选进语文教材的文章是‘基本功训练的凭借’”,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A。B项较容易排除;C、D两项和“基本功训练的凭借”是并列关系的宾语,并非主宾关系,排除。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________改革开放大业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大厦,________老百姓身边细微之处的需求,就是建成这座大厦的一块砖、一片瓦,________给这座大厦添砖加瓦,则是每个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 那么 而
B:尽管 但是 也
C:因为 所以 则
D:假设 那么 且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把改革开放大业比作建设中的大厦,是做出的一种假设,排除表转折和因果的关联词B、C。
第二空,“那么”填入也符合题意。
第三空,题意为老百姓的需求是大厦的砖瓦,每个党员干部要努力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为大厦添砖加瓦。此处词语应表承接关系。“且”表并列或递进,排除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10题
8、【言语理解】
意志力特训是训练孩子以坚强的意志,带领自己的团队,并百折不挠、________勇敢地克服困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坚若磐石
B:固若金汤
C:坚不可摧
D:稳如泰山
正确答案:A
解析:
由顿号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百折不挠”构成并列关系,与前文“坚强的意志”相呼应,体现意志力的坚韧。“固若金汤”形容城池和阵地非常坚固,不能指人的意志力,排除B。“稳如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从容态度。侧重“稳”,未体现出“坚”,排除D。“坚若磐石”指像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坚不可摧”指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坚不可摧”通常用于具体事物,此处描述抽象的“意志力”,用“坚若磐石”更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2题
9、【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韩国政府决定成立个人信息保护机构,建立关于个人信息的国家认证资格证制度,扩大个人信息争议调停委员会的功能得以拓展。
B:在生态脆弱的沙漠地区,竟然“冒”出耗水惊人的高尔夫球场,且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这就是新华社记者在陕西榆林发现的咄咄怪事。
C:近年来,含有不洁物的饮品被消费者所举报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很少有消费者维权成功,几乎没有企业承认生产过程中存在卫生隐患。
D:当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面临灭顶之灾时,它的主人约瑟夫乘坐救生船离开,有幸成为100年前发生的这场海难中的幸存者之一。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成分赘余,应删除“得以拓展”;C项句式杂糅,“被……举报”或“为……所举报”应择一使用;D项语义重复,可删除“有幸”。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
10、【言语理解】①对现代政府治理来说,政府部门间的有效________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②我国经济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________。
③今年两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是________了我国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协调 引导 起动
B:协作 引导 启动
C:协调 领导 启动
D:协作 领导 起动
正确答案:B
解析:①句,由“政府部门间”可知,同级之间应选择“协作”,排除A、C。
②句,“领导”作动词时,常用于上下级之间,“政府”与“经济”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用“领导”不恰当,且“政府引导经济发展”为常见搭配,排除D。
③句,“启动”填入亦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