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中心路径说服是指通过提供强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进行说服,外周路径说服是指采用熟悉易懂的表述或视觉形象来进行说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中心路径说服的是:
A:杂志上的计算机广告详细列出了产品的特点及价格信息
B:啤酒广告总是将啤酒与聚会等轻松热闹的场景联系在一起
C:理财推广员告诫客户,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D:耳机厂商把产品赠送给球星,并让他们戴着耳机出现在大众面前
正确答案:A
解析:中心路径说服定义的关键信息:通过提供强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进行说服。
A项,广告通过详细的产品特点及价格信息来说服消费者,即通过提供强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进行说服,符合定义。
B项,将啤酒与聚会等轻松热闹的场景联系在一起,即采用视觉形象来进行说服,属于外周路径说服,不符合定义。
C项,理财推广员告诫客户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即采用熟悉易懂的表述来进行说服,属于外周路径说服,不符合定义。
D项,耳机厂商让球星戴着耳机出现在大众面前,即采用视觉形象来进行说服,属于外周路径说服,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1题
2、【判断推理】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要想使人成长得更快,就一定要给他活动的自由,而不要将他拘泥于一个小小的鱼缸。这种给予更大空间而带来更快发展的现象被称为“鱼缸法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属于“鱼缸法则”的是:
A:某学生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除了本专业课程,还选修了其他专业的课程
B:某地将工作能力突出的青年干部适时提拔到重要岗位任职,使其承担重要责任
C: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有稳定的生活和工作,千方百计将孩子留在身边
D:西部某市拓宽选贤门路,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招聘各种优秀人才
正确答案:B
解析:鱼缸法则定义的关键信息:给予更大空间而带来更快发展。
A项,是学生自己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不是他人给予更大空间,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将工作能力突出的青年干部适时提拔到重要岗位任职,体现了给予更大空间而带来更快发展,符合定义。
C项,千方百计将孩子留在身边,没有给予更大空间,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到西部地区,没有给予更大空间,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9题
3、【判断推理】太平洋:大西洋
A:印度洋:印度
B:黄海:南海
C:月球:卫星
D:萤火虫:昆虫
正确答案:B
解析:太平洋和大西洋都属于世界四大海洋,两者为并列关系。
A项,印度洋是海洋,印度是国家,两者并非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黄海和南海都属于中国的四大海域,两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月球是一颗卫星,两者为包含关系,而非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萤火虫属于昆虫,两者为包含关系,而非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33题
4、【判断推理】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疾病,表现为患者在睡觉时空气进入肺部受阻。一旦短暂中断呼吸,患者会立刻醒来,以便再度呼吸。因此,深受睡眠呼吸暂停之苦的人有时每一两分钟就要醒一次,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一整夜。一项研究发现,被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的男性和女性,患上重度抑郁症的可能性分别要比睡得好的人高出2.4倍和5.2倍。研究人员认为,睡眠断断续续可能会导致抑郁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都有睡眠严重不足的问题
B:全世界患有抑郁症的女性比男性人数高出两倍多
C:有研究发现,深度睡眠时间较长的人第二天精神状态更好
D:用辅助设备使患者恢复正常呼吸和睡眠,可显著缓解抑郁症状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据:被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的男性和女性,患上重度抑郁症的可能性分别比睡得好的人高出2.4倍和5.2倍。题干结论:睡眠断断续续可能会导致抑郁症。
A项,指出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都存在睡眠严重不足的问题,并没有体现睡眠呼吸暂停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患有抑郁症的女性比男性人数高出两倍多,并没有体现睡眠呼吸暂停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深度睡眠时间长的人第二天的精神状态更好,并没有体现睡眠呼吸暂停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用辅助设备恢复患者的正常呼吸和睡眠,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说明睡眠呼吸暂停与抑郁症之间有因果关系,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0题
5、【判断推理】编剧式观影者是指看影视剧不介意被剧透,甚至会提前查询剧情介绍、翻遍各种影评的人。这种观影者追求掌控剧情发展的感觉,不喜欢出乎意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编剧式观影者的是:
A:小王看了一部好的影片后,觉得应该和女朋友一起分享,于是邀请女朋友到电影院观影,还向她介绍了电影的主要内容
B:小杜对任何事情都讲求理性思维,对于电影,他只有在了解了权威评价、剧情内容、画面特征等情况后,才有观赏的冲动
C:小李酷爱悬疑类影片,他喜欢陶醉在烧脑的剧情中,心情随着剧情而起伏,他经常假想自己就是一名侦探,对他人总是投出审视的目光
D:张大爷的老伴退休后整天在家看电视剧,对很多电视剧的剧情都了如指掌,还经常将剧情讲述给张大爷
正确答案:B
解析:编剧式观影者定义的关键信息:提前查询剧情介绍、翻影评,追求掌控剧情发展的感觉,不喜欢出乎意料。
A项,小王向女友介绍电影的主要内容,并非其女友主动提前了解剧情,不符合定义。
B项,小杜只有在了解权威评价、剧情内容、画面特征等情况后,才有观赏电影的冲动,体现了小杜喜欢提前查询电影的相关信息,掌控剧情的发展,符合定义。
C项,小李陶醉在剧情中,心情随着剧情起伏,没有体现小李喜欢提前了解剧情,不符合定义。
D项,张大爷的老伴看了电视剧后将剧情讲述给张大爷,并没有体现二人喜欢提前了解剧情,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94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85题
6、【判断推理】中国有句古语:“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据此,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
A:如果留得五湖明月,定有去处可下金钩
B:虽然五湖明月俱在,但已无处可下金钩
C:没有留得五湖明月,也有去处可下金钩
D:没有留得五湖明月,可能会无处下金钩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推理关系:留得五湖明月在⇒必然有处下金钩。
A项,推理关系:留得五湖明月在⇒必然有处下金钩。该项与题干推论一致,一定为真。
B项,虽然五湖明月俱在,但已无处可下金钩,肯定了题干命题的前件,否定了题干命题的后件,与题干命题矛盾,不可能为真。
C、D两项,“没有留得五湖明月”否定了题干命题的前件,无法进行有效推理,均可能为真。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4题
7、【判断推理】黄鹤楼:湖北:武汉
A:岳阳楼:湖南:长沙
B:滕王阁:江西:南昌
C:鹳雀楼:山西:太原
D:大观楼:云南:大理
正确答案:B
解析: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A项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C项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D项大观楼在全国有多个,其中一个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而不是大理。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温度计:气温
A:血压计:高血压
B:磅秤:重物
C:天才:画家
D:跳绳:运动
正确答案:B
解析:温度计可以测量出气温的高低。
A项,血压计可以测量出血压的高低,而不是测量高血压,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磅秤可以测量出重物的重量,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天才和画家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跳绳是一种运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00题
9、【判断推理】“给力”是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闽南话意思为很精彩、很棒的意思。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来,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引发国内舆论热议,许多报刊纷纷效仿运用。
下列对“给力”一词运用不当的是:
A:CPI创25个月新高,食品给力74%(《沈阳晚报》2010年11月12日)
B:7万个亿了!财政应“给力”民生(《燕赵都市报》2010年11月12日)
C:抗通胀工资是否能“给力”?(《成都商报》2010年11月12日)
D:高房价给力光棍节(《东方早报》2010年11月12日)
正确答案:A
解析:“给力”的意思是:给劲、带劲,很精彩、很棒。
A项,CPI是指消费者物价指数,在CPI的增长中,食品占了74%,并不表示很棒,因此给力运用不当。
B项,此处“给力”表示给劲的意思,即财政应在民生方面投入力度,运用恰当。
C项,此处“给力”表示给劲的意思,即工资是否能起到抵抗通货膨胀的作用,运用恰当。
D项,此处“给力”表示给劲的意思,该项用反语表达讽刺意味,即高房价使得许多单身人士更难找到伴侣,运用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
10、【判断推理】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劳动合同的是:
Ⅰ.某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包括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等内容的协议。
Ⅱ.某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的劳动者签订的包括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以及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情况等内容的协议。
Ⅲ.某用人单位与某劳动者签订的包括工作岗位与工作要求、劳动报酬与社会保险的数额等内容的协议。
A:仅Ⅰ
B:仅Ⅱ
C:仅Ⅲ
D:Ⅱ和Ⅲ
正确答案:D
解析:I项没有确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因此不属于劳动合同,II和III都符合定义,属于劳动合同。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