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中国学术历来轻“术”。经济学、金融学都是太低级的“术”,所以,它们往往被忽略。遗憾的是,时下的儒家研究学者还是不能走出用文化来谈文化的圈圈,特别是以儒家文化来评价儒家文化,其结论当然不会是别的,用“四书五经”来看“四书五经”,只能是越看越美。如果脱离传统儒家社会的实践现实,不去研究特定文化背后的成因(特别是经济成因),那么得出“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这样的认识就不奇怪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文化研究缺少经济成因分析
B:传统中国学术历来看轻经济学科的价值
C:“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的想法轻率荒谬
D:当代儒家研究学者依然没有走出轻“术”的窠臼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国学术历来轻“术”,所以经济学、金融学被忽略。接着由“遗憾的是”引出这一问题到了时下仍未解决,儒家研究学者仍然用文化来谈文化。最后用“如果”进行假设论证,强调这一问题。故文段重点说明的是儒家研究学者仍然没有走出轻“术”的圈圈。与此相符的只有D。
A项对应“遗憾的是”之前的内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B项“经济学科”范围太小,文段讲的是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而非经济这个“学科”,排除。C项,文段说的是为何会得出“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的认识,而非批判这一认识的轻率荒谬,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2、【言语理解】“先老”即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变化,意味着我们的要素禀赋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变得昂贵了,意味着我们会丧失原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比较优势。“未富”则意味着,我们并不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得到足够显著的比较优势。因此,这个阶段就比较优势来说,我们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也可以不准确地说,我们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着“比较优势真空”。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A:“未富先老”的局面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B:过去的发展方式会使我们丧失比较优势,不能支撑经济持续增长
C:中国面临的挑战,集中表现为如何应对“未富先老”的困境
D:“未富先老”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先老”会使我们丧失原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比较优势,接着指出“未富”会使我们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得不到足够的比较优势,最后得出结论,这个阶段我们面临“比较优势真空”。可见“比较优势”是文段的中心词,四个选项只有B项体现了这个中心词,为正确答案。
A项“制约”程度过重,表述不准确;C项“集中表现”在文中没有体现,D项也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3、【言语理解】新技术是伟大的“改变者”,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现象?已经有人痛心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失去文化之肺……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阅读吧!甚至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下列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新技术的发展是造成中国文化“小时代”的直接原因
B:技术手段的升级发展引起文化焦虑
C: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必须对新技术适当拒绝
D:电脑和手机可以拯救阅读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的“直接原因”无法从文段中推出。
B项,由“有人痛心”“有人疾呼”可知,B项的“文化焦虑”表述正确。
C项,由“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阅读吧!甚至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可知,认为“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只是社会上某些人的看法,并非作者观点,排除。
D项与“有人疾呼”强调的电脑和手机毁掉阅读的观点相悖,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39题
4、【言语理解】烧碱即氢氧化钠,是具有强烈腐蚀性的“高危化学品”。但烧碱也是一种“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是一种高效的酸度调节剂。但用作食品加工的烧碱需要“食品级”,而不少报道提到的是“不法商贩使用工业烧碱”。食品级烧碱和工业烧碱的区别不在于主要成分,而在于前者对于重金属杂质有监控要求,后者则没有。其实,在食品中使用氢氧化钠,危险是由工作人员来承担的。而在最终食品中,它们的“腐蚀性”早已不存在。至于使用工业烧碱,则属于使用“不合格原料”,应该打击。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上述文字说法的是:
A:工业烧碱含有大量重金属杂质,不可在食品加工环节使用
B: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烧碱,工作人员承担着被其腐蚀的危险
C: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烧碱并不违法,甚至对其残留量都没有规定
D:食品级烧碱和工业烧碱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都可作为酸度调节剂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由“食品级烧碱和工业烧碱的区别不在于主要成分,而在于前者对于重金属杂质有监控要求,后者则没有”“至于使用工业烧碱,……应该打击”可知,说法正确。
B项,由“在食品中使用氢氧化钠,危险是由工作人员来承担的”可知,说法正确。
C项,“烧碱”未给出具体使用类别,结合文段末句可知,若使用工业烧碱,则属于“不合格原料”,应该打击,说法不正确。
D项,由文段首句“烧碱即氢氧化钠”可知,食品级烧碱和工业烧碱基本成分相同,再结合“烧碱……是一种高效的酸度调节剂”可知,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5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5、【言语理解】诗在其所具有的诸般品格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对生活的________的打量。诗人的目光仿佛具有________的本领,生活中许多琐碎、平淡甚至枯燥的事物,经过它抚摸,便产生了丰富的意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具一格 明察秋毫
B:独树一帜 力透纸背
C:别具匠心 点石成金
D:别开生面 目光如炬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二空,文段强调的是诗人的目光能使“琐碎、平淡甚至枯燥的事物”“产生丰富的意味”。“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点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目光如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选项中能体现诗人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特性的只有C项的“点石成金”。
第一空,“别具匠心”填入符合文意,且能与“打量”搭配。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14题
6、【言语理解】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________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当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已是一种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苦涩 奢望
B:辛酸 奢求
C:历练 幻想
D:风雨 梦境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二空,由“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已是一种……”可知,此处所填的词语应是“希望”的近义词,且根据语境分析,其表示的应是超过自己能力,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不可能实现的意思,四个选项中符合这两个要求的只有A项的“奢望”。
第一空,“苦涩”填入句中亦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7、【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为:
A:中国男子游泳史上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得主孙杨,对于青少年游泳爱好者是一点也不陌生。
B:希腊人当时如能团结,他们不仅可以保存而且可以推广希腊的文化,敌人虽强亦无可如何,但团结这一点希腊人独不能做到。
C:工厂多个部门都参加了上周六举行的义务植树活动,其中包括管理部、营业部、生产部和生产线员工等。
D:不仅“绿色出行”可以节约能源,而且还能促进身心健康。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为主客倒置,应为青少年游泳爱好者对孙杨一点也不陌生。C项为逻辑错误,“生产线员工”与其他几项不能构成并列关系。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绿色出行’不仅……而且……”。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8、【言语理解】文化节目应当追求“慢”与“深”,要坚持自主原创,应提高外国版权引进门槛,________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创新,实现从“模式引进”到“中国创造”的改变,并形成________的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洋为中用 良性
B:因地制宜 广泛
C:精雕细琢 持久
D:群策群力 强劲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前面的“追求‘慢’与‘深’”“坚持自主原创”可知,此处强调的应是要沉下心来打造本土精品文化原创节目。“洋为中用”指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与“自主原创”的语义不符,排除A。“群策群力”指大家一起出主意,一起出力量,与“创新”的句意不相符,排除D。“因地制宜”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填入符合句意。“精雕细琢”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与“追求‘慢’与‘深’”对应恰当,符合句意。
第二空,“广泛”指涉及面大、范围广,与“竞争力”搭配不当,排除B。“持久”指维持长久,与“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搭配均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33题
9、【言语理解】性格直爽,动不动就对记者________的她,却成为中国体坛标志性的人物。她________,似乎很难被归类,她脾气火爆,不是乖乖女。但她在球场上的坚韧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在为中国体育赢得世界________的同时,足以传递关于力与美的正能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反唇相讥 特立独行 瞩目
B:针锋相对 特立独行 瞩目
C:反唇相讥 独断专行 注目
D:针锋相对 独断专行 注目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针锋相对”指双方策略、观点等尖锐对立,“反唇相讥”指受到指责不服气而反过来讥讽对方。所填词语应形容“她”对记者的态度,不涉及双方态度的对立, 且“反唇相讥”与前文“性格直爽”、后文“脾气火爆”对应恰当,排除B、D。第二空,由后文“很难被归类”可知,所填词语应表示文段中的“她”行事独特,与众不同。“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独断专行”指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含贬义,与后文“传递……正能量”相悖,排除C。第三空,“瞩目”填入也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10、【言语理解】观察,是对现象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考察,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取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基础。什么叫在“自然条件”下呢?这是指人对自然现象不加任何控制,比如考察自然界的动物,而不是动物园中的动物。但这种考察不是盲目的行动,而是把视觉积极调动起来“观”,让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察”,观其特点,察其同异,目的是发现其中具普遍性的现象以及现象间的联系,最后为理论研究提供有关的事实基础。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解释:
A:“观察”的含义
B:“考察”的含义
C:“自然条件”的含义
D:“观察”与“考察”的区别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对观察的含义进行了笼统的解释,接着对该含义中的两个要素——“自然条件”和“考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故文段主要意思是解释“观察”的含义,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B、C项都只是文段的一个方面,D项在文中没有提及。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