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78

发布时间:2022-08-09 1:05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在网络技术、移动芯片、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卫星导航等多个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就,网络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智能终端制造业加快赶超、不断培育新技术新应用形成新业态。但应该看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世界局势波诡云谲,中国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在新时代才能避免受制于人,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核心技术突破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彰显

B: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C: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应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D:新时代更需突破互联网核心技术这个“命门”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是肯定了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然后以“但应该看到”转折,说明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最后给出对策,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必须突破并掌握互联网核心技术,才能避免受制于人。D项是对尾句对策的同义转述。文段说的是互联网核心技术,A项的“核心技术”扩大了范围。文段描述的现状和事实并非重点,排除B。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是我们掌握核心技术之后的结果,文段强调的是对策,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2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49题

2、【言语理解】若要谈论中国的散文,有人非常认可朱自清,有人则赞赏宗白华,有人则喜欢余秋雨,但是我却更爱余光中,,徐疾多致的节奏代替了平铺直叙的语序,,幽默风趣的妙语代替了装腔作势的教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簇新的意象代替了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 ②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

B:①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被簇新的意象代替了 ②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被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

C:①簇新的意象代替了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 ②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

D:①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被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 ②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被簇新的意象代替了

正确答案:A

解析:由“……代替了……,……代替了……”的句式可知,填入句子句式应与此一致。B、D两项的句式为“……被……代替了”,填入不能与其他构成排比,排除。由“徐疾多致的节奏代替了平铺直叙的语序”“幽默风趣的妙语代替了装腔作势的教训”可知,“代替了”前后内容为反义关系,C项前后不能构成反义关系,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

3、【言语理解】相对主义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哲学学说以拒斥确定性为其基本理论特色。表现在本体论上,它否认存在永恒的、超历史的“本体”;表现在认识论上,它否认存在绝对真理和可独立存在的“最终语汇”;表现在价值论上,它否认存在终极的、确定的价值原则。当代相对主义融合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对于历史上的相对主义有所发展,但从根本上说,其基本价值立场并无改变,它反对思维上的一元性、封闭性和独断性,否定同一性,强调“差异性”,要求理论思维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独断走向宽容,从单调走向杂色。
下列关于这段话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相对主义的基本理论特色是拒斥确定性

B:在本体论意义上,相对主义否认终极的、确定价值原则

C:当代相对主义与历史上的相对主义的基本价值立场是一致的

D:当代相对主义和历史上的各种相对主义都否定“同一性”,强调“差异性”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本体论意义上,相对主义否认存在永恒的、超历史的“本体”。B项理解错误,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经典咏流传》打造的“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的音乐盛宴”,使得________的诗词文化由小众走向大众,让观众________更多的“诗”与“远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孤芳自赏 追求

B:阳春白雪 邂逅

C:古色古香 欣赏

D:束之高阁 发现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根据“由小众走向大众”可知,此处意为“诗词文化”是高雅的、小众的。“阳春白雪”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用来形容高雅小众的诗词文化最恰当。“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多形容人,不能形容“诗词文化”,排除A。“古色古香”形容富有古雅的色彩或情调,未表达“小众”之意,排除C。“束之高阁”指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与“小众”的句意相悖,排除D。
验证第二空,“邂逅”指不期而遇。用于描述拉近诗词与观众的距离,从而使二者有一个美丽的相遇的语境也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31题

5、【言语理解】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栖动物正经历着全球性的种群下降和物种灭绝,下降速度之快、受胁物种之广,居各陆栖脊椎动物类群之首。但奇怪的是,很长时间以来,________________。因为很多两栖动物在远离人类干扰的偏远山区或自然保护区内突然消失,一些解释野生动物濒危的主流假说,如栖息地丧失、人类捕杀、气候变化等,都无法解释大量的两栖动物下降事件。因此,两栖动物的下降也曾一度被称作一场“神秘的下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非野生的两栖动物种群并未出现明显下降

B:

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并没有发生剧烈变化

C:

科学家找不到导致两栖动物种群快速下降的原因

D:

全球两栖动物种群下降现象并未引起科学家的重视

正确答案:C

解析:

横线前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栖动物的种群下降和物种灭绝的速度之快、受威胁之广这一事实;横线后指出一些解释野生动物濒危的主流假说等都无法解释大量的两栖动物下降事件,最后以“因此”指出两栖动物的下降也曾一度被称作一场“神秘的下降”。横线处位于文段中部位置,所填句子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人们无法找到两栖动物的种群下降和物种灭绝的原因,C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非野生的两栖动物”范围缩小,文段说的是“两栖动物”,排除。

B项,“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脱离“两栖动物种群快速下降”的话题,排除。

D项,“并未引起科学家的重视”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61题

6、【言语理解】美国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显示,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的积雪正在快速融化,20年后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的积雪可能消失殆尽。自2000年以来,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的积雪减少了26%,2007年时,山峰积雪覆盖的面积比1912年时缩小了85%。造成山峰积雪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气候变暖,而云的变化和降雪量的变化则是次要因素。
最能反映这段文字原意的是:

A:2007年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的积雪覆盖面积是1912年的15%

B:进入21世纪,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积雪的融化速度越来越快

C:如果不能改变气候变暖的趋势,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积雪可能在20年后消失殆尽

D:进入20世纪,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积雪开始融化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美国研究人员的一项发现: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积雪正在快速融化,20年后可能消失殆尽。然后用具体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这一形势的严峻性。最后指出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气候变暖。由此看出,文段主要想表达的是气候变暖对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积雪的影响。C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A项是举例内容,用来论证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的积雪融化的严峻性,非文段重点。B项,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积雪的融化速度非文段重点。D项,“进入20世纪,乞力马扎罗山山峰积雪开始融化”文段未提及,且不符合常识,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①新兴城市也有杂乱的居民大院,但那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杂院
②居住者不是高官显贵,便是富商大贾
③大杂院是城市的“特产”
④产大杂院的城市得有一把年纪
⑤大杂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没看过有关的考证,猜想大约在晚清之后
⑥晚清之前这些院子就都存在了,但那时不叫大杂院,叫府第或大宅门
将以上6个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⑤⑥②

B:③⑤④⑥②①

C:⑤⑥②③①④

D:⑤③④②⑥①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中首句分别为③、⑤,阅读可知,③讲的是大杂院是什么,⑤讲的是大杂院产生的时间。二者相比,③放在段首引出话题更恰当,排除C、D。⑤、⑥都是说大杂院的产生,分析两句的内容可知,这两句应排在一起且顺序为⑤⑥,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8、【言语理解】当前,乡村间或是城乡间的交流日益增加,因拆迁、移居等因素在新区域形成新的社区群体,乡村正面临“去熟人化”阶段。用一种共通的地域文化将其联系起来,是乡村治理的有效形式。从历史上看,以血缘或是某种被认可的文化组织起来的群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稳定性,在一定层面上,乡村社会关系、乡村冲突的调适与乡村社会秩序的维系不仅仅靠法制体系,而且还依靠乡村礼俗、村社伦理、村规乡约等非正式制度。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

A:乡村社会秩序的历史渊源与当下处境

B:当下乡村社会秩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C:新的乡村社会秩序维护需要探寻更有效的治理方法

D:乡村治理实践中非正式制度往往比法律手段更有效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介绍了由于各种原因,乡村面临“去熟人化”阶段,然后介绍了共通的地域文化可以将新的社区群体联系起来,是乡村治理的有效形式,最后对这一有效的治理形式进行了具体说明。因此文段意在说明的是要寻求一种共通的地域文化,实现对新的社区群体的有效治理。C项表述正确。A项非文段重点,排除。B项“主要原因”只是文段的背景介绍,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的“更有效”无中生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2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9题

9、【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句式杂糅,“由于……”与“由……所决定”两种句式择一使用;C项两面对一面,可把“好坏”改为“好”;D项搭配不当,“主旨”与“描写”不能搭配。A项没有语病,故当选。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

10、【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娃哈哈AD钙奶,运用高科技手段,解决了维生素A易氧化,不稳定,确保维生素被充分吸收,发挥保护视力之功效。

B: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工作绝对是一流的。

C: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D: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怎能丢下生病的哥哥和弟弟去看电影呢?

正确答案:C

解析:选项A中宾语残缺,“不稳定”后应加“的问题”;B句“保管”这一词语的含义不同造成表意不明,可理解为“这批进口种子的保管没问题”或者“这批进口的种子保证没问题”;D句表意不明,是由“和”的词性的不同而造成的,若“和”为介词,丢下的是哥哥一个人;若“和”为连词,则丢下的是哥哥和弟弟两个人。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