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39

发布时间:2022-08-01 7:48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中国真正进入全球化的坐标体系,也就在这短短三十多年。但就是在这三十多年里,我们写下了让世界________的“中国故事”。从________的革命年代,到________的建设岁月,再到________的改革时期,在不断探索和奋斗中,我们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异 战火纷飞 激情燃烧 轰轰烈烈

B:惊叹 硝烟弥漫 激情燃烧 波澜壮阔

C:惊异 战火纷飞 热情奔放 轰轰烈烈

D:惊叹 硝烟弥漫 热情奔放 波澜壮阔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惊异”指惊讶、奇异,侧重惊讶;“惊叹”指惊奇和赞叹,侧重因惊而叹。中国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应该是让世界“惊叹”之事。故排除A、C。
第三空,修饰“建设岁月”,“激情燃烧”比“热情奔放”更准确。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2、【言语理解】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总结的:“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开放不是一次轻松浪漫的旅行,而是一次决定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伟大远航,它有       的时刻,也时常充满惊涛骇浪。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细雨和风

B:风起云涌

C:风平浪静

D:大风大浪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有……的时刻”与“也时常充满……”的对比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惊涛骇浪”形成反义对比关系,“风起云涌”、“大风大浪”明显不合句意,排除B、D。“细雨和风”是描写风雨,“风平浪静”是描写风浪,与后文的“惊涛骇浪”相对应,这里应选“风平浪静”,即C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企业培训,中国最热。场次频,人数多,规模宏,业者众,课程杂,消费巨。世界各地,管理培训如此热烈,落后国家做不到,发达国家用不着。最令人称奇的是,不仅《孙子兵法》《易经》都是管理学,连佛家、道家都上了企业管理讲台。笔者没有资格否认中国古代典籍包含部分的管理思想,更不敢说佛道没有人文元素的管理哲学。但是管理学就是管理学,企业管理就是企业管理。任何人都可以从人的修养的角度学习一切对人的修炼有价值的知识,但不必因为土豪的钱好挣就都拿管理学说事。
这段文字主要批评的是:

A:企业管理培训模糊了管理学的边界

B:企业管理培训用旧瓶装新酒

C:企业管理培训挂羊头卖狗肉

D:所谓古代管理思想大多是牵强附会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围绕中国企业管理培训的乱象展开,由“管理学就是管理学,企业管理就是企业管理……不必因为土豪的钱好挣就都拿管理学说事”可知,文段主要批评的是模糊管理学边界的问题。B、C两项文段未涉及,D项脱离了“企业管理培训”这一论述对象,均可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9月)第46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4月)第46题

4、【言语理解】38.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下列句子中的“则”与上文中划线处的“则”意义、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D: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则”是连词,就的意思。A项“则”:就是。B、C两项“则”:却。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句子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外部资源,尤其是世界一流教育资源,正越来越多地成为上海垒石造峰的“他山之石”。

B:方案清晰具体了,就比较可行,如果模糊笼统,实施起来就会缺少可操作性。

C:我国首个实验型深海移动工作站经过十年科技攻关,和“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一样,是我国探索深海科学奥秘的利器。

D:改革的智慧,说到底,仍然是洞悉规律,把握规律。

正确答案:B

解析:A、C、D三项的句子都是主谓宾结构的单句,而B项的句子是复句。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5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2题

6、【言语理解】网友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新规是为了让垃圾短信问题不再________,但治理垃圾短信的关键恐怕还是________和执行。这一方面需要电信运营商积极作为,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物质奖励等方式调动广大用户积极举报。同时,法律法规应赋予运营商拦截商业短信的义务,而非放任其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积习难改 机制 蔓延

B:积重难返 政策 扩散

C:久治不愈 决心 泛滥

D:沉疴难起 态度 滋长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积习难改”指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沉疴难起”指久患重病难以起床。这两个词语都不能描述垃圾短信问题的顽固及难以根除,排除A、D。
第二空,句意为虽然出台了新的规定,但还不够,治理垃圾短信的关键还在于实践层面的执行。“政策”填入语义矛盾,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慈善家从组织直接捐助转变到希望通过基金会来发挥杠杆效用,________社会的慈善资源。基金会的兴起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整个公益界开始形成行业,可以吸引人才,加强管理,使中国的草根公益组织走上________化道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撬动 专业

B:整合 职业

C:挖掘 科学

D:吸引 正规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与“杠杆效用”相对,“撬动”最恰当。
第二空,“草根公益组织”代表的是民间的、自发的、非专业的。此处填入“专业”来说明“草根公益组织”的发展趋势亦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8、【言语理解】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那些态度最积极乐观的被调查者在研究持续期间膳食结构的改善幅度最大,而最消极悲观的被调查者不仅从一开始便更倾向于选择较不健康的饮食,而且在运用各种手段加以干预后,改善的情况也不理想。研究者指出,自控能力是令乐观者更易成功戒除抽烟、喝酒和暴饮暴食等坏习惯的关键。
对这段文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饮食结构取决于人的情绪的好坏

B: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很难通过干预而改善

C:积极乐观的人更容易改善不良饮食习惯

D:悲观者的自控能力无法通过干预而改善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由一项调查结果指出,态度积极乐观的被调查者饮食结构改善幅度最大,最消极悲观的被调查者即使用各种手段干预后,饮食结构改善情况也不理想。最后指出自控力是另乐观者改掉坏习惯的关键。A项的“取决于”表述绝对,且“情绪的好坏”与文段阐述的“乐观”“悲观”也非同一概念,排除;B项以偏概全,文段说的是消极悲观者其不健康饮食习惯改善情况不理想,排除;D项的“无法”表述绝对,排除。C项可由“那些态度最积极乐观……膳食结构的改善幅度最大”可得出。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16题,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6题

9、【言语理解】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实践部门就逐步发现,在供给低保等复杂的社区保障服务时,仅凭单个部门的力量已经越来越不足以获得充分的信息了。进入21世纪以来,更多立足于民生的社区服务(如廉租房等)被推出,这些服务的实现日益依赖多个“条线”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从这个意义上说,追求部门间的协同性是未来社区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
最能体现文段主旨的一项是:

A: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性

B:未来的社区服务需要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C:社区服务的发展趋势

D:社区服务的实现依赖多个政府部门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首先指出复杂的社区保障服务仅靠单个部门的力量无法满足需求,然后进一步强调更多社区服务的实现依赖于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最后由“从这个意义上说”引出结论,即追求部门间的协同性是未来社区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B项是对结论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A项没有提到“社区服务”,C、D两项没有涉及部门之间的协同性,均可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10、【言语理解】新技术是伟大的“改变者”,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现象?已经有人痛心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失去文化之肺……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阅读吧!甚至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下列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新技术的发展是造成中国文化“小时代”的直接原因

B:技术手段的升级发展引起文化焦虑

C: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必须对新技术适当拒绝

D:电脑和手机可以拯救阅读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的“直接原因”无法从文段中推出。
B项,由“有人痛心”“有人疾呼”可知,B项的“文化焦虑”表述正确。
C项,由“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阅读吧!甚至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可知,认为“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只是社会上某些人的看法,并非作者观点,排除。
D项与“有人疾呼”强调的电脑和手机毁掉阅读的观点相悖,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3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