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中国经学,假使我们慎重点说,上追到西汉初年为止,也已经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二千多年中,经部书籍,因为传统的因袭的思想关系,只就量说,也可以配得说“__________”。不说别的,我们只要一看纳兰性德汇刊的《通志堂经解》,阮元、王先谦汇刊的《正、续清经解》,也几乎使你目眩;至若列举朱彝尊《经义考》的书目,那真所谓“__________”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汗牛充栋 更仆难数
B:罄竹难书 博大精深
C:不胜枚举 洋洋大观
D:数不胜数 望洋兴叹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形容经书的数量多。“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完。与题意不符,排除B。“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不胜枚举”指数量多,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不宜计算,个数多。填入均符合题意。
第二空,所填词语形容经书书目多。“洋洋大观”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极为壮观,强调事物壮观的景象。“望洋兴叹”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也指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二者均未体现“数量多”之意,排除C、D。“更仆难数”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和文段中强调书的“量”也契合。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0题
2、【言语理解】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将明礼知耻________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同时,应________古今中外礼仪礼教之精华,把明礼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水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贯穿 融汇
B:贯彻 融合
C:落实 吸取
D:实行 继承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贯彻”指彻底实现或体现;“落实”指落到实处,能够实现。两者搭配对象一般是方针、政策等,而“明礼知耻”是一种观念,搭配不当,排除B、C。
第二空,“继承”适用于后人对前人的作风、文化、知识等的接受。对“古今中外”中“今人”的精华不能用“继承”,排除D。“融汇”指融合汇聚,且“融汇古今”为常见搭配。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4题,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9题
3、【言语理解】信用卡是采用密码和签名方式来确认身份的,每年犯罪分子窃取信用卡号和密码造成的损失非常惊人。现在指纹技术成了电子商务的“金钥匙”。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最近开始为一些用户提供指纹识别服务,一些美国的国际贸易公司也正在积极试用指纹识别软件进行交易身份确认。
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指纹技术的安全优势已逐步被金融行业接受
B:信用卡社会亟待指纹识别系统
C:美国对指纹识别的利用较为充分
D:指纹技术是电子商务的“金钥匙”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信用卡现在面临的安全危机,随后提出“现在指纹技术成了电子商务的‘金钥匙’”这一观点,体现了指纹技术可以解决上述危机。最后列举了美国的美洲银行及国际贸易公司的例子进一步论证了上文观点。故“指纹技术是电子商务的‘金钥匙’”是文段的中心,D项正确。A项,文段只提到美洲银行最近开始为一些用户提供服务,“已逐步被金融行业接受”无法推出;B项,“信用卡社会”扩大范围,文段主要针对“电子商务”领域;C项,“美国”是文段举的例子,非文段论述重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5题
4、【言语理解】事实上,社会上自称“收入低”的群体很多,很少有人对自己目前的薪资水平完全满意。有代表委员认为,若要让人们普遍有“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应加大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在全社会建立起合理的薪酬体系,同时尽快完善社会保障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满足感 期待感
B:幸福感 空虚感
C:满意度 不满意
D:获得感 没底感
正确答案:D
解析:由“有……而不是……”可知,两空词语间为反对对应关系,A、B两项不合文意,排除。第一空,“满意度”表衡量尺度,常用“高”“低”表示,不能与“有”搭配,排除C。第二空填入“没底感”也与后文的“尽快完善社会保障网”对应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
①如果贾珠还在世,他是当然的嫡长子。
②贾宝玉不得不担负起继承贾府家庭事业的责任,这是他绝对不愿意承担的责任。
③在一个家庭里,只有嫡长子才是合法的继承人。
④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是“嫡长子制度”。
⑤在小说里,贾宝玉的恐惧与厌倦有着文化的、社会的根源。
⑥但是贾珠早早去世了,腾出位置给贾宝玉。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⑥⑤②
B:⑤④③①⑥②
C:②⑤④③①⑥
D:②④③①⑥⑤
正确答案:B
解析:
⑤句末的“文化的、社会的根源”指的是④句的“嫡长子制度”,故④应紧跟⑤后,排除A、D。②句的“贾宝玉不得不担负起继承贾府家族事业的责任”与⑥句的“贾珠早早去世”构成因果关系,故②应跟在⑥句后,排除C。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7题
6、【言语理解】①我们之所以要隆重纪念阿尔伯特·爱因斯坦,②不仅是因为他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③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真理和社会而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④是鼓舞我们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力量。
对这段话的逻辑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A:②与③之间是递进关系
B:①与④之间是承接关系
C:③与④之间是并列关系
D:①与②之间是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整体的结构是“①之所以……,②不仅是因为……,③而且还因为……是……,④是……”,所以①和②、③、④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因果关系;②和③之间为递进关系;③和④之间为并列关系。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题,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6题
7、【言语理解】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拓展,对资本这一概念在使用中产生了不同理解。一种是继续把“资本”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阶级属性概念,用来研究资本主义的运动;一种是把资本作为商品经济学中的一个自然属性概念,即单纯的经济概念,用来研究“货币生出更多的货币”这一客观经济规律。后者称为现代资本概念。
这段话中,20世纪“资本”这一概念是指:
A:阶级属性概念与自然属性概念
B: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资本概念
C:阶级属性概念让位于经济概念
D:不断拓展的政治经济学概念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自20世纪以来,人们对“资本”这一概念的两种理解——一种是阶级属性概念,一种是自然属性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并列的,并不存在谁让位于谁的问题,故C项错误。“资本”的两个概念是人们在使用时的不同理解,并不存在拓展的内容,故排除D。B项仅提到了自然属性一个方面,不全面。故本题答案为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①对于未能及时补充资本的开发商而言,行业冬天的最 的阶段可能仍未到来。
②我们常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 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严酷 处世
B:严酷 处事
C:严峻 处世
D:严峻 处事
正确答案:A
解析:严酷:残酷,冷酷。严峻:严厉,严格。①句意为行业冬天的最严重最残酷的阶段还未到来,故应选“严酷”,排除C、D。处事:处理事务,更强调具体做法。处世:待人接物,应付世情,与世人相处交往,范围宽泛,往往被理解为社会经验、人生哲学的一个范畴。②句应选“处世”。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制造新的安全漏洞。仅靠政府的力量维护信息安全,经常力有不逮。当今互联网安全的前沿技术,大多掌握在企业手中,需要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作用。通过市场激励机制,也可以调动“白帽子”的网络安全志愿者主动发现报告网络安全漏洞。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是否善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仅折射国家理念,更涉及国家利益
B:应当通过市场激励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C: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命题,更是一个制度命题
D: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问题——仅靠政府力量不能达到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目的;然后给出解决措施——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调动企业、网络安全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故文段主要说的是,应通过市场激励机制的作用,调动企业、志愿者的力量来保障网络信息安全。B项表述与此相符。
A、C两项强调的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未涉及解决措施,错误。文段并非强调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效率高,而是强调应该通过市场手段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D项缺少了“通过市场激励机制”这一前提,错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20题
10、【言语理解】自美国本届政府上台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对美方的________主义多有领教,对美方处理中美经贸摩擦的________心态和极端手法________。去年以来,美方对欧盟、日本、加拿大等主要经济体纷纷挑起经贸摩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霸权 无理 深有感触
B:霸凌 骄横 感同身受
C:单边 一贯 心知肚明
D:强权 习惯 习以为常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较难辨析,可以先看第二空。由表并列关系的“和”可知,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极端”意思相近,且为贬义词。“一贯”“习惯”为中性词,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C、D。“无理”一般与“要求”“条件”搭配,不能与“心态”搭配,排除A。“骄横”指骄傲专横,填入符合美方处理中美经贸摩擦的行事风格。验证第一空和第三空,“霸凌”“感同身受”填入均符合句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