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45

发布时间:2022-09-12 7:34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早在十八、十九世纪,西欧工业化所致的资源环境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批评。二十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工业化的拓展,自然资源更大规模的开采和利用。一些国家工业集中地区的环境被过度破坏,世界各地要求节约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呼声日益强烈。一些人甚至认为,只有“零增长”,才能将人类经济活动控制在资源和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但事实是,迄今为止,世界大多数国家仍然沿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技术路线推进工业化,这就必然会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约束。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工业化所致的资源问题日趋严重

B: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与发展工业化的矛盾不可调和

C:工业化的发展最终无法摆脱资源和环境的限制

D:发展经济不应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十八、十九世纪,工业化所致的资源环境问题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到二十世纪中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呼声日趋强烈。接着以“但事实是”为转折说明迄今为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仍然走着工业技术路线,必然会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约束。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明的是工业化的发展无法摆脱资源和环境的限制。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D两项不是文段论述的内容。B项“不可调和”的结论无法从文段得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2、【言语理解】阅读场景的变化,引发了一场知识领域的大变革:传统的知识载体——书籍上的图钉被网络撬开了,知识信息漂浮了起来,成为碎片化的存在。网络放大了这些信息碎片,进而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心态。换句话说,面对海量信息,人们的信息焦虑症也更严重,时间不够用了,注意力也不够用了,读过的信息像手中的沙子一样,记不住,留不下。海量信息缺乏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正是被很多人称为“阅读危机”的根本所在。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阅读危机”的产生是因为海量信息

B:读者的阅读心态随着阅读场景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C:传统阅读比网络阅读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D:全新的装订方式能够解决“阅读危机”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尾句的“海量信息缺乏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正是被很多人称为‘阅读危机’的根本所在”可知,A、D两项错误。文段说的是网络阅读面对海量信息,“注意力不够用了”,由此不能推出“传统阅读比网络阅读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C项错误。“阅读场景的变化……进而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心态”与B项表述一致。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16题

3、【言语理解】湿地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美。湿地的自然景观是湿地自然而然、自足自得的自然之性的________,是大自然的________造就的自然生态平衡之美。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彰显 鬼斧神工

B:显现 沧海桑田

C:凸显 开天辟地

D:展现 精雕细琢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此处词语所针对的对象是湿地的“自然之性”,是积极、正面的事物,文段对其所持的也是肯定态度。“显现”“凸显”为中性词语,而“彰显”“展现”都具有褒扬色彩,更恰当,首先排除B、C。
第二空,“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形容事物之神奇巧妙,不是人力所能达到,多指自然造就的;“精雕细琢”形容做事认真细致。句意是说大自然对自然生态的精妙的造就之力,“鬼斧神工”更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7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2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2题

4、【言语理解】艺术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是将调查事项作为一个整体,从形式到内涵,由表及里,________,考查其艺术语境、渊源、内涵、象征、法则及其实际发挥的社会功能,同时更关注艺术事项的主体,并从中发现他们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文化价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浅到深

B:深入浅出

C:条分缕析

D:逐层论证

正确答案:B

解析:“从形式到内涵,由表及里”是由外到内,文段没有体现“由浅到深”,首先排除A。
“条分缕析”“逐层论证”都指逐条、逐点进行细密、有条理或严谨的分析和论证,一般指研究结束后、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分析和论证,或指研究进程中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对某一猜测的论证,两词都不能指对事物的“考查”,排除C、D。
“深入浅出”指浅显易懂地表达深刻的理论、道理,填入句中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39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0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9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7题

5、【言语理解】①“适度距离”不单是居住空间上的物理距离,也是心理上的“代际距离”
②个性解放、知识快速更新和年轻一代的经济独立不断冲击着传统家长权威
③当年轻人与父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难以快速趋同时,保持适度距离是确保良性代际互动的前提
④在社会转型进程中,中国的家庭结构经历着革命式变迁
⑤有学者提出,两代人的居住格局应保持“一碗汤的距离”,既要让子代和父代有各自的独立空间,又要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⑥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同一时空并存的环境下,代际之间的适度空间和社会距离是彼此有效沟通与和谐共处的基本条件之一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①③④②⑥

B:②⑥③④①⑤

C:④②⑥③⑤①

D:⑥③⑤④①②

正确答案:C

解析:④引出“中国的家庭结构经历着革命式变迁”的话题,②“年轻一代……冲击着传统家长权威”是对④的展开论述,因此②不适合置于首句,排除B。
⑤中出现了“一碗汤的距离”,①③两句中都出现了“适度距离”,⑥中出现了“适度空间和社会距离”,根据这些词语可知,这4个句子的论述话题一致,应相连,据此排除A、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1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

6、【言语理解】几年前,美国一位参议员指责国家科学基金会把奖励颁给一项关于恋爱缘由的研究。他认为,恋爱缘由是无法科学判断的,不论发现什么缘由都不足为信,而且,他更愿意相信爱情是神秘的。作家赖斯顿也同意这位参议员的看法,但是补充说:“如果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能够得出某种结论,用来回答我们在爱情、婚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笔奖金可能是联邦资金最佳的一笔投资了。”
赖斯顿的这段话意在强调:

A:研究恋爱的缘由难以得出明确结论

B:对恋爱缘由的研究或许能促进婚姻的稳固

C: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应该把奖励颁给其他研究项目

D:关于爱情和婚姻中现实问题的研究更有意义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介绍了美国一位参议员关于爱情是神秘的,恋爱缘由无法科学判断的观点,然后说明作家赖斯顿同意这位参议员的看法且进行了一些补充。由“如果……能够得出某种结论,用来回答我们在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最佳的一笔投资了”可知,赖斯顿肯定了对爱情、婚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的意义,D项与此相符,是赖斯顿的话意在强调的。
A项是参议员的看法,排除;B项,赖斯顿的话肯定的是对爱情、婚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而非对恋爱缘由的研究,且“能促进婚姻的稳固”文段未涉及,排除;C项的“其他研究项目”文段未涉及,与赖斯顿的话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7、【言语理解】①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
②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③“不同”“多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④如若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国家都强求一律,很可能导致人类文明僵化衰落
⑤中国道路的成功充分说明,各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建设精神家园
⑥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⑤④⑥③①

B:⑥②③④⑤①

C:③⑥④①②⑤

D:④⑥①⑤②③

正确答案:C

解析:首先通读6个句子,发现①和②论述的主体都是文化,但①说的是文化的定义,②说的是文化的积淀对社会、民族的意义,按照一般的行文逻辑,介绍文化定义的①应在②之前,排除A、B。然后观察发现,D项在①和②之间放置了⑤,但⑤与文化的话题无关,放在两句中间过于突兀,衔接不恰当,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25题

8、【言语理解】汽车产业是一个长期性产业,作为产业革命带来的核心产品,它形成了相当长的产业链,不仅产业自身的发展会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扩展或成倍的乘数效应,而且会带动金属、电器设备、橡胶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地解决了就业问题,提升了社会福利,这反过来又会促进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汽车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系

B:汽车产业与社会就业问题的关系

C:汽车产业与产业革命进程的关系

D:汽车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正确答案:D

解析:分析文段可知,汽车产业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为解决就业问题、提升社会福利做出很大贡献,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A、B、C三项分别是文段提到的部分内容,不能概括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2题

9、【言语理解】许多企业正遭遇来自网络罪犯前所未有的攻击。有数据显示,“想哭”病毒仅攻击网络一次,就能造成高达40亿美元的损失。网络罪犯擅长兜售自己成功的战略,他们将所谓的勒索软件当成一种服务,其中涉及一种许可软件,可冻结公司的电脑文件直至对方付款。这些黑客不一定都是自由职业者,事实上,当今绝大多数灾难性的网络攻击都有某些组织的支持。遭受攻击的企业寻求执法人员帮助存在风险,因为不但企业费时费钱,而且会增加将敏感信息公之于众的风险。因此,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帮助企业应对黑客攻击

B:企业为了减少损失,寻找私人网络安全公司

C:新的行业应运而生,网络安全成为热门行业

D:要将黑客绳之以法,减少网络罪犯攻击企业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指出许多企业正在遭遇严重的网络罪犯攻击,并对此进行了具体说明;接着指出如果遭受攻击的企业寻求执法人员帮助,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最后以“因此”提出结论。由此可知,横线部分应为面对网络罪犯的攻击而采取的应对措施。C项,“新的行业应运而生,网络安全成为热门行业”是在该背景下的应对措施,符合文意。
A项,“政府”与前文的“执法人员”重复,排除。B项,“寻找私人网络安全公司”也会涉及将敏感信息公之于众的风险,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将黑客绳之以法”文段并未提及,且不具备针对性,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5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10、【言语理解】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的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于是,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绿色,可以给生命带来希望

B:艺术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C:有了希望,就有了创造奇迹的可能

D:希望,一定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

正确答案:C

解析:病人见落叶而感怀身体状况,身体每况愈下,画家画了一片绿叶挂在枝头,病人因有了生的希望而奇迹生存。这个故事意在告诉我们的是有了希望,就有了创造奇迹的可能。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绿色”还停留的故事本身。B项内容与文段无关。D项“一定”表述过于绝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2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