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的个人外币存款额已突破10亿美元;在该行累计发放的20亿美元外汇贷款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居民个人存款。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
B:
C:
D:
正确答案:A
解析: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①缺乏保护主体和保护动力是乡土文化地标面临消亡危机的重要原因
②比如,在一些城中村改造中,没有对古建筑进行评估,也没有采取保护措施,致使一些优秀的古建筑被拆毁
③除了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地标能够得到相对有效的保护外,大多数位于农村的文化地标,都没有法律法规明确所有者应该承担保护的义务
④还有些乡土文化地标,如宗祠,由于缺乏保护主体,也遭到了较大破坏
⑤再加上基层财力有限,对很多文化地标的保护也就成为“非紧急的事项”
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承载着乡愁记忆的乡土文化地标,正面临着被损毁、破坏甚至消失的危机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③④①⑤②
B:①⑥⑤④③②
C:⑥①③⑤②④
D:①⑤②⑥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选项分别以①和⑥作为首句,①主要说明的是乡土文化地标面临消亡危机的重要原因,⑥则提出乡土文化地标面临消失的危机。相较之下,⑥更适合作为首句引出保护乡土文化地标的话题,排除B、D。②③④⑤都是在具体阐述部分乡土文化地标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的原因,应接在①后作为其补充说明,排除A。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46题
3、【言语理解】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凸显文化特色至关重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只有文化的_________,城市才能_________其特色与气质。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所以我们必须切实推进有文化记忆的城镇化,即将文化元素、文化脉络融入城镇建设与规划之中,让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共同凝结为城市的文脉魂魄,融入城市形态当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播 凸显
B:融入 定格
C:继续 形成
D:浸润 彰显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文化对城市的深入渗透。“传播”指广泛散布,侧重散布之广,而文段侧重渗透之深,排除A。“继续”指延长下去,不间断,多用来形容“行为”“活动”,用在此处与“文化”搭配不当,排除C。
第二空,由前文“凸显文化特色至关重要”可知,此处是说只有文化渗透浸染,城市才能显示出其特色与气质,所填词语应表显示之意。“定格”指确定在某种状态、格式、标准上,不含显示之意,排除B。“彰显”指鲜明地显示,填入此处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44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4题
4、【言语理解】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县域政府既需要直面城镇化、信息化过程中舆情高发的现实,更需要学习、提高利用网络履职的能力。如何借助网络对舆情事件进行恰当合理的处置,积极回应民众诉求,树立良好的县域网络形象,成为检验县域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迫切需要城市管理者认真思考和积极研究。
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县域网络形象体现了县域政府的执政能力
B:县域政府当务之急是学习、提高利用网络履职的能力
C:只有借助网络,才能对舆情事件进行恰当合理的处置
D:城镇化、信息化带来的舆情高发需要城市管理者认真思考和积极研究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说的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县域政府面对舆情高发的现实,亟须学习、提高利用网络履职的能力,而如何提高网络履职能力成为检验县域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成为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可见,文段重在指出县域政府要学习、提高网络履职的能力,B项概括准确。A项为支持B项论点的原因,C项“只有……才能……”表述过于绝对,D项没有体现“网络履职能力”这个重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5、【言语理解】口号是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适量适度、通俗易懂、提炼准确的口号,对鼓舞士气、振奋人心、推动工作会产生积极作用。今天,改革攻坚面临繁重任务,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显得________,务须以诚心换真心、以守信换信任,让口号和行动同频共振,把每一个诺言都________成可感的实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弥足珍贵 兑现
B:历久弥新 履行
C:难能可贵 践行
D:来之不易 实现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历久弥新”指经历了很久的时间更新、更有活力了;“难能可贵”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来之不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文段说的是在改革攻坚面临繁重任务的今天,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非常珍贵的。“弥足珍贵”“难能可贵”符合文意,备选,排除B、D。
第二空,“兑现”指凭票据向银行换取现款,泛指结算时支付现款;比喻诺言的实现。“践行”指实践,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与“诺言”搭配,“兑现”更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6、【言语理解】1958 年,IBM错过了收购一家新企业的机会,这家公司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叫做复印。两年后,施乐公司诞生,从此以后IBM每天都追悔莫及。10年后,DEC公司发明了小型机,IBM认为太小的家伙不足以进行像样的运算,可当IBM最终进入小型机市场时,DEC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市值几亿美元的公司。又过了10 年,苹果公司发明了appleⅡ,IBM认为个人电脑算不上什么发明,对自己的事业无足轻重。5 年后,IBM凭借IBM PC机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时,已经需要和50 多家争夺市场份额的对手展开惨烈的竞争。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IBM屡次错过了创新发展的良机
B:IBM是一家决策缓慢、屡次失败的公司
C:IBM有50 多家公司错过了个人电脑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
D:如果IBM抓住文中所说的三次机会,它将成为最强大的科技公司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为并列结构,分别讲述了IBM错过发明复印技术的施乐公司、错过发明小型机的DEC公司,错过发明个人电脑的苹果公司的三次失败决策。总结来看,IBM错失了进入复印市场、小型机市场、个人电脑市场的创新良机,对应A。B项,IBM错失创新良机并不一定是“决策缓慢”所致,且“屡次失败”表述不恰当,排除;文段中“50多家”是IBM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时所面对的竞争对手,而C项却理解为“IBM有50多家公司……”,错误,可排除;D项是对文段内容的过度推断,且是否“最强大”也无从考证,说法过于绝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
7、【言语理解】每一项工业遗产都________着城市社会发展的演变规律。实施对工业遗产的发掘保护、开发利用,对维护城市风貌,________生机特色,克服千城一面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凝结 保持
B:凝集 保留
C:凝聚 突出
D:凝滞 凸显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凝集”“凝聚”侧重“集”和“聚”,是强调把多个个体凝结聚集在一起。“规律”是个体的,不是众多聚集在一起成为一的,“凝集”“凝聚”与“规律”搭配不恰当,排除B、C。“凝滞”指凝固停滞、不灵活,与“规律”搭配也不恰当,排除D。
第二空,对应“维护城市风貌”“克服千城一面现象”等表述,“保持生机特色”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目前的全球治理体系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经过长时间博弈和磨合后逐渐形成的。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这一体系仍存在许多合理性,对人类和平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治理体系及其体制机制未能适应新情况,出现了许多问题,亟需进行改革;二是现代化先发国家在这一体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长期把控国际外交话语权,将以资本为中心的逻辑贯穿于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体制机制。因此,要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既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及其相应体制机制,就必须正视上述两方面。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我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路径
B: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C:全球治理体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D: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存在的制度缺陷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全球治理体系是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接着指出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存在两方面问题,并对此具体说明;最后由“因此”引出结论,即“要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既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及其相应体制机制,就必须正视上述两方面”。重点关注尾句,文段尾句提出一个结论,根据行文逻辑,下文应围绕该结论继续展开论述,表示应如何正视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对应A。
B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与文段论述重点“全球治理体系”不相符,与文段衔接不恰当,排除。
C项,文段主要是论述全球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尾句强调应正视该问题,故下文不应对“机遇”进行论述,排除。
D项,“制度缺陷”属于本文信息,不应再出现在下文,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44题
9、【言语理解】解释国家兴衰是许多学科________的学术好奇心所在,经济学家更是________地发展出各种理论框架,期冀破解经济增长之谜。激励学者们把中国这个经历了由盛至衰的历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是以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命名的所谓“李约瑟之谜”。这个谜题尝试回答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科技________于其他文明,而近现代中国不再具有这样的领先地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绵延不绝 孜孜矻矻 迥然不同
B:旷日持久 孜孜不倦 遥遥领先
C:亘古不变 皓首穷经 名列前茅
D:持之以恒 殚精竭虑 一枝独秀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三空,由“而近现代中国不再具有这样的领先地位”可知,所填词语是说古代中国科技水平领先。“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明显不同,不符合文意,排除A。“名列前茅”比喻名次排在前面,本身已经包含了名次排在其他对象之前的意思,后不能再接比较对象“其他文明”,排除C。“一枝独秀”比喻人或事物超群出众,特别优异,常表述为某物、某人一枝独秀,一般不与“于”搭配,排除D。“遥遥领先”指远远地超越同类的人或事物,符合文意。
验证剩余两空:“旷日持久”形容耗费时日,也可以指持续时间长,用在文段中,指解释国家兴衰是许多学科长久的好奇心所在,合理;“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用在句中,指经济学家不知疲倦地发展出各种理论框架,也就是经济学家一直很乐于解释国家兴衰的问题,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
10、【言语理解】
公共健身器材主要由政府采购、体育部门赠予、开发商自行购置后投放。按规定,受赠单位负责管理和日常维护并承担经费;各单位自行购置的则由各单位负责管理维修和承担费用。规定很明确,但执行中常常出现各种盲区。首先,受赠方往往无配套资金,需要维修时一问三不知;其次,日常使用和维护往往需要出厂厂家,然而对厂家缺少专门监管,厂家常常敷衍售后服务;最后,公共健身器材超出使用期,未明确拆除更换的责任方。公共健身器材的设置本是便民利民的好事,但好的出发点也要有完善的配套制度。健身器材建设好了,服务和管理工作也应跟上。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受赠单位疏于管理公共健身器材
B:
公共健身器材不能“重建轻管”
C:
维护管理公共健身器材存在盲区
D:
公共健身器材能让百姓切实受益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说明公共健身器材的三种主要来源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维修的归属方情况;接着指出规定虽然很明确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常常出现各种盲区,并对盲区进行具体介绍;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即公共健身器材的设置要有完善的配套制度,服务和管理工作也应跟上。由此可知,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对策”的行文结构,对策部分为文段论述重点,即应该重视公共健身器材的服务管理工作。B项表述与此一致。
A、C两项均侧重强调公共健身器材的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未体现对策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公共健身器材让百姓切实受益”未体现对策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7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4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8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4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